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黑衣人首领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但很快又恢复了凶狠。他咬牙切齿地说道:“林丞,你别得意!今天你休想活着离开!”
林丞冷哼一声,剑锋直指对方:“就凭你们这些乌合之众,也配取我性命?”
话音未落,他身形一闪,再次冲向黑衣人首领。对方慌忙举刀抵挡,但林丞的剑势如虹,一剑劈下,竟将对方的刀生生震飞。黑衣人首领大惊失色,连忙后退,但林丞的剑已如影随形,直逼他的咽喉。
与此同时,京城四皇子府,五公主匆忙走了进来,一脸焦急道:“四哥,我听说你派人劫杀林将军?你怎么这么糊涂!不是说好,我们要好好收拢他们的吗?”
四皇子面露愠色,说道:“如果能收拢,我又何必出此下策?你可知道,那林丞身边的辞镜麟是什么人?”
五公主摇了摇头:“不是今科状元吗?”
四皇子道:“他的真实身份,正是齐江姜氏的独子!你别忘了,为了嫁祸三皇子,我们可是灭了姜氏的满门!你觉得,凭这两个人的关系,他们能为我所用吗?”
五公主大惊失色,问道:“这……消息属实?”
四皇子答:“千真万确!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让他们回京!你知道,姜家有一封密信,那里是我们和北境燕王合作的证据。我说他们此时没事出什么京,看来就是为了寻那封密信!好在我发现的及时,否则如果让他们回了京,你我绝对没有活路了!”
五公主来回踱着步,眉心微蹙道:“可是劫杀朝廷命官,这也不是小事啊!”
四皇子道:“你放心,我派的是那帮养在京郊山的死士,就算他们死了,也只会做成是被山匪劫掠的假象,不会有人怀疑到我们身上的。”
五公主缓缓点了点头,算是放下心来。
这时,一名护卫来报:“王爷,有信报!”
四皇子赶紧起身接过护卫递上来的信件,拆开信件后大喜道:“好消息,林丞和辞镜麟的马车翻进了凌涯山,车毁人亡!”
五公主问道:“可见到尸首了?”
四皇子道:“凌涯山是急流,直入东海,尸首……怕是不好找。”
五公主又问:“可是死士亲眼看着他们掉下去的?”
四皇子看着信件道:“亲眼看着马车在悬崖半山腰碎裂,还听到了惨叫的声音。”
五公主轻声笑道:“那可真是太好了!姜家那帮余党,还一直在想办法给他翻案!这些人,跟狗皮膏药一样,还指望着三皇子能回来呢!真是痴人说梦。”
四皇子道:“不论如何,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一段时间了。只是,少了两个这么好的助力,还真是可惜。不过镇北大将军这一职位,一定得扶持我们的人上去才行,可不能再找这种油盐不进的了!”
五公主道:“四哥放心,我已经有安排了。明天早朝,自会有人奏明父皇。”
昱日,早朝,皇帝震怒,摔了一本又一本的奏折:“朕刚封的镇北大将军,连同新科状元,就这么被土匪给杀了?到底是怎么回事?给朕查!彻彻底底的查!”
第632章 姜家翻案的过程足足经历了一年
满朝文武无一敢出声,唯有丞相上前道:“皇上息怒,这件事的确需要好好的查一查。只是……镇北将军之位何其重要,拖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有了眉目,眼前却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只是不知道,让谁顶替比较好呢?”
皇帝揉着眉心,心想林丞才刚遭遇了不测,你们就来逼我选人是吧?
可进言的是三朝元老的丞相,他却不好发怒,只道:“容朕好好想想,这件事今天就不要再提了,如果没有别的事,众爱卿便退朝吧!”
谁料这时候又有一个人上前道:“皇上,臣,大理寺少卿林籽有本要奏。臣要为前齐江总督姜无涯伸冤!姜氏一门一夜之间被灭门,成了一桩无头公案。卧觉得,姜家有冤情,还望皇上明查!”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看向大理寺少卿林籽,沉声问道:“林爱卿,你为何突然提起姜无涯的案子?此事已过去半年有余,朕记得当初已有定论。”
林籽躬身行礼,语气坚定:“皇上,臣近日得到了一些新的线索,发现当年姜氏灭门案疑点重重,恐有冤情。臣恳请皇上重查此案,以还姜氏一个公道!”
四皇子闻言,脸色微变,立刻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父皇,此事早已盖棺定论,姜无涯贪腐成性,证据确凿,岂能因一些无凭无据的猜测就翻案?若如此,朝廷法度何在?”
