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周疏宁明白过来了,原来这小子是来帮自己的,倒也算有心。
  一旁皇后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本就是皇后,若是被皇上查了出来,那她定又要受罚,搞不好连凤印都要被收走。
  吴大人也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也跪到了殿中,声如洪钟的拜到了地上:“皇上,老臣有话说。”
  皇帝挥手道:“吴老请讲。”
  吴大人道:“老臣也算两朝臣子,先帝亲点的首甲第二。别的老臣不敢倚老卖老,在教养儿子这件事上,老臣一直秉持着正直诚信,忠厚坦白为第一坚守。会便是会,不会便是不会,考成什么样都能接受。吴家子孙,绝绝对对不会舞弊。求皇上彻查此事,以还我吴家儿孙清白!”
  本来这只是一件小事,如果主考官想大事化小,便会把这件事压下来。
  甚至吴大人也会给一个面子,毕竟涉及到皇后,为了日后好相见,吴大人也不会揪着不放。
  前提是,这件事没有被捅到皇上面前。
  而且这件事明显就是冲着他吴家人来的,并不仅仅是针对吴千云。
  吴大人想韬光养晦,但这次他们躲过去了,下次呢,下下次呢?
  想想那位秦大人,在别人手底下蝇营狗苟,看他人脸色,仰别人鼻息的日子真的不好过。
  皇后却在强自隐忍着,如果说刚刚绑了尤将军是迫不得已,此刻的皇后便有些招架不住的意思了。
  她没想到,姓吴的竟然会给她来这一手。
  还有那周疏宁,吴家之所以能幸免于难,定是有他的手笔在里面。
  想不到他们竟成了一丘之貉,吴老头当真不要自家外孙女了不成?
  明堂之上,皇帝果然勃然大怒,吩咐道:“带尤千里!反了,竟敢动科考,是不想活了不成?”
  方才被押下去的尤千里,又被皇帝召了回来。
  皇后心内惶惶,捂了捂胸口,上前对皇帝说道:“陛下,这尤千里罪不可恕,但臣妾与他毕竟有些关联,不好在此观审。臣妾避嫌告退,望皇上恩准。”
  皇帝挥了挥手,示意皇后退下。
  皇后退出河清殿,低声吩咐大宫女:“告诉尤千里,他的妻儿老小,本宫会替他照顾好的。”
  大宫女应了一声,便转身去办事了。
  后面的审问,倒是不出周疏宁的所料,尤千里招认了他收到举报前去搜索的事实,却并不承认他是受人指使。
  不论后面大昭狱的刑审官如何审问,上了重刑,他都咬紧了牙关说一切都是自己贪功冒进,后面绝对没有任何人指使。
  科考非小事,皇帝将尤千里判了重罪,杖一百,发烟障之地充军。
  这一百杖尤千里都不一定能撑,一般人到六七十的时候就已经血肉模糊,不成人形了。
  而且皇后也不会让尤千里活着离开京城,饶是当初的长孙清晗,如果不是周疏宁和长孙清明的帮助,他都不可能逃过皇后的毒手。
  两天的案子审下来,京城闹的沸沸扬扬,好歹风波是平息了下来。
  周疏宁再次见识到了皇后金蝉脱壳的能力,对长孙清明叹息道:“她还真是老奸巨滑,这都擒不住她。”
  而且尤千里也只是她手下的一个小喽啰,断掉便断掉了,没什么值得心疼的。
  周疏宁倒也不气馁,反正日子还长,总有机会能扼断她的命脉。
  长孙清明半搂着他的腰,说道:“她如果没两下子,怎么可能得到那个组织的赞赏。阿宁别担心,我们的赢面很大。”
  周疏宁点头,搂住他的脖子问道:“那你觉得我这次办的事漂不漂亮?如果不是我,吴典客也变成皇后手下了。”
  长孙清明十分欣赏的点了点头:“嗯,阿宁最厉害了!”
  周疏宁问:“那你打算怎么奖赏我?”
  长孙清明低低笑了笑:“奖赏啊?阿宁想玩点什么有趣的?”
  周疏宁的唇角噙了笑,他狡黠一笑,低低在长孙清明耳边道:“客官你说什么?郎倌卖艺不卖身,你怎可轻薄于我?”
  第293章 你能不能按剧本来
  长孙清明觉得周疏宁在玩火,居高临下的对他道:“所以今天的主题是角色扮演吗?倒也不是不行……”
  周疏宁笑的根本就停不下来,说道:“不好,我有点笑场,怎么办?”
  长孙清明却冷脸挑起他的下巴,沉声道:“把本太子伺候好了,以后有你的好处,封你做个中山王如何?”
  周疏宁哭笑不得:“你个昏君预备役,非皇子不得封王,你上来就给个异姓封二字郡王,你特么江山还能坐得稳吗?”
