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25节
李耀祖说,“领着尔月去见见掉水里被淹傻的人。”
三娘罕见地在家里所有人面前不给李耀祖面子,“不行,你一个人领着三个孩子出门,还是见一个傻子,万一看不住,被孩子们伤到怎么办我不同意。”然后又对李母说,“娘,你说是不是”
第96章
李母觉得事情发展的有些快,饿一顿尔月就能解决的事,为什么发展到李耀祖领着孩子去看傻子,她知道附近有淹死的人,但是不知道有落水后变成傻子的人。再说了,这种事说给孩子听就行了,没必要如此大的阵仗,真的去看吧
李母愣了一下,“啊”
三娘放下刀,“我也去看看,要是拦不住,我也一起去,到时候也能护着点儿孩子。”说着跟在尔月三人后面也向厨房外面走出。三娘很乐意去吗?实际上真不愿意去,但是坚决拦着不同意,徒惹地李耀祖不痛快,两个相处不愉快,只能软办法。
李母可以硬生生拦着,不需要理由地,“这是干什么呀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一起去看戏呢都给我回来。”
“二月,怎么还不出来”李耀祖像没听见三娘他们说话似的。
三娘、尔月、珊月、思月,很整齐地转过身,望着李母。李母大声喊,“我不让她们出去的,没必要去,谁要是不长记性
,饿三天就好了。”
刚才还去河边饿一天了,现在又变三天了。尔月还是不敢发表意见,她要是说三天太多了,她李母肯定说,你要是不再去,饿一顿、饿一天和饿三天的又有什么区别你是不是找挨打
珊月、思月没注意,大人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李耀祖说去,两人往外走,李母说不去,两人就停下来。
元月是小辈,长辈意见不同意,她觉得自己没发话的权利,自己奶奶、爹、继母三个之间,尤其继母还教自己打算盘,她只有听话的份,继续择韭菜,这一家子晚上还是要吃饭的。
无论李耀祖在外面是什么样的人,但是在李母面前是个孝顺儿子,李母不让去,李耀祖就听李母的,他解释表面上解释,实际上也是吓唬孩子们,“我就是想带着他们去看看掉水后人的结果,让她们看看游泳不好,掉水后呛水的后果,有傻了的,也有死了的。让她们看看傻子过的有多惨,让她们知道害怕,今天是尔月自己去的,要是转天她领着珊月或者思月去,可是更容易出事,今天不早了,听你的不去了。”
李母、三娘、元月三个人包包子,外加第一次学习包包子的尔月,没用多长时间就饱了二十多个包子。放到大锅里还是没蒸熟,就能闻见香味了。
尔月趁着李母不在厨房,和在灶下添柴的三娘打商量,“娘,能不能瞒着奶奶,给我留一个。”
要是因为其他的事情,例如和其他小孩子打架了,李母惩罚尔月不吃饭,三娘会偷偷地给尔月留个包子。但是这不是打架,是瞒着大人去河边玩,万一出意外,生命就没了。这次三娘给她包子了,她不会长记性,不会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三娘听杏花说过,别看村边的河不深,但是也淹死过人。三娘不同意,“不行。”
尔月继续可怜巴巴地,“我晚上会饿的。”
三娘:“你知道去河边危险吗?”
