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关于这一大案,当初可是震惊朝野的,皇帝亲自督办,砍了河西几十名官员。
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开了眼,砍完那批员官后便下了一场大雨,河西大旱迎刃而解。
皇后却在听到这件事的时候,身体稍微震动一瞬,随即开口道:“这个案子不是已经结了吗?当初砍的砍,关的关,流放的流放。太子殿下这个时候说这件事,是要把已经盖棺定论的案子重新拿出来审吗?”
长孙清明冷哼:“的确,这个案子的确已经结了。可当初父皇不论怎么查,都查不出那将近一百万两银子的去向。那不是一百两,不是一万两,而是一百万两。这么多的钱,怎么就在这世上人间蒸发了?直到去年,我无意间查到一桩小案,牵扯出了当年的旱灾贪墨一事。皇后娘娘真是做的仔细,足足一百万两银子,竟全都流向了后宫!也不知道皇后娘娘身处深宫,上哪里去花那么多钱?”
皇后面色冷肃,开口道:“太子说话要讲证据!这一百万两银子不是说藏便能藏住的,中宫就那么大点的地方,怎么可能藏得住?”
长孙清明笑道:“是藏不住,但当时皇后娘娘正在举办百果宴,每天好几马车的果子往宫里送,又有好几马车的厨余垃圾运出去。过一过皇后的手,便全都流向了南疆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也不知这小镇里藏着什么,能惊动皇后娘娘花那么多钱养着?”
皇后气的手指颤抖:“你……你胡说八道什么?这是污蔑!今日你又是栽赃,又是污蔑,本宫倒是真见识了,你当真要置我于死地不成?”
长孙清明当即与她对峙:“皇后娘娘心里明白,单凭这些东西,根本无法撼动娘娘的根基。那三把保护伞,可是把娘娘护的严严实实的。哪怕后面那十年,娘娘向后宫嫔妃每个宫里都送了一碗避子汤,使得宫中那十年颗粒无收。即便如此,娘娘也能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至少能在冷宫里过个舒心宁静。”
这一番话应该是说到皇后心里了,她自知今日长孙清明前来发难,肯定是拿足了她的证据。
但那又如何,大晏祖训摆在那里,她是不信长孙清明敢违背祖训。
谁料长孙清明却将手中的罪状书一扔,说道:“但是没关系,这些东西,本殿可以一条都不参考。劳烦皇后娘娘再见一人,只要见了他,我相信您会坐不住的。”
皇后皱眉,觉得长孙清明是在虚张声势:“有什么证据你便拿出来,我敢做,便敢认!这个皇后,我也早就做够了!皇上偏心,偏到了祖宗坟头沟里去了!我身为大晏皇后,却被冷落至此,他日我见了大晏祖宗,也定要告上一状!”
长孙清明轻笑:“好,那皇后娘娘便早日下去吧!来人,带证人!”
周疏宁趴伏在钟楼顶上看的热血沸腾,扑腾的脚低声嚷嚷道:“快快快,让我看看你到底有什么底牌!”
金梧卫自两侧分开,留出一条通道来,黑暗的尽头,夜色笼罩中,几名身穿布衣的身影正缓缓朝这边走过来。
来人一男一女,一男童一女童。
直至那人走近了,众人才终于倒吸一口气,竟是已被赐死多时的长孙清晗!
周疏宁也惊呆了,低声呼道:“长孙清晗不是死也不肯出来作证吗?太子殿下竟然说服他了?”
身后的小阿弼也终于幽幽说道:“看来,太子殿下私底下真的做了很多事。”
周疏宁心中酸酸胀胀的,明白他这些时日早出晚归,定都是为了这些事,而且应该不止这些。
他是这世间最优秀的长孙清明,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准备便朝皇后发难呢?
果然他说要一举按死皇后,便有十足的把握让她死。
如他们所料,皇后一看清长孙清晗的脸便吓的后退一步,惊叫着差点摔倒。
长孙清明上前,命左右将皇后扶住,问道:“现在知道怕了?你做这些的时候,怎么没想想后果?”
再看长孙清晗,他已是满脸泪痕,缓缓双膝跪到了皇帝的面前,一个头嗑到了地上。
抬起脸时,语调已泣不成声:“儿臣……孙晗,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后面的二皇子妃和两名皇孙也都跪到了他的身后,默默垂泪。
虽然皇帝一直知道,自己的二儿子没有死,而是被周疏宁以假死神药想办法瞒过了所有人的耳目。
但如今看到活生生的儿子跪到他面前,仍忍不住老泪纵横。
他上前将长孙清晗扶了起来,说道:“憔悴了,倒是结实了不少,北疆磨砺人啊!”
