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泉水常年温热,不仅可以洗去疲乏,还有疏通经络,疗愈伤口的作用,所以每次术法课结束后,弟子们都会褪去外袍,跳进去浸泡玩闹一番。
许采采也爱去和大家一起玩。
来找宋尽遥之前,他刚在灵泉里跟人玩了一场打水仗,腰带应该就是他在匆忙上岸穿衣时,不慎与哪位玩闹的同伴拿错了。
长清宗的规定向来宽仁,平时穿的弟子服不仅会统一发放,也允许弟子们自己私下制作,只需要符合宗门发布的关于款式与颜色的要求即可。
许采采的弟子服就是宋尽遥用稀有布料亲自制作的,比统一发放的舒适许多倍,还有储存灵气滋养身体的作用,但在外观上则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出差别。
许采采一边不甚在意地解释着,一边好奇他师兄究竟是如何一眼发现不同之处的。
在他解释期间,宋尽遥已经走到衣柜处取出一条新的腰带,并回到许采采面前弯下腰。
听到许采采又和一堆人泡在同一个灵泉里胡闹时,宋尽遥给人解腰带的动作忽的停住,抬眼看向许采采。
如果是别人,看见他这幅神情冷硬,像是随时要动怒的模样,定然会被吓得不轻。
但许采采丝毫不怕,一边抬着手臂方便师兄给他换腰带,一边装傻问:“师兄瞪我做什么?”
宋尽遥眸色不变,沉默几息,又垂下眼。
等给人换好了腰带,顺带将那条属于他人的腰带随手撇向别处,宋尽遥才站直身,再度开口。
“微明峰上也有灵泉,为什么偏要与人共用?”
“……”
许采采就知道又是这句。
他了解他师兄的性子,总是十分严厉,恪守规矩与礼教。
是,试炼场的灵泉是人多杂乱,只穿单衣泡在泉中与人玩闹更是不够稳重,有失规矩,远不比在微明峰上清净又得体。
但许采采十七八岁,正是玩心重的时候,他就是喜欢凑热闹。
而且大家都在玩水泡水,连那么严格的剑法长老都不会说什么,偏偏到他师兄这里就不让了。
于是许采采一边与宋尽遥冰冷的双眸对视着,一边撇嘴开口。
“当然是为了师兄。”
话落,宋尽遥神情稍愣,眼中显露出几分不明显的困惑来。
许采采看得清楚,直勾勾地望着人继续道:“我上了一上午的剑法课,练得浑身都是汗,想到师兄好不容易回来,当然就想把自己洗香了再去见你,所以才会特意泡灵泉。”
“……”
只几句话的功夫,宋尽遥眼中的冷霜早已化开,微皱的眉头也得以舒展。
许采采却犹嫌不够,别开脸继续哼了哼道:“我今天练剑的时候还不小心被剑气划伤了,每天日思夜想,好不容易盼到你回家,你却只知道凶我,根本不关心我。”
许采采语气委屈得很。
早在他说到被剑气划伤时,宋尽遥的神情便已经变了。
他上前一步,三指合并按上许采采的手腕,迅速而熟练地用灵识在许采采体内探测了一遍。
没探到伤处,才复又皱起眉问:“伤在哪里?”
许采采这可没撒谎。
他俯身撩起裤脚至膝盖处,把自己的一截小腿露出来。
少年自小喜爱跑闹,又勤于修炼,所以身材瘦韧有力,细直的小腿上肌肉线条流畅而漂亮。
宋尽遥蹲下身去查看。
在膝盖下方,光洁的肌肤上的确有一道食指长短的浅红划痕。
但修习剑法时的剑气只是做做样子,有剑法长老亲自把握分寸,不会有多厉害,再加上许采采自身的痊愈能力以及灵泉的浸泡,那道剑痕便更加不明显了。
如若许采采晚说半个时辰,那处定会愈合得疤都不剩。
不过宋尽遥似乎并不觉得许采采小题大做,神情依旧凝重。
把许采采从小养到大,他向来是见不得对方受一点伤的。
他半蹲在许采采身前,有力的长指握在少年膝后,指腹带着灵力在红痕处细细抚过,确定伤痕消失得一干二净,才给人将裤腿整理好,重新站起身来。
“下次有伤要第一时间告诉我。”宋尽遥道。
许采采闻言连连点头,知道腰带的事被自己揭过去了,忙笑着凑上前抱住对方:“师兄真好。”
宋尽遥身形高大,许采采却尚未长成,所以他需要踮踮脚,才能把脸蛋完全搁在他师兄的肩膀上。
也因为这个动作,使两人的身体贴得更近了。
宋尽遥这人脾气很怪,有些叫人难以捉摸。
在外面总是严格又固执,不让许采采做任何不合规矩,不够端庄的事。
但到了私底下,只有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宋尽遥却又能任由许采采胡乱施为,极少管束教训。
许采采抱着立在原地一动不动的宋尽遥,做着他从小到大都喜欢的动作,小兽般把脸颊在他师兄的颈侧使劲儿蹭蹭。
两人直到这时,才总算显现出几分久别重逢的亲昵来。
蹭完,许采采满足地抬起头,眼眸晶亮。
“师兄,你也给我讲讲你这三个月发生的事吧,你有没有受伤,遇到了什么险境或奇遇,都讲给我听好不好?”
