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今夜却突然化身小娇妻,让长孙清明颇为意外。
周疏宁懒洋洋的享受着此刻澎湃的安全感,脑中琢磨着借口,半天后才道:“如果我说,我只是馋你的身子了,你怎么想?”
长孙清明:……
瞬间,不好的预感在周疏宁的周身萦绕,果然,下一秒,长孙清明就把他剥了个干净。
周疏宁推着他的胸肌,后退道:“别别别,我就是跟你开个玩笑,你你你给我清醒一点!”
长孙清明一哂:“是你先撩我的,今日你这副模样,我若是不做点什么,那就太对不起你精心给我铺设的温柔乡了。”
说罢长孙清明解下了周疏宁的发带,周疏宁瞬间便燃起了更加不祥的预感。
果然,下一秒,长孙清明将周疏宁的双手按住,居高临下给他一个邪恶的微笑。
周疏宁:……
啊啊啊你个混蛋,老子为你操劳后嗣,你却要和老子玩这种扑累,你是不是个东西啊啊啊!
他气呼呼的嚷嚷道:“长孙清明,你给我松开!”
长孙清明都惊呆了,质问道:“爱妃变脸比翻书还快,刚刚那个娇滴滴的柔弱小娘子呢?但没关系,再多骂两声,爱妃越野,本殿越喜欢!”
周疏宁:!!!
死变态啊啊啊!
一开始周疏宁嘴里还骂骂咧咧,后面便半分力气也使不出了。
满配硬件大男主不是盖的,长孙清明怎么都不满足,尤其看着他被自己亲的红肿的嘴唇,故意在他欲罢不能时疏离,就是要看他祈求索要的模样。
周疏宁觉得自己像只被玩坏的破布娃娃,红着眼睛哀求道:“清明,求你。”
长孙清明才纡尊降贵,将今日那反常的小娇夫溺毙在温柔乡里。
今日周疏宁觉得是个教训,以后千万不要在这头狼的面前瞎撩,否则最后吃苦的肯定是自己。
长孙清明却搂着他睡的正酣,气的周疏宁直想踹他两脚。
谁料一脚下去,对方却幽幽睁开了眼睛,一把将他搂回怀里:“爱妃不累?不想多睡会儿?”
周疏宁刚要说不累,随意即识到了什么,开口道:“累累累,睡睡睡。”
说完他装模作样再次闭上了眼睛,贴回了长孙清明的胸膛上。
长孙清明在他头顶之上低低的笑了笑:“阿宁,你在怕什么?昨天晚上你不是挺享受的吗?”
周疏宁闭着眼睛不想说话,脸都要烧死了,那种羞耻他这辈子也不想再体验。
长孙清明却故意把他抱到枕头上,与之视线齐平:“你不说话?好,那便再来一次。”
周疏宁终于不装了,开口道:“别别别,……殿下,我疼……”
长孙清明一听,立刻有些担忧道:“是本殿伤到你了吗?让我看看,药好像没带,我这便回去给你拿。”
说着他便要起身,却被周疏宁给拉住了:“不用,没有特别疼,殿下不用忙了。陪我睡一会儿可好?”
长孙清明重新躺了回来,再次将他捞回怀中,点头道:“好,那你要回答我一个问题。”
周疏宁点头:“你问吧!”
长孙清明问:“昨夜之事,你可喜欢?”
周疏宁脸颊烧烫的嗯了一声:“喜欢,其实只要是你,怎样我都喜欢。有时候过火一点,就还挺刺激的。”
长孙清明垂首在周疏宁的唇畔吻了吻:“我也一样的,只要是你,我永远都有倾诉不完的爱慕。阿宁,那不是折辱,那是我越种越深的情根。”
两人互相倾诉了许久的爱意,直至日上三杆,周疏宁才惊问:“今日你不去早朝吗?”
