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结果第二天,皇帝的尸体被发现在了海晏宫的大殿前,死状凄惨呈卷曲状,尸体前仍是四个大字:国界无误。
第193章 炸出一些黑漆漆的东西
周疏宁听完这个故事,整个人都被森寒给包围住了。
他张了张嘴,一脸不可思议的问道:“那……先帝,也就是你的爷爷,就这么死了吗?”
长孙清明点头:“对,正是因为他死的蹊跷,死的突然,太后才有机会封锁各种消息。和当时与她做对的贵妃争斗,把从小不受宠的父皇从民间接了回来,赢得了那场争斗最终的胜利。”
这是周疏宁在原著里也从未看到过的故事,因为原著是从上一任争斗结束开始的。
他了解的故事线,是从新皇帝登基,到夏皇后,再到长孙清明。
关于上一任皇帝的故事,他是第一次听到。
周疏宁皱眉:“然后呢?那个人后来又出现过吗?关于南昭的国界线重新评定过没有?”
长孙清明摇了摇头:“自那以后,南昭与大晏的国界线便成了讳莫如深的话题,再也没有人提起过。也是奇怪,自那件事以后,那个人也再没出现过。所有人也都将这件事尘封了起来,只当那是一件离奇的秘辛。而先帝之死,也成了对外宣称的暴毙而亡。只是……”
只是,每每有重大决策的时候,总会出现莫名奇妙的回正。
比如皇帝想出兵讨伐北辽,曹将军的家眷就莫名其妙被绑架了,临阵换帅,南晏输了个彻底。
还有他这个太子,眼看着南晏有了一个天降麒麟儿的太子,却连初赛圈都没进,就这样被淘汰掉了。
长孙清明这是第一次对周疏宁透露自己内心的秘密,他深深看着周疏宁道:“所以关于这件事,我一直保持着极大的疑虑。我想知道,这股神秘力量,究竟是谁在背后操控着。”
周疏宁没想到,长孙清明的心中竟然藏了那么大的秘密,还在试图把那个暗势力找出来。
周疏宁握住长孙清明的手,说道:“不论这件事是否是你想的那样,我都愿意陪你一起找到真相。”
他猜测,长孙清明心有大志,大概是想将华夏大一统。
男儿志在天下,这是件壮志凌云的好事。
而且一个国家,如果一直被一股神秘力量掣肘,那这个国家的君主也确实活的够憋屈的。
长孙清明的眼中浮现出感动之色,转头搂住周疏宁:“其实我也一直很矛盾,把你卷进这场风波里也是无奈之举。”
周疏宁却不甚在意的笑了笑:“这算什么?我在被指为太子妃的时候,便已经与你命运一体了。”
长孙清明无奈一笑:你还真当自己是周疏窈了吗?
但没关系,你便是你,不论这个名字写作什么,你永远都是我喜欢的那个人。
傍晚,周疏宁收到了卢家的致歉书,说明了此次不能如约提亲的理由。
卢老夫人其实也呕的想死,给周家夫妇的首饰价值几两银子,就这样赔了进去,他们是断然不会还回来的。
只是卢群和萧王世子的婚事,卢老夫人却没有要退亲的意思。
晚上周疏宁回去的时候,发现姜放拎了两壶好酒正等在院子里,一见他们回来了便开始吐槽:“表姐,你听说没有?卢家老夫人竟然又莫名奇妙的退亲了,你说他们缺德不缺德?虽然卢卓确实配不上表姐,但说了提亲又退亲,他们也没个理由?”
周疏宁看了一眼他手上的酒,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他们退亲不是好事儿吗?你就别管理由了,只要以后姓卢的别再来找麻烦,我们更乐得轻闲。”
姜放没什么心眼儿,听到表姐这么说,立即乐呵呵道:“那倒也是,所以我今天就带了两壶酒过来,一起庆贺一下。”
长孙清明接话道:“有什么好庆贺的?我们这边也只是过了一关,还有一关没过呢。”
姜放脸上的笑意却是遮都遮不住:“那是对你来说,对我来说已经过了。”
毕竟卢群如果嫁给夏卿,那他的亲亲表姐可就自由了,说不定他还有机会。
长孙清明一脸的不可思议:“你不会还没死心吧?真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
周疏宁无语:“好了,你俩就别争执了,今晚有鱼,我们来吃灶台鱼吧!”
一提到吃,两人瞬间就来了兴趣,姜放先问道:“哦?灶台鱼是什么鱼?好吃吗?”
周疏宁冲着厨房喊:“微雨,鱼都处理好了吗?”
