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 第65节
夜坊里仍是灯火通明,行人不断,宛如白昼。
秦知宜提着她的小灯笼,还兴致勃勃,恋恋不舍的。
那一屋子的灯,她要摘下来,送回侯府,因此给茶肆的伙计赏了不少银钱。
归府程中,她与谢晏兴致盎然地讨论这些小灯笼拿回府里要怎么摆置。
是直接在正屋辟出一块地方挂着,还是把耳房腾出来,专门布置个屋子。
秦兴德消息比她更快,于是当三太太捧着庚帖和信物上门时,秦兴德直接将人挡在了门外,“三太太,我家大姑娘为母守孝三年刚刚归京,如何就德行有亏了?要真有证据,拿出来,否则以后所有人都有样学样,明明是自己想要背信弃义,却空口白牙污蔑姑娘,谁家姑娘还敢订婚?”
三太太意外的看着秦兴德,她以为这次定然十拿九稳,最多也是在秦知宜那儿有些麻烦,没成想第一个阻碍竟然是秦兴德,沈氏难道没跟他说他们退婚是为了娶柔姐儿吗?
沈氏在内院听到消息本来满心欢喜,秦知宜终于要被退婚了,匆匆赶来却看到秦兴德发怒拒不退婚一幕,心中焦急,上前拽了拽他的衣袖,“老爷。”
秦兴德冷冷的瞥了她一眼,对旁边的小厮道,“请夫人回去,未经允许,不得出门!”
秦兴德此刻是真的恼怒,他承认,他之前更偏心秦柔,和秦知宜谈过之后,即便知道这事儿秦知宜吃亏,心中后悔也还是同意了她的意见,算是让两个女儿都得偿所愿,可是对比秦知宜的大气又精妙的阳谋,沈氏和秦柔的阴狠让他心生寒意,在镇北侯替秦知宜撑腰后,她们意识到自己的名声会不好,便干脆添油加醋,将自己贬低到了尘埃里,以此逼李亦宸心疼,还顺势将罪名栽赃给秦知宜给李家递上退婚的把柄。
哪怕她们只是单纯的撺掇李亦宸呢,秦兴德都没这么心寒,可她们却选择了陷害秦知宜,女儿家的名声何其重要!对自己都能狠得下心,对姐妹更阴毒,若秦知宜不是个豁达聪明的,一辈子就要被毁了!
想到这里,秦兴此刻对上对李亦宸也不喜欢了,“李家想退婚,可以,拿出诚意来,说出真正的缘由,别把屎盆子往我家姑娘脑袋上扣!否则,这婚我们绝不退!”
李三太太叉起腰就想骂人,却被李亦宸拦住,他并不想跟秦兴德闹翻,毕竟他还要娶秦柔。
两厢僵持间,秦知宜从门内走出来,站在台阶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李亦宸,“李探花,我同意退婚,但是有三个条件。”
李亦宸规矩的行了一礼,“请讲,只要我能做到。”
秦知宜也干脆,“第一,正式写一份退婚书,写上你真实退婚的原因,别让我被黑锅。”她淡淡的睨着他,“你知道这世道对女子苛刻,退婚的真正原因与你不过是桩风流韵事,过段时间大家就忘了,对我,可能是一辈子青灯古佛的下场。”
“你追求自由婚配,没道理用我的人生来陪葬。”
秦知宜话音刚落,围观的一个妇人突然道,“说的对!”
有人开了头,后面就有人附和,“对啊,李探花,谁都知道你是心悦秦家二姑娘才不想跟大姑娘成婚,你堂堂正正退婚也没人说你,毕竟二姑娘确实才貌双全,但你诬陷大姑娘德行有亏实在非君子所为。”
也有那粗俗却直白的说法,“贪花好色,不是个男人。”
李亦宸脸色涨红,三太太见状不干了,“秦家大姑娘,儿女婚事父母做主,你这样跳出来,还知不知道廉耻?”又看向秦兴德,语带威胁,“秦老爷,咱们又不是彻底断交,秦家的情谊我们李家始终记得,非要闹这么难看吗?”
“既然大姑娘有退婚的想法,咱们里面详谈。”
秦兴德恭敬的拱了拱手,“不好意思,三太太,若今天来的是李老夫人,我们相信她老人家公正,自然可以好好商谈,但您无理退婚就罢了,还给我家姑娘扣上了德行有亏的帽子,我秦兴德虽然是个商户,但也行的直坐的正,这事儿咱们就在这大门口掰扯清楚,让众人见证,不然我怕我们前脚同意了退婚,后脚您出了这道门就又罗织出个什么其他罪名来扣在我女儿身上。”
他看向李亦宸,“李探花,我秦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家,你若还有担当,咱们就堂堂正正把这婚退了,若不然,便是拼着我姑娘终身不嫁,你这正妻的位置我们也就占着了!”
