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这别的不说,地基修整你得请人来帮忙吧!
盖房子不用青砖,用土坯盖房子的话,自己做不了,也得请人做,就算不用工钱,你也得出粮食让人家吃饱吧。
而且北省寒冷,不盘火炕是不行的,这个就得用青砖是少不了的,屋顶你得用瓦片吧!
然后自己一个人吃饭,锅碗瓢盆总是不能少的,零零总总算下来,一个人独居的话,少说也得几十块钱来打底,这日子才算过得起来。
江盼鱼手里是有钱,她下乡之前有知青点的补贴,花了一半,手里还剩下几十块钱,再加上上次,吃瓜系统奖励的100块钱也花了一些,手里加起来总共还有100多块钱。
盖房子的钱是够够的,可是要把钱花费在房子上,她就觉得很有些肉疼。
因为她是不会在这里住一辈子的,最多就住几年,将来恢复高考肯定是要离开的。
几十块钱就这样扔在这里想想也心疼啊,那房子她又不能拆了带走。
可是如果住在知青点,她就只能这样偷偷摸摸的,时间短了别人还察觉不出来,时间长了人家看你这样偷偷摸摸也不好啊。
而且根据江盼鱼打听来的,估计明年还有新的知青来到知青点。
人多事就杂,重要的是现在知青点的房间已经没有多少空位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呢!
江盼鱼为了这件事琢磨好几天,而谭雁露同样也在想着要搬出去的事。
因为她没有多少钱了,所以就琢磨着生财之道,而她的金手指是需要一个私密空间才能施展的开的,知青点人多嘴,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能弄得人人皆知,她怎么敢放心在这里使用她的金手指呢?
所以谭雁露势必是要搬出知青点的,而且还得尽快,因为她下乡至今所花的钱都是知青下乡的补贴。
因为家境富女富裕,她从小花钱就习惯了大手大脚,如今面临着金钱上的窘迫只能就再想办法赚钱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主角光环的作用,谭雁露的行动力不仅惊人,而且还是很有效率,这边江盼鱼心里还在想着这个事,琢磨着要怎么办的时候。
谭雁露就找到了江盼鱼,询问她要不要一起搬出去住?
江盼鱼这才知道谭雁露连住处都找好了,是村里五保户吴大娘的房子。
这个吴大娘也是可怜,年轻时嫁给了丈夫,生了三儿一女,结果因为饥荒,孩子夭折了三个,只剩下一个儿子,好不容易养活了。
丈夫却因病去世了,这孤儿寡母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吴大娘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大了。
吴大娘的儿子长大就跑出去当兵,吴大娘过了几年为数不多的好日子。
之后好景不长,吴大娘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只留下了一个小孙女,吴大娘的媳妇很快就改嫁了,孙女被送回了村里,由吴大娘抚养着。
村里就给吴大娘办理了五保户,再加上还有儿子牺牲留下的一笔抚恤金,这祖孙俩才算是重新把日子过了起来。
吴大娘家有两间房子,吴大娘和孙女住的一间,剩下的那一间就是吴大娘儿子的房间了。
因为这间房间当初是吴大娘给儿子娶媳妇用的,房间也宽敞,里面的土炕墙壁什么的都是重新维修过的,住上个十来年是没问题的。
谭雁露这段时间打听来打听去,就看中了吴大娘家这一间空置的屋子。
足够宽敞,而且还可以隔成两间,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间,很多事情她就有办法施展开了。
这别的不说,吴大娘家这样的情况,等闲就没人敢欺负上门。
她们两个女知青住在吴大娘家里,也相当于有了吴家的庇佑。
而且吴大娘家距离粮仓并不远,周围还住着十几户人家,粮仓里还养了两条狗来巡逻,安全系数是很高的。
两个女孩子住在外面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江盼鱼听完就狠狠的心动了,这吴大娘她也是知道的,八卦姐妹天团的人都说是吴大娘厚道人,如果能够住到她家去,那自然是好的。
哪怕是租金要的高一点,算起来也还是划算的呀,总比自己盖个房子几十块钱,以后就这样扔在乡下,拿不回来的强吧!
