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黄永叫人驳了面子,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终究还是没敢说出一些更过分的话。卫文康可是有秦百宣和唐睿护着的人,他那个远房堂兄黄原清那么厉害的背景都叫收拾了,黄永并不想步他后尘。
  只是这回他确实想多了,被他念叨到的秦百宣和唐睿其实也在背后悄悄看热闹呢。
  “啧啧,他跪得可真实诚,膝盖不痛吗?”显然,唐睿小娃娃对罚跪这项业务很熟练,见卫文康这么大了还罚跪,颇有些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幸灾乐祸。
  秦百宣细细研究了一下卫文康的姿势,确定道:“再跪一个时辰,他起来肯定会瘸几日。”
  唐睿兴冲冲道:“那我要不要给他送个拐杖?”
  秦百宣只问了一句:“你有钱吗?”
  唐睿想起这事儿小脸儿就垮了下来,“没有,零花钱都被我娘没收了。”
  秦百宣挑眉,“你最近又犯什么事儿了?”
  唐睿逗了逗手指,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往我那个讨人厌的表哥茶杯里下了点料。”
  “什么料?”
  “让人清心寡欲的料,谁叫他连伺候我的小哥儿都调戏。”
  没记错的话,唐睿那个表哥是家里的独子,秦百宣沉默了一下,然后道:“没让你罚跪都算轻的。”
  唐睿小小叹了口气,跟个大人一般忧愁,“你怎么知道没让我罚跪呢?”
  最后还是师娘金氏来把卫文康拉了起来,“你这孩子,骗就骗了嘛,非要叫他知晓真相。”
  卫文康低着头不愿起来,“欺瞒先生本就是我不对,再遮遮掩掩的我良心有愧。”
  金氏说话向来直接,“你良心倒是好过了,不考虑你夫子的良心了是吧?起来,做这样子给谁看,叫你夫子不原谅你都不行?”
  卫文康叫她说得无措,哪里还敢再跪,急忙起来解释道:“师娘,我并没有以此威胁夫子的意思,我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法子才能赎罪。”
  相处了这么久,金氏又哪里不知道卫文康的性子。这孩子心眼多,算不上多良善的人,好在分得清善恶,知晓谁对他好。“你夫子就是气恼你愚弄他,心里还是疼你的。你若真想赎罪,就好好念书,把院试考过,叫你夫子知晓他没有帮错人。”
  卫文康对着金氏深深作揖,“多谢师娘,我必将竭尽全力,不辜负夫子和您的苦心。”
  估计金氏也没少劝王夫子,第二日见了卫文康,王夫子虽说脸色还是不太好看,却没再提起卫文康欺骗他那茬,只问道:“真下了决心要参加这次的院试?你可要想清楚,全临安府能考上举人的也没几个,你日后很可能就止步于秀才,名次好坏可直接关系后半辈子的境遇。”
  这话并不夸大,秀才最好最广泛的职业就是教书先生,不论是官方学校还是私塾,都愿意要名次靠前的。试想一个本就是侥幸考上秀才的人,谁又能相信他能真教出几个秀才?
  王夫子的私塾如今能这么受人欢迎,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他考秀才时名次靠前,是廪膳生。更不用说廪膳生能每月领到膳食补助,还能为应考的童生作保挣银子。
  “夫子,我想清楚了。”卫文康是知道这些道理的,也曾为此犹豫,可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今年考试。童生的分量太轻了,他不愿再叫自家夫郎多受几年苦。
  且除了院试外,还有一个法子能成为廪膳生,那就是在州学中考试成绩分外优异者可被破格提拔为廪膳生。卫文康相信事在人为,只要他日后坚持努力,必然还是有机会扭转院试的不利名次的。
  见他态度坚决,王夫子也不再劝,“五日后你随我去一趟临安府吧。”
  卫文康不解,“夫子意思是?”
