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与吴举人来往密切是好事,却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负担。总不能每回空着手上门拜访,再算上来回的车马钱,这一样不多算,一月估摸个五百文。
  也就是说,卫文康这里每月少说消耗二两银子,这还是不自己购买任何书籍的情况。想到这里,柳天骄再次庆幸,去年家里最穷的时候,卫文康他爹留下的那些笔墨纸砚帮了大忙,不然,他当时还真不一定能咬牙把人送去上学。
  基本开销二两多,卫文康读书二两,家里一个月的开销就是四两多。也就是说,一个月赚的那十两银子,到头来也就剩个五两左右。卫文康七月院试又是一笔大开销,柳天骄觉着估摸着起码得准备二十两。
  柳天骄之前还觉着自己算账本领长进了不少是好事,这会儿倒觉着还不如不会算,每日里只看着有银子进账就成,也不必为了开销心疼。一年一百二十两银子啊,到头来能剩个四十两就谢天谢地了。柳天骄本来还以为过些日子就能把猪肉铺子买下来,如今想想,今年能把这个目标实现就不错了。
  不行不行,还是得加把劲赚银子才是。柳天骄趴在床上萎靡了一会儿,又斗志昂扬地爬起来。想过好日子哪有那么容易,没瞧人家郑家家主人都要不行了还强撑着身子赚钱吗?他还这么年轻,多干努力两年,买铺子买地的压根不是什么事儿。
  许是柳天骄天天在那祈祷,老天爷阴寒了几个月的脸,总算是慢慢有了暖意。自打卫文康府试后,气温一日比一日高,草木生出嫩绿的新芽,姗姗来迟的杏花开罢,桃李又接连登场,白的粉的团在一块儿,远远望去似烟霞笼罩,美得如梦如幻。
  当然,柳天骄这种大老粗是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些的,路过了只会跟卫文康念叨一句,今年花儿开得挺多的,肯定得结不老少的果子,可惜了,咱家都没种。卫文康就说改日陪他一起去买些果树苗子,挑那种年数长的,过不了几年就能吃上。柳天骄想了想又说还是算了,家里如今人多,米粮和菜蔬消耗都大,过些日子还要养鸡鸭,院子里的空档处都种上菜蔬都不够,就不浪费地方了。卫文康也随他。
  但春天对于柳天骄来说也还是有别的吸引的。他喜欢上山挖野菜掰香椿芽子,野菜焯水后加上肉末,蒸包子包馄饨都鲜得不得了。香椿芽子更是他的最爱,切碎后和鸡蛋液和在一起,锅里放些油,简单一煎,那味道就绝了。要不是心疼鸡蛋和肉,柳天骄觉着自己能一天三顿吃这些野味。
  当然,春天也不只是有美景美食,还有一大堆活。一年之计在于春,空了一冬天的地里渐渐多了人影,柳天骄自然也不能安生坐着了,吃饭的人却多,可不得好生把土地伺候着。紧赶着稻谷种下去,其他的都还没有顾上,就得忙着干另外一桩要紧的活儿。
  气温升起来了,树林子里偶尔能看到五颜六色的蘑菇钻出来,量不多,也是乡下人家难得的美味,空闲了总愿意三五成群地去山上采,运气好碰上城里人喜爱的鸡枞那些,还能发个小财。
  柳天骄从不与村里人一起去采蘑菇,因为他正和何招娣学着种呢,每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何姐姐,蘑菇不是都长在土里吗,怎么用稻草?”
  “稻草才是关键呢,我那回就是发现家里的湿稻草上长了蘑菇,才想起能不能自己种。”
  柳天骄听他这么说就乖乖照做了,何招娣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天天往这边跑,肯定还是有把握的。
  把稻草塞到弄好的木头孔里,撒上何招娣之前碾碎的蘑菇种子,接着再盖上一层稻草,最后再喷些水,蘑菇便算是种完了。何招娣说往后只要注意着天气,不叫大太阳晒到,过上十天半月,蘑菇便能自己个儿长出来。
  柳天骄便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每日里总要去蘑菇地里看上几回,有时候晚上做梦都是蘑菇长出来了。
  终于,到了十二天的时候,柳天骄在灶房做早食,江闵兴冲冲地跑了进来,跟他说蘑菇头出来了。柳天骄哪里还顾得上早食,把手里的锅铲一扔就飞一般跑了出去。
  “哪呢,哪呢?”
  “白色的,凸起来的东西,你瞧见没?”
  柳天骄顺着江闵的手指看过去,“这东西真的是蘑菇,怎么一点儿蘑菇的样子都没有?”
