第138章
韩小妹在琢磨的时候,他也在琢磨,基本上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瞧顾林顾峰对顾云朗那恭敬的模样,肯定不是他的堂兄弟,而是下人一类。
顾云朗就是个贵族公子哥!
大周朝等级分明,界限严格,就如同这座京城,皇城、内城、外城,规划得清清楚楚。
普通民众只能住在外城,再有钱,没有权贵背景,也别想住进内城去。
顾云朗的父亲官复原职后,定会重新成为人上人,像他们这样的身份,不可能高攀。
王子灰姑娘的故事,在这里根本不存在。
王子真要执意娶灰姑娘,只会被王子的爹娘悄无声息地弄死。
他越想越觉得韩子文前景不妙,等韩小妹去接小山兄妹后,他把韩子文叫进屋里,直接问道。
“小顾是你的情郎?”
韩子文和他之间没有什么秘密,脸微微一红,点点头:“没错,如何?”
“不如何。”韩老三沉着脸道。
“你有没有想过,你和他之间差距太大,我不是说你们的个人条件,而是家庭条件。你瞧瞧他交往的人,国舅爷!是我们这种家庭的人敢肖想的吗?”
“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阶层的!”
“古话说得好,齐大非偶,你们两个人真在一起,只怕不会有好结果。”
韩子文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不过他和顾云朗正是感情最好的时候,根本不愿意考虑这些问题。
“他家里已经替他报了病故,现在只是平民身份。”
韩子文把顾云朗的事说给韩老三听。
“皇上也愿意放他回归乡野,我们差距应该不是很大吧?”
韩老三冷笑一声:“你平时也算聪明通透,现在怎么倒糊涂上了。”
“当初他家里人那般为他筹谋,把他留下,肯定是特别宠爱他,现在他有了出息,又在皇上面前立下大功,他爹娘肯轻易放他离开?”
“你真要是挡了他们家的官道,这些官宦人家弄死我们,比弄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除非你愿意当他的男宠,被他养在家里。”
韩子文垂下头,沉默半晌,终是摇摇头。
“不会,顾云朗不会让他们这样做,他会说服他爹娘。”
“算了,随便你吧,如果只是你一个人我都不想提醒你,现在你有一家人,可别把我们连累了才好。”
“你是当局者迷,我是旁观者清,比你看得清楚。”韩老三叹口气。
“算了,我们好好做生意,多挣点钱,到时候财大气粗,说不定还能与他们一战。”
韩子文也不愿去想以后的事情,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操心没必要。
他想起另一件事,对韩老三道:“对了,下一次选择自动补货商品,暂时不选你的可乐,我想选保温壶,开个保温壶专卖店。”
韩子文把顾云朗用保温壶喝水,受到大家追捧的事儿跟他说了。
韩老三比较有事业心,立刻应了下来。
“行,反正你那儿饮料多,可乐喝完了,还有雪碧,雪碧喝完了还有七喜,七喜喝完了还有橙汁,足够我喝一段时间,先搞事业吧。”
现在面馆的名气已经打了出来,他想在京城东南北三个方向各开一家分店。
这么一来方便面就供应不上。他想研究着自己做出来。
“真做出来了,还可以直接卖面饼和调料包,顾客拿回家自己吃。京城里来往的行商这么多,买了带在路上,有杯热水,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面条,想必销量不会比后世差。”
至于面饼怎么做,他虽然不懂,韩子文却知道。
他开超市,对于哪种方便面口碑好,受欢迎,上网查过,顺便查询了面饼制作和料包的制作经过。
其中面饼最好做。
把面条用几根筷子夹出面条的形状,上锅蒸熟定形,再放到油锅炸香就行。
只是要把作料蔬菜包备齐,太麻烦,他们两个人做肯定不行,得开作坊请人,韩子文不太愿意。
还不如等开了地图,卖保温壶,又轻松又挣钱。
到时候保温壶店就让韩老三来打理,不就行了?
