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娇养> 娇养 第58节

娇养 第58节

  “也不少了。”房氏道,“眼看着年后就要县试了,等秉文过了县试后再购置一批便是。”
  “那怕是不成了。”知宜慢条斯理道,“我们家一向最是重视哥儿读书,夫君临走之前还叮嘱我,只要对峥儿念书有益的东西,都要不惜代价想法子购置回来。绯月,你让杨胜跟壹心斋掌柜说一声,这解元墨和谢公笺,余下的不管多少,我都要了。”
  知宜也能理解他为什么暂时放弃科考。
  备考时间精力问题暂且不论,毕竟李家也是世家大族,家里仆婢众多,侍奉母亲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可如果一旦考中了,皇帝分官职不看你家庭情况,也许是留京,也许是去一些缺衣少食的贫瘠地方当父母官,这样便也再也不能好好照顾李老夫人。
  “瞧我,说这么多也没说明白。”苏遥对着知宜笑笑,“你应该知道李维吧?他就是李维的叔父,李家四公子李修然,跟谢大人也算是同窗。”
  这不是那天陪她挑书的掌柜吗?怎么又成了谢晏的同窗。
  对方也明显看到了她,别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
  周绍看两人你来我往,对着李修然好奇道:“怎么?你们认识?”
  李修然道:“那日谢夫人去文汇斋买书时,我们曾经见过一面……”
  他到底有没有看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
  知宜也不知道,但还是对着李修然发送了一个祈求的眼神,拜托,识相点,别乱说。
  李修然幽幽道,“看来也是跟谢兄一样,好学不倦。”
  知宜松了口气。
  谢晏看知宜对着李修然笑了。
  她有一对极为好看的小梨涡,此时展颜一笑,有种冰雪消融的美感。
  可她好像从来就没对他笑过。
  谢晏的脸色更黑了。
  周绍有些不明所以:“又怎么了这是?刚来就这副样子,好像谁欠了你似的。”
  苏遥笑吟吟的打圆场:“外面风大,进屋说话。”
  花厅内,苏遥招呼知宜喝茶用点心,周绍跟几人谈起来从前的求学往事,又感慨这几年都忙,他和谢晏只有上朝时候碰到,一年都不见得能聚上几回。
  “从前在京中时,谢兄就很照顾我。”周绍略显愧疚的对知宜道,“我也是前几日才听说,当知母亲留府上老夫人用饭,误了弟妹生辰,当真对不住。”
  对于秦知宜的生日,谢晏只在合婚书上看过一眼,他向来记忆力好,只那一眼也就记住了日子。
  算算时间,周夫人得诰命时的确也是那几日。
  谢晏了解自家祖母,遇到这事一定会先顾着周家,如果提前说好了要给知宜做生日,把她留在席上自己来周家道贺,也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既然周绍都跟她郑重道歉了,说明事情一定不是轻描淡写。
  周嬷嬷并没有提起此事,他也是这会儿才知道,不光家里人在她生辰宴上出了问题,他其实也把她生辰这事忘记得很彻底,没有为她准备任何礼物。
  如此说来,她这般抗拒自己,也不是没有道理。
  不知是不是入席后喝了酒的缘故,知宜感觉离开周家之后,谢晏不再是刚才的剑拔弩张,而是意外缓和了不少。
  知宜觉得有些奇怪。
  她昨晚没有履行夫妻义务的事大概打击了男人的自尊,所以他昨晚离开时明显生气了。
  但谢晏到底是干大事的人,原文当中也曾经提到,即便在宫宴上被三皇子公然挑衅,宴席过后还能不带情绪的共同商讨皇帝留下的问题,应该不会因为这点小事一直有情绪,况且早上在老夫人那里也相对比较正常。
  可刚才下了车子进周家后,谢晏明显脸色又不好,还被周绍点了出来。
  虽然谢晏没说原因,但冲着他整顿个上午都没有看她,当她是一团空气这个表现,知宜就知道,这事八成跟她有关。
  那这会儿突然改变了态度的原因又是什么?
  真的只是如书中所说的那样,性格阴晴不定吗?
  知宜想不明白。
  谢晏回到前院书房中,看着桌上卫大人送来的珊瑚摆件,想起知宜房间显眼处的招财树摆件来。
  正院房间里没有多出什么其他东西,唯一新添的就是这个摆件,可见知宜对它的重视……这难道是缺钱的意思?
  谢晏让全茂唤了周嬷嬷来,吩咐她从私库给知宜再支两千银子。
  周嬷嬷有些不明所以:“不知这银子支去是何用处?还请二爷明示。”
  “她生辰时我不在,就当补偿了。”
  谢晏顿了顿,又道,“你只管拿去就好,其他不必多说。”
  周嬷嬷越发困惑起来。
  都说二爷和夫人关系不好,也总不在正院留宿,怎么才回家的第二日又送这么大笔的银钱过去?
  谢峥来父亲书房请教学问,刚巧听得这话。
  当知他们在珍珑阁选摆件的时候,李维还担心,那个黄水晶的招财树俗气。
  现在看来,父亲送的这生辰礼,明显比他还俗……
  只是戏班之人有些误解了她想要简单听曲的本意,捡了一首最是清冷孤寂的哀婉曲子来唱,更兼入秋之后天气降温,倏尔一阵凉风刮过,吹得人身上泛起一阵冷意,也让这场原本就不热闹的宴席显得越发萧瑟。
  在这样一个本该是她生辰宴的日子里,谢峥成为了知宜唯一的饭搭子。
  谢峥送上礼物后,陪着知宜吃了一顿沉默的午餐。
  他原本计划下午要去书局选购先生提到的几本新书,看着知宜一个人坐在偌大的厅内,埋头吃着寿面,心中突然有些不忍:“我过会儿要去文汇斋购置几本书册,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外头散散?”
