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长孙清明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全,那便依你而言。”
  周疏宁道:“刚好我也好久没见太后了,给她备了点小礼物,明日去她那里住上一晚。”
  于是第二天,周疏宁便带了一箱子的礼物,去了太后所在的凤台寺。
  他猜想,太后之所以久居凤台寺,除了想对自己早年的所做所为赎罪外,应该还有别的原因,会是什么原因呢?
  带着这个疑问,他挂上一脸笑意,迎上了一早便等在山脚下的太后。
  太后一见到他便开始担忧的数落:“你这个死丫头啊,想我了便和我说一声,我自会下山去看你。”
  周疏宁轻声笑道:“哪敢劳烦太后亲自下山呀!自然是要当小辈的上山来看您了。”
  太后立刻上前扶住他道:“难得孙媳妇有心了,你这么孝顺,老婆子我以后可要享轻福喽。”
  周疏宁和太后聊着闲话家常,但是他不能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看太后的,便开始寻找契机,和太后聊起了当年的话题。
  第321章 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周疏宁扶上太后的胳膊,有些羞涩的说道:“太后,我初为人母,太后可否传授我一些经验?毕竟我还年轻,有些事不是很懂。”
  太后轻声的安慰着他:“第一次是这样的,当年我……”
  太后的声音倏然而止,仿佛想到了不好的回忆,眼神里的悲伤油然而生。
  当初她怀胎七月,眼看就要生了,却被那个贱妇使计推入莲花池里。
  孩子生出来的时候一身青紫,是个成了形的男胎。
  见太后状态不佳,周疏宁瞬间便换了个话题:“早前一直听说太后喜欢点檀香,今日我便给太后带了个香炉过来,您要不要赏玩一下?”
  太后也强自从刚刚的伤感中抽离出来,牵了牵嘴角道:“我这里香炉都能堆成小山了,你不用特意给我带。带着身子,还是少操些别的心。”
  周疏宁撒娇道:“带都带来了,太后不看看,可是嫌我买的不够合心意?”
  太后无奈的点了点他的鼻子:“你这个死丫头,我这老婆子可要被你拿捏死了。谁让我喜欢你呢?罢了罢了,拿出来让我看看吧!”
  太后喜欢周疏宁不是无凭无据,主要还是因为按照他说的那套法子生活以后就再也未失眠过,整个人的状态肉眼可见的好。
  甚至从前一直花白的头发,近日竟有长出黑茬儿的势头,老人家更高兴了。
  而且周疏宁每来看她一次,她的心情都肉眼可见的好起来,身体状态也会好很多,这可能就是佛家所说的正向影响。
  周疏宁吩咐微雨把他特意给太后订制的香炉给捧了出来,香炉拿出来的时候,太后便对他造型奇特的香炉产生了好奇,竟是一只通体白玉雕成,烟道镶金,烟座陶瓷的莲花宝座。
  太后好奇的摸了摸那香炉,摇头道:“这炉鼎是否小了些?插不住香吧?精致是精致,倒是不实用了。”
  周疏宁朝微雨眨了眨眼,又对太后说道:“太后别急,我来给您变个戏法。”
  说着他从微雨手中接过为太后订制的檀香,又用火折子点燃,便见袅袅青烟先是向上打了个旋儿,而后徐徐顺着金制的烟道涌出,在莲花玉座里集聚,形成了一汪若隐若现的烟溏。
  太后惊的下巴都快要掉了,开口道:“这……这是,佛祖显灵了吗?为什么烟会往下流?像水一样,也太好看了!”
  太后终年不下山,还不知道山下周疏宁的倒流香已经卖疯了。
  不过周疏宁亲自为太后设计的这款可是孤品,单是玉的成色便价值不菲,里面还镶嵌了好几颗钻石当莲蓬子,在烟底泛着若隐若现的微光。
  周疏宁笑道:“太后您不要动不动就佛祖显灵,佛祖是有大事要管的,人的这点小事都要管,那他还忙得过来吗?这其实就是个虹吸原理,焚香的烟颗粒又比较重,这才流到了池底。您就说您喜不喜欢吧?”
  太后点了三次头:“喜欢,喜欢,真真喜欢。你这个丫头,还是你会拿捏我这老婆子的心啊!”