之前就说过,秦兴德的一副好皮囊,当他诚恳说话的时候很容易说服人,李亦宸本就理亏,刚又听到可能会让秦知宜下半辈子青灯古佛,心里也过意不去,此刻见秦兴德一身风骨,心中反而欣赏,于是立刻拱手道,“秦伯伯说的对,这婚事是我对不住大姑娘,有什么要求大姑娘尽管提,只要能做到,李某一定照办。”
三太太还要再说,被李亦宸眼神制止。
秦知宜微微一笑,“早如此不就好了?”
李亦宸一愣,听她这意思,若他早些坦白,她也并不会强行攀附?那这些日子他到底在折腾什么?
他思量的功夫,云苓领着小厮将一张案几和笔墨摆好,秦知宜抬手道,“退婚书,请吧,事先说明,如果写的没有诚意,李探花今日就打道回府。”
三太太不满,“就在这儿写?”
秦知宜道,“有何不可?我也不是拖泥带水之人,这里正好有这么多人做见证,肯定不会让李探花吃亏,还是三太太您还有什么别的想法,非要避着人?”
围观群众哪儿愿意放弃这么好的八卦机会,附和道,“一封退婚书而已,李探花不至于还需要拟什么草稿吧?”
李亦宸没说话,提笔挥墨,到底探花出身,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一封退婚书一蹴而就。
云苓将退婚书拿到秦知宜面前,【……秦家阿宜洁比佩鸣,幽兰争芬,本结为两姓之好,然宸心慕他人,二心不同,难归一意,是宸之过,愿之后姑娘另聘高门,解冤释结,更莫相憎……】
秦知宜点点头,“可以,不过再填一个你名下的庄子和铺子给我做补偿,价值不低于五千两。”
见李三太太瞪眼,“五千两!你怎么不去抢?”
秦知宜道,“我如今已经十七,又被退婚,之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上门提亲,难道不该补偿?我不缺这五千两,但是你们不能不给。”
若秦知宜缺钱,此举可能会被认为是讹诈,但所有人都知道秦知宜继承了许倾蓝的遗产,五千两对她来说不过九牛一毛,她要的不过是个态度,李家要不给才是理亏。
李亦宸咬牙应下,总归能用钱解决事情简单许多,“多谢姑娘成全。”
秦知宜笑道,“成全不成全还在你自己,接下来还有两个条件。”
“其一,归还订婚六年期间秦家送给你个人的贵重物品,这个要求合理吧?”
秦知宜让云苓奉上礼单,“以防李探花不记得,这是礼单,相信对于现在的您来说,这些都不是什么拿不出的东西了。”
李亦宸听出她话中的讽刺,深吸一口气,点头应下。
李三太太急了,再次插嘴,“那你是不是也该归还我们送的?”
秦知宜笑道,“我本也是这样打算的,但把李家三房送来的东西扒拉了半天,没找到什么贵重的,要不,您也列个礼单?”
“笔墨纸砚都是现成的,既然是贵重,应该都记得。”
三太太顿时说不出话来,李家大房去年才封了伯,也就他们还有些钱,他们三房底子薄,哪儿有贵重物品可送,不过都是些果子点心和边城特产,压根不值钱。
李亦宸恼怒的皱起眉头,“娘!”
三太太感受着周围鄙夷的目光终于闭嘴。
秦知宜见她安静,接着道,“最后一条,恢复我的声誉。”
李亦宸皱起眉头,三太太忍不住又跳了起来,“你的声誉关我们什么事,你自己骄奢跋扈,不知羞耻,还不让人说了?”
秦知宜笑眯眯看着她,“三太太,您若继续败坏我名声,这婚可退不成了。”
李亦宸头疼的阻止了自己的亲娘,抬头看向秦知宜,“姑娘这要求是否强人所难?”果然没有退婚的意思吗?
秦知宜沉了脸冷笑,“你纵容他人对我随意贬低,想逼着我自惭形秽,让我自己提退婚的时候怎么不觉得难啊?”
“可惜,我不会如你的愿,如果不是你,谁认识我是谁呢?你没考中之前享受着我娘给的金钱和资源,考中了就让别人对我指指点点从不反驳,现在觉得我强人所难?”
