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没多久两个人都结婚了,樊书慧也跟着妈妈改嫁了。
樊书慧一开始还很惶恐,她害怕,害怕这个新爸爸也和她的亲生爸爸一样爱打人,可等她认识并且熟悉之后,樊书慧才发现,爸爸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新爸爸他不爱打人,而且对她也很不错。
而且,她有了一个哥哥叫窦启明,对她也很好,会带着她一起上学,下学,在她被人欺负的时候站出来给她撑腰。
新爸爸和新哥哥都很温柔,对她都很好,樊书慧是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新家庭,很快就和妈妈融入了进去。
第140章 爱上
之后,新成立的家庭关系十分和谐,直到樊书慧十四岁的时候,看见有别的女孩子给窦启明写情书。
樊书慧撕掉了那封情书,那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并不希望有别人来跟她抢窦启明。
因为窦启明要是有了喜欢的女孩子,那他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她好了,窦启明的温柔和体贴会转向别的女孩子。
樊书慧不想接受这个结果,她不想把这么好的一个哥哥分给别人,因为她会嫉妒。
樊书慧一开始对自己这种嫉妒的情绪,还有些不太理解,那种朦朦胧胧的情绪笼罩在她心头,让她忍不住要时时刻刻关注窦启明的一举一动。
直到有一次,她发现窦启明每次做课堂笔记都会做双份,一份自己留着,一份就是送给了一个因为没有钱没有办法去上学的女孩子,她的嫉妒心达到了顶峰。
她才明白,她爱上了自己的哥哥,她想要占有窦启明的全部,不希望任何一个女孩子,任何一个女性来她抢夺窦启明。
樊书慧没少在背后给那些女孩子找麻烦,也许是她的小动作太过明显,窦启明也有所察觉。
在他的反复追问下,樊书慧鼓起勇气向窦启明表了白,窦启明表现的非常愕然,他是没想到,樊书慧对他竟然有这样的心思。
窦启明觉得他不能接受,他只是把樊书慧当成了妹妹而已。
妹妹就是妹妹,妹妹怎么可以变成恋人呢?这不可以,至少窦启明他自己过不了心里的那一关,于是他很果断的拒绝了樊书慧的爱慕。
樊书慧却不愿意接受窦启明会拒绝他,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爱上窦启明的,也许是在很小的时候,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哥哥的体贴温柔,她就想紧紧抓住了这份温暖,不想再撒手了。
此后,樊书慧就追逐着窦启明的身边,如影随形地跟着他,窦启明有苦说不出来,一开始想尽办法给樊书慧遮掩她的这些异常情况。
毕竟这种事情传上去好说不好听啊,可樊书慧却越发的变本加厉,不知收敛。
不管窦启明跟哪个女同学认识说话,只要稍微久一点,樊书慧必定出现,然后言辞难听的将那个女同学赶走了。
并且还总是黏在他身边,用讨好的方式在付出,只是这种付出并没有让窦启明觉得有好感,反而让他对他产生了厌恶。
是的,厌恶,樊书慧这种行为,一次两次窦启明能够忍,三次四次甚至五次六次呢,他就忍不了了。
窦启明不过也是个十几岁的少年郎而已,性格再怎么温和,青春叛逆期这种东西还是有的,樊书慧的种种表现不仅没有让他感动,反而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
他开始躲着樊书慧走,即便是躲不掉,也对着樊书慧冷言冷语,并没有给她什么好脸色看。
可窦启明的这种行为却遭到了指责,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看到窦启明对樊书慧这样的冷淡冷漠,竟然指责他冷血无情。
窦启明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不能把樊书慧的心思公诸于众,可面对别人的指责,窦启明也很委屈呀。
樊书慧一厢情愿的付出也不是他逼的呀,他从一开始就在拒绝,可樊书慧却是执拗的不肯收回她的感情。
她自愿付出的感情,为什么一定要强迫他来买单呢?感情的事哪有强买强卖的?
樊书慧会是越是主动热情,窦启明对她就越来越没有好感,甚至到了最后都不愿和她说话了。
樊书慧竟然就伤心了,她的两个好闺蜜竟然就跑来指责窦启明,说他是个负心汉,窦启明更加觉得冤枉了。
他负谁的心啊?他一开始没给樊书慧任何感情回应,怎么一个个说的他好像欠了她一样?
