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原本还有微雨和轻雪俩丫头,黎姨娘惦疼儿子,便把微雨和轻雪俩丫头并一个得用的管事全给他带了去。
  好在他们小院儿的东西不多,原本有一半的细软都给了周疏宁做“嫁妆”。
  如今收拾起来也十分省心,不过一时半刻便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收拾停当。
  周疏宁吩咐微雨:“你和你干娘赶快拉着马车躲起来,万万不要被任何人发现了。”
  微雨也是如临大敌,十分严肃的点头:“好,少爷您千万小心。”
  周疏宁道:“我没事,晚点我们在城北驿站汇合。”
  一箱箱细软家用被搬上了马车,又悄悄从后院离开了周家。
  春桂姑姑正是微雨的干娘,还有一名呆头呆脑的小厮,都是忠心耿耿的人。
  做完这一切后,周疏宁才带着黎姨娘去了前院。
  前院宫里的公公已经宣读完了圣旨,地上跪着的周大人和大夫人一脸灰败,可见这圣旨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刚刚圣旨来的时候,吴氏还一脸的兴高采烈,以为皇帝要召请周宗儒还朝了。
  谁料等来的,却是全家一起流放的消息。
  吴氏隐忍着爆发的冲动,周大人却仿佛一瞬间失去了精气神。
  宣旨的公公却有些不耐烦了,催促道:“接旨啊,周大人,别愣着了。”
  周宗儒终于嗑头起身:“臣……周宗儒接旨……”
  太监却有些不是很满意的说道:“皇上口谕,以后不论是上朝还是接旨,众臣要对圣上三呼万岁。周大人应当说,罪臣周宗儒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疏宁:……啊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哈。
  这皇帝也是够好玩的,不过世人谁不过马屁,看来马屁拍的舒服也是有好处的。
  周宗儒只得重新跪地接旨,三呼万岁,太监才把圣旨给了他。
  虽然接了旨,不代表周宗儒认命,他立即起身拉住宣旨的公公道:“为……为什么啊公公?皇上之前明明说念在我未站队太子,也是三代清流世家,只让我女儿周疏窈流放就可以了。因为她是太子妃,太子犯罪她理当同罪。可……可是我们,并未站队太子同党啊!”
  公公也没有瞒他的意思,直接指着他道:“周大人呐,你糊涂啊!就算你再不想要这个女儿,万万不该派人去找她的麻烦。她在北疆做点营生已属不易,你却派人去砸她的摊子。还企图用她店里的东西吃死人为借口,想让北疆的吴郡丞将她法办。你这是做父亲的做出来的事吗?”
  周宗儒一听,立即大呼冤枉:“怎么可能?窈儿是我的掌上明珠啊!整个京城都知道,我最最疼爱的就是她,又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
  太监却是一脸的不信任:“那大昭狱的鸣冤鼓都响过了,绍庭绍大人亲自审问,怎么可能有假?那人口口声声说是吴大人指使,周大人若是没做过,便问问你家大夫人吧!”
  周宗儒一脸愤怒的看向吴氏,吴氏心虚的垂下了头,周宗儒瞬间就明白了。
  他指着吴氏隐忍又恼怒的说道:“你……糊涂啊!”
  吴氏瑟缩了一下,她只是听信了女儿的话,想给那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而已。
  早知道会惹出这样的乱子,她是断然不会去碰那庶子的。
  此时的吴氏只觉得那庶子简直是个扫把星,碰一下就倒霉。
  自从他流放以来,家里就没顺当过,就连黎氏那个小妖精都支棱起来了。
  反正打死也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她堂堂正房,吴氏也是如日中天,那黎氏和她的儿女怎么能和自己比?
  宣旨的公公冷眼旁观,对身后的一队皇家亲卫挥了挥手,吩咐道:“抄家。”
  一般流放都会附带抄家,罚没家资,收回府宅。
  一听到抄家两个字,吴氏终于急了,一边哭一边嚷:“不要抄家,求求你公公不要抄家可以吗?那都是我从娘家带来了,给我留一点吧!”
  抄家的人怎么可能听她指挥,直接一脚将她踹开,继续去搬东西了。
  躲在角落里的周疏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只觉得这是周家应得的。
  读书人失了德,不配称为读书人,还是去北疆好好反省一下吧!