第395章 长孙清晗有被迫之嫌
长孙清晗却哭的呜呜咽咽,语不成调道:“父皇,儿臣知错了,真的知错了。”
老皇帝此时看着这个被自己亲手判了死罪的次子,一时间也是悲从中来,虽然当初一切都有事出有因,可他对这个儿子的确没有尽到为人父亲的责任。
稚子无辜,哪怕他是为了磨砺他,想让他成为大晏的一把好刀,可那毕竟是亲生骨肉,看着被搓磨成这样的儿子,老皇帝一下子仿佛老了好几岁。
老皇帝叹了口气,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先听听你大哥怎么说吧!”
此情此景,不是父子互相倾衷肠的时候,皇后还被人架在一旁瑟瑟发抖呢。
长孙清明冷冷看着皇后,开口道:“赵氏,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赵皇后在看到长孙清晗的时候便知大势已去,她与长孙清晗之间种种,皆是通敌叛国不可饶恕的重罪。
而且她是背后掌控的那个人,且长孙清晗有被迫之嫌,家人子女那个时候全被皇后拿捏在手上。
赵皇后颓然的看了一眼皇帝,片刻后反而疯了一般的笑了起来:“皇上,你不觉得现在才发现我的一应动作,为时已晚了吗?怪只怪你厚此薄彼,既然一心只爱夏言暖,又为何还要娶别人?还有你,长孙清明。你既然一心只爱周疏窈,为什么还纳了两名侧妃?既然没办法平衡后宫女人的心,就不要怪女人们心生怨气。当初我一心一意对你们的时候,也不见你们对我有半分感恩呐?如今出事了,又一个个跑来兴师问罪了,早干什么去了?”
趴在钟塔顶的周疏宁都惊呆了,心想你利用别人的人脉关系自愿进了宫,成功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位高权重的皇后,却还想着男人的真爱。
做人不能既要还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她也不想想,凭她医女的身份,别说是入宫为贵人,当宫女都要考虑一下。
周疏宁叹了口气:“人心不足蛇吞象,不过倒是一把好的磨刀石。”
长孙清明在经历了亲情的背叛后,心境只会越发的坚如磐石。
当然,如果不恋爱脑的话,也就幸亏他遇到的是自己,不然又是一个商纣王。
皇帝却并没有心情听皇后发散怨气,他对皇后那几分情,本来就是念在她照料长孙清明有功的份上。
而且他封赵氏为皇后,也是因为夏言暖和长孙清明。
当时的情势也只能如此,总比封了余贵妃,倒落个德不配位的骂名。
而且如果骁王成了嫡子,就凭余家那帮没脑子的,也不知道会折腾出什么花儿来。
如今看到这个结局,皇帝虽唏嘘感叹,却并不神伤,只淡淡的问长孙清晗:“今日你归京,可是带来了什么关键证据?”
长孙清晗点头:“是的,父皇。当初与皇后赵氏的书信往来,儿臣全部留着。有几封是赵氏亲手书写,其中还有一封盖了凤印。”
那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命令,如果不盖凤印,长孙清晗根本不会动手。
也是因为他手上有如此致命的证据,皇后才会不遗余力的将长孙清晗踢出局,并必须确保他已经死了。
长孙清晗将手上的证据交给皇帝,皇帝却摆手,示意长孙清明接过,一副不想再过问重要政务的态度。
长孙清明也没犹豫,上前接过长孙清晗交出来的证据,草草翻了几下后转头看向皇后:“赵氏,你可知罪?”
那些证据,是个人看了都咋舌的地步,皇后的手伸的有多长,竟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长孙清明也没再给她扯皮,直接说道:“来人,将赵氏押入大昭狱。”
皇后束手就擒,却看着长孙清明冷声笑着:“你以为你赢了吗?这才只是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
就在皇后的话音刚落时,一道青色箭气划过来,朝着长孙清明的方向直直射去。
周疏宁的眼神一暗,阿弼却已经飞身出去,将那箭气打飞出去数米。
周疏宁松了口气的同时,阿弼已经折返回来了。
长孙清明心知肚明,皱眉朝钟塔楼顶看了一眼,就看到黑暗中有个白色的发带飘在那里。
他无奈的叹了口气,心想以后有事还真不能瞒着他,否则他悄悄跟过来,比自己带他过来更让人不放心。
那股子青色的箭气搅动了军心,一时间大家全方位防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