  长孙清明也被他给逗笑了,根本就演不下去:“阿宁,你能不能按剧本来?我好不容易进入的角色。”
  周疏宁的眼中泛起了雾蒙蒙的水汽,软声问道:“真的吗太子殿下?您不会骗的是吗?”
  长孙清明满脸的狂傲之色,表情里透出周疏宁从未在他身上见识过的王霸之气和二世祖气息:“普天之下未来都是本殿的,美人儿还不是想封什么封什么?”
  周疏宁笑不活了,他觉得这个模式真心不好调动情绪,全靠长孙清明脸能打。
  他想象了一下长孙清明穿越现代的模样,混不下去去当群演,导演被气吐血最后又实在舍不得这张脸,让他演一个哑巴新郎。
  长孙清明可能也觉得这种角色不适合自己,他低笑一声抵在了周疏宁的胸前,反而有些小儿女姿态的轻声道:“其实相对你口中那所谓的霸主来说,我应该对你的依赖更甚。”
  周疏宁纠正他道:“那叫霸总,现在我是霸总,你是我的在逃小娇妻。”
  长孙清明:……好像也不太对。
  但氛围意外的对了,周疏宁第一次居高临下跨于长孙清明腿上,腰被那双有力的大手扶住。
  周疏宁小声吩咐道:“去椅子上,清明,想不想?”
  长孙清明怔怔的点头,轻轻抱起周疏宁,将春色赋予山川与幽谷。
  傍晚的时候,微雨给周疏宁送来了吴家的请帖。
  周疏宁此时正斜斜的倚在榻上,有些事已经不想避讳微雨了。
  小丫头心知肚明,就算心里再一片尖叫鸡,也不会表现在明面上,只是给自家少爷倒一碗参汤补补身子。
  从前还想着给太子殿下也备一碗,结果看太子殿下那生龙活虎的模样,她怕别人喝了流鼻血,糟罪的还是自家少爷。
  周疏宁拢了拢长孙清明走之前披到自己身上的大氅,问道:“请帖是谁送来的?这送来的未免太匆忙了些,今晚便让我过去?”
  微雨答:“是吴家的老管家,说是准备了好几天,见你一直在忙尤千里那件事才拖到今天的。”
  吴家人的眼睛都是钻打的,直到确定周疏宁没有正事了,才让人送来了请帖。
  周疏宁明白,便对微雨道:“应了吧!我准备准备,晚点就过去。”
  他对吴家人其实没有任何意见,甚至对吴氏也只是厌恶而已,真正该恨的只有周宗儒。
  但凡周宗儒做一个为人父为人夫的正常人,周疏宁都不会让他这样凄惨下去。
  而且之所以选择应吴家的约,也是因为他请帖上写的是周疏宁三个字。
  吴家人心知肚明,看来是想把这件事挑明了。
  周疏宁也堂而皇之的穿上了男装,玉冠束发,大带束腰也镶嵌了玉石,还罩了一件描了金丝的月白色广袖长袍,再拿上长孙清明给他用金箔描画的折扇,让人远远看上去就很有钱。
  很有钱的周疏宁刚要出门,随手又拎了一双很贵的鞋,让微雨用木盒装了,打算再送给吴小公子一双。
  吴家是书香世家,招待的礼数十分周全,竟全家人都等在了院子里。
  周疏宁见状不好意思的笑笑:“这怎么好意思?吴大人,您还是让大家该忙什么的忙什么去吧!晚辈实在担当不起啊!”
  吴大人却摇了摇头:“担当得起,怎么能担当不起呢?你可是我们吴家的恩人,吴某携全家,感谢周公子大恩。”
  说完他双手拱起朝周疏宁一揖,吓的周疏宁赶紧跳开,说道:“不行不行,长辈的礼我还是受不起。”
  吴大人见他坚持,便道:“那就让千云给你道个谢吧!这小子,算他命大,否则这通苦怕是要吃上了。”
  排在后面的吴千云上前,朝周疏宁深深一揖道:“多谢疏宁表哥救命之恩。”
  周疏宁也只得受了吴千云这一礼,伸手从微雨手中把那个鞋盒送到他手上道:“幸亏我是备了礼物过来的,否则你这一礼我还真不好还。”
  吴千云接过鞋盒,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
  说着他打开,见是一双同样描金绣银,只是鞋尖上的金珠换成了白色的大东珠,也是同样的价值连城。
  吴千云的眼中闪过浓烈的喜色,抱着鞋盒便往脸上贴:“谢谢疏宁表哥!上次那鞋子毁了,我真的万分痛惜。想不到表哥如此有心,竟又送了我一双。这双也好漂亮,千云甚是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