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16节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16节

  尔月仔细想了会儿,发现,自己不记得了有没有有,但是好像是没有的,她摇摇头。
  三娘趁热打铁,“如果你大姐,之后像杏花姑似的不在咱家里,谁给你的鞋子还有衣服上绣花?”
  尔月看看仍在在绣花的元月,又看看还不怎么懂事的珊月、思月,好像除了大姐,她谁也指望不上了,但是大姐,之后不能给自己绣了,她还没见过三娘绣花,实际上三娘还真不怎么擅长绣花,她撅着嘴,不情愿的说,“好吧,那我学吧!”
  然后尔月凑到李母身边,扯着李母的衣角,“那我能不能上午学,下午出去打草。”她很有心机的没说下午出去玩。
  上午的时候,元月和三娘逗忙着打算盘的事情,哪里有时间教给尔月针线活,李母想也不想的说,“不行,下午学,上午看着珊月,打草。”李母还是没将尔月一下子一整天都拘在家里。
  尔月不是很乐意地接受了,“行,哎,长大了真不好。”她羡慕的瞅着正玩的开心的珊月和思月。
  第61章
  “我回来了。”李耀祖一进院子门口就喊。
  珊月听见李耀祖的声音,立即大喊,“爹。”
  李耀祖回应珊月,“哎。”
  三娘也从里的炕上下来,穿上鞋,这时候李耀祖已经拴好驴,走进来了。
  三娘看见摘下斗篷,头发竟然是湿漉漉的李耀祖,关心地问,“怎么带着斗笠,头发还都湿了,怎么今天回家早呢?”
  李耀祖将斗笠递到三娘的手上又脱下自己的斗笠,挂在屋门上,“这天不是下雨吗?我们今天下差早,在路上遇见提前放学,正走着回家的狗子了,这孩子也没带雨具,这不斗笠给他带了一会儿。”
  “你等会儿,我去烧点水,你去洗洗头发,别感了风寒。”三娘准备去厨房烧水。
  元月和尔月也出来了,喊了声爹,也要跟着三娘去烧水。
  李母听见三娘和元月、尔月的话,从屋里说,“厨房里有热水。”
  今天中午三娘她们在午休的时候,李母自己睡不着,烧了一大锅的热水,想着
  李耀祖以前天气不好的时候,经常提前回来,如果淋湿了,回来洗澡洗头的时候用,还真被她想到了,她在灶火下面填了一个木桩子,现在的火应该还着,水也是热的。
  李耀祖拉住三娘,“我自己去就行,你别出去淋湿了。”也对元月说,“你俩也在屋里,别出去。”
  元月和尔月听话的点点头。
  三娘笑笑没事,“我顺便去厨房,烧点姜水,你这淋了雨,喝点姜水。”
  李耀祖没有松开手,“你去给我拿件干净的衣裳,我换上。”
  三娘点点头说:“行”。
  三娘去屋子拿衣服的时候,李耀祖就自己去了厨房,将热水淘到桶里,提到浴室里,然后又去提凉水,三娘把衣裳拿给李耀祖,放在浴室的凳子上,“怎么出去提水不带上斗笠。”
  李耀祖说,“没事,这不是要洗澡、洗头发了吗?”
  三娘将门关上,出去了。
  李耀祖洗完澡之后,就回了自己的屋子,三娘正在坐在炕沿儿上,费力地纳鞋底。
  她多少年没做过鞋子了,手生的很。第一次尝试,她手中拿着的正是试着给思月做,思月的鞋底薄,比较容易,结果她下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手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脑子中想要的动作一点儿都不一样,李母纳的鞋底疙瘩很均匀、也很平整,可是在三娘手里的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针和线都不怎么挺使唤,出来的疙疙瘩瘩的,一点儿也不均匀,出来的鞋底子也不平整,三娘自己都不满意,正翻过来看到底是哪里不对劲,怎么有时候松有时候紧的。
  李耀祖的进来的脚步声儿很低,发现三娘手里拿着一个小鞋底翻来覆去的看,没有发现自己进来,就更加放轻自己的脚步,趁着三娘不注意,将鞋底从三娘的手里拽了出来。拿在手里正反看了两眼,“这是你纳的鞋底,还不如元月第一次纳的呢?”
