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匠擎> 匠擎 第185节

匠擎 第185节

  我道:“他上次在景德镇,被冯显的人坑了,他是为了找回场子。”
  何玲珑冷笑,瞪了我一眼:“闭嘴,这种话,也就你会信。”
  领导,其实我也不信,但洛息渊的话太难套了,主要是搞不定他。
  第121章 一分为四
  何玲珑对洛息渊咄咄相逼,不过,县官不如现管,她吃的住我,吃不住洛息渊,老洛不给她面子,一通太极来来去去,最后反讥:“何女士,如果不是我,冒着生命危险,连人带物给你们送上门,你们有机会,凑在这里讨论这些吗?怎么,现在过河拆桥,翻脸不认人了,还打算给我扣什么帽子,安个什么罪名不成?我们洛家是良民,不怕你们查。”
  何玲珑来来去去,没讨到便宜,只得和我一样认怂。
  我就说,对付不了洛息渊,不是我的问题,实在是对方实力达到了王者级别,青铜惹不起。
  “到时候,你们把东西找齐了,能让我来翻译谱子吗?”老洛跟何玲珑的战火刚熄,搞音乐的老爷子就见缝插针提要求。
  何玲珑收敛被老洛怼成猪肝色的脸,勉强挤出笑:“如果有这个机会,当然希望您能参与。”
  老者道:“我大半辈子,研究民乐,虽然我自己弹琴击鼓是不上台面的,但理论研究,也算排的上号,如果能把这个曲谱还原,对于咱们国家的古民乐研究,有重要意义。”
  我不懂这方面的东西,便问他市面上流传的古曲谱多不多,老者看了我一眼,摇头说:“少之又少。”他顺势提了提这方面的发展状况。
  我国在音律文化上,一直不算强,这方面原因很多,比如我国古代一直是农业大国,受程朱理学影响,民风内敛,不善歌舞。
  在全球历史范围来看,推动音律发展的动力主要是宗教,比如欧洲宗教祭祀时,需要配合宏大的音乐,需要吟唱、献舞。
  皇室和宗教平分天下,平民效仿,也使得吟唱歌者这些职业,属于高端职业。
  中国古代则很有意思,一开始和欧洲的路子一样,最早信奉万物有灵,鬼神祖先崇拜,祭天祭地,产生了许多宗教舞蹈、音乐。
  到后来,有了正统宗教,即道、佛后,情况有些诡异了。
  在传统的神灵体系中,欧洲是神主宰,神是天生的,。人死了要归于神灵;而在中国古代,神仙都是由人修炼而成的,在凡间有大功德,大名望的,或宗教里修为高深的,就可能被封神建庙。
  总之就是将天地造物的神灵,拉下了神坛。你行,你就当神仙,你不行,就把你拉下来,我修炼,我上去。
  总结起来,古代先民:不太和平,比较嚣张,很有自信。
  对神明的祭祀行为便少,对自身的修炼增加,后传入中国的佛教,也受本土文化影响,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华夏民族特色佛教。
  正因为古人信鬼神而不奉鬼神,反而想自己修炼成神的特性,使得音律歌舞落后,而相关从业者,则成为了所谓的‘下九流’。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引进西方艺术,歌舞音乐从业者,地位开始向艺术家转变。
  正因为以前是作为下九流的职业,因此从业者多学识低微,甚至只识得一点谱,而不识字。
  这导致了这个领域相关的文史,很难流传下来。
  我想起了自擂鼓的事,不方便直说,只描述了一下结构,旋即向这老者请教。
  他闻言,沉默半晌,才道:“程朱理学以后,音律器乐越弱,春秋以前,君权神授,鬼神祭祀活动最普遍的时期,有没有催生出你所形容的,这样一种鼓,很难说……但是,你描述说,它能摄人心魄……和这总纲上记载的,岂不是,不谋而合?”
