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江盼鱼一点也不意外,窦启明、夏青禾、樊书慧三个人就此分道扬镳走上了各自的人生路,以后也许再也没有一点交集的可能了。
不过对他们来说,或许这个结果还是最好的吧,少了那些恩怨纠葛,或许多年之后他们能够放下。
不过这谁又知道呢,反正江盼鱼是不知道了,解决了窦启明和夏青禾的事情,江盼鱼就一把大锁把四合院给锁了,正式去学校上学了。
三零四宿舍里陈娇娇本来是要搬走的,奈何其他的宿舍没有空位,她只能委委屈屈的又搬了回来。
宿舍里那三个上铺的女孩子现在就抱成了一团,每天在宿舍里除了基本的生活需要要说话,就是抱着是书本不撒手。
江盼鱼和陈娇娇都被她们排斥在外没办法,一个太暴力,一个又太娇气,她们家安安静静的读书,不想招惹多余的麻烦。
宿舍里最后一个同学赶在开学前的一天终于住进了宿舍,那是一个农村来的姑娘 ,浓眉大眼的十分的爽朗好看,名字也好听,叫做李薇。
最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是带着他弟弟一起来上学的,叫做李明只是十岁的小男生,体质看起来十分的单薄,眉心中间的青筋根根分明看得清楚,这一看就是一个身体不太好而且看起来有些怯懦的孩子。
李薇向宿舍的其他人解释,她弟弟患有心脏病,家里人根本就不喜欢他,她要是不带出来,李明在农村要是发病了,只有一条死路可以走了。
但是李薇来的太晚,一时之间没有办法将弟弟安顿好,只能将他带来宿舍将就一些时日了。
一个宿舍的人只有陈娇娇有些意见,毕竟是个十岁的男孩了,年纪也不算太小,住在女生宿舍里确实是有些不太适合,李薇只能再三保证不会让弟弟打扰到她们的。
宿管阿姨只允许他在宿舍里住一个星期,宿管阿姨都答应的事情,陈娇娇也只能哼唧唧的接受了。
江盼鱼倒是无所谓,她在宿舍里没有多少贵重物品,而且晚上睡觉有床帘遮挡,隐私性还是有的。
一个宿舍六个人,再加上一个临时入住人员李明,七个人分成了四个小团体,第一团体就是那三个读书的女孩,真是那种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读圣贤书的拼命三娘。
然后就是陈娇娇了,人家有钱还有一些虚荣心,尤其是上次拿糖果羞辱了江盼鱼之后,她在宿舍里就没人爱跟她说话了,所以只能自成一派。
江盼鱼目前也是一样的,她喜欢独来独往,唯一能跟他说得上话的就是李薇了。
李薇这个农村姑娘也是很忙碌的,每天上课回来除了要照顾弟弟,就是往校外去奔波,想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顿弟弟。
显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她一个学生生活都需要靠国家补贴的,哪有能力去安顿一个小孩子?
李薇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她的担心如果她真的没有办法找到安顿弟弟的地方,李明是不是就要被请送回乡了?
家里人根本就不待见他们姐弟俩,有她在弟弟还能好过一些,她要是不在乡下,李薇都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
最后还是江盼鱼给她指点的迷津:“其实宿管阿姨有两个人,她们白天晚上的轮班,总有一个床位空出来。
你弟弟要是这个情况,就不能离你太远,那出事的那就麻烦了。
你还不如跟宿管阿姨好好谈一谈,出点钱,让她白天帮你看孩子,晚上也在她那边睡觉。
学校现在每个月都有补贴,而且还有奖学金还有贫困补助,你要是能拿到奖学金,再去申请到贫困补助。
有这笔钱在手,但也是能够照顾好你弟弟,就是有一点他不能去读书而已。”
李薇已经走投无路,被江盼鱼这么一说,当天就咬咬牙拿着十块钱去楼下找宿管阿姨去了。
回来之后她就兴高采烈的给李明收拾好东西,就带他去到楼下。
宿管阿姨带着李明带到了自己的宿舍里面,一边嘱咐这姐弟俩:“白天他就跟着我,晚上就在这里睡觉。
如果有一点他不能闯祸也不能吵闹,也不能到处乱跑,他只能待在宿舍里,还有我工作的地方待着。
要是闯祸了,我可兜不住,你弟弟到时候可是要被学校赶走的。”
李薇带着李明连连点头,这已经是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选择了,李明白天有宿管阿姨帮忙照顾,总不会出什么大事。
