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长孙清明觉得自家媳妇经常说出一堆睿智的话,不过这话倒也不假,只要人是清醒的,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自有别人的想法。
  怕只怕既要这样还要那样,这样的人这辈子也是活不明白的,总不能所有好事全落到一个人头上。
  周疏宁和长孙清明回了西风村,这几日骁王在北疆折腾出了不少动静,案子却查的一点眉目都没有。
  倒是找借口来找了两次周疏宁,全被他给回绝了。
  骁王仿佛狗皮膏药一般,让周疏宁出门都变的麻烦起来。
  好在如今是冬日,他便索性闭门不出了,和微雨一起将攒了一个夏天的鹅绒毛清洗干净,做了两件厚实的羽绒大衣。
  那羽绒每一朵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的,用现代的缝纫工艺制做了内胆,又用丝绸制做了外皮,双层布料保证不钻绒,穿在身上厚实又保暖。
  另外还有两套贴身的薄棉衣裤,穿在羽绒大衣里面,这个冬天只要不下水,左右是冻不着了。
  长孙清明自美人关回来的时候,便看到周疏宁正打量着衣架上的大衣。
  见他回来了,周疏宁立即朝他招了招手:“快来试试我设计的新款御寒大衣,这可是我让微雨从赵大娘家的大鹅身上薅了一夏天的鹅毛才攒出来的。为了攒这些鹅绒,微雨不知道被那大鹅咬了多少次。”
  说来也有趣,那大鹅本来就和微雨有梁子,这下更是不能见面,一见面指定得打一架。
  好在入冬以后大鹅都不下蛋了,赵大娘便杀了给周疏宁送了三只过来。
  微雨看那大鹅嘴上两处黑斑,不正是和自己结下梁子的那只吗?
  小一年了,微雨对大鹅也有了感情,含泪干了两大碗。
  长孙清明穿上周疏宁给他制的冬衣,只觉这衣物轻便保暖还美观大方。
  对着铜镜照了又照,满意道:“爱妃做的衣服款式都比别家的别致,我真想知道你这小脑瓜子里哪儿来那么多奇思妙想。”
  周疏宁从前都是用自己曾看杂书的借口搪塞过去,今日却生出了想和长孙清明坦诚一些过往的想法,便道:“若过告诉你,我曾梦游奇境,那里衣饰文化风土人情与大晏大有不同,可以说要先进上千乃至几千年,太子殿下信与不信?”
  长孙清明认真看着他的眼睛,突然笑道:“嗯,信,爱妃说什么本殿都信。”
  周疏宁:……这恋爱脑没救了。
  长孙清明搂住他:“其实这个说法倒是更合理的解释了你的行事作风,若你真是生在大晏长在大晏,怎么可能完全没有大晏人的内敛和……虚伪?”
  周疏宁没想到长孙清明对大晏人的评价竟然是虚伪,不过倒也是,古代崇尚谦逊,而谦逊不就是另外一层意义的虚伪吗?
  周疏宁道:“太子殿下不觉得我是异类?”
  长孙清明摇头:“那能怎么办?也只能接受啊!谁让我是恋爱脑?”
  周疏宁:你真当这恋爱脑是好词儿了?
  就在两人抱在一起,穿着情侣装想腻歪一会儿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金虎的声音:“主子,太子妃,不好了,出事了!姜千户不见了!”
  第205章 周疏宁许诺三日破案
  周疏宁和长孙清明立即分开,便见金虎匆忙跑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件姜放的衣服,正是之前周疏宁担心他夜里放哨会冷,让黎夫人给他做的加厚棉氅。
  周疏宁上前问道:“怎么回事?细说一下!”
  金虎很显然是跑着前来报信的,喘的上气不接下气道:“昨夜刚好是姜千户带领手下巡夜,一夜平静,直到天快亮时,换岗的边军才发现昨夜巡夜的众人全都不见了,包括姜千户。”
  周疏宁的眉心紧皱起来,转身便要往边境上跑。
  长孙清明一吹口哨唤来了照夜白,翻身上马,并将周疏宁拉到了马上。
  灯下黑见状汪汪叫了两声,也扬起四爪跟着跑在了后面。
  颠簸的马上,长孙清明看到周疏宁竟有些微微发抖,说道:“别担心,姜放吉人自有天相,他不会有事的。”
  周疏宁却仍然放不下心来:“前几次出事的人也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们没有一个回来的,你觉得姜放能回来吗?”