  她上前左看看,右看看,又闻着那檀香的味道,很显然喜欢的不得了。
  周疏宁又趁机介绍:“这个檀香的味道是经过改良的,不会像普通檀香冲撞人的肺腑,但也不能一天到晚点着,最好早起点一支便熄了,室内通风换气。尤其不能一天到晚燃香,对老人家的肺不好。”
  太后应了:“从前你说的时候我还没注意到,只当是佛祖不原谅我的过失,让我赎罪呢。依你之言停了些时日,倒真的不咳了,肺腑通畅了,精神也好了。唉,果然求佛不如求己。”
  周疏宁见她不是那种说不通的老顽固,这就挺好的,如果在新世纪,老太太应该也是个非常开明的大家长。
  他又将给太后准备的小礼物全都拿了出来,哄的太后眉开眼笑,让后厨做了一大堆好吃的招待他。
  多数都是从他的宁安酒楼学来的,后又经过改良,清淡适口了很多,很适合老人家。
  周疏宁吃过饭,又陪太后在院子里的凉亭里下了会儿棋。
  此时京城已入夏,但山里十分凉爽,尤其是山顶,山风吹来时周疏宁整个人都舒服了。
  他连赢了太后三局,太后把子一扔生气了:“你这死丫头,就不能让让我?”
  周疏宁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太后,这世界上能让你的人多了,如果连我都让着您,那您还怎么认清自己?”
  太后无奈的笑了笑:“我还能说什么?你这丫头永远都把我拿捏的死死的。”
  周疏宁上前乖巧的给太后捏着肩颈,手上的力道让太后瞬间放松了下来。
  就着徐徐的晚风,周疏宁终于把话头打开了:“您今日看着心情不太好,是我的错觉吗?太后,您是不是有心事?”
  太后强制牵笑的嘴角终于落了下来,抬手拍了拍周疏宁的手背:“你别多心,不是因为你,都是陈年往事了。”
  周疏宁给太后倒了一杯花露奶羹,加入了自己带来的蔗糖,这也是安达给他带回来的,可惜数量稀少,只能自己留用。
  太后尝了一口花露奶羹,表情瞬间不一样了:“这个味道好,清甜清甜的。”
  周疏宁把剩下的蔗糖全都塞进了太后的手中,太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了,口中却在埋怨:“你不要什么都给我,只要有一点我表现出喜欢的东西就全都给了我,你自己不留的吗?”
  周疏宁淡笑:“这点东西,我还能没办法弄来吗?您就安心留着,我可是无所不能的宁安公主啊!”
  太后无奈的笑了起来,笑完又叹了口气,终于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当年,我怀着茜儿,被妖妃设计推进湖里,导致胎死腹中。正是今日,荷花漫天盛开,我一时贪恋美景,便酿成了大祸。”
  周疏宁惊讶的微张开嘴,心想要不要这么巧,偏偏是今日,太后失去了腹中的孩子,也是因此而再也不能生育。
  第322章 太后讲述的陈年往事
  太后说到这里的时候只是伤感,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无比愤怒:“最让我伤心的却不是失去茜儿和再拥有孩子的能力,而是先帝的态度。他明知这件事是妖妃在作乱,却只是罚她禁足半月,从未对我有过半点愧疚。甚至在她解了禁足后连续三天宿在她的宫里,全然不顾刚刚失去孩子的我,也不顾那日是十五,他忘了我还在等他。”
  每月初一十五,皇帝必须要去皇后殿里,哪怕只是坐坐。
  这是祖训,也是规矩,哪怕今上厌烦了当今皇后,这个规矩也从未坏过。
  至少不会在初一十五去其他妃子的宫中,这分明就是打皇后的脸,还不如把她废了来的痛快。
  周疏宁满是心疼的看着太后,问道:“所以,您后来才会将当今皇上认作义子,领回宫中吗?”
  太后却微微怔住,摇了摇头道:“不,不是我的主意,是有人给我的建议。其实宫里的人都忘了那个孩子的存在,如果不是我去查起居注,也忘了皇上曾经宠幸过一个小宫女,而那个小宫女出宫的时候就已经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她当初可能是出于侥幸心理,想独自一人把这个孩子养大。虽然我不明白,分明她如果告诉皇上就能拥有泼天的富贵,诞下皇子至少也能封个嫔位,她却选择了什么也不说。如果不是后来有太监来报,他可能这辈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宫外有个儿子。可惜后面状况百出,他始终也没有机会把孩子接回来。直到朝局稳定下来,国事繁忙的他也一直没想起这件事。至于其他人,人人皆以贵妃马首是瞻,她的儿子也已被封为太子,又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提那个宫外的皇子。毕竟那个皇子和贵妃的孩子差不多大,听说读书和明事理都优于常人,那会是个强有力的对手。”
  听到这里,周疏宁的心里产生了些许怀疑:“哦?那是谁给太后出的主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