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然后事情就这么戏剧性的,雪姨娘确实是那位贵人走丢的女儿,那位贵人是谁呢,是长公主的女儿承平郡主。
当今的皇帝是他的亲舅舅,承平郡主一生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从小是如珠似宝的养大的,结果三岁的时候走丢了,承平郡主就一病不起,这些年来不断的有人冒充她的女儿想要上门认亲 。
都被一一拆穿了,那些来冒认郡主女儿的人自然是没有好下场,在一次次的失望之后,承平郡主以为这一辈子都见不到女儿了。
却没想到阴差阳错的,终于让她们母女相逢了,只是女儿现在的处境并不好,竟然沦落到做了人家的小妾。
肚子里孩子也被主母给打没了,以后再也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了。
承平郡主看着病殃殃的女儿疼得心如刀绞,不仅将女儿接回郡主府里养病,还强势地要求窦家必须给她一个交代。
窦家还能怎么办,得罪了皇亲国戚,他们也承担不起这个罪名,只要把樊书慧推了出去贬妻为妾,却也只消了承平郡主三分的怒火。
关键时刻竟然是被承平郡主认回去的女儿开了口,因为窦启明的温柔体贴,她的一颗心早已沦陷,她不想窦家出事。
所以出面求了承平郡主,承平郡主见女儿这般模样也是心疼不已,见女儿痴心窦启明,而窦启明为人处事上面也并没有什么大瑕疵。
承平郡主认真想过之后,就决定将女儿嫁给他,成全女儿的一片痴心,反正有她在,窦家就不能亏待她的女儿,何况她的女儿还对窦启明还有救命之恩,还曾经给窦启明怀过一个孩子,于情于理窦家都不能忘恩负义。
曾经的小妾就变成了窦启明的妻子,曾经窦启明的发妻樊书慧反而成了小妾,两个人的地位就此颠倒了过来。
这一幕看似荒诞却在王权的操纵下,变得合情合理,根本就没人敢质疑什么,毕竟这可是皇帝默认的,其他人还能再说什么呢,
樊书慧哪怕是有千般委屈,也只能吞进肚子里,谁让她想不开要去打掉小妾肚子里的孩子,如果雪姨娘肚子里的孩子没有掉的话,那么雪姨娘可能都一辈子没有认祖归宗的机会。
谁也想不到事情会也变成这个样子,雪姨娘摇身一变成了县主穿着火红的嫁衣嫁进了窦家,而樊书慧则穿着桃红色的衣裙在门口跪迎主母入府。
而屈辱的事情永远都不止这一件,曾经樊书慧在雪姨娘身上使的手段,如今都反噬到她自己身上,她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窦启明见到她这个样子也是心疼不已,毕竟两个人青梅竹马,他对樊书慧还是很有感情的。
窦启明亲自去求了县主,求她高抬贵手,放樊书慧一马。
县主面上笑着答应了,转头人就不舒服了起来,又躺在床上起不来,这一下御医也治不好了。
承平郡主找来了道士来看过,然后得出结论,县主这是被冲撞了,要想县主的病好,得找一个出身不错且与县主有渊源的女子,作为县主的替身,入道馆修道十年,方能化解县主的危机。
这种种条件下来,樊书慧就成了县主的替身,被送到了道馆修行。
第147章 没你也一样
樊书慧在道观里的生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窦家不曾亏待过她,县主也不再找她的麻烦了。
其实这也是在说明了一件事儿,樊书慧只要老老实实在道馆里待着,就没人对她怎么样,可她也是如此识时务的话,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了。
人在道观里,心却一直在外面飘着,竟然还想着办法让窦启明来道观里看她,窦启明心疼她明明金尊玉贵的长大 ,如今却要守着这偌大的道观过十年,就常常来看望她。
然后看来看去的两个人就看到了床上,没多久,樊书慧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欣喜若狂 ,觉得有了这个孩子,她肯定能够重新回到窦家。
事实上也确实如他所愿,樊书慧被接了回来,吃好喝好养了几个月之后,她有瓜熟蒂落生了一个儿子,结果樊书慧还没看到一眼,就被抱去了县主的房里,记在了她的名下,成了正经的少爷。
樊书慧提都不能提一下自己生出来的孩子,因为她每次如果要闹的话,这孩子和县主必定有哪里不舒服。
樊书慧哭求窦启明让她见一见孩子,可窦启明的一句话却让她遍体生寒:“书慧,你失去的不过是一个孩子,可县主呢,要不是因为我们,她那里需要低嫁于我,以她的身份找一个出生高门的良婿,难道很难吗!
