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33节
屋里一大群人,目光聚焦在孙书甲身上,都看看这可能是未来姑爷的孙书甲是什么样子的。
在这么多人的目光下,尤其是在这特殊的场合,相亲的情况下。如果说孙书甲不紧张那纯粹是骗人的,不过好在平时孙书甲跟着孙老大,管理长工,也算是在大伙儿面前大声讲过话的。虽然孙书甲能感觉到自己脸发烫,心跳加速,但是能稳住自己,勉强让自己说话的时候声音平稳,没让别人发现实际上他多么紧张而已。
李耀伯作为年纪最长得,问问孙书甲平时在做什么。
孙书甲认人的本领很轻,李子江介绍过后,这到这是元月的大伯,回答说,“大伯,现在跟在我祖父身边,学着打理家里的事务。”
其他人知道孙书甲现在不读书了,也参与家里的事务,也问问他今年的收成和打算什么,孙书甲回答的很有条理。周围的人对孙书甲的评价高,想着,元月找这样一个女婿,可以了。
三娘自己碰见什么样子的人,遇见李耀祖可以说是没有一丝可以自主选择的余地。她见元月在家里人精挑细选下相亲,心里羡慕,但是满心为元月高兴。见孙书甲对答言之有物,举止大方,就更加为元月感到高兴。三娘走到元月的房间,见元月脸蛋比平时红,想着应该是满意地,现在是说正经事的时候,三娘不打趣元月,问,“要不要去倒杯茶?”
在三娘看来,这边相亲是很有意思的。相亲的时候,男子看不见女子,女子呢,因为条件有限,就在男子进院子的时候悄悄观察,为了女子方便观察,这女子的家人故意在院子里,和男子多说一些话,再进屋。男子进屋之后,女子在另一个房间里听男子的谈吐,觉得差不多,再去倒水端茶。如果女子觉得这男的相貌、谈吐不符合自己的眼缘,就直接不用出来了。男家和媒人就靠女子出不出来送茶来判断这门亲事是否能成。
三娘拿起茶壶,往茶杯里倒满茶水,将茶杯递给元月,“去吧!”
元月再次整理整理衣服,摸摸头发的鬓角,才从三娘手中接过茶杯。
这次是孙秀才陪着孙书甲来相亲的,不过孙秀才没和孙书甲一起去李耀祖家里,而是在李子江家里等着了。孙书甲回家的路上,一直笑眯眯地,很开心的样子。孙秀才看见儿子这样的表现,心里有什么不明白的,肯定是很满意人家女子的。
孙秀才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他也不是爱开玩笑地人,肯定不拿这样的事情,打趣自己的儿子,可是到了孙寨,家里的人就有不是这样子的了。
孙家这一大家子都知道,孙书甲是去相亲了,尤其是孙老四家的小儿子,他虽然是孙书甲的叔叔,但是仅仅比孙书甲大两岁,平时也没有长辈的架子,和孙书甲平时就爱开玩笑。孙书甲回到家了,还没歇脚,其他人这样问,“觉得怎么样?”
这位叔叔就不是了,他这样说,“还问怎么样,没看见,咱家这位少爷笑的比过年都高兴。”然后又说,“我侄媳妇怎么样?我侄媳妇看上你了吗?”