微雨探出头来,应道:“都处理好了,菜也都洗好了,灶台也垒好了,就等小姐你来掌勺了。”
周疏宁点头,对长孙清明和姜放一歪头:“走,去后院。”
三人一起去了后院,才发现周疏宁不知道何时让人在后院建了个凉亭,凉亭里垒了个灶台。
灶台上已经摆满了各种食材,除了时令蔬菜外,还有一盘脆嫩的绿豆芽一和盘黄豆芽。
之前周疏宁让微雨去生豆芽,想了很多办法都失败了,最近做了个地窖,本来是用来囤放物资的,谁料竟生成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五六斤重的大青鱼。
周疏宁看着那肥厚的肉质,十分满意的嗯了一声:“今晚咱们就盘它!谁烧火?”
姜放自告奋勇:“我来我来!”
说着他放下枪,便扎进了灶台中,开始生火做饭。
周疏宁则倒了油,开始放葱姜蒜炝锅,香味瞬间便出来了。
再将青鱼块放进锅里,伴随着滋拉拉的炒菜声,那香味更是远远的飘到了门外。
这时有两个不宿之客相携而来,闻到香味儿两人对视一眼,关内侯笑道:“看来我们来得正好,又有饭可以蹭了。”
长孙暻缓缓点了点头:“难怪你总喜欢往别人家跑,果然是冲着这口吃的。”
关内侯不承认道:“那怎么可能呢?我这不是有事儿找他们吗?”
两人一进后院儿,便见周疏宁的柴火鱼刚出锅,十分不客气的一人拿了个凳子往灶台前一坐,惹得周疏宁啧啧道:“你们俩,是赶着饭点儿过来的?”
关内侯答道:“那不是,我今天是真有要事。今日帮你们办完事后,我们去了一趟燕山火器营。他们今日试雷轰车,炸出一些黑漆漆的东西。”
第194章 带了一名蒙面女子
当初周疏宁和长孙清明为了防止雷轰神器出事,便以秘信的方式把这样法宝献给了朝廷。
周疏宁用这法宝换来一个宁安县主的虚名,长孙清明也如愿的成立了火器营,如今并在曹将军麾下,由姜放直接管理。
姜放一听这个消息,皱眉问道:“今夜的事?我方才从火器营回来,叮嘱了他们测试的时候注意林火。来的时候还没炸出什么来,那当是夜间操练时炸出来的?”
关内侯点头:“应有一封寄往了你的千户府,但你眼下不在,回去应该就能收到消息。”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封细细的飞鸽传书,递到了周疏宁手上。
周疏宁接过飞鸽传书,只觉得写这书信的人是个人才,因为他在细细的信纸上还画了一个象形图。
一看那象形图,周疏宁立即便认了出来:“这……这是煤炭啊!”
周疏宁读史的时候了解过,人类在五千多年前发现的煤炭,而他所处的这个架空历史距离现代大约一千五到两千年。
只不过,人类使用煤炭做燃料的历史也只有一千多年,如今他们还管这种东西叫黑色石头。
众人齐齐看向他,并齐声问道:“何为煤炭?”
周疏宁的唇角高高扬起,兴高采烈道:“可以作为燃料,而且煤炭往往伴生着各种矿物质,我们这回要发达了!”
众人都看不出这煤炭的妙处,尤其是姜放,傻愣愣的问道:“黑漆漆的石头可以作为燃料?它又不是柴,不是草,怎么燃烧?”
周疏宁道:“其实和木炭的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木炭是以木材烧制而成,而煤炭则是由于地震将森林植被埋于地下经过千百年高温碳化而成。这可是好东西,冬天取暖有了它,比木柴不知道方便多少!快快,下令让他们将此处矿藏封锁,尤其不能让北辽人知道了,我们可以慢慢开采。”
关内侯一听周疏宁这么说,也意识到了这东西的重要性,当即便让跟随而来的下人亲自去燕山传递消息,让他们务必把矿藏封锁好,消息也封锁,并带一些煤炭下山勘验。
手下立即策马而去,关内侯和长孙暻则留了下来,眼巴巴的看着周疏宁炖好的灶台鱼,和里面各式各样自己吃未吃过,甚至还有见都未见过的蔬菜。
周疏宁只觉得大家都一样,任凭王侯将相,对口腹之欲也是深陷其中的。
周疏宁拿漏勺给他们一人盛了一碗,又让微雨杀了条鱼,开口道:“管饱管饱,省得关内侯出去再说我宁安县主不管饭。”
关内侯乐呵呵的接过饭碗道:“那还真得去说道说道,别的事倒还好说,不管饭可是大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