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江大人竟然对您说这种东西?”
  温妤笑眯眯道:“是我和他在床上快活时唬他说的。”
  林遇之:……
  他心头一酸,又很快恢复平静,快到那股酸涩之意似乎只是错觉。
  林遇之的心是极度沉静的湖水,就像一面无波无澜的镜子,偶有涟漪迭起,又静默地沉入湖底。
  而酸涩的情绪并不是错觉,也没有消失,只是被他压在了湖心深处。
  平静的水面下掩藏着怎样的波涛汹涌,连他自己或许都只能觑见一角。
  但那一角的情绪就足够将他淹没。
  “公主……”
  “嗯?”
  “没什么,微臣这就吩咐下去。”
  而县令得知丞相大人愿意见他时,眼睛亮了亮,其中迅速闪过一丝算计。
  典史心疼道:“大人,丞相大人说您有碍观瞻,需要将您浑身缠起来,只露个脑袋,才能见您。”
  县令:?
  “本官的伤不能捂。”
  否则他之前丢的脸算什么?
  典史劝道:“小的自然知道,但这是丞相大人的命令,您还要不要见丞相大人?”
  县令怒道:“欺人过分!本官这宝贝极有可能就是丞相大人的姑奶奶所伤!”
  “大人,你说的应该是欺人太甚。”
  县令:“等等……你之前说丞相大人长相极其俊美?”
  典史点头:“不似凡人。”
  县令有些疑惑:“但那日本官见到的侄孙长相很一般啊,难道我想错了?伤我的不是丞相大人的姑奶奶?”
  典史:……
  他娘的,弱智。
  第504章
  是她!是她!典史觉得自己这几日竟然越发沉不住气了,所以看向县令的眼神更加真诚了一些。
  “大人,这都不重要,见丞相大人才是最重要的。”
  典史说着直接命人拿来纱布,给县令一顿缠起来。
  中间绑到某处时,可把县令疼的死去活来。
  “为什么要将手脚绑在一处?”
  “丞相大人的命令,小不忍则乱大谋,大人您就忍忍吧。”
  温妤与林遇之到达县衙时,见到了坐在一旁屋顶上的燕岸。
  他翘着腿,嘴里叼着一根不知从哪拔来的狗尾巴草,也不和温妤打招呼,就静静地看着她,一路目送她进了县衙。
  他昨夜认真想了想,既然姑娘是丞相大人的姑奶奶,那么此次案件重审定是姑娘的手笔。
  她在庆阳县听到了燕家的传闻,决定帮他一把。
  否则百官之首丞相大人怎么会纡尊降贵来到这小县城呢?
  燕岸压根就没往温妤会是长公主的头上想,皇亲贵胄离他实在是太过遥远。
  他不会做那种长公主流落民间,还正好流到他家的春秋美梦。
  而温妤进了县衙后,问林遇之:“他坐在那干嘛呢?大下午的不晒吗?”
  林遇之淡声道:“孩子是这样的。”
  燕岸并不知道林遇之口中的孩子二字,否则怕是要不爽,说谁是孩子?
  县令此时已经被绑的严严实实,整个人只有眼珠能动,眼皮能眨,鼻子能呼吸,嘴巴能说话,其余地方皆是一点都动弹不得。
  只这样躺了一会,他便有些受不了了。
  典史劝道:“丞相大人到了,您再忍忍,都忍这么久了,还差这一会吗?小的叫人给您抬去。”
  温妤依然戴着帏帽,看见被抬上来的县令,她勾了勾唇,有些幸灾乐祸。
  县令躺在担架上,眼珠子转着拼命去瞧,等看清林遇之的模样时,他呆滞了好一会,竟然自言自语地嘀咕道:“很一般啊……”
  这句话自然被在场的人捕捉到了。
  典史眼睛一瞪,他跟了县令这么久,怎么不知道他眼睛有问题?
  他蹲下身提醒道:“大人,要行礼。”
  县令回过神,第一反应便是,确实很一般啊,什么不似凡人,比不上他一根毛。
  第二反应便是,完全确定这位丞相大人就是那日在街上碰到的人。
  他的目光自然也顺势落在了温妤的身上。
  “是她!是她!”县令忍不住对典史惊呼起来,嗓音有些颤抖,隐隐约约间,下身又觉得剧痛。
  这是看到罪魁祸首时,身体下意识地反应。
  温妤懒懒散散地靠在椅背上,接道:“是我,是我,就是我,你的噩梦,姑奶奶~”
  她说着,托着腮,懒洋洋地问道:“被阉的感觉如何?是不是少了一两肉,身轻如燕?”