皇帝沉吟片刻,目光在四皇子和林籽之间游移,显然在权衡利弊。他缓缓开口:“林爱卿,你既然有线索,不妨呈上来,朕自会定夺。”
林籽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双手呈上:“皇上,这是臣搜集到的证据,其中包含目击者供词及一些未曾披露的细节,请皇上过目。”
皇帝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脸色逐渐凝重。四皇子见状,心中暗叫不妙,急忙说道:“父皇,这些供词未必可信,恐怕是别有用心之人刻意伪造,意图扰乱朝纲!”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殿门被推开,姜落和林丞并肩走了进来,身后还押着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子。满朝文武皆是一惊,纷纷低声议论。
皇帝抬头看向来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林丞?辞镜麟?你们不是……?”
林丞躬身行礼,语气沉稳:“皇上,臣与辞大人侥幸脱险,今日特来为姜氏一案作证!”
姜落上前一步,目光疲惫却充满了坚定:“皇上,臣姜落,乃姜无涯之子。当年姜氏灭门,臣侥幸逃生,今日特来为家族伸冤!”
四皇子脸色骤变,厉声喝道:“大胆!姜无涯之子早已身亡,你究竟是何人,竟敢冒充朝廷命官之子!”
姜落冷笑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高举过头:“皇上,此乃姜氏家传玉佩,足以证明臣的身份!姜贵妃的手上也有一块,皇上如果不信,可以把姜贵妃手上拿过来一看便知。”
如今姜贵妃因为姜家的事受到牵连,三皇子被发配去边疆戍守,姜贵妃则被打入了冷宫。
皇帝和姜贵妃也算夫妻恩爱一场,并没有过重的苛责她,当然见过这块玉佩。
他当即命太监将玉佩呈了上来,皇帝仔细看了看玉佩,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点了点头,沉声问道:“姜落,你有何证据,能够证明姜氏一案有冤情?”
姜落转身指向那名被押的男子,朗声道:“此人乃当年夜庭卫小队长冯松,他今日亲口供认,当年灭门案的幕后主使,正是四皇子!”
满朝哗然,众人纷纷看向四皇子。四皇子脸色铁青,怒斥道:“荒谬!此人定是受人指使,诬陷本王!父皇,切莫听信小人谗言!”
皇帝冷冷地看向四皇子,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老四,此事非同小可,朕自会查明真相。若你清白,朕自会还你公道;若你确有罪责,朕也绝不姑息!”
他转向姜落和林丞,沉声道:“姜落,林丞,你们将证据与证人移交大理寺,朕命你们协助彻查此案,务必水落石出!”
姜落和林丞齐声应道:“臣遵旨!”
四皇子脸色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却不敢再多言。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人心中各怀心思,却无人敢多言。
退朝后,四皇子匆匆离开大殿,心中暗恨:“姜落,林丞,你们竟敢坏我大事!我绝不会放过你们!”然而,他深知眼下形势不利,必须尽快想出对策,否则一旦真相大白,自己将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姜落和林丞并肩走出大殿,心中满是坚定。姜落低声说道:“为什么不把那封密信一并交给皇上?这样一来,不就定死了四皇子的罪吗?”
林丞轻轻握住他的手,扶着他边往外走边道:“把那封信呈给皇上的确会给四皇子定罪,但是……信上有关于北境的排兵布阵图。如果把信交给了皇上,就等同于告诉北境我们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城防。这么好的一个机会,如果不好好抓住,那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你安心,有了冯松,姜氏的冤案肯定能翻案。”
姜落嗯了一声:“冯松的证词上也有四皇子指使夜庭卫屠姜氏满门这件事,哪怕四皇子再怎么辩白,估计也逃不脱干系。”
林丞轻轻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冷峻:“是的,冯松的证词是关键。他不仅是夜庭卫的小队长,更是当年行动的参与者之一。有他的证词,再加上姜氏的玉佩,四皇子再想抵赖也难了。”
姜落微微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疲惫:“只是……这样一来,姜氏的案子虽然能翻,但四皇子还有北境的案子在手,恐怕他背后的势力不会轻易放过我们。”
林丞握紧姜落的手,语气坚定:“小落,不用担心。我们既然走到了这一步,就绝不会退缩。四皇子虽然权势滔天,但皇上并非昏庸之人,只要我们证据确凿,他自然会秉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