第123章
孙老四见自己小儿子说话有些走样,从身后给了他一拳,“做叔叔的怎么说话呢?能不能有点长辈的样子。”
孙老大很得意,他能看不出孙书甲对人家是满意的?不过还是问问,“书甲,你觉得怎么样。”
孙书甲在这么多家人面前,有些难以开后,不说自己对元月满意,而是答非所问的回答,“出来倒茶了。”
孙老大将之前盘算好的事情,在大家面前提出来,“那接下来,咱得准备提亲了,”说完停下来,状似在思考,“时间呢?等你小叔叔成婚后,咱们就去提亲。”
孙老四的小儿子的婚事在半个月之后,现在家里也准备着他成亲的事情。
众人当然没有意见,孙老大家的很开心,笑眯眯地,“这样好,这个月咱家这是好事成双了,喜事连连。”
送走李耀伯和周可明他们,李母和三娘两人去了元月的屋里,李母拉着元月的手,看着元月的眉眼,孩子真的长大了,孙辈的第一孩子,又是幼年丧母,李耀祖这个父亲能管多少,算是李母拉扯大的。李母“我看孙书甲这孩子挺好的,我估摸着,他家来提亲,应该在这个月月底或者是下个月初了。我听说孙老四家的小儿子,还有十多天就成婚了。他家应该忙过这十多天,再准备提亲的事情,来提亲就得二十天之后了。”
元月脸发烫,什么话也没说。
三娘“嗯”一声,“我想着也是这样的。提亲那天,元月你们就能真正见面说话了,咱那天再好好打扮打扮。明天去趟街市,买件成衣或者买些布,做成漂亮衣服,那天穿。”
在三娘看来,少年男子和少年女子的相处,特别是一开始相处的时候,打扮也尤其重要,不要说能看见心灵美啊。三娘从前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她的认知,倾国倾城的大美女,衣衫褴褛的时候,仍然美的惊心动魄,但是像元月这样小家碧玉类别的美女,是重在打扮的。元月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孙书甲也更能将元月放在心上。孙书甲将元月放在心上,元月的以后的日子就不会难过。
李母点头,“是啊,咱还没准备你那时候穿的衣裳呢?衣裳钱我就出了,别和我争。”李母手底下的银子不少,李父原来在牢狱上差的时候,每月有固定的收入之外,外财也不少,这些基本都存在李母手里了。等李父去世,李耀祖接替之后,李耀祖每年挣的也不少,不少给李母钱。
三娘也说,“行,娘,这次你出衣服钱,我和元月爹,等元月出嫁的时候,我俩出嫁妆。”
元月的脸更红了,她觉得李母和三娘不仅仅是在和自己说事情,好像也是在打趣自己,不知道这是不是错觉。
秋天这个季节,给人的感觉很短,早上天还没亮,听着窗外的大风,就觉得今天很冷。昨天孙书甲一家来提亲了,今天也不用上差,李耀祖打算睡个懒觉。迷迷糊糊地见三娘准备起床了,翻个身,“我今天不用上差,晚点儿做饭没事。”
三娘也不愿意早起,她觉最近睡眠时间好像不够,经常会困,打呵欠。既然李耀祖说了,三娘也就又躺下了,想着再眯一会儿,结果,两个人都睡踏实了,睡过时间了。
李母和元月做完饭了,见三娘和李耀祖还没起床,心想这昨天两个人这是闹到什么时候。李母在院子里喊,“元月爹,元月娘,起来吃饭了。”
三娘听见李母的喊声,一下子坐起来。心里懊悔,自己怎么就睡过了,当媳妇的竟然是被婆婆叫醒去吃饭的。先别说邻居听见了会笑话自己,李母是不是也会不高兴。
三娘干净回话,“娘,这就出来。”然后推推身边还睡着的李耀祖,“赶紧起来,娘,催了。”
三娘迅速穿上衣服,随便挽一挽头发,见李耀祖也睁开眼睛了,小声抱怨道,“不如不听你的了,刚才直接起床就好了,都怪你。把被子叠起来。”平时都是三娘叠被子的,这次不是起晚了吗?三娘叠被子再出去就更晚了,但是她又习惯吃饭后在叠被子,想着李耀祖也没事干,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把被子叠起来。
李耀祖先是在被窝里抻个懒腰,又揉揉眼睛,才穿上衣服了。李耀祖抖一下被子,反驳说,“哎,你这样说,可就是不讲理了啊!”
三娘也知道自己的话是没道理的,只是随口讲讲而已,笑笑,也不继续和李耀祖,“我出去了,娘等着呢!”
李耀祖也不是真的和三娘分辨到底谁对谁错,“嗯”一声,继续叠被子。
厨房里李母和元月已经在盛粥了,三娘洗洗手,想接过李母手中的勺子,李母将盛满粥的碗,递给元月,李母对三娘讲,“不用了,你去喊思月起床吧?”
思月每天是起床最晚的一个,一是因为她起床晚,大人可以趁她睡觉的时候,多干些活,而是因为思月是有起床气的一个孩子,平时都是要她睡到自然醒的。三娘担心现在喊思月起床,思月会闹腾一上午,她就和李母商量,“要不咱吃晚饭,再喊她起床。”
李母没同意三娘的说法,解释道,“现在天冷了,喊思月起床吃饭,不然等她睡醒,饭就凉了。”
三娘觉得李母说的有道理,去房间里喊思月。思月睡得正香,小脸分红,微微张着小口,睡得像只粉嫩的小猪。三娘之前听徐嬷嬷讲过,张着口睡觉,可能造成下颌骨往后退缩,影响美观。三娘轻轻地将思月的嘴合起来,思月应该是觉得不舒服了,闭着眼睛,小手推开三娘的手,脑袋歪向另一侧,继续睡觉。
三娘隔着被子,轻轻地拍思月的小肩膀,轻声喊思月起床,“思月,起床吃饭饭了?”
