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上辈子的996,007的生活,她已经受够了,这一辈子她决定换一个活法,更何况她靠着吃瓜系统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江盼鱼考试考得毫无压力,谭雁露就有些忧心忡忡了,脱离了剧情的谭雁露其实是有些好胜心和事业心在里面的。
她想要进入一流的学府,得到一流的学位,然后再创造出自己的财富价值和事业成就来。
江盼鱼支持她,但是她绝对不想成为她,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相携走了一段路之后终究是要分开的。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到了十二月中旬,众人伸长的脖子等待的录取通知书总算是下来了,连山村的录取率在周围几个村子里是最高的。
考上大学的知青就十个之多,还有一些考上了中专的,尽管不是大学,可他们拿着通知书就可以脱离农村回城了。
江盼鱼和谭雁露也拿到了她们的通知书,江盼鱼被师范学院录取了,谭雁露毫无意外的考中了心心念念的北大。
谭雁露的风光一时盖住了所有人,那可是北大呀,一流的学府,谁心中还不向往呢!
李高阳也考上了大学,学校就在吉省,但他的老婆林子红却落榜了。
但是他的舅兄却考上北京的大学,现在一家人面临着要分别的困境。
李高阳考上了大学自然是要回去读书的,可是林子红的户口却还在这里,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将户口转走的。
也就是说林子红要是还想继续参加高考的话,她就得回来考试,而且大队那边和知青办还不知道愿不愿意放人呢?
林爸林妈的户口同样也落在连山村,暂时也是动不了的,除非北京那边有人愿意给他们将事情翻过来,否则想要离开连山村,那是难上加难了。
可是林子俊却考上了大学,他得赶在开学前赶回北京去,家里两个男人都不在,就剩下了老人和一对母子,怎么看都不让人放心。
第136章 要回城了。
最后,是大队长给李高阳想了办法,让林子红母子以探亲的名义跟着李高阳一块回城 。
林子红户口还是留在这里,要是想参加高考的话,还得继续跑回来考,这是没办法的事,现在还不到知青大规模回城的时候,他们也只能这样了。
至于林爸林妈能不能回城,就得看林子俊回城读书,能不能替父母洗清身上的冤屈里。
村里有这么多人考上大学,就是飞上枝头的凤凰呀!
大队长以及其他的干部都笑得见牙不见眼。
村里一口气出了好几个大学生,这种殊荣可不是谁都有,玉山镇上立刻就有领导表示了要奖励这些学生。
奖金,衣服,棉被,陶瓷缸子,毛巾,笔记本这些,从上往下一旦有所表示,这些考上大学的学生们奖励就拿到了手软。
大队长这一下是信心满满的,今年村里申办小学的申请肯定是没问题了。
江盼鱼这里,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城去,她早就做好了回城的准备。
江盼鱼在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天,就向村里辞去了养殖厂负责人的岗位。
村里自然双手双脚赞成的,连山村因为鹌鹑养殖厂的规模扩大,现在里面的员工都是有工资的,虽然不多。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他们还有工分,到了年底,他们可以用工分来换粮食,这样一来粮食也有了,手头也有钱了,这日子过得也不比城里人差。
所以现在养殖厂的岗位,村里人可都是眼巴巴的盯着呢。
江盼鱼和谭雁露还有李高阳他们三个在养殖场里可是占据了重要的岗位,他们三个可是考上了大学的,也就是说他们这个岗位将来是要空出来的。
这时候就已经有人急不可耐的,想要竞争上岗了。
江盼鱼倒是无所谓自己的岗位被谁上位,养殖技术嘛,学一学就学会了,因为没有独家性,自然也就失去了一些神秘感。
而谭雁露则不同,她还要再逗留一段时间,毕竟她是以技术人员入厂的,鹌鹑蛋的配方用的可是他们家祖传的秘方。
想让她放弃这个岗位,放弃养殖场的一切,她可不甘心,所以要怎么和村里合作,还是要进一步的谈判。
李高阳也是一样的,毕竟鹌鹑蛋的销路是靠他走后门的,还有连修然那边的鹌鹑肉干也是依靠他和谭雁露的关系在走动才有的
