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李高阳坐在火车的车窗边,看着外面的景色倒飞,思绪翻滚,他想起一个月前父母来信,说是他妈想要提前办理退休,让他回城去接班 ,让他耐心等待好消息。
  李高阳心里不是不激动的,都多少年了,他还以为这辈子都回不了城了。
  就在李高阳兴致勃勃的收拾行李要准备回家的时候,远在内蒙的姐姐突然给他来了信 。
  李高阳看了一封信之后,激动的心情一下子冷却了下来,只感觉心灰意冷。
  李高阳的父母一共生育了两儿两女,李高阳的姐姐是家里的大女儿,李高阳是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李高阳的大姐是最先下乡的,而且还是自愿的,在学校里被人一怂恿心情一激动想着要为祖国发光发热就跑去下乡了,等到家里的父母知道事情都已经成了定局。
  李高阳大姐就这样背井离乡,一走就是好几年,之后就轮到了李高阳也下乡了。
  李高阳其实是不用下乡的,因为那时候他的父母给他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他是能够留在城里的。
  真没想到弟弟妹妹出去玩的时候,就因为别人许诺的十块奶糖,就把这事给漏了出去,李高阳的工作就被别人给截胡了,没有了工作,李高阳应该只能下乡。
  因为这件事儿吧,他下乡这几年一直就没回过家。父母写信的时候也绝口不提两个弟弟妹妹的事儿。
  李高阳还以为这辈子可能就得在乡下过了,谁知他父母给他写了信要安排他回城,李高阳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大姐就写信向他哭诉。
  说是这几年在内蒙过得苦不堪言,而且两个月前还被狼咬断了腿,住院住了一个多月,只怕是要落下残疾了。
  所以李大姐向知青办申请回城,因为她这样的情况,知青办也同意了,李大姐长途奔波回到了李家,知道了父母正在想办法要安排李高阳回来接班,就出手抢了工作, 李高阳只能继续待在乡下了。
  高阳心里难免就有了怨气,收到信后也没有给家里回信,父母也知道他心里难受,给他写信解释为什么这么做,主要是李大姐下乡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结婚,30多岁的人了,如今还落下了残疾,要是没有了工作,下半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李高阳在乡下不好过,可是李大姐要是没工作下半辈子就没着落了,李家父母无奈之下只好先安排李大姐。
  但对于李高阳这个儿子,他们是愧疚的,可是他们暂时也实在是没办法再给他找第二份工作让他回城了。
  李高阳理解父母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李大姐的状况比他还惨,而且在父母的眼前,父母怎么可能先撒下她不管呢。
  可是理解是理解,李高阳心里终究还是落下了心结,毕竟这年头想要再找份工作回城是难上加难了,李高阳已经断了回城的心思。
  他想着他要是能在农村做出一片事业来,也一样能够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至少要比他的兄弟姐妹过得还要好,李高阳心里才会舒服一点。
  就是因为憋着这一口气,李高阳在看到谭雁露拿来的五香鹌鹑蛋的时候,才萌生了要做养殖场的想法。
  李高阳摸了摸放在脚边的包裹,他爸是没办法安排他回城了,可是用一些关系给他走走后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火车行驶了一天之后,在第二天的半夜总算是到达了吉省,李高阳原本打算先在火车站将就半个晚上,等天亮了再回家。
  却没想到他一出车站,就看见李爸和一个小伙子拿着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了李高阳三个字,他们似乎害怕李高阳看不到似的,还在大声呼喊他的名字。
  李高阳这才一眼就看到了他们,走近一看,那小伙子不就是那个为了十块奶糖,把他这个亲哥给卖了的亲弟弟吗!
  李高阳原本有些笑意的脸色就有些冷淡了,李高兴也有些尴尬:“二哥,我和爸来接你回家,你这个包裹挺沉的,我来拎着。”
  李高兴说着就要去接李高阳手里的包裹,李高阳却一扭身躲开了李高兴的手:“不用了,就这一个包裹,我自己拎着就行了。”
  李高兴伸出去的手就有些尴尬,他知道因为当年那个事儿,二哥到现在还存着一口气呢!
