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44节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44节

  珊月也看见了篮子里的小猫了,“大姐,二姐,我就说有小猫的叫声吧,你俩还都说我听错了。”说着就凑上前,想要摸摸小猫。
  尔月提醒珊月,“你轻点儿摸。”
  珊月,“我知道。好可爱的小猫啊!我
  好喜欢好喜欢的。“摸一摸小猫的后背,小猫又发出一声“喵——”。
  珊月感觉小猫摸上去软软的,很舒服,叫声也是奶声奶气的,更加喜欢小猫了,“你们听,它又叫了。”
  思月也凑上前,见珊月摸小猫,她也想摸,可是她这时胆子却有些小,伸出手快要碰到小猫了,手又缩回去了,反复几次。
  珊月,“妹妹,没事的,你不用怕,小猫很乖的,不会咬人,你摸摸。”
  珊月拉着思月的手摸到小猫的后背,思月也敢碰小猫了。
  三娘担心珊月和思月下手重了,万一激怒小猫,被小猫抓一爪子就不好了,叮嘱珊月和思月,“摸小猫的时候力道要轻轻地,要从头部开始,上到下撸小猫的毛,不然它会不舒服的。”
  珊月和思月同时点头,珊月,“知道了,我不会让小猫不舒服的。”
  思月,“我也是。”
  元月和尔月也想摸一摸小猫,但是珊月和思月正一人摸一下这样轮着摸小猫,她俩在大人面前,也不好意思挤开思月和珊月,她俩摸摸,于是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珊月和思月撸猫,等等她俩再撸猫。
  就这样,元月姐妹四个和小猫玩起来了。
  李母、徐大娘和三娘进屋了,李母十分好奇徐大娘在哪里抱来的小猫,“元月姑姥姥,你在哪找到的,我们寻摸了多半年都没找到小猫,让你办成了。”
  徐大娘是给一户人家的妇人看病回来,这家的母猫生小猫崽,刚断奶没几天。徐大娘瞧见了,问人家要了一只。人家很高兴地就将小猫给徐大娘了。
  徐大娘向李母和三娘解释,“也是赶巧了,正好一户病人家里有小猫崽,我这不看咱这老鼠为患,我就讨要了一只。”
  三娘就笑,“可不,咱这里老鼠为患了,姑妈你都不知道,去年秋的时候,你还没来这边,所以你不知道,老鼠把珊月自己舍不得吃的糖画偷偷拖走了,害的珊月大哭一场,从那时候家里就想找一只猫,这不一直没找到吗?”
  李母和徐大娘点点头,三娘又讲“我猜一会儿,珊月肯定要对小猫讲,要好好长大,然后抓老鼠,给她报仇。”
  李母也说,“别看珊月不喜欢读书认字,但是记性很好,这件事过去的时间不短了,但是被老鼠偷吃掉糖画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像小老太太似的,念叨念叨。”
  果不其然,李母话音未落,李母三人在屋里就听见珊月在和小猫商量,若是小猫逮住了老鼠,给她报仇了,她会奖励小猫小鱼干吃。
  现在太阳落山晚了,李耀祖回到家里的时候,西半边天出现了火烧云,霞光满天,李耀祖心想“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明天又是一个好天气。
  李耀祖这次也带着一个篮子出来,篮子里也装着一只小猫。他之前想养只小猫的事情,周围的人也听说过,这次闫利听说一户人家的母猫下崽了,就叫人家给预留了一只,今天才给李耀祖送来。这只猫也是黄色狸花猫,和徐大娘带回来的一只长相几乎是一模一样。
  李耀祖一回到家,和徐大娘一样,也是喊,“看看,我带什么回来了”
  除了元月回屋子做事情了,尔月、珊月、思月都在院子里围着小猫,对李耀祖说的话不感兴趣。
  李耀祖见尔月三人中没有一个孩子是捧场的,又说,“给你带回一只小猫回来。”
  珊月,“我知道,我们正和小猫玩着呢!”
  珊月正和小猫玩的投入,没听清楚李耀祖的话。
  李耀祖听了珊月的话,这才发现家里有一只小猫,而且和自己手里的这只小猫是差不多的。
  李耀祖问,“家中这只小猫是谁带回家的”
  尔月,“这是姑姥姥带回来的,爹,你篮子里也是小猫吗?”
  尔月向李耀祖走过去,准备接过李耀祖手中的篮子。
  李耀祖,“是只小猫,给你。”
  珊月和思月也跑过来了,看家里的第二只小猫,“太好了,家里有两只小猫了。”
  等看见篮子里的小猫,思月说这也是小梨花。
  刚刚尔月说这是狸花猫,然后珊月和思月给小猫起名字就叫小梨花了。
  李耀祖将猫给孩子们,没再继续管。
  李母见家里有两只猫就想把其中一只送出去。
  三娘也觉得养一只就可以了,但是看见孩子们真心喜爱小猫,又觉得多养一只,也没多大差别。“珊月她们很喜欢的,猫长大一些,能自己养活自己,咱不要把两只猫都留下来。”
  珊月,“奶奶,就都留下来吧!”
