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朕与将军解战袍> 朕与将军解战袍 第140节

朕与将军解战袍 第140节

  称呼中的亲疏之别,彰明较著。
  唐颂心中满意,但面上却肃容道:“不可。王存的女婿宋千帆与宗策交好,你若是告诉了他,估计就要走漏了风声。”
  “怎么,那姓宗的难不成还敢起兵造反不成?”尹英嗤笑,“有父皇坐镇,给他一千个胆子他也不敢!”
  “殿下须知,狗急跳墙,”唐颂意味深长道,“这么长时间下来,宗策早就被陛下惯坏了,前些日子老臣还听说,他在地动时当众把陛下抗出军帐,于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呢。”
  “好大的胆!”
  尹英一拍桌案,怒道:“胆敢这样冒犯父皇,孤定要剐了这混蛋!”
  “会有机会的。”唐颂随口哄着,心中却在想着那卢及的事情,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又在临死前向陛下托孤,想要扳倒宗策,光靠人证物证恐怕都还不足够。
  还得找到一个,陛下和宗策不能见面的机会。
  *
  北屹国都,城郊。
  北地多沙尘,殷祝这几日本就咳嗽得厉害,遇到这种天气更是倒了血霉,只能躲在马车里,没事尽量不出去。
  但人逢喜事精神爽,自打进入北屹境内,他的心情就一直颇为不错。
  等看到从大夏返回的使者时,殷祝的心情就更加不错了。
  “朕要你说的话,都说了?”
  他走出车厢,用围巾裹住脑袋,闷问跪在面前的使者。
  “陛下放心,一字不差。”
  那使者抬起头来。
  看模样长相,正是几日前告知唐颂和尹英消息的那位。
  殷祝仔细问了一遍全程经过,包括唐颂和尹英的对话,以及两人的反应和细微表情,使者也都一一回答了。
  “很好,下去领赏吧。”
  将人打发走后,殷祝带着身后的几百人马,走向了那片工坊废墟。
  北风在荒原之上呼啸而过,工坊的地下应该也有大面积的空洞,他们走过时,还能听到从地底下传来的回响。
  那声音层层叠叠,忽远忽近,宛如十八层地狱之中传来的恶鬼嚎叫。
  一群人听得脸色苍白,脚步匆匆。宋千帆更是毛骨悚然地摸了摸胳膊,说:“幸亏卢先生是咱们这边的,这种神机要是搬上战场……”
  后半句话他没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未竟之言。
  “占地面积这么大的工坊,炸成这样,这得多少当量的炸药啊?”殷祝看着脚下的焦土,情不自禁地喃喃道,“可惜,太可惜了。”
  像卢及这样的天才,如果能再多活二十年,不,哪怕十年,说不定都能直接开启一场工业革命。
  他叹息道:“去找找看,里面还有什么吧。”
  殷祝没有说幸存者,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群屹国贵族里,但凡有几个人能活下来,大夏的军队也不可能如此轻松地来到这里。
  但殷祝明知如此,在进入北屹国都后,还是放弃了先入驻皇宫的机会,带着人马第一时间来到了这里。
  身为国君,理应让英雄安息。
  “陛下,这里有一尊大佛!”前面探路的人突然惊呼起来,“好大的佛头——天呐,还是金子做的!”
  “什么?”
  殷祝立马不淡定了,招呼着一群人呼啦啦蜂拥而上,把废墟扒开,露出下面被厚厚尘埃掩埋的金佛头。
  还有那四个已经干涸的、用血书写的大字——
  “山河太平”
  虽然素未谋面,但殷祝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四个字是谁写的。
  卢及谋划这件事,究竟用了多久?
  殷祝不知道。
  他只知道,卢先生临死前,还给陷入战争困境中的大夏留了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
  格西费尽人力物力,修建出这么大的金佛,最终全为大夏做了嫁衣。
  他默默地站在佛头前,凝视许久,对身边人吩咐道:“去把着附近的尸首都挖出来,看看有没有夏人。”
  “应该是被人带走了吧,”宋千帆看着佛头上那处血痕,走到他身后半步低声道,“之前有人来过这里,否则的话,金子不会一直留到现在。”
  这么多贵族官员死在这里,理应惊动无数人蜂拥而至才对,更何况这里还有一尊能令世人疯狂的金佛。
  但他们来时,一切却静悄悄的,只有路边寒风中霜冻的荒草在欢迎他们。
  仿佛这里已经被世界遗忘了似的。
  “朕记得,格西还有个妹妹,是北屹皇帝的宠妃?”殷祝自问自答道,“应该是她把人带走了吧。”
  “很有可能。”宋千帆说完,随即皱眉,“她是想报复泄愤?还是说格西或者卢及可能没有死?”
  “先去皇宫。”殷祝果断道。
  宋千帆讶异道:“陛下不等宗将军一起吗?皇宫附近可能还有埋伏……”
  “埋伏?”殷祝笑了笑,“你以为他没跟我们过来,是去做什么了?”