思月没反应。
三娘继续说
了几遍,轻拍饿了几次,“思月,起床吃饭饭了。”
思月这才睁开眼睛看了三娘一眼,然后身子往下一溜,直接到被窝里面去了,然后用被子将脑袋也蒙住了。
三娘掀开思月的被子,思月又漏出脑袋了,三娘轻轻怕拍思月,“思月起床了。”
思月撅着小嘴,闭着眼睛,小手拉着被子,哼哼道,“我要睡觉。”
三娘骗思月,“快起来,要不然好吃的被你三姐姐都吃了。”
思月仍然闭着眼睛,不为所动,“娘,我要睡觉。”
三娘见说不通思月了,也不说了,直接将思月抱起来,给她穿上小棉袄。思月这次表现不错,没有哭,睁开眼睛了,不过也不配合穿棉袄。
三娘见思月睁开眼睛了,一边给思月穿小棉袄,一边哄她,“思月,一会儿有地瓜玉米粥,可甜可甜了,思月要不要喝?”
天冷了,家里买了一些地瓜,在外面放了一段时间后,用这些地瓜煮粥,味道也特别的甜,思月很喜欢喝的。这次思月真的被诱惑到了,昨天早上就是喝的玉米地瓜粥,在思月的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喝地瓜玉米粥,超级甜的,思月很喜欢,昨天思月喝一大半碗,还要继续喝。不过李母担心,思月喝撑了,谎称没有了,明天再喝。思月从昨天早上喝完地瓜玉米粥后,心心念念了一天了。
终于又能喝到地瓜玉米粥了,思月高兴了,小胳膊主动伸进小棉袄里,可配合三娘给她穿衣服了。思月也不困了,“太好了,又有地瓜玉米粥了。”思月学会说话的时间不长,但是思月从开始说话没多长时间,就能整句整句的说,三娘和李母等人都认为思月是嘴巧的一个孩子。
三娘帮着思月扣好扣子,准备帮思月穿上棉裤,三娘才发现棉裤的裤脚那里,开线了。三娘知道李母的针线放在什么地方,自己去拿针线,准备将开线的地方缝上。
可是思月着急了,不是说穿好衣服就去喝粥吗?怎么不管自己了,思月这次很聪明,被子外面这么冷,思月可不会不穿棉裤就出去。她决定自力更生了,自己费力地扯过棉裤,也分辨不出自己的脚应该从哪一个洞里穿进去。她扯裤子的时候,抓的正好是裤腿的位置。伸出左脚,就往穿。结果思月的小脸使出了吃奶的力气,也没穿好棉裤。
等三娘拿到针线,转过身来看思月的时候,正好看见思月费力地自己穿棉裤,本来就醒来,脸蛋红扑扑的,这样一用力,思月的脸蛋更加红了。不过,任凭思月再用力,棉裤也穿不进去,穿裤子哪有从裤脚的位置开始的。
三娘将线穿过针眼,“思月,你看裤脚开了,我给缝上。”三娘用被子盖住思月露在外面的腿,可别着凉了。
思月哪里知道裤脚开了是什么意思,停下穿棉裤的动作,开始求助了,“娘,我穿不进去,帮我吧。”说完话,眼巴巴的瞅着三娘。
三娘将棉裤拿过来。
思月以为是给自己开始穿裤子了,自认为很配合的,腿又伸到外面了。
三娘又给思月盖好被子,“等会儿啊,你裤子破了,我给缝上,咱再穿衣服。”
这次思月听懂了,乖乖地坐在被窝里,等着三娘给自己缝裤子。
三娘很快就将开线的位置缝好了,将针线放回原位置,开始给思月穿棉裤。思月问三娘,“娘,我今天能喝三大碗吗?”
思月不识数,她只知道一碗是多少。她就是觉得三大碗肯定比一碗多而已,哪里知道真正的三大碗到底有多少。
三娘给思月穿好棉裤了,伸出两只手,在思月的小肚子上比划,“三大碗粥,得比你的小肚肚大了,会撑破的。”
思月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想像肚皮撑破的样子,很可怕,“那我不喝三碗了,娘,我肚子里能装多少呢?”
