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娇养> 娇养 第21节

娇养 第21节

  “嗯。”谢晏目视前方,不为所动。
  高高的衣领掩住喉结的滚动,看上去毫无破绽。
  秦知宜只管自己夸,对谢晏有没有反应又不在意。
  所以她不羞也不恼,歪头倚在他肩上。
  “夫君花这么多银子买的头冠,我以后要常戴给你看,看的次数多,才不枉费。”
  谢晏:“嗯。”
  秦知宜心里美,面上带笑。
  谢晏哪里清高了,明明心肠好又百依百顺。
  看在他待她这么好的份上,以后他再掀她被子,她就不生气了。
  车厢里夫妇两个和谐美满的画面,旁人没看见。
  坐在车前板处的婢女们听到方才的对话,对视一眼,面色哀愁。
  怎么办……
  世子待少夫人太冷淡了,该不会是不满被迫买下了头冠,心里不痛快吧。
  晚桃愁眉苦脸,绞着手中帕子。
  一想到后面回侯府去,没有在外的顾忌,恐怕会发生什么事,她心里就堵得慌。
  早晴比晚桃性子沉稳些,但这会儿也忧心忡忡。
  刚听得一清二楚,她们姑娘都那么主动说好话了,世子仍是不为所动。
  想必买头冠是不情愿受迫了,心里不痛快,才不想理人。
  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这样,还不如不买这个头冠呢。
  五百两金虽多,她们姑娘咬咬牙自己也能买,何必因为旁人要撑面子,就受这个罪呢?
  回府的一路上,两个人越想越心慌。
  待马车在偏门停下,还是秦知宜先下来的。
  她心情愉快,肤色红润,晚桃去扶她的时候,连手都是暖暖的。
  看秦知宜如此怡然自得,两个贴身婢女心情复杂。
  都不希望世子坏了自家姑娘这大好的心情。
  再看谢晏,从车厢低头出来时,板着脸,目不斜视。
  下车后走路迈进府门,也是直视前方,一副目中无人的清高姿态。
  看着就让人心里慌张。
  实际上,谢晏只是在强装镇定,不想让旁人看出他心里的端倪。
  方才在车厢里,秦知宜没骨头似地赖在他身上太久。
  害他不自在。
  人不自在的时候,总觉得旁人能看出来似的。
  所以谢晏只好板着脸,做出冷淡且一本正经的姿态,让自己看起来不像失态。
  世子和少夫人回门归家这事,因为回得晚,消息就传得开。
  之前都知道世子主动带少夫人在秦府多留一夜,今日回来,不用打听,都知道两人下午才归府。
  到了晚上,消息就像乘着风顺着势一般,外面传开的事也传进府里了。
  正房里,没出阁的谢盈和三个未成家的嫡子庶子,都在琼华堂侯爷夫妇跟前陪着用晚饭。
  侯爷提了一句:“晏儿和儿媳回府了?”
  侯夫人应说:“回来了,预计待会儿收拾妥当就过来请安了。”
  几个小辈静静不语,举箸的手顿了顿。
  因为长子长媳要来,用罢饭后,谢盈她们就先留着了。
  四个儿女坐在下首,默了默,次子谢晟开口说话。
  “我听闻,今日兄长在外做了件大事,人人皆知。”
  谢晟内敛,想说又不敢说,声音轻如絮语。
  他面上的表情,有几分好奇,又带几分神秘。
  这一句把众人都惹入神了,侯夫人忙问是什么事。
  侯府的子女中,谢晏稳重在前,其后的这几个胞弟胞妹,虽然也循规蹈矩,却并不像他那样,出自自身的沉稳。
  谢晟不过十二岁,正是少年最浮躁的年纪。
  陡然听闻素来低调的长兄,花重金博嫂嫂一笑,怎么也压不住看热闹的心思。
  他这一句话,把众人的好奇心都挑了起来。
  谢晟坐得端端的,但嘴里说出来的话,语调起伏不平。
  “据说,兄长为大嫂买了一顶头冠,给了三千两白银。”
  话毕,在场众人,无论是侯爷、侯夫人,还是谢盈和另外两个庶子,齐齐惊得怔住了。
  难怪谢晟多嘴,这实在不像是谢晏干出来的事。
  谢盈更是倒吸了口气,追问:“多少?三千两?”