尔月点头,“知道。”
三娘:“那为什么还去”
尔月,“我想去钓鱼,我小心点儿就不会掉进去,我又不像珊月那么小,你看我去河边都不带珊月。”
三娘,“奥,原来去钓鱼,那你去吃鱼好了,留什么包子。”三娘心想人不大,还钓鱼,等落水了,就是鱼咬你了。就应该让你长长记性,记住河边不能去。
尔月轻轻摇晃三娘的胳膊,“求求你了。”
三娘不为所动,“我觉得你奶奶不让你吃晚饭的决定是对的,不过你明天早上可以多吃一个包子,你吃什么馅的,我就给你热什么馅的,即使给珊月包的他。糖三角也给你留一个。”
“可是,我晚上不吃,晚上饿呀!”尔月皱着小眉头。
热腾腾的包子端上桌子了,看上去就很好吃,一家人围着桌子,坐下来,尔月也跟着坐下来。
第97章
尔月看着家人们都在吃自己的包子,尤其是三娘将糖三角中间掰开,等稍微晾凉一些,珊月自己拿起来,大口大口的吃,看上去特别香甜。见李母等人丝毫没有放水的想法,尔月稍微觉得自己肚子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旁观别人吃饭真的是太痛苦了。尔月离开桌子,灰心丧气地走进自己的屋子。
李母故意在桌子上大声说,“你们晚上谁也不能偷偷地给珊月东西吃尤其是元月。”
“嗯”包括珊月也答应了一声。
半夜的时候,三娘见李耀祖睡着了,估计李母也睡着了,想着尔月晚上没吃饭,不放心,就去元月和尔月姐妹三个睡觉的屋里去看看,饿一夜的滋味很难受,三娘小时候也爱过饿,想着这次对尔月也是个教训了。
结果,三娘推开门,趁着月光发现元月和尔月没在屋里,只有珊月在炕上睡的正熟。
三娘没叫醒珊月,至于元月和尔月十有八九是到厨房找吃的去了。这两人还很小心,三娘在屋里竟然没听到她俩的动静。
三娘小心翼翼地退出来,关上门。担心吵醒其余的人,走去厨房的时候也很小心地,尽量不发出声音。
不出所料,尔月和元月正在厨房里。尔月扶着椅子,元月站在椅子上,正将装包子的篮子往墙上挂。为了防止老鼠偷吃,家里的馒头等都挂在墙上,剩菜什么的就放在缸里。
三娘没敢发声,等元月从椅子上跳下来,才小声说,“尔月,是不是饿了”
元月和尔月吓了一跳,怎么被发现了,相互瞅一眼,元月说,“娘,尔月饿得睡不着觉,我才领着她来厨房的。”
尔月,“才不是呢?是我叫大姐和我一起来,我自己拿不到,才叫大姐来帮忙的。”
三娘示意元月和尔月,“小点声儿。”
尔月压低声音,“是不是不会告诉奶奶”
三娘点头,“吃了吗?”
尔月,“吃了一个包子,吃饱了,就是有点儿凉。”
元月,“其实不算凉,就像凉拌菜似的。”
尔月,“要不是怕奶奶发现,我还是愿意吃热包子,今天只能将就了。”
三娘见尔月也吃饱了,“你俩去上个厕所,然后赶紧去睡觉吧!”
第二天,李母见早上尔月和平时吃的差不多,心里明白肯定是晚上偷偷吃东西了,不过没说什么。上午,元月领着尔月、珊月出去了,李母也串门去了,只有三娘和思月在家。
周礼正夫妻二人,提着一篮子鸡蛋、一罐香油个一些肉,告诉三娘,“初六的时候,一大家都去家里,这天举行认亲,这事多亏了元月爹。”
三娘不留下这些东西,周礼正家说什么也不同意,最后三娘只能留下了,就按照李耀祖说的那样办,当时候拿礼金。
初六很快就来了,元月不想去,李母说,“你自己在家也行,不过,咱们怎么也去了,就去趟,不吃认亲宴,也可以去你姥姥家,陪陪你姥姥。”
尔月正是喜欢热闹的时候,像走亲戚或者是参加喜宴之类的事情,她是不想错过的,从知道自己可以去认亲宴之后,就表示自己也要去。珊月好多事情都愿意跟着尔月,这次也不例外。思月岁数小,更不可能自己留在家里,于是一大家,坐到驴车上,去元月姥爷村了。
李母和元月姥姥已经很久没见了,亲两个没红过脸,无论李母想着元月姥姥一家子对元月很好,自己来这个村子,还是去见见元月姥姥的好。
李母,“三娘,我准备去元月姥姥家看看,你要不要一起去。”
第98章
三娘对去元月姥姥家的事情是有心理准备的,她只是成长的环境特殊,但是风俗习惯还是懂得。这段时间李耀祖也和三娘说过去元月她们姥姥家去。
三娘见李母出门的时候没准备礼物,还以为只是元月自己去,出门的时候也没提带礼物的事情,这时候听见李母说了,“行啊,早该去了,不仅仅是元月姥姥家,尔月姥姥家有时间也得去的。”
李耀祖也说,“本来和三娘商量着,我们等快过八月节的时候再去,不过现在去也行。”