思月现在站在褥子上了,三娘无法叠被子和褥子,把思月抱去炕的另一边,跪在炕上,然后一边叠被子,一边和思月说,“你只能喝一碗。”
思月不太满意三娘的这个说法,一本正经地和三娘商量,“那也太少了吧,我喝五大碗好不好?”
三娘听了思月的话,忍不住笑了,真是太可爱了,思月啊,你真的不知道五碗比三碗要多。三娘逗思月,“我说了不算的?”
思月站在炕上,“是奶奶说了算吗?”
三娘很快就叠好被子了,“奶奶说了也不算了。”三娘指着思月的肚子,“你的小肚子说了算。”
第124章
思月开始低着头,两只胖乎乎地小手拍拍小肚子,一副和自己肚子好好商量的样子,“思月的肚肚,你可以喝五大碗粥吗?”
思月停了片刻,那样子好像真正听到肚子回答自己了,大声和三娘说,“肚肚说了,她可以喝五大碗的。”
三娘给思月穿鞋,“用力蹬一下。”
三娘想,思月这是骗自己呢,接着思月的话茬说,“要是你的肚肚说,它可以喝五大碗,那么你的肚肚可真贪心。”
思月用力蹬一下,穿好了鞋,被三娘放在地上,仰着脸问三娘,“贪心是什么?”
三娘牵着思月的小手,两人一起往饭桌那边走,三娘解释给思月听,“贪心就是,你吃喝一碗粥就饱了,但是你还想喝。”
思月一副恍然大悟地样子,“原来贪心就是馋啊!”
三娘刮刮思月的小鼻尖,“你就是个小馋猫。”
思月不同意,皱皱鼻子,“哼,我不是小馋猫呢?我是思月,我是妹妹。”
这话被珊月听见了,珊月右手指在自己脸一下一下的往下滑动,“思月是妹妹,也是小馋猫,也是小懒猫,羞、羞、羞。”
思月很大声,“我才不是呢?”
眼看就要热闹起来,李母赶紧制止,“元月娘,快给思月洗脸,珊月,快坐下吃饭,不要逗思月。”
思月不愿意洗脸,听见李母让自己洗脸,也顾不上和珊月还嘴了,小手捂着脸,紧紧地保护着脸,不让三娘碰。
三娘试试脸盆里的水,发现温度正适合洗脸,轻轻地把思月的小手从她脸上移开,手上湿上水,还没碰到思月的脸呢?
思月小脸一下子转到了另一侧,三娘这次也不哄着思月了,见缝插针似的快速地给思月洗好脸,擦干。就是这样思月也不高兴,眼看快哭了,三娘连忙说,“喝粥去了。”
李母从来不是一个刻薄的人,也不是一个可怕的婆婆,她自己也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年轻人觉多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以为李耀祖和三娘俩个人晚上闹的晚了,所以今天她起床后,就自己和元月两个收拾做饭了,没去喊三娘。但是李母还是说,“三娘,之后做饭还是你来。”
三娘已经觉得自己起床这么晚,婆母做给自己吃,自己做的过分了,李母这么一说,三娘赶紧说,“娘,放心吧,我之后肯定会早起做饭的。”
李母见三娘说话的样子很诚恳,明白三娘不是骗自己的,“当然了,我也不是狠心的婆婆,你要是有孩子了,孩子离不开你。我来做饭也是一样的。”
三娘很明显地感觉到,李母最近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孩子的事情,有些压力,心想,自己去医馆瞧过了,身子是没问题的,怎么还没怀上呢?
李母又借机教育元月,“元月也听着,你之后嫁的人家,人多,长辈多,同辈也多,你又是长嫂,一进门的时候,好多人盯着呢,如果是轮流做饭的时候,轮到你的时候,别偷奸耍滑的,当然了,要是身体真的不舒服,也别逞强,知道吗?”
元月点头,没言语。
今天思月不要李母喂饭了,这时候她已经乖巧地坐在板凳上,等着投喂。三娘吃一口,用小勺喂思月一口,思月还很挑剔,“我要吃地瓜。”
三娘碗里的地瓜几乎都到了思月口中。眼看思月吃的差不多了,三娘不敢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