  谢晟点头:“没错。”
  侯爷夫妇对视一眼,表情既讶异,又有几分不敢置信的笑意。
  若谢晟说得不错,那谢晏此举真是人生头一次了。
  尽管这数目的确有些多得过甚,如果换一个人,恐怕会责怪子女胡乱花钱,铺张浪费。
  可这人是长子,侯爷夫妇心里就只剩好奇。
  他们知道谢晏是心里有数的人,他会做出这样的事,自有他自己的道理。
  话虽如此,等到长子夫妻俩过来,少不了私底下问问话。
  坐在一边的谢盈神情怔了许久许久,目光落在地面上,心头绕过各式想法。
  待到有人来报,世子和少夫人来了时,谢盈抬头望去。
  见大嫂秦知宜姿容卓绝,笑颜甜蜜,走到厅门前,甚至小幅加快了脚步。
  “父亲,母亲。”
  她热切地唤着,声音也那么地甜软动听,含着丝丝入扣的蜜意。
  谢盈轻攥了攥袖口,一股难言的酸楚涌上心头。
  有羡慕,也有害怕。
  明明她是侯府嫡女,可是为什么,在大嫂面前,竟像被夺走了所有的光华。
  那又酸又沉的滋味攥着她的一颗心,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秦知宜给侯爷夫妇行完礼后,快答了几句问话,才看向起身见礼的弟弟妹妹们。
  侯府的小辈和她们秦家的小辈真是两模两样。
  秦知宜没见过少年时期的孩子,有几个像谢晏的弟弟妹妹这样,文静有礼的。
  他们乖乖唤嫂嫂时,秦知宜的心都要化了。
  尤其他的胞妹谢盈,生得一副清丽脱俗的容貌,安安静静地端坐在那儿,如含苞的雪莲。
  才九岁,就隐隐有绝色之姿。
  听说还是个饱读诗书的小才女,秦知宜更稀罕她了。
  这要是她的亲妹子,就算把人捧在手心里呵护也不为过。
  秦知宜自己爱娇爱懒,对这样文静出挑的小女孩格外有好感。
  她家中的妹妹上山下水的,活泼调皮,就更显得谢盈特别。
  想到这里,秦知宜侧目看了眼谢晏。
  她忽然有些好奇,九岁时候的谢晏是怎样的。
  她记得她们小时候也见过几次的,但她似乎没什么印象了。
  第17章 自坦言
  少年时期的谢晏,静心好读、勤学苦练,在一群正是招猫逗狗年纪的少儿中,容易被衬得寂寂无闻。
  秦知宜幼时体弱,鲜少出门,又不多在外结交,只知道他是个安静漂亮的小少年。
  而谢晏,就对秦知宜更没什么印象了。
  诗会不见她,春游不见她,游船登山更是没她的人影。
  再大一些,只偶尔听人说,他的未婚妻娇懒成性,在外掐尖好强。
  两个指腹为婚的,还没出世,就被姻缘红线牵着要捆缚一生的人,直到婚后才相识。
  再从相处中缓慢相知。
  方才二人从外面归门,回到栖迟居,谢晏本安排直接到琼华堂这边来陪双亲用晚膳。
  秦知宜斜倚在榻上一副懒散模样,又说要更衣梳发,就作罢了。
  谢晏让人往侯夫人这儿传了话,又叫了些吃食,整顿好后,夫妻二人才出门。
  歇息过后,秦知宜的状态焕然一新,脚步有劲了,唤人时也满是心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