李母,“我记得去元月姥爷家的路上有个铺子,里面卖的东西挺全的,现在应该还在吧!”这个铺子算是已经传了两代人了,不出意外,一般不会关闭。
李耀祖,“还开着,一会儿我去买点儿,你们就别下车了。”
一行人先来到元月姥姥家,这是元月姥姥和姥爷在家,其余的人都去周礼正家里帮忙了。
元月姥姥没想到李母回来,她模模糊糊地听见有人喊大嫂,还纳闷呢结果一看是李耀祖、李母他们。元月姥姥见还有一个年轻的妇人,心里就知道了,这李耀祖新取得老婆。
元月娘去世这么多年了,李耀祖也不是第一次又重新娶媳妇了,元月姥姥和元月姥爷就把元月当一般的亲戚家的儿媳妇处。人家来了,只有笑脸相迎的道理,“都快进来坐。”亲热地拉着李母的手,“咱们可是好几年没见到了,没变模样。”
李母,“老了,脸上了褶子都多了。”
”
人来就行了,还带着东西做什么,咱先说好了,东西我可不留。”
三娘见李耀祖称呼元月姥姥大娘,也称呼元月姥姥大娘,“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你可一定要收下。”
元月姥爷也从屋里出来了,然后一群人才进屋。家里来客人了,元月姥爷要自己去喊周可明回来。
李耀祖,“大爷,不用喊大哥回来,我们一会儿也是要去周礼正家参加认亲宴的。”
元月姥爷没听李耀祖的。
元月姥姥没详细问三娘的情况,而是就周礼正儿子认亲的是说了不少。
很快就到时间了,元月不想去认亲宴,正好元月姥姥和姥爷因为耳聋了,自家的儿子和孙子也去了,他俩也不打算去,元月就留下来陪两位老人。
思月小,不能单独留下,元月姥姥问尔月和珊月,“尔月,珊月,中午要不要在姥姥家吃饭。”
尔月和珊月摇摇头。
今天周礼正夫妻二人喜气洋洋的,举行的认亲宴场面挺大的,感觉和举行婚礼没什么大区别。
“婶子,你们来了,快进屋。”周礼正家的将李母,三娘带到屋子里。这时的李耀祖已经看见相识的人去到招呼了。
屋子里有沈嘉禾的养母,还有其几个妇女在高高兴兴地说话。
“妹子,这就是李婶子、李家弟妹。”周礼正家向沈嘉禾的养母介绍李母和徐三娘。
沈嘉禾养母,深知沈嘉禾能与周礼正相认,这里面少不了李耀祖的功劳,过程也知道的比较详细。沈嘉禾养母是个好人,有善心,一心想着沈嘉禾好,也愿意沈嘉禾找到亲身父母,心里对李耀祖一家子挺感激的。
“婶子,妹子,这一了吧快坐下歇歇。”沈嘉禾养母对李母和三娘说。
沈嘉禾养母很喜欢孩子的,见思月圆嘟嘟的脸蛋,“这孩子真可爱,来,让大娘抱抱。”
三娘,“尔月,珊月,思月,你们喊大娘。”
第一见面,话题就是“在哪儿住,做什么呀”,或者是围绕几个孩子。
尔月觉得在屋里没意思,想出去,“奶奶,娘,我领着珊月、思月去玩了。”
今天人多,三娘不放心尔月把思月也领出去,“你领着三妹就好了,珊月听二姐的话啊,别远处去,一会儿就吃饭了。”
尔月和珊月答应着。思月见两个姐姐出去了,也想去玩,不过小孩子容易哄,被三娘用两粒外皮染成紫色和绿色的花生哄住了。
第99章
屋里没小孩子了,一些少儿不宜或者担心孩子学舌的话就能说了,其中一人就说,“嘉禾,定亲了吗?”周礼正一家和沈嘉禾养母,商量商量好了,孩子改回原来的姓氏,名字不改了。
嘉禾养母就笑,“还没呢。”嘉禾读书不错,十有八九可以中秀才,嘉禾养母之前想的是,如果中秀才了,嘉禾婚事上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多了,可是现在认回亲身父母了,她不知道周礼正夫妻二人的打算。
“我认识一闺女挺不错的。”这人继续说,其实她口中的闺女是她的的外甥女,想着嘉禾自己是读书人,之后无论能不能考中,但是做个掌柜的是没问题的。她陪着嘉禾养母这会子也知道嘉禾养母的刺绣手艺很好,能供的起嘉禾读书,到时候她外甥女跟着学两手儿,也是一门手艺,至于周礼正两口子开了这么多年的铺子,积攒的老底子应该不少,还不都是嘉禾的。
嘉禾养母没搭话,这人又继续说,“要不咱定个日子好好说说这个事。”
嘉禾养母哪能答应,先不说她的顾虑和打算,这样大大咧咧地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这事,是不是对你自己外甥女的名声不好,“这得和嘉禾爹娘商量,我一个人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