  县令:……
  这是承认了,装都不装一下。
  是有恃无恐,知道他不能将她如何吗?
  他瞪大眼睛道:“是、是二两肉,绝不可能是一两!”
  温妤:……
  林遇之:……
  典史捂脸。
  温妤嘴角抽抽,与他说话都嫌脏:“今天姑奶奶是来查案的,听说你要见我的侄孙,有什么话赶紧说,说完滚蛋。”
  县令压下了心头的怒火,阉了他还敢说他是一两肉,绝不可饶恕!
  他确实不能光明正大的将她如何,但没关系,很快他们两人便会一起去死。
  林遇之并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若是知道也不会怕,只会觉得,还有这种好事,能与公主生不同衾死同穴。
  县令忍着逐渐发麻的身体,艰难道:“下官见过丞相大人。”
  林遇之没理他,从进门开始,他便没有说一句话,完全是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
  县令等了一会,见他没反应,自顾自道:“大人应该看过卷宗了,上面所注句句属实,确实是燕老爷得罪了山匪,这才被残忍灭门。”
  林遇之这时才缓缓开口:“你如何确定?”
  “当年下官举全县之力剿匪,率人一路杀到了山匪的老巢,自然是发现了证据,这才能够肯定。”
  一旁的典史眸中闪过惊讶,这些话实在不像从县令口中说出的,他说话没这个水平。
  林遇之不置可否,只问道:“你说的证据在何处?为何卷宗里没有提到?”
  县令道:“丞相大人且听本官娓娓来道,啊不是,娓娓道来。”
  典史看着县令的目光开始复杂,大人这是硬着头皮背下了什么话术吗?
  其实是大当家写给县令,让他背下来的。
  “二弟,你没什么文化,说话时容易露怯,不像个做官的,那丞相没见到你便也罢了,见到你了,你很容易露馅,被他怀疑身份。”
  “那怎么办?”
  “大哥这里给你写了一些应对之策,你要抓紧时间背下来,足够应付。”
  县令想到这里,轻咳一声,开始背书:“实际上燕老爷和山匪一直有勾结,他打着乐善好施的大善人名号,实则是伪善。”
  “燕老爷当年是庆阳商会的会长,他借此之便,向山匪泄露各家行商车队的路线、时间、人员以及货物,山匪有了这些可以轻易抢了货物,得手后便开始分赃。”
  林遇之道:“你的意思是,他们分赃不均所以被灭门。”
  第505章
  你行不行?县令道:“确实是如此,剿匪时我们顺藤摸瓜,摸到了一处庄子,里面全都是燕老爷与山匪勾结的赃物。”
  林遇之又道:“既如此,为何不将真相告诉百姓?”
  “谁信呐?燕老爷平日里实在伪装的太像了,本官说他与山匪勾结,没人信啊,还会被倒打一耙,泼一身脏水,当年本官刚上任,也不想惹众怒,加上燕家也灭了,死无对证,便匆匆了结了此案。”
  “本官知道有许多关于我的流言,说本官索贿不成,恼怒成羞……”
  典史适时开口:“大人,是恼羞成怒。”
  县令:……
  “是本官一时情急,说错了。”
  “正因为本官新上任,燕老爷怕暴露,主动来向我行贿,但我拒绝了,之后县里便有了对本官不利的传言,比起本官,他们更相信燕老爷是个大善人。”
  温妤:……
  这真是高的说成低的,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猪八戒的说成孙悟空的。
  林遇之不知在想什么,指尖轻敲着桌面,“你说的庄子在哪里?”
  县令如实道:“就在城东偏南二十里地,赃物已经全部充公,但有许多来往信件本官并未销毁,也算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以证自身。”
  “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去查,一查便知,下官句句实属。”
  典史:“大人,您说的是句句属实吧?”
  县令:……
  林遇之没着急下命令,而是看向温妤:“姑奶奶怎么看?”
  温妤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听了一堆屁话,耳朵有些受了污染。
  她道:“当然是用眼睛看了。”
  “本姑奶奶觉得这县衙的空气潮湿得很,县令被缠得这么紧定不舒服,还是给他挪到院子里好好晒上两个时辰,捂捂汗,再晾晾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