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终于到了。”江闵撑着腿,累得直喘气。“看来求神拜佛也不容易啊。”
柳天骄指了指前面装饰豪华的马车,笑道:“你要有钱的话容易得很。”
说话的功夫,前面的马车停了下来,小厮上前撩开车帘,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从马车上跳了下来。那小厮显然被他的动作吓到了,忙上前搀扶,生怕出了什么问题。那少年对小厮紧张的模样明显不耐烦,避开人,大踏步往前走去,身后一串奴仆赶紧跟上。
柳天骄听到周围的人在议论,“谁家的,这么大的阵势?”
“贵嫔娘娘的亲弟弟,你说阵势大不大?”
“哪个贵嫔?”
“王贵嫔啊,去年回家探亲的那个,听说如今年芳十八,圣眷正浓呢,带挈着她爹王大人连升两级。这少年是贵嫔娘娘一母同胞的亲兄弟,自然宝贝着。”
“王家可真是有福气,养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女儿。”
江闵撇撇嘴,“又是个靠女人吃饭的。”
柳天骄好笑道:“你个小屁孩懂什么?”
“我怎么不懂了,这王贵嫔不就跟金儿姐姐一样吗?我听说当今圣上的年纪比吴举人都大。”
卫文康睨了他一眼,冷声道:“天家的事由得你胡说?能伺候圣上是她的福气。”
江闵看向卫文康,满脸的难以置信,“卫哥哥,你怎么能这么说?你不是一向最瞧不上这样的事吗?”
柳天骄捂住江闵的嘴,“好了,你少说两句,祸从口出懂不懂?”
卫文康看江闵还瞪着眼一脸不服气的样子,也没再说什么。
柳天骄却是在心里默默为江闵点蜡,这个鬼灵精这回算是踢到铁板了,回去定是要被收拾的,他还是趁早躲开才好。至于劝架?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教育孩子的时候卫文康也没拖过后腿啊。
除了贵嫔家的弟弟,后头还见了刺史家的小姐,隔着白色的帷幔见的,模样自然是没看清,但挡不住书生们惊呼声一片一片的,说是什么气质不俗、高雅娴静。害得柳天骄都差点儿以为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怎么就没有他们那么多的感想。
多亏了这些贵家公子小姐,他们在旮旯里等了半天才终于挤进了大殿去,花一百文买了六支下等香,在小沙弥蔑视的目光中,柳天骄昂首挺胸进了大殿。
不愧是远近闻名的第一大寺,佛像金光闪闪,长长的案几上摆满了各色鲜果和娇艳欲滴的鲜花,各个香炉里都插满了香。
柳天骄前一刻还在想,香炉里的香要是被插满了怎么办,后一刻就看到自己将将插上去的香已经被一个和尚拔走了。
得,香烟都没飘到天上去呢,佛祖能收到才怪。柳天骄求神拜佛的心思立马没了一大半,草草磕了三个头就起来了。
江闵比他更敷衍,头都没低下去,只一个劲儿地瞧和尚手里的银票。是刺史家的小姐送的,不知道求的是什么,反正这诚意是足足的。
只有卫文康,全程肃穆,跪拜姿态极为端正,好像眼前的种种乱象与他没有丝毫干系。
一道幽沉的声音传来,“善哉善哉,寺中嘈杂,施主这般清净人可是难得。”
卫文康看向来人,一身寻常的袈裟,不新不旧,不老不少,长相也无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双眸子平静无波却无丝毫死寂之意。“大师见笑了,学生亦是俗人一个。”
“所求亦是功名利禄?”
“自然。”
傻小子,明眼人都瞧得出来这和尚是个有点来头的,他这会儿不该装一下清高吗?说不得就跟话本子里讲的一样,得高僧赏识,才名远扬呢。柳天骄急得都想教育卫文康了,却不好上前。
那和尚听了卫文康的话,先是一愣,接着又笑开,“我本想为施主算上一卦,如此说来倒是不必了。”
“大师缘何改主意了?”
“随心而已,施主不也是随心之人吗?”那和尚笑笑,对着卫文康施了一礼后便往旁边的小殿走去。
柳天骄傻眼了,“走了,这就走了,说好的大师传承呢?”
卫文康好笑,“哪有那么多莫名其妙的轶事,我又不是什么奇人。”
“好吧,回了回了,没意思。”白白花了一百文,响儿都没有听到,柳天骄还有什么兴致,拉着卫文康和江闵就往殿外走去。反正心意他是给了,买不买账就看他们与佛祖有没有缘分了。
三人走的洒脱,完全没注意到后面有道目光一直追随着。
“小姐,您看什么呢?”