  老者指了指那卷帛书。
  事实上,帛书的总纲也有缺失,因而没名目,所以《归魂音律帛书》,是根据上面的内容,在场的诸位老师,临时命名而来。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总纲和乐谱的内容。
  按照总纲所说,这是沟通人鬼的乐谱,由鼓、十弦琴、竽三种合奏而来,可以招死者阴魂相见,可以让活人,元神出窍,与祖先的阴魂沟通。
  这一切的一切,和当时我们在自擂鼓墓下的经历十分相似。
  那长脖子舞女,那仿佛魂穿千年的祭祀场景,那迷失心智的丛丛鬼影,和这帛书上记载的东西,不谋而合。
  做学问,做历史,一定要严谨,特别讲文史证物。
  此时,我不能百分之百的断定,说这卷音律书,是出自自擂鼓墓,但心里几乎已经认定,它们是一体的。
  我走到一侧,摸到纸笔,顺着脑子里的线索,在纸上,按顺序写下一个个关键字。
  自擂鼓墓,第一批盗墓贼、冯显、徐老四、第二批盗墓贼(李爱国)、吞金和尚、音律书、神秘买家。
  何玲珑与老洛,站在我左右两侧,看着我落笔,如同一对儿金童玉女。
  何玲珑眯着眼,手指点着第一批盗墓贼和第二批盗墓贼的字样,问我:“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
  之前在暗室,与冯显打照面时,听他和徐老四的对话,我已经理出了事情的头尾,只是当时有些事情,缺少线索,没想明白。
  现在结合起来一看,就顺畅了。
  于是我按照这些字眼,逐一向二人解说。
  “第一批盗墓贼,发现了自擂鼓墓,从中盗取了大量文物,包括《归魂音律帛书》。因为里头太过凶险,所以他们折损了一些人手,当时我在里面发现的第一具神秘死尸,就第一批盗墓贼的同伙。”
  “剩余的同伙,将出来的货,放到千里之外西安地界‘凉货’,吞金和尚,或许是他们凉货的点之一。这些货,陆陆续续出现在市面上,被冯显,发现了其中巨大的机会,所以,在收集到信息后,冯显找徐老四,组织了人手,进行巴陵墓活动。”
  “李爱国再去擂鼓墓,或许,就是为了那面鼓,《归魂音律帛书》上记载的那面自擂鼓。但李爱国失败了,冯显于是找到了吞金和尚……”
  何玲珑皱眉:“他找吞金和尚干什么?”
  “巴陵墓已经暴露,那面鼓,冯显也不可能弄到手,那么他这时候找吞金和尚,是为了什么?他前脚被捕,后脚,吞金和尚,就把凉在手里的《归魂音律帛书》,出卖给了神秘买家。看起来,就像是吞金和尚背后的卖家,担心我们查上来,所以想迅速脱手卖出去……而当被我们阻截时,卖家那头为了保险,起了杀心,让阿盈那伙人,对我和老洛下手……”
  顺着这条线梳理,老洛便点出了其中的关键:“帛书的卖家,和冯显可能是认识的?在冯显被捕后,他迅速安排和尚出货。”
  我问何玲珑:“冯显呢?”
  她道:“徐老四那帮人,把罪名都给他担了,只能放了。”
  我道:“我后续虽然没去,但不是还有另外两名同志,去调查冯显的证据吗?”
  何玲珑摇头:“别提了,对方有所防备,什么动静也没闹出来,就像你说的,那个卖家,和冯显是认识的。他一直关注着冯显的动静,出事后,都不需要冯显亲自出面,那个卖家就帮着善后了,所以,我们什么线索也没有摸到。”
  如此一来,这事儿就僵住了,我将笔一放:“阿盈他们原本是要将货,运到什么地方?这点问出来了没有?”
  何玲珑道:“他们报了一个地址,正在找人核实,应该快传消息回来了。”话音刚落,办公室的电话响了。
  第122章 二道岗集
  此间主人,也就是搞丝帛的那位老师接起电话,问了两句便转给何玲珑、
  她接过听了片刻,嘴里嗯嗯应着两声,最后说了句辛苦,就挂了电话。
  从她的神情,我意识到进展不顺。
  “怎么了?”
  何玲珑叉腰,长舒一口气:“消息传回来了,没人,应该是买家知道动静,撤离了,有一辆在目标地停留过的可疑套牌车,离开时间,和我们抓捕住阿盈几人的时间吻合,估计就是买家……不过,他们撤离上国道后,进入了山区村镇,定位丢失。”
  “现在道路监控这么严,难道查不到他们吗?”