  元月当时纳鞋底的时候有李母在旁边提点,确实比三娘做的好。元月第一双鞋底拿出来的时候,到李耀祖的眼前显摆过,他觉得自己是实话实说而已。
  三娘有些不好意思,他以为李耀祖在嘲讽她呢?当然了,在她自己看来,她拿出的鞋底实在是太丑了,她红着脸,“快给我。”连忙从李耀祖手里夺过来,“我纳的丑,那我之后做的鞋,你可别穿。”
  李耀祖,“啧啧”两声,“就你这水平,给我穿我也不能穿啊!”
  气的三娘瞪了李耀祖一眼,“这可是你说的。”
  李耀祖说:“是我说的,”心里想着这水平的不穿,之后好了就穿了呀!
  三娘攥紧凹凸不平的鞋底,没有说话,也不想提醒李耀祖再擦擦头发上的水了,她还不信了自己还弄不好,她仔细看过了,后面的比之前的平整多了,有本事你一辈子别穿我的做的鞋啊!
  第62章
  今天晚饭吃的早,思月还不饿,吃饭的时候只吃了几口,就要在饭桌子上下去玩,李母希望思月能多吃几口,不然一会儿就饿了,还要喂她。
  但是思月浑身都在拒绝,李母没有办法只好放开思月,叫她自己下桌子去玩,嘱咐她小心点,虽然李母心里知道嘱咐也是白嘱咐,思月现在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候。
  这个时候,家里的人除了思月之外,都知道元月在学习打算盘了,特别是尔月和珊月被重点叮嘱千万不要对任何人说起大姐大算盘的事情,如果有人问你大姐在家干什么呢?一定要回答在家里做针线、打络子呢!目前为止,尔月和珊月做的都很好,所以在桌子上说起元月学着打算盘的事情,没有躲着尔月和珊月两个人。
  三娘趁着吃饭就说了,“元月算盘学的很好,要不给元月买本算学启蒙?我记得内容有限,一些手法倒是记得,但是口诀我有些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担心教错了。”当然了,记不清楚了是说给李母她们听得,实际上三娘会的的东西不多,她才学了多长时间,能教给元月的有限。
  李母不知道这本书,但是听名字也知道这本书是做什么用的?李母想了想说:“买吧,之后也能用到。”她想的是三娘有孩子之后,自己的孙子还能用到,虽然现在还没有孙子,但是在李母的潜意识中就要自己的孙子读书认字。
  说来李母也是郁闷,小时候的李耀祖挺聪明的就是不知道惜福,不好好念书,要是好好学的话,说不定现在也是举人老爷了。至于进士,李母不敢想,那可是全国上下都出类拨萃的读书人。
  李耀祖心里也高兴给元月买,因为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既然学了打算盘,最好就按照严格的要求学,别入门之后就不学习了,他最近因为元月的事情,注意观察了,这开铺子什么的,要是会打算盘,盘账什么的都省好多力气,他都打算了,今天给长工们发工钱,就让元月在家里先算算,也算是考验考验元月的基本功了。他很痛快地讲,“我明天回来的时候带回啦!”
  元月听见专门给自己买书,心里别提多么的高兴了,要知道之前她练习写字的时候,李母大多数的时候,就不让她们用纸,要她们用树枝在地上练习。“谢谢,爹,娘。奶奶。”
  李母说:“不用谢我们,你好好练就行,不过你得爱惜书。”
  元月慎重的说:“放心吧!奶奶,我保证翻过的书肯定像新的一样。”
  三娘现在因为上午教元月算盘,下午还要把尔月聚在家里做针线活,珊月有时候也在旁边,更别说思月一开始就依恋三娘,现在三娘已经融入在这个家里了,她现在心情舒畅,了解了个个孩子的脾气,元月文静、内秀、心里有主意,很有大姐姐的范儿,尔月呢、脾气有些急,心直口快的,性子有些野,护短;珊月呢?胆子有些小,喜欢听尔月的,但是也很机灵,主意不坚定,思月呢?一个心大的孩子,不倔强,哭的时候,哄哄就好了。当然了,珊月和思月还是两个小吃货。
  三娘也和元月开玩笑,“和新的一样,可不行,你最起码得看几遍吧!像新的一样,你岂不是没翻来覆去地看,没下真功夫?”