  江闵倒是笃定,“何姐姐说了,蘑菇才长出来就是这个样子,不信你等她下午来瞧。”
  下午,何招娣来看过后确定这些长出来的小东西就是蘑菇,还说第二天就会变色,到时就能看出蘑菇的样子了。
  柳天骄便巴巴地在地里守到深夜,还是卫文康来才把人拖回去。第二天柳天骄又起了个大早,拿着蜡烛去地里细细观察了一番,终于确定,他的蘑菇是真的发出来了。
  山上的蘑菇虽种类多不要钱,可它少啊,在城里最常见的白蘑就得十二三文一斤,珍稀些的牛肚菌是二三十文一斤,最受欢迎的鸡枞一斤要卖到上百文,其他更值钱的种类柳天骄就没见过了,只知道有些贵的甚至能卖上几两银子一斤。因而一到采蘑菇的时候,村里老老少少才都愿意到山上碰碰运气。
  柳天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出寻常的白蘑就行,一日里来上个十来斤,也是笔不小的收入了,再多柳天骄是不敢想的,毕竟也没花多少力气。
  因而每日里见越来越多的蘑菇头钻出来,慢慢长出伞盖、肥肥的伞柄,柳天骄心就像热锅里的水一样,一日比一日沸腾。
  第93章 采蘑菇
  七日后, 第一批蘑菇到了能采摘的时候了。柳天骄拦住众人,夺得了第一个采蘑菇的权利,小心掰下来,生怕弄坏了一点点, 完了还用袖子小心擦干净, 说要拿回去做汤。众人表示了支持, 同时提议, 一定要用荤油煮才香,柳天骄便决定做三鲜汤。
  三鲜汤顾名思义是三种主料煮成的汤, 比较受认可的是蘑菇、豆腐加西红柿的搭配,可这四月的天去哪找西红柿,只能将就着换另外一种。
  柳天骄这回换的是毛毛菜。这玩意儿只要不是天特别冷就能活,关键是长得快吃起来也鲜。年后柳天骄就抽空往地里撒了些种子,用草垫子盖着,多久都没有动静,柳天骄还以为天太冷都死光了,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天气暖和后又发了出来。如今正是脆嫩的时候, 柳天骄做饭时想不到吃什么菜就爱去薅一把。
  毛毛菜切成小截截, 蘑菇切薄片后又改刀切成丝, 接着处理嫩豆腐。以前柳天骄不明白豆腐怎么还有软嫩之分, 后来听他师傅说才知道, 北方的豆腐是压得很紧实的, 吃起来味道更浓厚些, 不像他们南方的豆腐一碰就散。
  做三鲜汤的嫩豆腐为了保证入味,要切成薄片,这可是很考验手艺的,稍不注意就成了沫沫, 倒也能吃,就是汤水会浑浊些,卖相就没有那么美。当然,对于柳天骄这个耍惯了杀猪刀的人来说,切个豆腐丝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切好的豆腐丝要用温热的盐水泡一泡,为的是去掉豆腥味儿。这法子村里人都知道,算是口口相传的秘方。没办法,买不起肉又吃腻了菜叶子,村里人就爱逮着豆腐折腾,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素肉”。柳天骄对豆腐这东西感觉一般,但加蘑菇煮三鲜汤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只要找到合适的搭配,再寡淡难吃的食材都能做出不错的味道来。
  准备好主材,接着就是调料。生姜同样切成细丝,葱花切末、香菜切段,再磕个鸡蛋搅匀,另外准备小碗加淀粉和清水调和一下。三鲜汤是不放辣椒这些重口味的东西的,但些许调料还是要有。柳天骄准备了一个小碗,里面放些酱油、醋、盐、胡椒粉,搅匀后备用。
  几个好吃嘴看着柳天骄折腾半天,锅都还没有烧,有些心急。
  “骄哥哥,不是说蘑菇随便煮煮都香吗,你弄这么些东西做什么?”
  柳天骄郑重其事,“这可是咱们种出来的第一朵蘑菇,哪里能随便煮煮,我定要将它做成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何招娣客观点评,“加了这么些好料,可能不一定能吃出蘑菇本身的鲜味儿来。”
  柳天骄一寻思,好像是这个道理,“那要不待会儿再另外清炒个蘑菇?”
  何招娣自然是点头,“可以啊,把三鲜汤做完咱们就试一下。”
  柳天骄说着就指挥烧火的小包烧开水,自个儿又挑了些模样好的蘑菇切成片,另外准备些葱段、蒜片备着。
  三鲜汤准备材料麻烦,煮起来却是很快。水开加姜丝、蘑菇丝,搅拌均匀,煮熟,接着下入豆腐丝,搅匀,和在一起煮一会儿。待锅内汤烧开后撇去浮沫,免得影响汤的清亮,接着加入调好的料汁,一阵扑鼻的香味儿直往每个人鼻子里钻。
  江闵咽了下口水,有些不好意思,“虽说麻烦了些,论味道,应当还是三鲜汤更胜一筹。”
  柳天骄得意的笑道:“那是,不然你骄哥哥我能舍得加个鸡蛋?”
  天冷了鸡都不下蛋,价钱能比平时涨个两三倍,村里人哪个舍得吃啊。柳天骄这个家里没养鸡要花钱买蛋的更是看到鸡蛋问也不问了,也就是开春过后,鸡蛋价格跌了不少,柳天骄才又舍得买了些,抠抠搜搜地隔段日子蒸碗蛋羹一人分几勺子。毕竟鸡蛋再好能有肉解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