  何玲珑道:“正常情况下当然可以查,但他们很有可能弃车,山区广袤,我们又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模样,他们随便弃车出去,我们怎么找?从我们面前经过,也认不出来。”说话间,她手机响了一下,她看了一眼,走到最近的电脑前,连接上手机,打开了一张地图。
  我跟着凑过去看,发现是张临时建模出来的山地地形图,里面还有公路国道的标记。
  我立刻猜出来:“是他们可能出现的区域?这位置也太大了。”
  何玲珑盯着电脑:“何止大,你看这儿,都进入秦岭山脉了。”
  我道:“不至于往山脉里走,他们又没有多做准备,到是这两边都有可能。”
  其余人跟着凑过来,众人七嘴八舌分析,出谋划策,但没一个靠谱的。
  有人帮冯显顶罪,如果不能抓到卖家这条线,我们就拿冯显没办法,自擂鼓墓被盗的这批文物也无法追回。
  放任这些人在外,还不知以后会在背地里会搞出多少事来。
  这不仅仅是追回剩下一部分音律书那么简单。
  众人一时商量不出对策来,正着急间,局子里全传来了新消息。
  蛟龙二人,在这次被捕行动中,属于罪行最轻的,毕竟既没有直接盗掘,也没有直接倒卖,他们所得的涉案金额也有限。
  在这种情况下,若他们能戴罪立功,检举揭发,在量刑上是可以从轻处理的。
  因此,虽然这两人自己,并没有掌握多少关于卖家的信息,冥思苦想之际,透露出一些线索,说吞金和尚消停了好一阵子,是最近才又活跃起来的,手里的出货量很大,虽然不知道具体出给谁,但每次都是往北走。
  往北走是个很笼统的概念,你很难说这能代表什么,但蛟龙二人想要戴罪立功,便主动浇带出了一个,不在我们调查范围内的情报。
  此时,我们眼前的地形图,往北穿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区,有一个小地方叫‘二道岗’,由于地理位置,二十多年前,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集市。那会儿集市上,既有正常的交易,也有暗地里的交易。
  那会儿文物盗掘,贩出海外很猖獗,二道岗集,在这一带的业内人耳中,颇有名望。后来随着发展,那个集市渐渐破败了,入这行晚的,或者没有老师傅带的,根本不知道。
  虽然二道岗集现在很少有人知晓,但事实上还是有人在那儿做交易。原来蛟龙二人是顾不上这个的,但追查到神秘买家车辆,跟他们二人核对时,他们想起了这出。
  地形图上,往北最近的就是二道岗集,也就是说,那里有可能就是神秘买家的目的地之一。
  按照时间差估算,对方假设为了躲避我们的道路监控,在山区弃车徒步,那么要到达二道岗集,大约得晚上六七点。
  何玲珑问:“我们现在派人出发,到了是什么时候?”我已经打开地图在查了,闻言立刻报出时间:“三个小时,我们不弃车,比他们能快两个钟头到。”
  何玲珑闻言,顿了顿,摇头说:“恐怕不行,得向局里申请协助出警,一套流程走下来,估计我们双方的时间差不多。”
  我道:“不能直接出警吗?”
  何玲珑道:“警察的首要职责,是保护地方民众,警力有限,不可能为了我们的事,把一个所紧急调空。所以,向上申请临时组调是必要的,肯定需要一些时间,按我的经验,从打报告到队伍整装集合,得两个小时。”
  我道:“如果对方真的是在二道岗集汇合,我们提前到,是有好处的。”
  一边的老洛道:“除非是准确围捕,否则人太多,是会打草惊蛇的,警车呼啦啦开过去,只要不是傻的,都藏起来了,能找到什么?”
  何玲珑面露不满,问:“洛先生有何高见?”
  洛息渊道:“报告你可以继续打,人可以继续调,但得兵分两路,少数人乔装打头阵,确认嫌疑人的人手数量,武器装备,后续你们再跟上。否则我打赌,你们一帮人过去,那儿撤的连渣都不会剩一点儿。”
  我们这帮人,毕竟是搞研究,做手艺的,和犯罪分子面对面,直接抓捕这种事,并不是我们所擅长的。
  何玲珑也不见得周全多少,她听了老洛的话,没急着回复,而是给局里去了个电话,听取意见。
  那头是正正儿八经,经常和犯罪分子面对面打交道的同志,在这方面自然考虑更周全。
  商量完毕,何玲珑淡定的挂了电话,对洛息渊点头:“你说的是对的。”顿了顿,她看向我,微微一笑:“小卫同志……”
  不等她说完,我立刻道:“我明白,您放心,领导,我这次肯定戴罪立功,这个小妖探路的活儿,放着我来。”
  老洛语气凉丝丝的,说:“以你的倒霉体质,我觉得你最好放弃。”
  “老洛……其实很多时候,咱们俩都是在一起的,所以,到底是谁的体质倒霉,我持保留意见。这次你是大功臣,现在你好好休息,其余的交给我们,一切让事实说话。”
  洛息渊伸了个懒腰:“确实没我什么事了,那接下来,你们就自己看着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