江滩鱼自然是一千个乐意,于是她和谭雁露就商量着找谁做中间人向吴大娘递个话说和说和。
最后两个人商量了一番,决定还是找八卦天团的大婶们帮忙说和,他们是当地人,由她们出面应该更加容易一点。
而大婶们确实也没有辜负江盼鱼和谭雁露的期望,收了她们俩的半包红糖后,很快就说服了吴大娘。
其实,吴大娘原本是不愿意把房子租给两个女知青的 ,那是她儿子的房间的。
房间留着,就还有儿子的痕迹,可要是把房间给租出去了,以后就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
吴大娘心里是不愿意承认,她的儿子已经没有了的。
可是杨桂英和陈腊梅说的也有些道理,他们现在孤儿寡母的,总要为孙女考虑考虑将来吧。
房子租出去了就是一点收入,这钱以后攒着以后有个什么事也有的用啊。
毕竟吴大娘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年轻的时候吃过太多的苦头,常年的小病小痛是不断的。
孙女又还只是个几岁大的小孩,吴大娘能不能撑到孙女长大都说不定?得趁着现在赶紧为孩子打算好未来才行。
吴大娘想了两天之后,终于同意把房子租给谭雁露和江盼鱼,只不过她还有另外的条件。
江盼鱼她们要付房租以外,还要给吴大娘的小孙女做小老师,教她读书识字。
因为村里是没有小学的,村里的孩子要去上学的话,得走一个多小时的路去到镇上去上学。
自从没了儿子,没了丈夫,只剩下一个小孙女的时候,吴大娘就对这个孩子看着特别紧,走到哪都要带着。
小姑娘平时在村里玩玩还行,要是放她自己一个人镇上读书,吴大娘心里可放心不下了。
重要的一点是囊中羞涩,虽然说儿子留下了一笔抚恤金,可是吴大娘这些年看病吃药,再加上要养孩子,长期的入不敷出,那笔钱早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吴大娘想来想去,就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知青嘛,就是知识青年,教一个孩子学会小学知识,应该是不难的吧。
要是能这样的话,就省下了一大笔的学费,而且还能攒下一笔租金,孙女也能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长大,吴大娘也不用提心吊胆的。
第46章 搬家
江盼鱼和谭雁露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情也不是不能答应。
因为这个时候的小学是五年制的,而且因为现在的大环境,小学课本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她们两个文武搭配还是能够胜任的。
即便课本上她们有一些不懂的地方,知青点有那么多知青,随便拉出来一个请教请教,教一个孩子小学课程还是没问题的。
只不过得提前跟吴大娘商量好,她们要教多久教多少,毕竟她们就算教的再好,也不可能代替学校给吴家那个小姑娘发毕业证啊!
最后在大婶们的牵线下,江盼鱼和谭雁露与吴大娘谈好了条件,他们只需要教吴家那个小姑娘小学课程就可以了。
到时候那个小姑娘就算是在家里自学然后跳级,也要去读五年级才行,这样才可以去考初中,考高中。
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他们目前只需要让吴家那个小姑娘把小学课程给搞明白就可以了。
在租房子这方面,吴大娘给了他们最大的一个便利,那就是会帮她们把房子分割成两个小间,让她们一人一间。
只不过她们自己要开火的话,就只有一个灶台,就在屋子的门廊处,这个就只能她们两个人一起共用了,或者她们两个想自己合伙也行,这个吴大娘不管。
屋子里同样也是有火炕的,只不过是要单烧的,并没有和外面的灶台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比较费柴火了。
除此之外,院子里还有一口水井,吴大娘表示她们可以随意用,以后就不用去井边挑水了。
茅厕也离房子不远,穿过门廊走几步路就到了,而且吴大娘爱干净,茅厕里也弄得干干净净的没异味。
租金也便宜的让人心惊,一人一个月也就五毛钱,一年也就六块钱,现在是七四的冬天,如果她们在这里住到七七年恢复高考,也就二十多块钱的房租。
两个人加起来就是四十多块钱的房租,差不多够吴家那个小姑娘上初中了吧。
江盼鱼觉得这样还是很划算的,比自己盖个房子要便宜,而且还不用花费太多的心血。
江盼鱼们只需要将自己的行李,粮食,柴火,蔬菜之类的带过来,再将锅碗瓢盆置办齐就能够入住了。
双方都谈好了条件,吴大娘就回去收拾那间空置的房间了,最少说也要十天左右的时间。
谭雁露就和江盼鱼商量着什么时候要搬家,因为现在都已经十月中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