  王夫子道:“我有一个好友,官职虽小,却是正儿八经的举人出身,你与我一道去拜访他,对你应当大有裨益。”
  举人是什么,那可是一百个秀才里头才能出一个的那种,指点一个院试可不是手到擒来。卫文康从来不敢想还有这样的好事,对着王夫子感激涕零,“夫子大恩大德,学生没齿难忘。”
  王夫子冷哼一声,“你能考上秀才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了。”
  人倒霉了是喝凉水都塞牙缝,人要是走运了那真是一路高歌猛进。卫文康以为能得王夫子如此倾力相助就算是好运了,没想到还有人也愿意帮忙。
  话说之前府试作保多亏了吴举人,柳天骄和卫文康回来一琢磨,还是得有些表示才行。便寻了个日子,带上了炸神仙肉、卤鸭子并一些新鲜的菜蔬上门拜访。不是他们不想买点心、布匹之类送礼好看的,实在是吴家门第高,自家能拿得出手的人家瞧不上,能勉强瞧上的自家又买不起,两人合计了一番,反正尽力而为。
  吴举人倒是很给面子,听说两口子来了,亲自招待,见他们带了吃食,又叫下人摆上盘要亲自尝尝。他本来想的是卫文康争气考上了童生,好歹表现一下亲和,没想到一尝,那炸神仙肉的味儿还真是绝了,叫一向胃口不好的吴举人连着吃了一小盘子,赞道:“金儿,你这哥哥手艺不俗啊。”
  柳金儿笑得温柔,“老爷您喜欢就好,我带哥哥去偏厅坐,你们说话也方便些。”
  吴举人点点头,笑道:“那你好生招待着,我与卫老弟探讨一下学问。”
  柳金儿听他对卫文康的称呼一下子亲近了不少,心里也高兴,又伺候着吴举人喝了杯茶再走。
  吴举人既然都亲自帮忙作保了,自然是知晓卫文康再府试的遭遇的,说起来也唏嘘,“我见过好些抽到臭号的考生,就没有几个能撑过三场考试的,亏得你心性坚韧。”
  卫文康道:“小子承蒙恩师照顾、夫郎支持,又有您这样的贵人相助,怎敢轻言放弃。”
  吴举人哈哈大笑,“不过是帮忙作保而已,哪里就能算得上你的贵人。”
  “千里马都难遇伯乐,小的还是一介白身就承蒙吴举人赏识,怎么算不得贵人?”
  “哈哈哈,如此说来倒也是,算我眼光好,瞧中了你这个千里马。”年纪轻轻有才学有毅力,还没有穷书生的迂腐傲气,吴举人对卫文康当着是越看越满意,问道:“此次院试你是如何考量的?”
  “小子决意参加。”
  吴举人思忖了片刻,道:“我如今赋闲在家,也没什么打发时间的,你空了可来吴府与我探讨学问。”
  卫文康大喜过望,王夫子介绍的举人虽好,可毕竟远在府城,只能点拨一番。吴举人就在县城,半日里带上自己的策论来上一趟,就能进步神速,如何叫人不喜?
  第89章 贵人二
  卫文康深深一拜, “多谢吴举人,小子就厚着脸皮叨扰了。”
  “说了是自家亲戚,不必客气。”礼多人不怪,吴举人嘴上这么说, 对于卫文康的识趣还是很满意, 干脆一并又给了个甜头。“我读书这么些年, 别的不敢当, 藏书却是有些的,待会儿让小厮带你去瞧瞧, 看中什么只管借去。”
  居然还有这样的好事,卫文康喜不自胜。他策论为何不行,除了念书时日尚短外,便是缺见识了。见识见识,要见过了才能认识,如今家中供他读书科考也是勉强,自然不可能如富家子弟般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是现下最好的法子。
  可一本像样的书籍怎么着也得一两银子起步, 珍贵些的藏书几十两甚至几百两也是有的, 没见读书人乔迁搬得最多的就是书吗。可不是单单因为爱书, 实在是书贵啊, 丢一本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从书肆借阅的话, 也是要花银子的, 且人家书肆也不傻, 真正的好书哪里容许人借阅,都用上好的盒子密封着待价而沽呢。
  吴举人此举简直像给将军赠宝马、给侠士赠宝剑,实在是让人难以拒绝,哪怕明知对方有目的也舍不得推拒, 卫文康也不例外。
  凭自家的情况,想要走科举的路子,少不得要欠下这样的人情。好在吴举人此举意图也很明显,讨小妾欢心,也顺带着为自家子孙结个善缘,跟自己并不存在什么利益冲突。
  卫文康做好了欠下大人情的心理准备,也大方地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小子厚颜,正有一题想与吴举人请教。”
  都是科举路上熬出来的,知晓旺盛的求知欲对一个读书人是多么重要,吴举人听到卫文康这么快就顺着杆子提出问题,并没有生气,温声道:“讲就是。”
  “正是此次府试的策论,小子想请吴举人点拨一下。”
  吴举人虽没有再科考的意思,但前些年还在州学当过夫子,对童生试一直有所关注,卫文康此言一出,他便道:“我听人说过,此次策论题目是临安府形势论,出的倒算是巧妙,先说说你是怎么答的。”
  这就有些要试一下卫文康水平的意思了,也合常理,夫子教学生还要挑着有天分的多费心力呢,吴举人这种带些下注心思的,更是要看人是否有那个潜质。
  “小子愚见,此题关键在形势一词,此词出自《文子.自然》篇,后经多番演变补充,如今有情况、状况、趋势、势力、力量、地理状况等意,小子见识有限,对临安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