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苏明妆又问,“那如果太子殿下因为趾高气扬而不受人拥护,武王世子却求贤若渴,被人拥护,怎么办?”
  “那怎么行?大皇兄不会的!大皇兄的拥护者最多!”玉萱公主急忙道。
  苏明妆笑着点头,“公主聪颖,应该明白,我想说的是什么了。”
  玉萱公主羞红着脸,点了点头,“我……知道了,那我……应该怎么做?学大皇兄吗?”
  苏明妆心中暗喜——她知道公主聪明、猜到公主愿意改变,却没想到这么痛快就要改变,她以为公主会因为自己下不来台,而和她闹几天别扭。
  “对,有些话,宁可不说,也不能乱说。说话之前,要考虑对方的想法。例如说,太子妃平日里和我们并不热络,但刚刚我们过去,她却开心地说,东宫热闹起来。这话不是给我们听的,而是为了讨好太子。”
  玉萱公主怔住——原来是这样?当时她听了大皇嫂的话,却没多想。
  苏明妆又道,“还有季侧妃见你缠着太子妃,便越俎代庖地说要安排午膳,说是因为太子殿下招待我们,要多加几个菜。目的也是让太子殿下看出来她聪慧能干,要知道,太子最喜欢贤惠通透的女子了。”
  玉萱公主再次怔住——原来是这样?她怎么就没看出来?
  苏明妆一字一句道,“在说话之时,要清楚自己对谁说话,对方的喜好以及禁忌,可以不投其所好,但一定要避开禁忌,不要惹对方不快。如果你不确定是否惹对方不快,那就别说。”
  玉萱公主点头如捣蒜。
  苏明妆,“这只是第一步的要求,便是顾忌交谈对象的想法;第二步的要求,是顾忌在场所有人的想法,要知道大家在想什么、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禁忌什么。”
  玉萱公主声音颤抖,“但……我也不是她们肚子里的虫子,我哪知道她们想听什么,不想听什么?”
  苏明妆微微一笑,“那就不说,就这么笑着。”
  玉萱公主咬了咬嘴唇,为难道,“……好吧,我尽量。”
  苏明妆长舒一口气,“今天晚上的晚宴,就要开始。”
  “……好。”
  玉萱公主如何不知明妆对她好?她不想被人拥护吗?
  她想!她做梦都想!
  但她就是不解,她一片诚心地对他人,那些人怎么就不喜欢她?
  两人又沉默了一会,玉萱公主问,“你和我说实话,你上午时故意吊我胃口,让我陪你背《增广贤文》,是不是……就为了让我理解她们在想什么?”
  苏明妆心虚——糟,被发现了!
  玉萱公主骄哼一声,“你还真把我当傻瓜?上午我没听出来,那是因为我信任你。你用的那套,不就是后宫嫔妃们常用的欲言又止、说一半留一半,吊人胃口吗?”
  苏明妆无辜地眨了眨眼,“那公主殿下愿意原谅臣妇吗?”
  玉萱公主瞪了她一眼,“你别臣妇来臣妇去,我就原谅你。不过《增广贤文》好,还是你说的四书五经释本好?我去你的书铺买书吧?”
  苏明妆急忙道,“不,书铺的释本,因为要卖给读书人,所以还是改得深奥了一些,你先找一本《增广贤文》背,等长乐节结束,我给你找一套原始的释本,最浅显、最生动,妙趣横生。”
  玉萱公主惊讶,“四书五经那老掉牙的破东西,还能妙趣横生?”
  “那是当然,也不瞧瞧是谁做的注释。当初裴老夫人年轻时,可是出了名的才女。”
  “真的?等长乐节结束,我可以去拜访一下吗?”
  “当然。”
  “裴老夫人会不会不喜欢我?”
  “怎么会?裴老夫人是个善于挖掘人长处的人,只要你善良、诚恳,她就会喜欢你。”
  两人又聊了起来。
  与上午不同,上午是玉萱公主一人开心;而现在,是两人一起开心。
  ……
  远在千里之外。
  北燕国北部。
  广袤荒原之上,秋风瑟瑟,枯草摇曳。
  天空中,几只孤雁哀鸣着飞过,渐渐消失在远方。
  出来寻粮草的将士跑了很远,从一个村镇跑到另一个村镇,依旧没找到余粮。
  几声马匹嘶吼,众人勒住了马。
  灰头土脸的兵士,操着嘶哑的嗓子问道,“李将军,我们怎么办?继续找吗?还是……回去?”
