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了上午的上座率,一锅豆腐不过片刻的功夫就被村子里的人们抢光了。
周疏宁把豆腐的吃法给大家出了个食谱,什么炒豆腐,炖豆腐,蒸豆腐,豆腐煲汤,油炸豆腐,可以说是一样豆腐,百样吃法。
百姓们面面相觑,纷纷发出了灵魂疑问:“什么是炒豆腐?”
周疏宁这才想起来,古代最初只有蒸煮闷炖,煎炒烹炸要到后期才会出现。
就连他这油炸油豆皮,古人们看着也是新鲜的紧呢。
周疏宁便想着,日后可以开一家食肆,专门做那些好吃又新鲜的菜色。
不过有了他的科普,村民们都开始争先恐后的买豆腐。
大家也没有别的想法,只知道好吃不贵。
一文钱,也就一个包子俩馒头的钱,可以让全家人美美的吃上一顿豆腐。
别的不说,反正周疏宁的周氏豆腐坊,可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十里八村儿。
而在当天傍晚,大红花婆子和常氏又来到了周疏宁的小院儿。
看来是周珠华回家告了秘,他们才会这么快就找到了他们的新住处。
不过周疏宁也没指望着能保密,早晚也会有这么一遭。
大红花婆子这回带了四个人,抬了满满一箱子的丝绸首饰过来下聘。
进来的时候一行人大张旗鼓诈诈呼呼,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家有人来说亲。
看着屋内的两个人,周疏宁端足了矜持的架子,一脸嫌弃的看着那箱子道:“这不对吧?”
常氏立即道:“窈姐儿你放心,你母亲给你的嫁妆,你上花轿的时候一定让你捧着,风风光光的上轿。”
周疏宁点头:“那便好,记住了,没有我母样的嫁妆,我是万万不可能上花轿 的。”
媒婆与常氏见周疏宁收了聘礼,便都高兴了起来。
常氏还拉着周疏宁的手,态度简直是一千八百度的大转变,泪眼婆娑的叮嘱道:“进了张家,可得守好本份,不能辱没了我们周家的门庭。婶子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今后再添个一男半女,也算是有所依傍。”
周疏宁心里冷笑一声,你把我赶出家门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
那一百两黄金就算吃到狗肚子里,那狗也得摇着尾巴叫两声。
常氏这个态度,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在这俩人并未呆多久,前脚他们刚走了,后脚房东赵大娘便又敲响了门。
周疏宁让微雨把赵大娘迎了进来,便见赵大娘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周疏宁问道:“大娘是有话要对我说?没事,您但讲无妨。”
赵大娘一副为难道:“姑娘是要嫁去张家?”
周疏宁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里面的事情过于复杂,不好将一个外人卷进来。
赵大娘却是叹了口气,说道:“听大娘一句劝,宁嫁吃苦郎,不嫁高门户。东风村吴秀才的女儿前脚嫁进去,不出三个月,生生被那张财主给折腾死了。唉,作孽啊!穷苦秀才求助无门,老两口一个投了井,一个上了吊,可怜他们就那一个花儿一般的女儿。”
听了赵大娘的话,周疏宁才知道,原来这姓张的首富是个渔肉乡里的。
不过想想也没错,如果他是个好东西,会和骁王联合起来玩这种不是人的把戏?
周疏宁道:“大娘您是个好人,但这里面,我也有苦衷。不过您放心,我自有应对之策,咱们周氏豆腐坊会一直在村子里开下去的。”
赵大娘听了周疏宁的话,虽然仍有些忧心,但还是点了点头,又道:“我家里年前收了不少黄豆,有足足三麻袋。姑娘若是不嫌弃,便给你做了豆腐吧!”
周疏宁道:“那敢情好,我按照市价收了,您全拿过来便是。”
赵大娘的脸上透着感动:“姑娘你是个好人,好人一定会有好报的。”
周疏宁知道,这年头大家都不好过,尤其是北疆的百姓。
赵大娘人好,他也想帮一把,便道:“大娘平日里如果没事做,就来我这边帮帮忙。我把这做豆腐的手艺教给您,以后您也有个营生。”
大娘一听,立即摆手道:“不不不,这我可不敢学,你这手艺定是祖传,我一个外人学了去,姑娘你还指望什么赚钱?”
周疏宁内心轻笑,豆腐以后是随处可见的家常菜,可不是什么秘方。
既然他决定要在西风村安身立命了,总要惠及乡里才行。
便拉着大娘的手道:“左右我和微雨两个人也忙不过来,大婶过来帮帮忙,也算是减轻了我们的负责。这样,您就用工钱抵学徒费,这样您心里过得去了吧?”
