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她 第57节
白婳心有所动,手心攥握着床单,谨慎将心事藏住。
宁玦一边喂饭,一边用平淡语气告知她:“欺负你的人已经付出了代价,先前在海上,他第一次招惹你时,我便该无声无息将人解决掉。若如此,后面也不会遇到这些麻烦,还害你遭此一劫。”
“在海上时,那人只是表现殷勤,根本看不出来包藏祸心,人面兽心。”白婳叹口气,不愿再回忆起与那登徒子相关的事,只想知晓结果,又问道,“公子如何处置的那人?”
宁玦如实告知:“那人为邺城本地人,是航运世家方家的独子,顾及到方家本地势力,段刈劝说我留下方伦一命。我不解气,在方伦胸口上刺了一剑,原本不一定能要了他的命,但段刈为了遮掩剑锋,埋藏线索,故意放火烧了那院子,想要死无对证,如今那院子被烧毁殆尽,方伦大概也已经被焚成灰儿了吧。”
白婳听了只觉骇然,又想到院中还有其他人在,忙又问:“院中的仆婢小厮,还有其他人怎么样了?”
宁玦回:“偏房中还有四五位被方伦豢养的姑娘,段刈手下从正门破门时,黑布蒙面,佯作山贼抢掠,府中人不管仆婢还是那几房姑娘,纷纷背着包袱心急逃命,作鸟雀散,没被火势殃及。”
没有伤及无辜便好。
白婳心头稍安,转念又想到方伦的来历,顾虑又问:“若方家当真不好得罪,方伦死于公子剑下,虽然尸身被焚,可万一有疏漏被察,岂不是存在潜在的大麻烦。”
宁玦嗤声,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有麻烦就解决麻烦,我不在意。方伦那厮欺负了你,我若为了收揽人脉轻易将人放过作人情,你还不委屈地眼巴巴冲我掉眼泪?”
明明是正经对话,可他说到最后却不忘逗弄她一句。
白婳微窘,脸颊晕红,不肯承认:“我才不会动不动就掉眼泪,公子将方伦小惩大诫地放过才是最优做法,我自当也会跟着将目光放长远,哪会因此心生不满情绪。”
宁玦笑了笑,顺着她说:“好,你思量周全,识得大体,是我行事冲动,不计后果。但方伦已死是事实,你出没出气?”
白婳又被喂着喝下一口宁玦递来的甜粥,垂下目,轻轻点了点头。
当然出气了。
若非公子及时赶到,她大概逃不过要被方伦那厮欺辱的命运,若如此,她不如一死了之。
原本她以为,离开荣府,潜伏岘阳山上,留在陌生剑客身边,便是置身于最可怖的险境中,却不想山下的坏人更是难防,又是燃迷香,又是腌臜药,坏招频频,简直防不胜防。
两者对比,公子自然要正派得多。
在他身边非但不觉得危险,反而很有安全感。
宁玦见手中粥碗已经吃得见底,换了一碗鱼肚儿羹,继续喂给白婳吃食。
他一边喂着,一边与她商量后续的行程安排:“我计划南下,去南闽一趟,时间不知要多久,你现在身子羸弱,我怕带你同行叫你路途上受苦,不然你便留在邺城,暂住在段老板的别院里,等我回来与你回合,再带你一起回岘阳山。”
白婳不知他还有动身计划,闻言诧异,忙问道:“公子在邺城的事已经办完了吗?之后又去南闽做什么?”
宁玦一一回答:“是,我来邺城就是为了与段刈会面,见过面后,我另有别的安排。”
“什么安排?”白婳试探性的一问。
她能看出,南下之事是公子与段先生的隐秘计划,若公子对她防备,不愿告知,她也不会强求。
宁玦顿了顿,没有刻意相瞒,真的对她坦言:“我先前与你提起过,我从小无父无母,是被师父师娘带大的。师父死后,师娘撞棺而亡,我一连失去所有,痛不欲生……我的剑术为师父所授,他乃集大成者,武功高强,却在一场宴会上因比武切磋而殒命,我无法释怀,始终怀疑师父死因另有蹊跷。如今线索直指南闽,我必须亲自去一趟,将真相彻查到底。”
白婳屏息,很认真在听。
他师父的死,一直是他讳莫如深,不可碰触的逆鳞,轻易不会对外提及。
然而当下面对着她,公子竟主动卸下提防,愿意坦诚,面对这份信任,白婳只觉心疼,又深怀愧怍。
白婳迟疑问道:“公子的师父,在江湖可有名号?不知我有没有听说过。”
宁玦回答:“剑圣,司徒空。”
剑圣……
闻言,白婳怔住。
公子竟是剑圣的徒弟,若此话为真,季陵那些自诩正宗的剑门安能不汗颜?
剑圣司徒空在众剑门门徒心中,有多高的不可撼动的地位。
甚至,连表哥的归鸿剑堂所推崇的剑法,都是剑圣司徒空研创的孤鸿剑式。
表哥并非剑圣的嫡传弟子,而是因其祖父与剑圣有过旧交,才幸运得到了孤鸿剑式前半篇剑法真传。
但表哥并不因此满足,一直想习练孤鸿剑法的完整剑式,以进功力,集大成而扬名。
故而当初,在听说有不知名剑客游历至岘阳山,所用剑法剑招皆类似于孤鸿剑式时,表哥言之凿凿说,剑圣无亲传弟子,那人所用剑式定是靠偷窥习得,来路不正。
此番定论后,季陵其余剑门皆应声如是,配合表哥,无所不用其极地将宁玦名声搞臭。
白婳最初了解这些江湖上的恩怨纠纷时,听到的便是表哥的定论,曾经她也先入为主地以为,宁玦是个小人、恶人。
而如今,将前前后后发生的所有事联系在一起,白婳重新有了思量。
表哥对宁玦的排斥,其实是很深的忌惮,他忌惮宁玦能力更强,更忌惮宁玦的出现,会动摇他在季陵众剑门门徒心中的地位,影响他继续成为徒众的领头人。
可表哥纵有万般不屑,千分瞧不上眼,最后还不是派她上山,选择利用女人走捷径?