  元月担心爹她们误会,听了三娘的话,知道她是开玩笑,但是还是连忙解释,“我会很小心、很小心地翻,”
  现在对于这几个孩子的事情,因为家里有李母和三娘在,李耀祖就更不怎么在小事上约束她们了,都同意了,他没意见,不过他也知道这几个孩子不同母,虽然现在的感情很好。但是也是由于她尽量的将一碗水端平,既然给元月买书了,其余的三个孩子,他不想漏下,就问尔月和珊月,“你俩有想要的东西吗?”至于思月,买点吃的回来就行。
  三娘逗完元月,听见李耀祖这么问了,也逗尔月,“你大姐的礼物是最近学的东西需要的,你的礼物也买最近学的东西需要的好了。”
  李耀祖和李母也是最近才知道三娘是爱开玩笑人,而且尤其是李母在三娘逗孩子们的时候,特别的捧场,“那买点彩色的绣线吧!过段时间她就用到了。”
  尔月仿佛看见了,自己淹没在彩色绣线,被李母、三娘、大姐闭着自己绣花的场景,她伸出自己的手,“爹,你看我的手上都是伤,哪能拿绣花针。”
  尔月手指头上,今天学着缝衣服的时候,刚扎了两个小孔,不仔细瞅根本就看不见了,她为了不要彩线,在尽力的卖惨卖乖,“只给大姐和珊月买就好了,咱家也不是有钱的人家,我就省着点儿吧!爹你给大姐和妹妹买就好了。”
  三娘果断地摇头,“哪能在小孩子身上省钱,是不是?一定要买好多颜色的彩线,相信我们家尔月一定喜欢。”
  尔月见自己推脱不了,没办法了,但是仍然不放弃,继续央求李耀祖,“爹,少买点儿啊!你养家糊口的真的不容易。”
  李耀祖见尔月一直不知
  道李母和三娘在逗她,也跟着起哄,“不行,爹刚发了工钱,到时候,一定给你买全了,放心吧!”
  尔月底下头,用筷子戳碗里的小米,她喝小米粥习惯先和汤,然后喝稠的部分,也难为她能戳到,“其实,不用给我买礼物就好。”
  珊月见一个劲儿的给尔月买,问了自己一句没有下文了,见停下来干净插画,“我也要礼物。”
  李耀祖说:“珊月要什么?”
  珊月站起来,生怕李耀祖记不住,一字一顿地讲,“爹,你要记好奥,我要布!”
  “布?”李耀祖重复了一遍最后的一个字,想着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花布!”珊月又说。
  李耀祖知道自己没听错,“为什么?”
  珊月说:“二姐说了,要给我做小花裙。”昨天,尔月缝衣裳的时候,珊月在一边叽叽喳喳的,尔月哄了珊月一句,“你乖啊,我等等给你做裙子。”
  几个大人都笑了,不知道还以为珊月也知道刚才三娘几个人在逗尔月呢?
  第63章
  一天天的过去,终于变凉了,夏天的尾巴也已经走完了,离着三娘的信寄出去,已经很长一段日子了,这几天三娘每天晚上都要问上几次,不过三娘自己觉得自己只是问了一次,又提醒了一次而已。说如果徐嬷嬷收到信了,照李耀祖说的速度,徐嬷嬷也回信的话,那么现在应该差不多能收到回信了,三娘迫切地想要知道徐嬷嬷和绿枝的现状,以及徐嬷嬷答没答应自己的请求。
  这天中午,李耀祖独自又去了一趟镖局,最近这几天李耀祖按点儿过来,镖局的人几乎都认识他了,也知道他的名字了,像他这样每天都过来看自己回信的人几乎没有,“你的信来了。”镖局的人告诉李耀祖。
  “谢谢啊,帮我拿出来行吗?”李耀祖客气地说,心里想着终于来了,不枉他今天又跑来一次。
  “给,拿好了。”镖局的人将信递给李耀祖。
  “谢谢。”李耀祖将信揣进怀里,又客气的说,他有预感,他应该还会来这里,和这里的人打好关系还是很重要的,将路上买的茶叶递给镖局的人,“这是给你们喝的,别客气,谢谢你们了。”
  镖局的人客气的收着,“不用谢,那这茶叶我就收下了。”
  李耀祖拿完信,往回走,心里想着三娘看见了回信,不知道能有多高兴,自己终于每天晚上不用听她的提醒以及她的自言自语了。
  实际上李耀祖也愿意元月姑妈(徐嬷嬷)过来。他打算好了,在自己屋子旁边空着的宅基地上盖上三间屋子供她住,等她老了,还是自己的屋子,再就是,看着三娘额头上的疤痕很明显的变浅了,他就知道三娘姑妈的医术,最起码在祛疤这方面是很好的,如果他能教教自己的孩子一些,可就好了。
  李耀祖天马行空般的想着,没有注意对面走过来一个瞎子,更准确的说是一个拿着算命的招牌的瞎子张半仙。张半仙不是很高兴地说,“谁呀!”我看不见你还看不见啊?