  正说着,远处扬起烟尘,两人同时抬头望去,只见天边一道火红战袍随风扬起,宗策骑在战马之上,手持长刀,率一支轻骑朝这边奔来。
  一轮红日在他身后冉冉升起,但此处不是大夏的青山绿水,而是苍茫万里的北屹,前世他魂牵梦绕之地。
  宋千帆不禁吟道:“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殷祝瞥了他一眼,朗声笑道:“是刀才对!”
  然后在宋千帆骤然睁大的双眼中,他毫不畏惧地拽住一旁马匹的缰绳,翻身上马,朝着他干爹的方向疾驰而去,清脆的声音回荡在长空之下,驱散了笼罩在废墟之上的团团阴云。
  “——驾!”
  作者有话说:
  *出自李白的《司马将军歌》
  第106章
  “陛下慢些!”
  宋千帆在后面一边追一边喊,殷祝头也不回,脊背挺直坐在马上,看似稳如老狗,潇洒不羁,实则小腿肚子早就已经开始迎风发抖了。
  刚才光顾着耍帅了,都忘了自己压根儿不会骑马啊啊啊啊——
  殷祝在心里疯狂尖叫,但周围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身为皇帝当然不能丢了面子,只能咬紧牙关,死死地攥紧缰绳,脑海里拼命回想着从前他干爹教他一些骑马知识,还有究竟怎么让马乖乖停下来……qaq死脑快想啊!
  眼看着距离对面的大部队越来越近,殷祝人麻了。
  很好,一个也想不起来。
  “不愧是陛下,”宗策身边的副官赞叹道,“这策马狂奔的英姿,太祖当年也不过如此了吧。”
  已经从殷祝僵硬动作中察觉到不对的宗策:“…………”
  他默不吭声地一夹马肚子,策马来到殷祝身边,刚要伸手去拽住缰绳,或许是因为受到惊吓,伴随着一声骏马的嘶鸣,殷祝座下的马儿高高抬起前蹄。
  在众人的惊呼声中,殷祝的心跳陡然狂飙,瞬间在马背上失去了平衡,眼看就要被掀翻在地。
  心知坠马之势不可避免,一声惊叫被他强咽回肚子里,殷祝双眼闭紧,身体蜷缩起来,准备迎接地面的冲击。
  “陛下小心!”有人失声呼喊。
  千钧一发之际,宗策一个鹞子翻身,从马背上跃起,一手稳稳圈住殷祝的腰身,另一只手牢牢抓住惊马的缰绳,手背上青筋暴起,脚踩马鞍,一前一后,硬生生在疾驰的马背上稳住了身子。
  他低喝一声:“下去!”脚下猛一用力,压住了马脖子,同时反手勒紧缰绳,迫使受惊的马匹冷静下来,前蹄落回地上,速度也渐渐放缓。
  “好!”
  副官激动的脸红脖子粗,带着一帮兄弟们拼命鼓掌喝彩。
  殷祝靠在宗策的肩膀上,惊魂未定地喘着气,冷汗湿透掌心,尚带着些许颤意的五指握住他干爹干燥粗大的骨节,想要借此汲取一丝安全感。
  但片刻后,他又不由自主地偏过头去,想要看看他干爹。
  他干爹的心脏,跳得好快啊。
  是因为被他吓到了吗?
  可这才一会儿功夫,怎么越来越快了?
  但还不等殷祝搞清楚原因,身后滚烫的温度便离他远去了。
  宗策从马背上翻身跳下,为了避免方才的事故再度发生,缰绳一直被他牢牢握在手中。
  这个方才还在众人面前大显神通的高大男人,神色平静?朝殷祝伸出双手,漆黑的眼眸在阳光下仿佛一汪深不见底的古井。
  他低声道:“陛下,没事了。”
  “请下马吧。”
  “——太不像话了!”
  新都皇宫之中,柔姬十指绞紧帕子,朝着自己的哥哥埋怨:“这宗策简直是要无法无天!救驾就救驾,还非要当众给陛下没脸,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一手遮天的权臣吗?”
  她愤懑道:“区区一个御前侍卫,能有今日,还不是因为走了狗屎运,讨得陛下欢心,才……”
  “嘘!”魏邱赶紧制止住她的话,“妹妹啊,这话在宫里可说不得!”
  柔姬看着亲哥惶恐的模样,忽然从一双美目中滚落下泪来:“哥,你看看小妹,入宫都这么久了,也没有个一儿半女傍身,好不容易英儿养在膝下,又被带到了别处。”
  “如今他成了太子,小妹却连自己的孩子都难见上一面……陛下从前,可不像这样,丝毫不念旧情的啊!”
  “都怪那宗策,”她恨声道,攥着帕子的手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若不是他,若不是他出现,说不定,如今我已是皇后了!”
  魏邱挠了挠头,觉得有点儿难搞。
  但看在自己妹妹的份上,他还是劝说道:“小妹啊,哥知道太子的事让你心里难受,可那宗策再怎么说,不也是个大男人吗?你才是陛下后宫的嫔妃,陛下再宠他,他又不可能给陛下生个大胖小子,英儿已经当上太子了,将来还会成为皇帝,再耐心等上个几年,你不依然还是太后吗?”
  “耐心等几年?”柔姬的声音尖利起来,“我已经等了三年多了!再等下去,就要变成人老珠黄的老太婆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