如果不是因为我们,她此生必定与君举案齐眉,恩爱两不疑,你失去的是一个孩子,可她失去的却是爱情啊!”
樊书慧的哭腔哽在了喉咙里,不知该说什么。
她愣了半天,忽然就推开了窦启明:“你不是他,你不是窦启明,他不会这么对我的,不会的。”
樊书慧说了这么一句后,整个人就直直的倒下了,然后就一病不起。
窦启明被她说的那句话弄得莫名其妙的,再加上有人暗地里挑唆,窦启明就以为樊书慧心里有人,顿时生出了一股被戴绿帽子的憋屈感。
再加上樊书慧的种种表现,窦启明就彻底冷淡了樊书慧。
樊书慧自己说窦启明不是窦启明,其实指的是现在的窦启明,不是拐棍胡同的异父异母的哥哥。
话是她自己说出来的,可内心里她还是抱着侥幸希望丈夫来宽慰她,可以来安慰她,或许她还希望听到窦启明告诉她,孩子还会是会有的,他心里是有她之类的情话。
但是没有,县主转身就给他纳了两个娇美的小妾,斗窦启明想起要去看樊书慧的时候,就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拦住他的脚步,不让他见到樊书慧。
而樊书慧却是等了又等,却是等不来心上人,身体的病痛越发的严重,等她听到窦启明另一个小妾有喜之后,她吐出了好大一口血。
躺了两天之后,在夜里就选择了自缢,结果她的灵魂却没有消散,一直在到家徘徊着,樊书慧以为自己这样做能够让窦启明痛不欲生。
她以为她会看到窦启明抱着她的尸身嚎啕大哭,一夜白头的样子,但是并没有,樊书慧的死讯都没有在第一时间传到窦启明的耳朵里。
县主让人给她办理了身后事,看在她生了一个孩子的份上,规规矩矩地停灵了七天就送走了。
窦启明是到了第七天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的,开始他确实很震惊,慌不择路的跑去灵堂去看樊书慧。
但是樊书慧她是自缢死的,那面相看起来就吓人,何况停灵了七天,又没有用冰冰镇着她的尸身,在灵堂浓重的熏香味里,还夹杂着一缕缕的尸臭味。
窦启明对樊书慧哪怕是有再多的深情,看到了她这副尊容,那也是要打个折扣的,毕竟他又不是疯子,不会干出那种抱着尸体臭了都不撒手的疯狂行径。
窦启明给只看了棺木中的樊书慧一眼,真的就只是一眼,就没有再看第二眼的欲望。
之后,他给樊书慧上了香,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县主又给他找了两个和樊书慧会有点类似的美人给他作妾。
窦启明一开始还念着樊书慧有些悲春伤秋,后来有了美人相伴,渐渐地也放下了心中的郁结。
头两年,樊书慧的忌日,窦启明还会去她的坟前祭奠,可到了后来,窦启明就不去了,只指派了丫鬟来烧纸祭拜。
如此过了几年之后,窦启明一年把这件事给忘了,府里也没人提起,樊书慧那一年就没人祭拜,坟上的野草慢慢地就越长越高,到了第二年就比人还高了。
等到窦启明后来想起,也只不过是让老仆记得去给樊书慧烧纸。
后来,那个老仆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之后,就再也没人记得樊书慧了。
她的坟头渐渐就变成了一座孤坟,而她生的那个孩子也不知道生母的存在,樊书慧就这样被人遗忘了。
而窦启明除了最开始两年有些伤感,后来就彻底将樊书慧忘到了脑后,家中娇妻美妾环绕,儿女成群。
樊书慧的死,窦启明是痛苦过,但也不妨碍他在悲伤过后,开开心心地过起了自己的日子,而且还有越过越红火的架势。
樊书慧不可置信,她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他们是年少夫妻,曾经那么恩爱,她那么爱窦启明,窦启明也是爱她的。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窦启明为什么会把她忘了?
窦启明怎么能够心安理得的过自己的日子,她都已经死了,难道她的死都不能在窦启明的心里留下一点点印记吗?
似乎在窦启明的人生里,不管有没有樊书慧这个人,他都一样的过日子,一样的向前看,天亮了太阳正常升起,天黑了自然就有月亮出来,这个世界多一个樊书慧不多,少一个樊书慧也不少,其实她对所以有人来说,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有什么比樊书慧发现自己自以为是的情深似海,自以为是的认为窦启明会为她悲痛一生,到头来才发现自己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她也不过是窦启明人生里的一点点小点缀而已,人家根本就没有你想的那么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