  李耀祖这才回神,两个人撞上了,“哎呀!你怎么还撞上瞎子了呢?”张半仙一点儿也不避讳自己看不见的事实。
  “太抱歉了,不小心撞上你了?这是去哪里啊?”李耀祖问他。他俩也算是有渊源的了,之前张半仙算命的时候得罪人了,被关在李耀祖哪里,是第一面,然后李耀祖又找了他来骗李母的那些说辞,这算卦的就是张半仙。
  看不见的人一般听力都很好,张半仙听了李耀祖的话,就知道是他的了,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强调了一遍,“我和你娘说的可都是真的!”
  李耀祖同李母一样都相信算命的,可是李耀祖认识张半仙的地点实在是太特殊了,在牢里认识的,李耀祖一直认为张半仙是骗人家的时候被人家识破了。他说服不了自己相信张半仙的话,特别是在张半仙很轻易地就答应他,和李母说那些话的时候,他更加认为自己的认知是对的,张半仙就是在行蒙拐骗被人家识破了,才送进去的,多亏人家没和他计较,才关了一个来月放出来的。压根没想到,张半仙实话实说,就是说的太难听了,脾气又倔,也该是他倒霉,这家的秀才小心眼,就把他送进去的。
  “给,”李耀祖拿出十个铜板塞到张半仙的手里,“行了,买俩包子去吧!不是我说你,你还是在京城这地方混了,你这骗不了三姑俩枣了,再惹上不能惹的人,你还得进去。”李耀祖很好心的劝张半仙。关键是看着这六十多岁的人了,头发都白了,身边也没有小辈儿,什么都看不见,打心底可怜他。
  张半仙半点客气都没有,好像长着眼睛一样,接过李耀祖的铜板,“多谢你咧!”也不知道听没听在心里。“我今天呢?还没开卦,我也不能叫你吃亏,这就当算是你出的卦费了。”
  “行。”李耀祖心情不错,难得发善心,这就当和人唠会儿磕儿了。将张半仙领到路边上,担心在道路中间停下来,被人撞了怎么办?
  “别的不说,你会有两个儿子。”张半仙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小声地和他说。
  “你也拿我开涮呢?”好多人私底下都说李耀祖又两个儿子,为什么呢?一个女婿半个儿,这不她正好有四个姑娘吗?李耀祖有些生气了,这是不识好歹是吗,别人这么说也就算了,在这个时候怎么能这么说呢?
  张半仙也生气了,怎么这人从头到尾就不相信自己的话呢?他将铜板凭着感觉塞给李耀祖,赌气道,“我也不要你的钱了,这卦费,先欠着,等你有了两个儿子再来给我。骗你不成。”一手推开挡在前面的李耀祖,一手拿着幡儿当拐杖就往前走。
  李耀祖也生气,“还求着给你不成。”说着也走了,心里劝着自己,和这人生气值不当的。
  第64章
  李耀祖自己在心里劝着自己,不生气不生气,也许张半仙说的是真的呢?别为了一点儿小事儿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待回到牢里的时候,集聚在心里的闷气已经消散地差不多了,他心想自己也是太激动了,算了算了,有什么好生气的,他倒是希望张半仙说的是真话,还是做好眼前的事情最好了,出了篓子,别说是儿子了就是闺女自己也看不见了。
  李耀祖正和田满仓、牛大力三个人说话的时候,“谁是主事的?”一道趾高气扬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