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当然,也有一些好男人,很少。
以安国公为首,直到她死的时候,安国公名声依旧高风亮节、玉洁松贞。
苏明妆努力搜索“公孙潜”的名字,随后惊喜的发现,其未在渣男名单上。
又问,“那公孙潜可有功名?现在入朝为官了吗?”
玉萱公主,“有,公孙太傅的儿子,读书能不好吗?前几年的榜眼。母后说,他和状元不相上下,谁做状元都行,但当时几名大臣建议,给那个出身寒门的当状元,来激励广大学子;给公孙潜挑选官职的机会,给以实惠。
父皇又把公孙太傅召来,想参考太傅的意思,太傅同意。于是他就拿了个榜眼。父皇让他挑选职位,他去了御史台,现在是御史中丞,母后说他风评很好,为人也端正。”
苏明妆又仔细回忆了下,终于在记忆里捕捉到公孙潜的名字,发现后来公孙潜仕途发展得极好,虽不像裴今酌那样逆天,却也平步青云了。
“容貌呢?容貌如何?”苏明妆一下子找到了老母亲相女婿的感觉,兴冲冲地问。
“……”玉萱公主脸又绿了一些。
苏明妆捏着自己下巴,笑眯眯地嘟囔,“皇上是极重视仪容之人,能让皇上如此看好,定不会丑,最起码是仪表堂堂。”
玉萱公主抿了抿唇,有些恼火,“你别说了行吗?”
苏明妆一愣,这才发现公主脸色很难看,小心翼翼地问道,“是不是我管得太多了?抱歉,我没掌握好分寸,以后我不提了。”
玉萱公主见不小心吓到了好友,急忙解释,“没有!我不是嫌你管的多,是……是……”
说着,尴尬地垂下眼,“是不希望你抱有希望,希望越大失望便越大,那个公孙潜……好像看不上我……”
“……”
苏明妆终于知道玉萱公主恼火什么了——玉萱公主和她有本质区别。她是真正的不学无术,看着一家子古板老学究,产生逆反心理,不愿读书。
但玉萱公主却不是,她是为了迎合她,和她做臭味相投、特殊“联姻”,而被故意养坏的孩子。
玉萱公主本有是非观,但皇后却自幼灌输给她一套颠倒黑白的观念,所以从小到大,公主时不时便认知错乱一阵子,痛苦一阵子。
公主的性格很拧巴,既好又坏,既善良又霸道,既不学无术又偷偷憧憬才华,既觉得自己有道理、又担心别人嘲笑。
苏明妆拉住玉萱公主的手,沉声道,“这里没外人,你告诉我,你喜欢公孙潜吗?”
玉萱公主摇头,“我都不认识他,怎么会喜欢?而且你知道,我没有喜欢的人。”
苏明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那如果给你寻一个不喜欢读书,武将之家的驸马,你喜欢吗?”
声音一顿,又补充了一句,“你不是也喜欢练武?找个志趣相投的,岂不是更好?”
玉萱公主苦笑,“别傻了,不可能的。我们北燕自开国以来,公主要么远嫁和亲,要么留在京城,就没有在北燕远嫁的先例,这不合规矩,父皇和母后再疼爱我,也不可能破例。
再说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练武的武将,你觉得京城有吗?就算是有,也都在边关。抛开这些不谈,不读书的驸马,你觉得父皇会看上吗?”
苏明妆听后,也是深有同感,“是啊。”
心里想:公主倒是提醒她了,当今皇上,与史书上的其他皇帝不同,因为得不到所有权力、要与武王争夺,加之确实没什么个人实力,所以会利用一切手段拉拢势力。
别的皇帝为公主选驸马,是浪费一个人才,只为女儿一生顺遂。
但明德帝,却是把公主当成联姻手段,巩固自己势力。
所以明德帝不可能为公主量身挑选一个合适的驸马,只会把公主当成一个商品,待价而沽。
至于公主是否幸福,皇上不会管。
就好比梦中,皇上和皇后故意教坏了公主,之后又把幼稚顽劣的公主送去和亲,其下场……不敢想象。
苏明妆抿了抿唇,眼神坚定下来,“左右你都不喜欢,那就在‘不喜欢’的男子里,挑个最靠谱的,好歹以后不会欺负你,我觉得公孙潜就不错。”
玉萱公主哭笑不得,“现在是我挑他吗?是人家看不上我!母后带着我,与公孙夫人母子见面,公孙潜一脸的嫌弃,一眼都没瞧我。”
第327章
你疯了?