“总之,就这三点要求,能做到,我立刻在退婚书上签字,退还庚帖信物,否则的话,您可以让您的心上人继续等着。”
她言笑晏晏的看着恨不得想吃了她的李三太太,“所以您最近多参加些宴会,在宴会上好好夸一夸我。”
又冲着周围人福了福道,“诸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回去帮忙想想我的优点,聚会时常常夸上一夸,好助我早日退婚,也算是帮探花郎大忙了,相信探花郎会感激大家的。”
众人不由被她的说法逗笑,只觉得这秦家的大姑娘大方又有趣,唯有李亦宸母子笑不出来。
谢晏抬手捧着秦知宜的脸蛋,和煦道:“要不然我们换一种方式,就不用一个时辰那么久了。”
秦知宜顿时喜出望外,坐直身子看他,表情也忽然有了精神。
“真的吗?换成什么。”
谢晏自认自己是个为人着想的好夫君。
他认真说:“换成扎马步,只要一炷香时间。”
秦知宜的惊喜望外僵在脸上,心碎成一瓣又一瓣,洒落一地。
果然不该相信她这个严苛古板的夫君。
真是活脱脱的在世阎罗。
第49章
秦知宜绝望的表情令谢晏哑然失笑。
他解释:“扎马步不用动弹,也不怎么流汗。是简单且轻松,但是效果却收效显著的方式。”
“嗯……”秦知宜又不是不知道扎马步是什么。
但是看谢晏说得煞有介事,态度诚恳,她将信将疑的心就动摇了。
再者说,走了半个月的路,她实在是腻了。
好歹试一试,如果她实在做不来,就再换成走路罢。
秦知宜最近虽然不怎么出门,但日子却过的充满趣味,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李三太太和沈氏母女的笑话。
为了尽快退婚,李亦宸写下退婚书没几天,他和李三太太就一个参加诗会,一个参加赏花宴,开始为秦知宜正名。
据说李三太太本来还想敷衍,被人问起和秦知宜的退婚之事时还虽然不敢直接贬低,却也是明褒暗贬——托他们为了逼她退位让贤的福,李亦宸的婚事至少在他们各自的圈子里几乎人尽皆知,秦家门口的事情闹的不小,缺少娱乐活动的众人自然不会放过后续。
见李三太太参加聚会,即便她不说也有人主动开口询问,结果李三太太才阴阳怪气的一句,就被南溪乡君一句“看来李三太太并没有跟秦家大姑娘退婚的想法”吓得不敢再作妖。
众人也不知道是凑热闹还是看笑话,总之倒也附和着对秦知宜各种夸赞,反正谁要再说秦知宜的不是,李三太太必须第一时间反驳。
【有人说你粗鄙,李三太太非常想赞同,但是被我盯着,还得绞尽脑汁想你的优点,最后说你那是豁达不拘小节……哈哈哈哈,你是没看到李三太太那扭曲的脸,好玩儿极了。】
祝南溪本来就极爱热闹,再加上对李家的不满,基本上哪儿有李三太太哪儿就有她,有时候不方便来找秦知宜,也要写一封信来绘声绘色的描述一番。
秦知宜每每听到都乐不可支,旁边云苓更开心,“李三太太便罢了,太太和二姑娘才是想哭。”
如果李亦宸和李三太太是纵容和添油加醋,那沈氏母女则是始作俑者,当时她们败坏秦知宜的名声败坏的多高兴,现在就多着急。
沈氏现在甚至想搞个宴会让秦知宜美美亮相,让她亲自展现一下自己的优秀以澄清谣言,秦知宜才懒得理她,不仅不理她,还大张旗鼓的请戏班子上门,满大街搜罗新奇首饰,急的沈氏满嘴燎泡,和李三太太一样,绞尽脑汁的替她想好话。
之前的“骄奢跋扈”、“不学无术”都成了“日子过的有滋味”和“财大气粗有底气”。
秦柔也一改躲在家里不敢出门的状态,又开始频繁参加诗社,为自己之前的茶言茶语圆谎,听说之前好不容易攀上的官宦人家的小姐因此看清了她绿茶的真面目,不再跟她玩儿了。
总之,每天看着他们自打脸面,秦知宜心情舒畅。
不过秦知宜也没有为难他们很久,谣言这种东西,聪明的人自能辨别,愿意相信谣言的人根本不会在乎真相,所以想要彻底澄清是不可能的。
秦知宜的目的本来也是用更有吸引力的话题将关于她的事情压下去,反正大家只是喜欢看热闹,比起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商户女,李亦宸这个为爱疯狂的探花郎痴恋未婚妻的妹妹,这种带着禁忌新奇的故事才更有看头不是吗?
在确定李氏母子和沈氏母女每个人至少也参加过三次宴会后,她爽快的和李家退了婚。
她这一手操作又叫许多人猝不及防,毕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秦知宜提这个条件是为了刁难人,让李家难堪,最后根本不会退婚,李亦宸都已经准备澄清几次之后用些手段来制造秦知宜声誉恢复的假象了,却不想对方再一次出人意表。
众人惊讶之余,也明白了秦知宜的意思,她只是要个态度,只要不给她乱扣帽子,李家便是看不上她,她也不强求。
此事一出,倒比李三太太他们搞笑似的澄清要强的多,就算之前觉得秦知宜不学无术配不上李亦宸的人,都觉得秦知宜这事儿办的比李家要敞亮大气。
李老夫人看着捧着退婚书回来的李亦宸,失望叹道,“遇事不怕,胸有沟壑,可惜了,你没那个福气。”
这次李亦宸没说话,和秦知宜见过两面后,他也隐约意识到对方根本不是传闻中的模样,他可能错过了什么,但想到这段时间秦柔遭受的非议受到的委屈,又很快将那点冒头的想法抛诸脑后,对,他喜欢的是秦柔,为了秦柔他也要将这件事抗到底。
倒是李三太太终于摆脱了粗鄙无理的秦知宜,欢天喜地的想着要怎么把知书达理的秦柔娶进门。
李老夫人对三房已经彻底寒心,也懒得再提点什么,只是道,“去吧,以后你的婚事你们母子自己决定就行,不用报给我,你们自己开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