他又清高在哪里……
白婳心底十分复杂,一为公子背负的不实污名而愤,二为表哥的狂悖自大而耻。
还有,她也怨自己。
纵是身不由己,可她与季陵那些人为伍是事实,共同算计公子也是事实,没有什么可分辨。
先前,对于表哥的话,她无不信从,毫无怀疑。
现如今,她更想自己独立思考,判断黑白,不愿只当一个没有思想的提线木偶人!
察觉到白婳神色忽而凝重,宁玦在旁观察半响,提醒出声:“在想什么?”
白婳回神,语气认真:“公子忠义,我愿同公子一道南下,为公子调查真相出一份力。”
宁玦没有立刻答应:“可你的身子……”
白婳:“公子准备何时启程?”
宁玦回:“若只我自己,便明日就走。”
白婳眼睛明亮:“若我一道跟随呢?”
宁玦叹口气,他当然有私心,若真将白婳留
在邺城,他很怕她会一走了之,重新回到荣临晏的身边去。
若真如此,他远在千里外的南域,鞭长莫及,恐怕到时想阻都阻止不了。
宁玦思吟半响,回她:“若你坚持与我一道南下,那就等你服过两日的汤药,休养好身子,后日再出发。”
说完,宁玦心头暗叹口气,他何时变得这样患得患失?
白婳则目露惊喜,恳切言道:“那请公子快些将药方交下去,我尽快喝药调养,争取早日恢复精神。”
宁玦提醒一句:“这一趟,恐怕险阻颇多。”
白婳摇摇头说:“我不怕,反正公子会护好我的。”
她如此信任他。
宁玦眸光渐深,凝着白婳,不再犹豫地应声:“好,我们一道去。”
白婳回应给他一个盈盈笑容。
其实,两人都夹藏私心。
宁玦是私心是不愿她离开。
而白婳的私心是——如果分离是注定结局,那她将最后的期限拉长些,说不定适应了,有准备了,就能慢慢割舍掉不舍,走得更潇洒。
至于剑招的事,她尽人事,听天命。
如今,她探得剑招的初心,再与表哥无半点关系,若非兄长性命攸关,她甚至想长久地留在公子身边,慢慢还清亏欠。
可老天,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
第42章 孤男寡女
段刈夫妇对白婳都特别照顾,住在别院的第一晚,段夫人便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婢子送来别院照顾白婳的起居,还有两个小丫头专门负责为她熬煎汤药。
除此外,段夫人还命人送来不少的绫罗新衣,都是邺城内最时兴的样式。
白婳哪好意思收,无功不受禄,何况住在别院已是叨扰,所以第一反应自然是婉拒。
等到宁玦点过头,安抚她说没事可收,她这才半推半就收下了段夫人的好意,南下天气回暖,厚衣服穿不到了,行囊中添些薄衣也算有备无患。
第二日,段夫人亲自莅临别院,与白婳私下会上面。
见到白婳,段夫人眼底温慈,笑容和煦,对她格外亲切道:“我与老爷膝下无女,始终盼着能有一个女儿,可我身子不好,总不能如愿,如今见到姑娘,心中不自觉生出几分爱怜之感,想来是你我有缘了。”
段夫人年长白婳不少,说这番话并不显得唐突。
只是白婳不擅应对热情,面对对方直宣于口的欣赏与好感,她笨拙不知如何回复。
想了想,白婳回:“夫人说这话实是抬举奴婢了,奴婢只是宁公子身边的一个丫头,当不起夫人这般看重。”
听她这样说,段夫人眼神中浮现出短暂的哀伤情绪。
但转瞬即逝,叫白婳不禁怀疑,方才是否只是她看错而已。
段夫人拉过她的手,轻拍她的手背,温柔低言:“我家老爷经常提起宁公子,说他是忠义之士,处事正派,为人磊落,你跟在他身边,想来受不到大的委屈。”
闻言,白婳没有立刻答话。
按理说,公子才是段老爷费力邀请来的客人,而她不过是婢女随从,身份低微,该是很不起眼的存在。
可当下,段夫人话里话外,好像都将她看得更重要。
白婳困惑不解,虽然不觉段夫人有什么恶意,但对她突如其来的关切,还是倍感莫名。
她迟疑了下,客套应说:“夫人宅心仁厚,段老板更是慷慨仗义,此番奴婢受难,多亏段家人出力相助,才得以幸免。”
段夫人眼神复杂,看着白婳,眼底仿佛藏着千万种情绪,更像有好多话想要对她说。
可最后启齿,只收敛着道出一句安抚之言:“没事了就好,万幸你是毫发无伤。你不知晓,宁公子当时可是急坏了,他那么不显山不露水的性子,得知你被方伦劫走,慌张上马时,连马镫都踩空了。”
白婳迎着段夫人惜怜的目光,回应一声:“公子拿奴婢当自己人,奴婢自当尽忠报答。”
段夫人温柔地拍了拍她肩头。
白婳笑容回应,心中却生疑窦,总觉段夫人对她,似乎不止只是欣赏那么简单。
……
晚上,段刈做东,在别院大摆宴席,是为宁玦与白婳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