  吉人自有天相这种事,周疏宁是从来不信的,他只相信事在人为。
  不论什么人,失踪的黄金七十二小时,如果人找不回来,基本上是不可能找回来了。
  所以他要立即赶过去,希望对方能留下什么蛛丝马迹。
  可是这件事真的太诡异了,几十个人凭空消失,怎么做到的?
  难道真像长孙清明说的那样,这世间有鬼不成?
  长孙清明道:“我知道你担心,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否则不是正中别人下怀?”
  周疏宁深吸一口气,眼泪却滑了下来:“你不懂,我初来北疆时,所有人都对我横眉冷对。唯有姜放,不嫌弃我戴罪之身,不怪我害他们一家跟着流放。甚至顶着别人不理解的目光,哪怕我一再拒绝他的示爱也不曾有过任何抱怨。每月发饷,便第一个把钱给我送过来。要么买粮买肉,要么买衣赠药。他对我来说不光是弟弟,也是不光是一个恋慕者,我已经把他当成家人了。”
  长孙清明十分理解他的感受,人于微时的感情最珍贵,更何况姜放确实是这世间难得的至纯至真的少年郎。
  两人加快了骑马的速度,赶来西大营时,曹将军已经在现场了。
  他见周疏宁和长孙清明来了,立即上前拱了拱手:“世子,县主,我便不多说废话了。那处便是姜千户巡夜的城墙,二位可以去查看一下。”
  周疏宁和长孙清明点了点头,一起上了城墙,灯下黑也跟着跑了上去。
  那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墙,没有打斗痕迹,也没有任何人为的破坏,几十个人就这么凭空消失了。
  周疏宁看着那座城墙,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莫名其妙的消失。
  就如人间蒸发一般,一丝线索都没留下。
  突然灯下黑的叫声传来,周疏宁转身朝它的方向跑过去,顺着灯下黑叫的方向看了一眼,发现城墙下方有一枚束发的竹簪。
  周疏宁立即跑下城墙,捡起那枚竹簪,上面传来若有似无的竹香味,是姜放的。
  因为普通人用的洗头粉只是皂角香,周疏宁给亲朋好友的全是加了秋月诗所调的香味剂。
  女子的是桂花香,男子的是竹香。
  所以这枚发簪,只能是姜放的。
  姜放在城墙上巡防,发簪却出现在城墙下,还不是不慎掉落的那种,这处距离城墙至少有二三十米。
  长孙清明也跟了过来,看了一眼那发簪道:“看来是姜放故意留的线索,这个方向应该就是他们消失的方向。”
  周疏宁点头:“我们顺着这个方向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别的线索。对了,你那里有没有擅长侦探破案的高手?术业有专攻,我觉得专业的事还需交给专业的人。”
  长孙清明点头:“有,便是上次我和你说的明字48号。”
  周疏宁道:“那真是太好了,让他带上狗,灯下黑能发现线索,他那么多狗,肯定也能发现。”
  长孙清明直接燃放了一个信号弹,那信号弹是针对兽字营的,如今明字48号已经是兽字营统领。
  谁料信号弹发出去,第一个等来的却不是明字48号,而是骁王。
  长孙清朗还没忘了他此行的目的,坐在轿椅上懒洋洋道:“哟,周小娘子,当初我左央右求你都不给我的火药,如今倒是给了别人?唉,你说说你这是什么眼光?放着当朝亲王不跟,非得跟一个私生世子。”
  周疏宁皱眉,一脸沉郁的看向长孙清朗,心道这个炮仗这时候跑来添什么乱?
  长孙清朗却十分理所应当的说道:“父皇让我巡查四境,为期一年,这北疆便是本王要巡查的第一站。前面的案子你们还没查明白,这便又出了新案子。唉,曹将军啊,你可知罪?”
  不远处的曹立春一听,立即拱身道:“王爷说的是,臣知罪。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赶快把人找到,把案子破了为要。”
  长孙清朗仍是一副不疾不徐的模样,他冷哼一声:“我能不知道案子要破吗?只是曹将军你打算怎么破?总得有个方案吧?”
  曹将军心里当然也没底,之前巡防的人凭空消失,他便请了郡丞,郡丞也派了北疆负责刑案的提刑官,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
  就在曹将军哑口无言之际,周疏宁上前道:“我来负责吧!三日之内,给王爷和将军一个交待。”
  长孙清明没说话,因为他知道,周疏宁做了决定的事,任何人都拦不住。
  而他之所以给出三天的承诺,就是因为那黄金七十二小时,超过了三天,失踪的人基本就没有活路了。
  坐在那里的长孙清朗狂笑一声,开口道:“好,若是三日内你没能侦破此案,该当如何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