晚上李薇回来,姐弟俩一个住楼上,一个住楼下,见面很方便,李薇也不用提心吊胆的。
第159章 放假了
如此一来,李薇的压力就很大了,贫困补贴不是你想要就有的,得通过申请,要是不过关也是没有的。
奖学金的话,你得足够拔尖呀,那么多人竞争奖学金,难度还是挺大的,总之就只能靠李薇自己的努力了。
而李薇的确是很努力,你拿出了拼命三年的家是拼命读书学习之外,她还在学校里找到了“兼职”,那就是给陈娇娇洗衣服,排队倒热水,打饭这些零碎活。
陈娇娇一个月给她两块钱,李薇就把她的这些琐事都打理的妥妥帖帖的,就是陈娇娇心情不好对她挑三拣四说话难听,李薇也能笑着应对,说到底都是为钱低头。
倒是没人看不起她,反而佩服她这一份心性,宿舍里的另外几个女生对李薇也颇有好感,对李明这个小孩也都颇有照顾。
江盼鱼很佩服李薇的韧性,知道她最在乎她弟弟,也知道他们现在经济窘迫,所以常常给他们带来一些吃的喝的,并不贵重却也不会让人感到了有心理负担。
江盼鱼在学业上面一直保持了一个中不溜的成绩,人呢,其实都是被惯出来的,前世她拼命读书,那是因为她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
现在实现了财富自由之后,她自然没有那么上心了,反正以后她也不会真的去当老师,课程什么的自然就散漫了许多,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这一转眼一个学期就过去了,学校放了假,家里是本地的,或者是北京附近的,到处都回了家,但是那些距离远的就只能在学校住校了,没办法回家的路费他们根本就承担不起。
李薇琢磨着趁着放假这段时间,找个什么挣钱的营生,江盼鱼想了一下就建议:“其实你们要是不嫌脏,可以去收废品,然后卖给废品回收站。
这个就是很辛苦,需要走街串巷去收废品,就是赚点中间的差价,不过却不需要太多的本钱。”
李薇听了却是眼前一亮,辛苦怕什么,脏又怕什么,她就怕没钱而已,江盼鱼这个提议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李薇用了两天的时间跑了几个回收站,摸清了废品的回收价格,心里就有了底,然后又咬咬牙向江盼鱼借了一些本钱,然后就带着弟弟李明白天出去收废品,晚上才回来住宿舍。
江盼鱼就收拾收拾东西回四合院了,谭雁露也回来了。
正好谭雁露那边给江盼鱼来了消息,她预备着在年底的时候开一家馄饨店。
在餐饮行业里,馄饨这种食物被接受度高,也没有什么口味限制,重要是成本比较低,哪怕是不赚钱,也基本上不会亏本。
想想到后世随处可见的某县小吃和某州拉面,已经有前者就把这条成功之路给走下来了后,谭雁露只要跟着抄作业都能够大赚一笔。
对于谭雁露的想法,江盼鱼自然是双手双脚支持的,只不过谭雁露手里没那么多钱,她是来找江盼鱼投资的。
虽然谭雁露自己的金手指可以种药材去卖钱,但是她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哪有隐私空间里可以让她种药材的?
而且,她也不敢在学校放太贵重的东西,不好解释来源,也容易招来麻烦。
当年她在连山村种的那几株人参,在她要来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处理干净带来了北京,就放在这四合院里。
谭雁露趁着假期的时候,琢磨着时机卖掉了两株,也不过才得到了一千多块钱,虽然说这个时候的钱很值钱,要是要做生意,这点钱就不够看了。
所以谭雁露就来找江盼鱼入股了,这也是江盼鱼早早就跟谭雁露说好的,反正她财大气粗也不怕亏本了,只要谭雁露放手去干就行了。
谭雁露就决定来做一笔大的干脆先买几个店面,不管能不能做餐饮,以后的北京那可是寸土寸金的,买下的绝对不会亏。
谭雁露已经物色好了几个店面和房子,都是在学校附近和工厂附近的,要能买的她都想买下来,江盼鱼也表示了支持。
但是想买也不容易啊,其实现在买卖房子还不是特别合法的时候,就需要一些特殊渠道了。
连修然知道之后就给谭雁露透露了一点消息,让她去购买国债券,那个时候的国债券可没有后世那么受欢迎,主要是人们担心这钱投进去了就没了。
可是国债券的指标下来要是完成不了,负责人是要被追责的,所以只要能够帮助负责人完成kpi,在很多事情上这些负责人都能够帮上很大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