  自从知宜穿越过来后,不是在船上马车上赶路就是在内宅养身体,虽然以前学习考试实习累了总会感慨,想要找一方屋子宅个三年五年不出来,可如今真让她待在内院这些日子不出门,反而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知宜心里一百个乐意,面上却还是矜持道:“你一个人出门没个长辈跟着,也难免让人放心不下,这样也好。”
  若是放在平时,知宜出门是要提前跟谢老夫人说上一声的,今天家里没人倒也方便了不少,知宜就直接让绯月去跟周嬷嬷要车出门。
  周嬷嬷一听知宜是要带着小公子去书局,立马笑得极是开怀。
  这新夫人还是上道儿,这就往贤妻良母的路子上走了,谢晏一向看重这个养子,让他知道了一定喜欢。
  周嬷嬷十分有行动力的帮着备好了车子,又让杨胜跟着驾车出门。
  杨胜是谢晏从前在家时候就用惯了的车夫,车技一流,这么多年跟主子出门从未没出过什么岔子,有他跟着知宜二人也能放心一些。
  今天知宜这套赴宴的裙装显然不适合穿出门去,这会儿要回房先换一套。
  回正院的途中,知宜遇上了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大红色缎子制的新衣,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小鸭子一样,身后跟着一众乳母侍女,也是相当大的阵势。
  知宜想起自己第一次去宁寿堂请晏时,王姒说孩子病着,后来她不再去宁寿堂请晏,也一直没跟孩子碰面。
  “这是锐哥儿吧?”知宜对于这样白嫩的小团子有着天生的好感,她蹲下身去,对着小男孩笑笑,“我是你的婶母。”
  小男孩拿疑惑的眼光看着她。
  乳母和丫头则是站在一旁一脸警惕,虎视眈眈地盯着知宜,生怕她做出什么对孩子不利的举动。
  知宜见此情形,大概也知道自己在这位大嫂口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她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婶母还有事先回去了,得空再陪你玩。”
  说罢,便转身离开。
  谢峥在车里等了一刻钟功夫后,才看到知宜换了轻便的衣服上车来。
  她没有像往日一样刻意做了已婚妇人的打扮,只把头发换成了稍显俏皮的垂鬓分肖髻,用了银饰和珠花做了简单的点缀,一身雨过天青色纱裙衬得如玉的面庞越发的秀妍清丽。
  周嬷嬷一早就对杨胜说了此行目的地,车子出发不久后,就稳稳停在文汇斋前。
  两人刚刚刚走进书斋,就有一个身形颀长的白衣青年走了过来,对着谢峥用熟稔的口气问候道,“今儿怎么有空过来?”
  谢峥一看也是跟这人早前相熟的,上来就直接道:“先生提到了几本新书,说是前些日子圣上褒奖过的,今日正好得闲,所以过来看看。”
  那青年也是个知时事的,一听就知道谢峥说的是哪几本书:“楼上就有,我带你过去。”
  谢峥点了点头,转头对知宜道,“我去去就来。”
  知宜看了一眼南侧有法律条文的相关书目,对着谢峥点头道,“我就在这边逛逛,你选好之后下来寻我便是。”
  谢峥眼看着男子要陪自己一起上楼,开口推辞道:“不劳烦了四叔,我自己上去就好。”
  这位白衣青年名唤李修然,论辈分是李维的叔父,谢峥也就跟着好友称呼一声“四叔”。
  这家书斋是李修然母亲的陪嫁,李修然偶尔会过来帮忙打理一些事情,谢峥和李维之前过来也曾遇见过他两次。
  “你不必跟我这般客气。”李修然好脾气地笑笑,“我今日得闲,不妨事的。”
  他将谢峥带去二楼找到相关书目后又走下来,看到方才那个青衣少女正在那里低头找书。
  李修然想起,方才谢峥身边的小厮唤她“夫人”,想来这就是谢晏新娶的妻子了。
  他缓步走到知宜身边,开口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
  知宜抬头看了李修然一眼,想起刚才就是他在进门时候招呼的谢峥,估计不是店员就是老板。
  她冲他礼貌地点了点头,询问店中可否有民事纠纷相关的律法条文书目。
  李修然指了指一旁的架子,就见得这位谢二夫人道谢之后走了过去,从中取出和离相关的律法条文,走去柜台结账。
  李修然惊讶的睁大了眼睛。
  谢晏成婚之时,他正巧有事人在外地,没有赶上谢兄的娶亲盛况,只是让家人代送了贺礼过去。
  这才过了短短几日,她就要买和离相关的律法书籍回去研究,对谢晏的嫌弃之情可见一斑。
  从前和谢晏一起在京城求学的时候,他见过好些世家大族对谢晏婚配之事有着超乎寻常的关心,也见过众多高门贵女对他的趋之若鹜。
  李修然眯了眯眼睛。
  这样刚嫁进谢家就要放弃谢二夫人身份的人,实属罕见。
  这个看上去的文弱秀气的姑娘,大抵也不是个寻常之人。
  但在谢晏听起来,令她念念不忘的并非花灯,而是送花灯的人。
  谢晏眸子冷凝着,嗓音发紧:“可惜今年你得不到那样好看的花灯了。”
  秦知宜毫无察觉,点头说:“是呢。”
  谢晏放下筷子,起身:“我吃好了,你自便吧。”
  说罢,头也没回地走出了屋子。
  刚好,他碗里确实没剩什么了,所以秦知宜以为他只是有什么事去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