他们两个都是不会轻易放弃岗位的人,可是村里却还要依靠他们的门路来赚钱,李高阳和谭雁露就达成了合作关系,去和大队谈判去了。
至于会有结果,这个就不用江盼鱼来操心了,这两个人都是聪明人,总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就是了。
只不过这样一来,谭雁露恐怕要等到过年后才能去北京了。
江盼鱼却想着要提前去北京,这样她就能够在北京过年了。
而且,她的房子可是好几年没住人了,肯定是要好好打扫打扫卫生的,重要的是这屋子里的排水系统啊,淋浴系统啊,室内厕所什么的,她都想安排上,让自己住得舒服一些。
重要的是她自己有随身空间了,自己一个人回去的话,她可以半路把行李塞到空间里,江盼鱼真的不想大包小包的去挤火车,尤其是现在,高考过后很肯定有很多人回城的。
人群熙熙攘攘,挤来挤去的,要是遇到有人浑水摸鱼,自己的东西很可能就不小心看丢了,就自己一个人回去,那就舒服多了,把东西往空间里一丢,带个人回去就行了,多好呀。
打定主意之后,江盼鱼就开始给自己收拾东西,下乡几年,大包小裹的收拾起来也不少。
江盼鱼就选择性的将一些东西送了出去,比如穿旧了又缝缝补补的衣服,她不想再穿了,送给了八卦天团的姐妹们。
她们把这些破衣服拆一拆,还能用来做袖套,做鞋子啊,还是很不错的。
江盼鱼自己名下的两只鸡,干脆就送给了吴大娘,这个祖孙俩也不容易,好在吴大娘现在学会了养鹌鹑。
在养殖厂里也有了一份正式工,一个月也有了一点工资,养一个小孩子,还是能过得好的。
至于其他的桌椅板凳,反正当初都是在收购站廉价买来的,用了这几年还结实的很,江盼鱼就没有去处理这些了,都留给了谭雁露,到时候让她处理就可以了。
然后赶在12月底,江盼鱼带着行李包裹,还有在连山村转出来的户口等各种关系证明,就独自一人提前离开了连山村 ,坐上了火车前往了北京。
这一次又是一天多的行程,下了火车之后,江盼鱼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拐棍胡同。
江盼鱼到的时候正是中午,胡同里还有不少人进进出出的,因为临近过年,所以整个胡同都热闹的很,到处有小孩子嘻嘻哈哈的声音。
甚至还有和江盼鱼一样的下乡知青,阔别几年好不容易能回到家里,不少人都和亲人在自家的门口,就又哭又笑起来。
江盼鱼走进去的时候引起不少人的侧目,毕竟这是一个生面孔,难免会被人多看几眼。
江盼鱼施施然来到了自己的四合院门前,拿出帕子将门锁上的灰尘擦干净之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拿出钥匙插进了锁孔里,“咔嗒”一声,门锁就开了。
江盼鱼取下门锁,紧闭了好几年的门扇被她一掌给推开了。
之前笼罩在这四合院上空的一种看不清道不明的特殊物质在江盼鱼推开门的刹那就悄然散去。
周围的人在四合院经过的时候,脑海里才朦胧地想起什么,对了,这里还有一套四合院来着,之前自己怎么没想起来呢?
路过的人这才会仔细的去打量这一间一直被他们默默无视了的四合院,然后他们就发现,这房子的大门被打开了,这是有新住户了?
拐棍胡同的四邻们才恍惚想起,几年前这房子的主人已经去世了,临终前说过要把房子给自己的外甥女,所以这是人家的外甥女来收房子来了!
拐棍胡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不少人都打听这新来的住户到底是谁?
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不会冒着上门去打听,新住户不得先跟他们这些老邻居他们打招呼啊。
让他们这些老邻居才好跟新住户相处下去啊,要是他们先上门的话,这就显得有些不对了,毕竟人家刚搬来,房子什么的不得拾掇拾掇收拾收拾。
第137章 四合院
江盼鱼这时候也顾不得要跟邻居们社交了,几年没住的房子到处都落满了一层灰尘。
江盼鱼一进门就被呛得直打喷嚏,她从随身空间里翻出了口罩,戴上之后真的觉得好了一些。
整整一个四合院,要是让她一个人打扫的话,都不知道得打扫几天。
而且因为是三进的四合院,每一进的院子里都种了一些花木,这些花木因为长期没人打理,也枯萎的差不多了。
野草倒是长得茂盛,想想看这么大一座房子到处都是灰尘,院子外面还长满了野草,看起来寂寥又阴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