宋尽遥垂下眼皮看他,给他整理蹭乱的几缕发丝,慢吞吞整理完了,才面无表情地开口。
“好,”他抬眼直直地看着许采采,语气冷硬道,“但你要先答应我,以后别再用错别人的东西。”
“……”
“知道了知道了。”许采采心里只想着听故事,语气明显敷衍地答应。
第2章
宋尽遥一向话少,讲述事情也是言简意赅,无论某件事的情况有多惊险紧迫,经他的口说出来也都变成了再简单不过的几句话。
许采采当然不依,每每讲述到他所认为的险情时,就会缠着宋尽遥盘问许多细节,等许采采总算满意,彻底放下心的时候,天色早已暗下。
宋尽遥这才得以抽身,前去密室拜见师尊江执道。
江执道不仅是长清宗的主要创立人,年轻时更是数次带领修真界众修士击退魔族,稳固修真界边境,名号如雷贯耳。
时至今日,世人提到执道仙尊仍无一不心存敬畏,不敢有丝毫冒犯。
来到十分不起眼的密室石门外,宋尽遥身形挺拔如竹,恭敬行礼。
门上的阵法感知到他的气息,自动收敛,石门缓缓打开,面前的场景也豁然开朗。
外界已是黑夜,密室内却亮如白昼。
白玉宫殿冷清空旷。宋尽遥刚一踏入,便觉充盈的灵气环绕周身,没有来自大乘修士的威压,只有肉身脉络颇受滋养的舒适,仿佛在欢迎他的到来。
行至殿内,仙人已在窗边安坐等候。
江执道的外貌停留在凡人三四十岁的模样,身形清瘦,须发半白。
瞧见宋尽遥进来,他招手示意徒弟坐到对面,顺带抬手将一杯茶给人推过去。
宋尽遥对自家师尊并不须太过见外,坐下问候之后,垂眸饮了口茶,然后便听江执道温声询问:“此次下山,可有遇上什么棘手的事?”
“回师尊,并没有。”宋尽遥毫不停顿地答。
江执道早料到他徒弟就是这几个字,温和的神情未变,只是稍显无奈地笑了。
他对外宣称闭关,非极为紧急的情况外不会见任何外界的人,在外人看来十分神秘莫测。
但对许采采与宋尽遥这两个亲传弟子,却绝非如此。
在为人师这方面,江执道一直还算尽责。
对仅有的两个徒弟,江执道除了给予修行上的传授与指点外,还会硬性要求自己的大徒弟在每次离宗完成任务归来后,前来见他一次。
叫他解惑,或是帮助疗伤、梳理经络,或只是两人面对面坐下,探讨一番最近的感悟,都可。
对于年纪小许多的许采采,江执道则会不厌其烦地提醒对方,在宋尽遥不在身边时,遇到任何困难其实都还可以找他这个师尊。
不过事实却是,每次例行见面,他的大徒弟都是问三句也换不出来一句有用的,话少得可怜。
而小徒弟那边,许采采则早已习惯有事就找宋尽遥,遇事时宁愿用传音符去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师兄,也记不起来找他。
徒弟让他省心是徒弟懂事。
江执道却不会因此略去他该做的。
宋尽遥作为长清宗众弟子中修为最高的大师兄,每次下山的任务都不会轻松,期间也不可能当真毫发无损。
所以即使宋尽遥那么答,江执道仍会按例为徒弟检查一番经脉与识海。
江执道大乘修为,有洞若观火的本领,早在看见宋尽遥第一眼便已将徒弟的经脉运行情况收入眼底。
并无异常,甚至经过三个月的磨练,又精益不少。
至于识海,则需要修士主动敞开,才能为外人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