长孙清明无奈的将他搂回怀中:“五日一休沐,你又忘了。而且近日又要到母后忌日,父皇下令休沐三日,为母后祈福。”
周疏宁松一口气,心想古人真的很会养生了,五日一休沐外逢各种节日生辰还要连休,谁羡慕了他不说。
长孙清明又道:“昨日匆忙入宫,父皇找我商议四国朝会之事,我可能要和吴大人打些时日的交道。”
第273章 三省六部官制细则
周疏宁记得,吴大人正是典客,是负责外交事务的。
这个架空的世界很有趣,作者仿佛十分随心所欲,设定也是五花八门。
架空的世界明明是三公九卿制,偏偏还给官员们分了品级。
要知道品级制和三公九卿制是两种不同的官制,只能说作者为了方便写文,把这些设定全都乱扣进了文里。
周疏宁见长孙清明和他谈起了正事,心下稍稍松了口气,倚在长孙清明的胸口上说道:“殿下有没有觉得如今的官制有些混乱?而且很多职权也不明确,比如大昭狱卿负责大昭狱,还要负责刑审,治安,京城巡防。忙不过来不说,还会出现诸多疏漏之事。而且这个三公九卿制,对于如今的大晏来说,也有些过时了。”
如果未来长孙清明一统大晏,这种官制更会出现短板。
长孙清明其实也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拿他四皇叔来说,是负责国之财政的,但他还要管督造,包括但不限于土木水利机器的工程制造。
长孙清明问:“阿宁有什么想法?其实父皇也一直有心变革,但如今这套制度沿用了几代,想要完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周疏宁眨巴着眼睛:“我倒是有一套完整的官制,殿下想了解一下吗?”
长孙清明一手搂着周疏宁,大手在他滑如丝缎的脊背上拂略着,眼中却闪过一丝笑意:“其实你早就看这乱七八糟的官制不顺眼了吧?否则怎么可能说拿出完整的官制便能拿出来?爱妃具体说说,如何改革?”
周疏宁淡笑一声,心道我只是站在了历史巨人的肩膀上,也只是历史文化的搬运工罢了。
他想了想道:“三公九卿对于从前的诸侯割据来讲是适用的,但如今大晏已经实现了基本大一统,不如试试三省六部制。”
长孙清明心中的旖旎思绪瞬间被打散了,聊起正事,他的智商便重新占领了高地,起身披上中衣并拿出了文房四宝,开口道:“你说,我来记。”
周疏宁也穿好了衣服,开口道:“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其各所司殿下大概应该也知道。中书省负责掌管机要政令,也可称内阁,是皇上的直属机要部门。下可设政、军、监察司,对朝中众臣有督监的作用。门下省顾名思义,天子门下,是皇上的侍属。负责皇上的守卫,纳谏,起居,弹劾等要务。可与中书省同掌要务,共议国政,审查诏令,签署奏章等等。下可设给事中、常侍、起居令、谏议大臣等职。至于尚书省嘛,那便是做实事的部门了,下设六部各司其职……”
长孙清明笔走龙蛇:“爱妃稍缓,待我写完……”
只见长孙清明画了个思维导图出来,最上面是皇帝,下设三省,写至尚书省,又分出六个分支来。
周疏宁见状接着道:“六部就好说了,一为吏部,掌官官吏的任免,包括但不限于科举考试,升迁调任,查验抄家等。总而言之,只要是与官员相关的工作,全都交给吏部来管。第二个是户部,就是萧皇叔做的那个活儿。话说这位皇叔最近是不是一直躲着我们呢?连香凝都被禁足了……”
长孙清明失笑,萧王知道夏卿这个便宜儿子就是太子后已经告假半个月了,政务全都交给了他手下一个门生。
不过他们正是聊正事的时候,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
周疏宁又道:“户部可掌户籍、财政,包括但不限于土地、田产、赋税、奉饷,但凡是和钱挂钩的,全都交给户部。”
“第三礼部,钦天监此时所做之事,便可全归礼部。掌祭祀礼乐,可与外交部门配合以礼待客。”
“第四兵部,这个便不用我多说了吧?所有军务事件,全归兵部。”
“第五刑部,和大昭狱可并为一部,主刑罚狱案,也可为政令法律推行机构。普通刑案可由地方审理,死刑案则要上报大昭狱核准方可执行。”
“第六工部,各囤田水利建筑路政工程,全归此部。”
周疏宁说完只觉口干舌燥,再看长孙清明所记录的,竟一字不差全写了下来。
他指了指下面道:“还可在此外设鸿胪寺,掌管一应外交事务,便是那位吴大人所掌的典客司。”
长孙清明又将鸿胪寺三字记下,轻轻搁了笔,赞了一句:“妙,妙啊!这样一来便能让各部各司其职,问责起来也能责有所属。”
周疏宁点头道:“这样一来,就不会存在一官多职的情况,做起事来也更加条理分明。皇上也不用担心无人可用,一个萝卜一个坑,铲掉一个,自有下面的顶上。至于下设地方官员,……还得容我再细细琢磨一番,倒也不急于一时。”
三省六部制已经是历史上十分成熟的官制了,是经过历史上下几千年验证过的。
直至新中国成立,才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也是换了种形制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