大娘感动的眼圈微红,说道:“老婆子我四十了,姑娘以后如果有用得上的,我豁出这把老骨头也上得!”
当初的周疏宁果然没有看错,西风村的民风确实很淳朴,人也很善良。
周疏宁点头道:“哪儿有那么严重,您能来帮忙,不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况且赵大娘身体看着挺硬朗,能把家里收拾的这么干净利索,大概也是一把干活的好手。
于是第二天,赵大娘便过来帮忙了,帮着烧火推磨,忙的不亦乐乎。
自从周疏宁在这边开了家豆腐坊,附近十里八村的都会过来买。
有的人手上没有余钱,周疏宁就提出可以用黄豆来换。
后来就发展成了小麦也能换,地瓜也能换,按照市价折算就可以。
这些也就算了,还有用瓜果蔬菜肉蛋鸡鸭换的,最后被周疏宁紧急叫停了。
再这样下去,他开个百货超市都不成问题。
就这样,半个月的时间,豆腐坊竟发展成了日流水几百文的大户。
微雨看着钱箱中那一大堆的铜钱喜滋滋,反复说道:“明日我便拿去换成银锭存到钱箱中,少爷您真是太厉害了!”
银锭更易携带保存,相对来说也更安全些。
但是看着周疏宁日渐粗糙的双手,微雨眼中也满是心疼:“只是苦了少爷,从前您哪干过这些粗活儿?”
周疏宁摆手道:“这不算什么,只要我们的生活能过下去便好。也别等明日了,你现在就去商号换了。别忘了,明天我们还有桩大事要做。”
微雨瞬间就记起来了,明天是和张家那边约定好的送嫁的日子。
那天周疏宁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他,搞的小丫头还有点紧张。
战战兢兢的问道:“少爷,接下来咱们怎么办?微雨害怕,但是少爷如果有任何事都可以告诉我。小的是您从死人堆里带回府里的,最差就是再回死人堆里。但少爷是天上的神仙,一定不能折在人间。”
第7章 计上心头死里逃生
因着微雨是贫苦出身,见惯了生死,在周家的这几年已经是她所拥有的天堂一般的生活了。
原主可能也没想到,自己随手捡回家的丫头,竟然是个如此忠心护主的。
而他一直宠爱的轻雪,却早早的背叛了他另寻高枝。
周疏宁其实也是担忧的,但和原著里的剧情相比,哪怕铤而走险也没什么了。
今晚姜放也骑着马回来了,可能是担心会出什么意外,叫了他西大营的士兵一起过来。
名义上是打着休沐请他们去家里坐坐的旗号,实际上是担心那姓张的派打手过来。
这不是不可能的,毕竟他要娶的人这么漂亮,都怕会反悔。
按照北疆这边的风俗,新人头天晚上一夜不能睡,要准备各种衣妆和嫁妆。
周疏宁没什么可准备的嫁妆,只有一套张财主送过来的嫁衣。
于是他便穿上这身嫁衣,又嫌弃之前胸前挂着的俩硬邦邦的大馒头不好看,换成了用芦花做成的棉花包,这回摸上去终于软绵绵颇有手感了。
东方露出鱼肚白时,一阵急促敲门声传来。
姜放去开门,果然是周家二婶抱着一个偌大的檀木妆奁走了进来。
她一脸堆笑的看着穿上了红嫁衣的周疏宁道:“哎呀,真不愧我为周家最出挑的姑娘,这身红嫁衣更是衬的窈窈出类拔萃。比之当年太子殿下送过来的那套……”
常氏自知失言,立即闭了嘴。
当年周家正是无上荣宠的时候,皇帝亲封的太子妃,皇宫耗时六个月手制的太子妃嫁衣,皇帝还赐其名曰暖衾。
暖是前皇后的名字,衾也有念的代指,是皇帝在思念已故皇后。
也就是太子的生身母亲,前皇后夏言暖。
足见当初皇帝对这个太子妃有多么的看重。
周疏宁没有理会常氏的失言,开口道:“劳烦婶子来为我送嫁了,不知道我的嫁妆您都带过来没有?”
常氏立即道:“带了带了,一样不少!除了窈窈你手上这镯子,都在这里了。婶子都是替你保存着,可没敢让别人乱动。”
微雨反复的确认过数量和真伪后轻轻对周疏宁点了点头,周疏宁随即笑着给常氏倒了杯茶:“真是辛苦二婶,这杯新人茶,我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