  李将军脸上也满是尘土,因为风餐露宿无法洗脸,一些尘土甚至卡在他脸上的沟壑里,显得皱纹更深,人也更为老态。
  他策马,到其中一名器宇轩昂的年轻将领身旁,问道,“国公爷,您觉得呢?”
  年轻将领正低头看一幅地图,他嘴里念念有词,好像在算什么数字。
  少顷,他抬头看向东方的方向,“不找村子了,我们去铁卫关借粮。”
  第284章
  塞塞塞!
  众人吃惊。
  李将军惊道,“去铁卫关?那得走多远!?”
  见安国公翻身下马,众人也急忙下马。
  裴今宴将地图平按在马身上,左手压着地图,右手指着其中一个地方,“这里镇戍关,我们现在在这里,而这里是铁卫关。我们从镇戍关到这里,一路走一路探,用了三天时间。但如果快马加鞭,四天就能到铁卫关。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当初直接去铁卫关,再有一天就到了,大概率能借到粮。借到粮后,车队进行,快马加鞭,八天的时间也差不多能赶回,也就是说,一共用十四天。
  而我们不去铁卫关,而是一路走一路探,现在三天时间毫无进展,如果接下来的三天依旧没进展,那便是用了六天。再空手返回,大概需三天,一共九天。与直接去铁卫关,只差五天,问题是,空手而归,白白浪费时间。
  而且大概率,我们不会甘心空手而归,搞不好会继续走、继续探、继续浪费时间,到时候回去时,搞不好时间远远超过十四天。
  另一种情况:即便是有进展,也是这一村子征一些、那一户征一些,中间定还要浪费时间。浪费时间便算了,有可能只能征得不多,花费时间运回去,与去铁卫关满载运回去,时间差不多。
  用时多,而运粮少,还不如去铁卫关。”
  众人听后,恍然大悟——对啊,之前他们只是觉得去铁卫关太远,却忽略了使用时间。
  大军现在急需粮草,他们需要争分夺秒。
  有一名士兵嘟囔,“嗨,早知道,直接去铁卫关就好了。”
  裴今宴耳尖听见,安慰道,“探视是一定要探视,否则,我们若直接去铁卫关,而镇戍关周围有余粮,岂不是舍近求远?只要我们现在亡羊补牢,就是最佳方案。”
  一句话,治好了所有人心中懊恼。
  尤其是跟出来的镇戍关将士,他们原本认为,安国公只是个父亲早死、早早继承爵位的京官罢了,长得唇红齿白,能有什么能耐?
  却没想到这么多天风餐露宿,安国公非但没叫一声苦,甚至干的比他们多,晚上经常让他们休息,他自己守夜;还有需要探路时,也是让他们休息,他自己去探路。
  如今不仅当机立断地更改路线,更一句话制止所有人的心态失衡,众人对安国公,实在是心服口服!
  于是,众人稍作休息,吃了一些干粮,便策马向铁卫关而去。
  ……
  是夜。
  坤宁宫偏殿正厅,灯火通明。
  房间地面,是皇家工匠专门烧制的地砖,不仅花纹精美,且具有保暖功用;墙上是名人字画,墨色氤氲,增添了许多诗意。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紫檀木圆桌,桌上是丰盛菜肴。
  皇上、皇后,以及太子一家、二皇子一家,连带着玉萱公主齐齐入了席。
  明德帝坐在主位上,他穿着一袭金色常袍,精良的剪裁,凸显其身材高大。
  他脸上有着笑意,却因眉宇之间的尊贵之气,令人无法产生亲近感,看似亲近、又隔很远,帝心难测。
  皇后满面喜气,自不用说,太子带着太子妃和侧妃,二皇子只带了侧室一人,因为正室刚生了孩子,正在做月子,所以就没来。
  菜上齐了,明德帝先动了筷,皇后才温柔笑道,“今日难得一家人团聚,都别拘束,用膳吧。”
  众人纷纷应和,气氛热闹了一些。
  玉萱公主笑嘻嘻地张开嘴,刚要说——怎么叫一家团聚呢?明明二皇嫂没来嘛。
  但她猛然想起明妆叮嘱她的话——首先要考虑对方的喜好和禁忌,其次要考虑周围人的喜好和禁忌。如果拿捏不准对方喜好,那就只考虑禁忌。
  她现在是对母后说话,母后好像没什么禁忌。
  那么周围人呢?
  玉萱公主看了一圈,当看到大皇嫂时,脑海中突然蹦出来个想法——大皇嫂和大皇兄成婚这么多年,一直未有子嗣!如果这时候提二皇嫂生了孩子,大皇嫂肯定郁闷得要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