可惜韩老三不肯接受。
“这是你超市里的产出,做得再好,摊子扯得再大,你一走,我就得关门,我得有自己的产业。”
他很看好方便面的发展前景,想做大做强。
韩子文劝不听他,只得等面馆关门后,留在厨房里,陪着他一块研究制作。
他们两人在忙事业,韩小妹的姻缘却来了。
有人上门提亲。
提亲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房东何娘子。
第185章
何娘子的提亲,并不是正式找媒婆上门提亲,而是通过顾婆婆来探韩老三的口风。
在这个时代,基本上都是如此。
媒婆不会贸然上门提亲,一般都是找相熟的人了解对方情形,两家相看过,双方都有意,才会请媒婆,免得亲事不成,对双方的名声不好。
何娘子心思很细密,自然更会小心行事。
自从韩家搬过来以后,她对韩家人印象很好,和韩小妹更是处得像亲姐妹一般。
觉得这个姑娘能干善良,又不多言不语,很合的脾气。
平时买菜接送孩子,两人都是约着一块去,共同语言挺多,关系越来越亲密。
两人相熟之后,韩小妹也就把自己的实情告诉了她,听到她以前受的苦,更是怜惜她。
渐渐的,她就起了心思,干脆肥水不流外人田,把这个好姑娘娶回家。
她娘家表弟孙青阳,和韩小妹年岁相当,性情外貌品行都不错,就是亲事一直不顺,没准他们两人能够千里姻缘一线牵呢。
于是她就把韩小妹的事告诉了她的姨母。
何姨母听她把韩小妹夸得跟朵花似的,找了个时间,到了她家里,想亲自相看相看。
结果一相看,就看上了。
接下来就想让男女双方再亲自相一相,看看对方合不合眼缘。
毕竟要过一辈子,彼此有好感还是很重要。
何娘子想了一圈人,便托顾婆婆去向韩老三说和。
又细细介绍她表弟的情况。
“我姨母家没住在城里,是京郊的农户,家里有几十亩地,虽然不是大富之家,总算吃穿不愁。”
“我姨母就只有两个儿子,老大已经娶了媳妇,老二这一成亲,就分家让他们单过,小两口以后自由得很。”
“我那二表弟模样不说多出众,还是看过得去,性子也好,人又老实,和小妹合适得不得了,绝不会欺负小妹。”
顾婆婆真心护着韩家人,听何娘子把她表弟孙青阳说得这么好,便起了疑心,装作无意地问。
“听你这么一说,你表弟是不错,怎么这么大年纪没订亲事?”
北方人比南方人订亲定得早,一般来说,她二表弟的年纪都应该成亲了。
“唉,所以说他姻缘不顺,先是订了一户人家,婚期都选好了,那家姑娘得了场病,就没了。”
怕顾婆婆误会,何娘子立刻声明道,“这可不是我表弟尅妻,这亲定了有些年头,那姑娘一直都好好的,听说下地做活,淋了雨得的病,家里人没放在心上,一拖就拖严重了。”
看来这事还是传出了不好的风声,何娘子才这般着急辩解。
顾婆婆却是不在意这些的,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何娘子和韩公子一家人都不错,她愿意帮着牵这红线。
她一拍大腿:“行了,这事包我身上了,我去跟韩老爷提,在外面找个地方,让两孩子相一相,如果能相中,就是他们的缘分。”
这种事肯定不能直接向女方本人提,只能找韩家的长辈,那就是韩老三了。
不过顾婆婆并没有就这么上门,而是让顾峰先到男方的村子去打听那家人的名声,确实如何娘子所说,才放心揽下这事。
她是个麻利人,确定下来后,等韩老三和韩子文从面馆回来,就找上门来。
韩小妹正在做韩大凤的春衣,听到是说她的个人问题,脸一红,抱到针线躲一边去了。
顾婆婆便把何娘子她表弟的情况说给韩老三和韩子文听。
韩老三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还会参与别人的终身大事,听得抓耳挠腮,坐立不安。
倒是韩子文听得很仔细,问了男方的年纪,名字,性子怎么样,家里有几口人,家境如何,家里关系处得好不好。
现在的女子嫁人,不只是男女双方两个人过日子,还牵扯到对方的家庭。
如果是那种不和睦,过得鸡飞狗跳,整日算计斗心眼的家庭,以韩小妹的性子,嫁过去只有受气。
顾婆婆耐心回答,瞟眼手足无措的韩老三,有点鄙视他。
瞧瞧,还是韩公子有成算,做事有条有理,不像韩老爷,啥都不懂,空长了那么大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