  结果又因为大姐的事儿,好好的一份工作又被截胡了,这两口气加在一起一直这样憋着,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肯原谅他们。
  李爸就跟没看见这两兄弟之间的官司似的,他伸手拍了拍李高阳的肩膀:“长高了,人也壮实了,跟以前变化真挺大的。
  走,先回家,你妈在家里你做的炸酱面,还烙了白面饼子呢,先回家吃个饭,其他的咱们再慢慢说。”
  李高阳对着李爸笑容就灿烂多了:“那正好,我都饿惨了,一整天都没咋吃东西,就想我妈做的那碗面。”
  父子俩说的话就往前头的出口走去了,李高兴摸了摸鼻子跟在他们的身后走。
  这时候是半夜,可没有什么班车可以直达李高阳他们那个家属院 ,李爸和李高兴两人是骑了自行车来的。
  李高兴骑车载李爸,李高阳自己一辆车,父子三人趁着夜色往家里赶,等到了李家所在的家属院的时候,天刚好蒙蒙亮 ,正是早上的六点钟。
  李妈和李大姐李卫红,李小妹李高琪正在家里翘首以盼,这时候家属院的楼层比较薄,几乎是没什么隔音的。
  李家父子一进家属院,就被早起的老人给看见了这一打招呼,李家的母女三个就听见了动静赶紧就出了房门,在走廊上就看见父子三人正在楼下停车呢。
  第86章 认可
  停好的车,父子三人就上楼了,李高阳一眼就看到了自家门口站着的亲妈和姐妹两人。
  李妈见到了李高阳自然是心情激动,她都好几年没见到儿子了,拉着李高阳的手就往屋里带,说话的语气都十分的温柔。
  至于家那姐妹俩,面对李高阳时和李高兴一样都是十分尴尬的,李大姐是羞愧于抢了李高阳的工作。
  她的心里是不敢抱怨父母为什么要越过她先给弟弟安排工作,毕竟当年是她自己闹着要下乡的,瞒着父母报了名,一切的苦果也只能自己承担。
  后来承受不住了跑回来了,又抢了弟弟的工作,她也是有羞耻心的。
  李高琪嘛,还是因为当年那10块奶糖,把自己亲哥卖了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小时候不明白哥哥下乡代表着什么,等她和三哥李高兴长大了,明白自己究竟干了什么已经追悔莫及了。
  李妈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炸酱面,李高阳也不客气,他在火车上就没吃好,下了火车又骑单车骑了好几个小时,这时候是人是又累又饿,直接就吃掉了两大碗的面,两个烙饼这才饱了。
  李家父子也跟着吃了一些,吃饱喝足了,李高阳的疲态就露了出来,李爸就挥挥手让他先去擦洗一下然后睡一觉,他也要去上班了,等他上班回来,父子俩有什么事再好好谈。
  李高阳一觉就睡到了李爸晚上下班回来才醒了,李家现在就两个上班的,李爸还有大姐李卫红,李妈已经退休了,底下的弟弟妹妹现在还在读初中呢,明年就读高中了。
  李家的经济压力其实也是不小的,李妈没有退休之前,李高阳每年都会收到家里寄来给他的包裹,都是家里省吃俭用留给他的,何况他有的,那么同样下乡的大姐李卫红也肯定有,这么大一笔支出,家里其实也过得一般。
  晚饭是地瓜苞米熬成的糊糊,再加上一个炒菜,一个咸菜就是一顿饭。
  吃过了晚饭,李高阳终于把他那个大包裹给打开了,拆开了报纸,拿出里面一个一个的罐头,向李爸介绍这些罐头的来历。
  “你是说你们现在那个村子办了鹌鹑养殖场,这些罐头就是你们自己做出来的。”李爸拿起油罐头仔细看了看,里面的料倒是足,看起来倒是挺有食欲的。
  “是。”李高阳点头指的是这些罐头:“总共三个口味,我当初就是吃着这个鹌鹑蛋好吃,才想着要把这个养殖场给搞起来的。
  爸,我这次回来就是想给这些罐头找订单的,你可得帮帮我。”
  李爸是供销社食品采购部的领导之一,专门负责副食品采购,工作内容类似于玉山镇的收购站部门。
  副食,即非主食,一般是经过精加工的食品,包括食糖、糖果、罐头、茶叶、调味品、乳制品、饼干、糕点、以及烟、酒等,这些都归副食品部门管理。
  而且吉省是省级,和市级的供销社、县级,镇级可是有差别的。
  因为他们采购收购来的食品,不单单要供应给省城人民,还要供给到下面的市、县、镇、乡里去。
  要是能把这条路给走通了,那么鹌鹑蛋的销路基本上就不用愁了。
  李高阳这次回来就是正大光明走李爸的门路的,俗称走后门,李朝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有门路有关系,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说不定他成功了以后,在连山村就有一席之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