第134章 惹事
女子回过神来, 淡声回了句:“没什么。”
这哪是没什么,都看痴了,也不怪她家小姐心动,那位公子长相突出不说, 能叫慧云大师主动搭话, 才学也定是不凡。但那又如何, 官家小姐的姻缘哪个由得她们自己做主?侍女轻声提醒道:“小姐, 袁家公子快到了。”
“这话你都说了三回了,也不知他家马匹是不是路上瘸了腿。”
“袁公子如今领着官职呢, 自然事务繁忙些,小姐您别放心上。”
“我见都没有见过他,哪里会放心上。”女子理了理衣袖,道:“这儿吵吵嚷嚷的让人心烦,出去走走吧。”
侍女急道:“说好了在这儿等的,怎么能走,老爷知道了定然要生怒的。”
“会面的时辰还是说好了的呢, 他要是到天黑都不来, 我就一直在这儿傻等着不成?明眼人一看就是笑话。”女子说完头也不回地就往外走去。
侍女急得额头都是汗, “小姐, 您就当行行好, 可怜可怜我们, 再忍忍吧。“
女子也是被娇养大的, 除了姻缘之事, 哪里受过委屈,听到侍女这么说,心中越发憋闷,脚下的动作反倒是更快了些。
“这就回去了, 不看看灵山景色?”卫文康对柳天骄这风风火火的性子有些无奈,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也不嫌折腾得慌。
柳天骄问:“看什么景色,这山顶上除了灵山寺还有什么景吗?”
卫文康道:“倒是没有,听说好风光都在山腰上。”
“那就得了,打道回府,路上想看啥咱们停下来看就是了。”柳天骄往四周看了看,有些嫌弃,“州城的人就是不会做生意,你说到处都人挤人的,连个卖糖葫芦的都没有,纯粹瞎逛有什么意思。”
江闵表示非常赞同,“这么热的天气,来根糖葫芦再来点冷饮子,一边吃一边逛,再舒服不过。”
卫文康说:“店铺都在寺庙南边,由官府统一修建的,你们要去看看吗?”
“官府统一修建?连这种小商小贩的生意官府也要插手吗?”柳天骄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并不是傻子,什么生意跟官府沾上边,那没权没势的老百姓就别得利。
卫文康道:“州城这方面是管的比较严,没有官府允许,就是乡下也不能随意摆摊,何况香火旺盛的大寺。”山路这么远,饿了渴了总要吃喝吧,不说来往的达官贵人,就是平民老百姓出来一趟也少不得要花些钱的。
柳天骄来了些兴致,“那我们去瞧瞧,看看官府修建的铺子如何。”
他们脚程快,如今天色还早,确实也不急着回去,三人便往南边的店铺走去。
不愧是官府修建的,统一的红墙金瓦样式,高大宽敞,无论里面卖的是什么,全都装饰得金碧辉煌,谁见了都得夸一句“阔气”。门口的店小二也衣着光鲜,只是迎客不太热情。
江闵小脸儿耷拉着,“骄哥哥,看这样咱们怕是什么都买不起。”
“出息,再贵也不过是吃食而已,有什么买不起的?“柳天骄斜睨他一眼,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架势,”想吃什么,尽管说,我去给你买。”
被鄙视江闵小声回了句,“糖葫芦?”
“得,到哪都是糖葫芦,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你了。“柳天骄一边嫌弃一边还是往卖糖葫芦的店铺走去。
“小二,来三根糖葫芦。”
店小二看了柳天骄一眼,见他衣着普通到有些寒酸,指了指墙上的价目表道:“三根三百文。”
柳天骄声音都在抖,“你再说一遍,三根多少钱?”
店小二很是嫌弃道:“三根三百文,一根一百文,买不起就别买。最烦你们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乡下人,一根糖葫芦都买不起,害得人白白浪费口舌。”
“一根糖葫芦一百文,你们怎么不去抢啊?我们安泰一根糖葫芦才两文钱。”
“这儿是什么地方?灵山寺,江东州最显贵不过的地方,别拿你们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比。买不起就到一边去,别在这儿站着影响生意。”
见柳天骄气呼呼地回来,江闵就知道自己的糖葫芦是没了,好奇道:“骄哥哥,他们糖葫芦卖得有多贵啊?”
“他们卖得那是糖葫芦吗?那是金葫芦。一根一百文,比当强盗来钱还快呢,州城东西再贵也不是这个贵法。”
“一根一百文?“卫文康听到这个价格也皱紧了眉头,”糖葫芦不过就是几颗山楂一点糖,怎么能卖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