苏明妆一把抓住玉萱公主的手,“事在人为!”
“啊?”
“我是说,事在人为!我们两人从前差不多,我现在不是也读书了?我可以,你也可以!”
玉萱公主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她,之后欲言又止。
苏明妆问,“公主想说什么?”
玉萱公主叹了口气,无奈道,“其实……明妆你可能没意识到,我们是不同的。你身上流的是苏家的血,不学的时候便不学无术;一旦开始学,立刻就能融会贯通。并不是人人都能一夜之间性情大变、饱读诗书。你想想,从你大婚到现在也才半年多的时间,你读了多少书?还学医练武?你真以为人人都能做到?”
苏明妆愣住——她之前完全没注意到。
玉萱公主又叹了口气,“你知道为什么文人学子都憧憬苏家吗?在他们眼里,苏家都是文曲星下凡,考场上只要有苏家嫡系考生出现,他们就绝望。不说别的,就说你那三个兄长,一个状元、两个探花。别人家出一个举人都是祖坟冒青烟,你们家是祖坟爆炸!”
苏明妆尴尬地摸了摸面颊——没,苏家祖坟挺好的,有专人守墓。
不过听公主说完,她也意识到,她和别人好像确实有那么一些不同,苏家人好像确实……天生会读书。
但现在不是思考这种问题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解决公主的问题。
苏明妆沉思片刻,问道,“那我上回给你送去的四书五经释本,你看完了吗?”
书铺的释本还未出版完,苏明妆专门让人去学士府,从小侄子手里借来一套孩子们誊抄的释本,送去给公主看。
玉萱公主瞬间心虚,低着头,“……没……没看完……”
苏明妆欲言又止,最后斟酌语气,小心翼翼地问道,“看的,有一半吗?”
玉萱公主的头更低,“一本都……没看完。”
“……”
苏明妆算算时间,觉得公主回来,时间不长,而且宫里活动也很多,没时间看可以理解。
“好吧,抛开释本,四书五经原文,你从前在尚书房应该学过吧?”
玉萱公主的头,低得已经看不见脸了,“……学过……但……”
“但什么?”
玉萱公主抬起头,可怜兮兮,“但借着尿遁的引子,溜出宫找你玩,你忘了?”
“……”苏明妆瞬间被噎住。
被公主提醒,尘封的记忆也被揭开——是的,是她怂恿公主逃学找她的,她还专门在宫门外等着。
此时,公主有多尴尬,苏明妆便有多内疚。
往日横行的京城双珠,此时齐齐惭愧地低着头,长吁短叹。
苏明妆一扭头,正好看见一本书,起身拿了回来,“这本书,你看过吗?”
玉萱公主抬眼一看,见书封上写着《礼记》,“没……”
“是没看过,还是看了却看不懂?”
玉萱公主小声道,“……都有,我也试着翻开看看,但看两页就看不下去了,硬看的话……就打瞌睡。”
苏明妆叹了口气,将书翻到一页,轻声读了出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出自《礼记中庸》)
玉萱公主问道,“是说,人得好好学习?”
苏明妆点头,“差不多,其中: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你能理解其意吗?”
玉萱公主努力分析,“别人做一次成功,我做一百次才成功;别人做十次成功,我就做一千次成功?这样,哪怕是傻子都能学会,是这个意思吗?”
苏明妆挑起大拇指,“这不是解读得很好?”
玉萱公主惊讶,“我……这本书很有趣啊。”暗暗决定,回去就读这本书。
苏明妆笑道,“书就是这样的,如果拿它当科举工具,熟读背诵、深度解读、引经据典,它便艰涩难懂,但如果只把它当一个话本子来看,看个大概意思,就比较简单了。”
“原来如此,”玉萱公主好像打开了一扇大门,“那我是不是只要看,不用背?”
苏明妆正要随口答应,但猛然想起——她的目的,并不是让公主看书解闷,而是让公主变成才貌双全的公主,最起码表面看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