  只是母亲这一行也要跟他们一道过去,路上怕是也要吃不少的苦头。
  周疏宁再一想,倒也没关系,左右自己也要返回北疆,不如就和他们一道,还能多照拂一下她们母女。
  这样想着,周疏宁便悄悄回了后院,叮嘱了黎姨娘和周疏安一些话,便转身去办自己的事了。
  就这样,周家人也跟着太子同党一起被判了北疆流放。
  由于在周疏宁替嫡姐流放之时周宗儒便给他报了人口失踪,所以查处周氏流放人口的时候自然也没有再算他。
  而微雨和轻雪早年也以人口发卖为由在周家除了藉,自然也不算作周氏人口。
  但春桂姑姑和那个唤作小石头的小厮则需要跟在黎姨娘的身边,他们还是在藉的周家人。
  周疏宁便让微雨照看着细软,自己则又去凤台山见了见太后身边的贴身大太监。
  他想给太后留一个食方,老人年纪大了,重油重糖终归不好。
  而且糖吃多了,容易长龋齿,又给她留了几把自己亲手制做的牙刷。
  食谱上均是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周疏宁还写了注意事项,让她什么时间注意运动什么时间睡觉休息,事无巨细一一标注。
  大太监很是欣赏的接过那张食谱,赞许道:“姑娘怎么不亲自交给太后?说不定太后还会给姑娘一个恩典。”
  周疏宁却笑着摇头:“太后已经给了我天大的恩典,我自当为太后尽心竭力,也会在北疆祈祷她老人家长命百岁的。”
  大太监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除了欣赏,还多了几分敬服。
  办完这最后一件事,周疏宁便打算下山回北疆了。
  一到山脚下,便看到一辆马车正停在路口。
  马车上挂着一块名牌,上面写着一个夏字。
  第78章 北辽太子耶律必
  周疏宁想都没想,直接掀了车帘钻了进去。
  车内,长孙清明口衔一只狗尾巴草,见他进来了也不着急,仍然悠哉游哉的躺在那里,仿佛没看到他一般。
  周疏宁啧了一声,用脚轻轻踹了他一下,问道:“你还没走呢?”
  长孙清明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自顾自的说道:“好一套连环计,先是让人去大昭狱击鸣冤鼓,让绍庭定死了周宗儒为父失德。再为太后办寿宴,立下一大功,从至孝的皇上那里拿到恩典解救太子同党。再借皇上的手,将周氏一家全部流放。这一切的一切,我不得不佩服,一招招皆是好棋。”
  周疏宁却哈了一声,大白眼珠子差点翻上了天,没好气道:“你可拉倒吧!如果不是你夏公子从旁相助,我这鸣冤鼓能敲得成?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绍大人身边也有你的人吧?还有,皇帝给不给我恩典,可不是我说了算的。我也很意外皇上竟然真的会让我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恐怕他现在也后悔会答应我这个请求吧!”
  长孙清明没有否认,毕竟他在京城遍布眼线,绍庭也确实是他的人。
  只是他这眼线,在他活着的时候是武器,他死后能用的也只剩十之三五。
  良禽择木而栖,他倒也可以理解。
  长孙清明此刻却又换了个话题:“皇帝验明了罪太子的正身,准备下个月以太子丧仪为他出殡。”
  周疏宁的嘴巴微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长孙清明看他的反应,挑眉道:“怎么?你的亲亲夫君要发丧了,你怎么看上去一点反应都没有?”
  周疏宁看了一眼他腰间的酒壶,十分不客气的扯下来喝了一口,冷冽清辣的味道入喉,周疏宁忍不住哈了一声。
  咽下一口酒,周疏宁才道:“人活着的时候快活过,管他死后是何光景?哪怕皇帝用国之储君的丧仪为他出殡,他也活不过来了。”
  这对话莫名开始伤感,长孙清明也被带入那个氛围里去了。
  谁料周疏宁却又是话风一转:“我们生前快活过,且我此生铭记怀念,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长孙清明:……要不你再跟我说说,我们怎么个快活法?
  他忍俊不禁,说道:“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
  周疏宁道:“自然是陪着我母亲和妹妹回北疆,回去以后……再说以后的事情吧!”
  说完他又看向长孙清明:“你呢?还要继续为太子洗白吗?太子同党已经安全了,再做这件事还值得吗?”
  长孙清明心中微动,突然开口道:“如果我告诉你,我就是长孙清明呢?”
  周疏宁表情微滞,随即拍着大腿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你是长孙清明,我还是天王老子呢!”
  你是不是忘了,你刚刚说过,皇帝认定了太子尸体的正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