作为父亲的窦老师也在说他对妹妹不能太过冷漠。
窦启明感觉到了一种威胁之意,好像所有人都在威胁他,必须回应樊书慧的感情一般,他为此感到了烦躁。
你喜欢我,我就必须要回应你的感情吗?谁规定的?
窦启明尝着和樊书慧讲道理,但是她听不进去啊!
在种种压力之下,窦启明选择了报名下乡,当时,他高中还没读完呢,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窦启明的所作所为,可只有他自己知道,但他决定要下乡的那一刻,心里是放松的。
可谁也没想到,樊书慧的决心会有那么大,她竟然偷偷跟在窦启明后面也去报名下乡了,一副追不到人就不罢休的样子,着实是把他吓到了。
幸亏知青办里有他们家的熟人,也了解他们家的情况,所以才没让樊书慧报名成功。
窦启明却被樊书慧的举动吓得不轻,怕他在乡下,她还会追来,在半路上还花钱偷偷换了地方下乡。
这一下,留在京城的父母以及樊书慧三人就找不到窦启明的踪迹了。
就这样窦启明就下乡去了,这一走就是两三年,樊书慧渐渐的也不再提及窦启明了。
做父母的还以为是女儿放下的,却不知人家只是让自己的心思藏得更深了。
樊书慧在日记里,写满了对窦启明的思念,抽屉里也堆满了写给窦启明的信件,只可惜因为没有地址而寄不出去。
窦启明为了断了樊书慧的念想,竟然几年都没有跟家里有联系,京城这边的家人也就无从得知他到底在哪里,在乡下过的好不好?
直到恢复高考,窦启明考上了大学之后,这才和家里取得了联系。
窦启明考上了大学回了城,本是一家欢喜的事情,但却没想到窦启明不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女孩子,是他在乡下认识的对象。
同样也是下乡知青,人家姑娘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这次是跟着窦启明回来见家长的。
做父母的看到人家姑娘也是个大学生,出身也不差,自然是欢喜万分。
可樊书慧却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她惊呆了,她不相信自己这么多年的感情,毫不保留的付出,窦启明就真的一点点都没有为她心动过。
他在乡下已经有了对象,甚至还带回来见父母,他要结婚了,可结婚的对象却不是她。
樊书慧被这一幕刺激的直接晕了过去,醒过来之后就是又是哭又是闹,做父母的的到了这时,这才知道的女儿竟然对儿子有了这样的感情。
第141章 婚礼
原来,樊书慧根本就没放下对窦启明的感情,还在看到窦启明和他的对象的时候,闹出了事来。
这种事好说不好听,樊书慧的心思遭到了父母的坚决反对。
樊书慧没想到她的爱情会遭到这么大的阻力,她还以为爸爸那么疼她,应该会愿意她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的,给他们养老送终的。
却没想到爸爸宁愿接受一个外人做他儿媳妇,这不也接受她,而她的亲生妈妈也不同意她继续爱着窦启明。
为什么呀?樊书慧想不明白,她不认为这是她自己的问题。
樊书慧觉得是窦启明带回来的对象有问题,如果窦启明没对象的话,家里就不会阻拦她了。
自以为是想了一通的樊书慧,就跑去羞辱窦启明的对象夏青禾,她想把夏青禾给赶走,这样窦启明就又是单身了,他们在一起就没问题了。
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呢,夏青禾既然跟着窦启明来了北京,就已经做好了要应付这个难缠小姑子的准备了。
樊书慧跑到夏青禾的学校 ,众目睽睽之下就跪了下去,求夏青禾离开窦启明,说什么她和窦启明在一起多年了,夏青禾这个后来者不能破坏她的幸福,话里行间把夏青禾塑造成了一个小三。
夏青禾是什么人呢?一个下乡知青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人家那个脑袋就不是空空无物的。
樊书慧来闹事,她就立刻让同学让老师帮她报了警,她开口就要告窦启明重婚罪,证人就是樊书慧。
樊书慧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夏青禾是小三,说她抢了樊书慧的男人,那也就是说窦启明和樊书慧在已经结婚的情况下,还在乡下招惹了她夏青禾,而且还想要骗婚,窦启明这就是犯了重婚罪。
夏青禾这不按常理出的牌,樊书慧都懵了,什么的骗婚,什么重婚罪,她没有那个意思呀,她只是想让夏青禾离开窦启明而已啊!
这事闹的可不小,夏青禾可没打算轻轻放下这件事儿,樊书慧那天来学校跪她,让她离开窦启明,分明是打着要毁她名声的目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