  尔月和思月也眼巴巴地瞅着李母。
  李母感觉自己仿佛是恶人,想想孩子们也的确喜欢,“喂两只猫,也是可以的,但是小猫小时候,你们需要自己喂,再就是不能让小猫在屋里大小便。”
  尔月,“我们肯定会自己喂的。也不会让小猫在屋里拉臭的。”
  珊月点头,“对,我和二姐姐可以做到的。”
  晚饭刚收拾好李石头就过来,“大哥,我们得去大伯家里,大伯快不行了。”
  李石头和李耀祖的大伯按照排行来讲,就是李子江这辈儿人中的老大,李耀伯的父亲。岁数很大了。李耀祖他们对于听到大伯快不行的消息,一点儿也不意外。
  李耀祖知道这是重要的事情,婚丧嫁娶,作为自家子侄,若非有特殊情况,是必须到场的。
  李母听见也要赶过去帮忙的,考虑到三娘怀有身孕,“元月娘,你先别过去了,我先去看看情况。若是真走了,你作为侄子媳妇必须要过去。”
  三娘,“行,娘,我知道了,我听见信儿就赶过去。”
  徐大娘也讲,“你去吧,我在家里呢?我也会注意外面的动静的,到时候会提醒三娘的。”
  第141章
  现在在家里的人不是孩子就是孕妇,三娘要元月领着妹妹们去睡觉了,思月很高兴能在姐姐屋子里睡,感觉很新奇。若是往常,三娘也已经早早休息了,但李母和李耀祖还没回来,也不清楚李耀伯的父亲现在是什么情况了,三娘就想着再等等再睡觉。
  徐大娘就劝三娘,“你先休息,如果真的过世了,肯定会有人来通知的。你前段时间孕吐严重,村里的人也不是不知道,你现在休息,来人了,我喊你起来是一样的,没有人会怪罪的,再说了,元月爹和你婆婆都去那里帮忙了,你就先休息会儿。”
  三娘其实没经历过这种白事,她有些紧张,她知道一个宗族里有长辈去世,这本村的子侄、子侄媳妇是要到场的,她作为侄子媳妇是必须要到场的,这种事情不能轻易找借口不去的。但是三娘也听到过这样一种说辞,那就是怀孕的女人不要去参加白事,是犯冲的。
  三娘将自己的担心说给徐大娘,徐大娘不以为意,“你以为只有你能想到这些,你婆婆肯定会考虑到这些的。”
  三娘,“娘可是说的,要我听信儿。”
  徐大娘,“要你听着点儿动静,也没说你一定要过去。”
  三娘,“元月爹,是独子,人家办丧事,我不过去,咱家里办事的时候,人家也不过来呢?”
  三娘继续纠结,“但是我听见的意思,就是让我过去的。”
  徐大娘,“你先别想这么多,你先休息,放心好了,元月爹和元月奶奶肯定比你一个外来的媳妇考虑的周到。”
  三娘也确实有些累了,听了徐大娘的话,也就去休息了。
  李耀祖和李母到李耀伯家里的时候,李耀伯的父亲,确实已经不行了,炕上已经摆好要穿的衣裳的了。李耀伯兄弟们、李子江兄弟们都在李耀伯父亲的屋子里,准备送他最后一程。
  李母和李子江家她们女眷就去了一间屋子,准备做孝衣。李子江家和李母的关系最好,两人也是长辈,做事情的时候,就自然地凑在一起。
  李子江家故意大声问李母,“你家元月娘的身体最近怎么样了?”
  李子江家肯定是知道三娘怀孕的事情,孕妇和白事是犯冲的,李耀祖家的情况又是比较特殊的。她这么问其实就是想问问李母对于三
  娘的打算,可是守着这么多的晚辈,这也不是自己家里的,也不能直接开口讲不用三娘来了。
  李母心里也是不愿意三娘来参加丧事的,她顺着李子江家的问话,“还是吐,没有一点儿力气。”
  李耀伯家安排好其他的事情,也进来李母她们所在的屋子了,看了一眼,对于谁家的媳妇没来帮忙,心中也要做到有数,恰好听见李母的话,她见三娘没来,李母来了,其实心中知道李母的打算。
  李耀伯家的想法和李子江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都知道孕妇和白事是犯冲的。李耀伯家就想,这李耀祖已经有三个媳妇去世了,如果三娘来参加丧礼,万一发生了不好的事情,外人一方面会说李耀祖克妻,也会说自家的老人将人家也带走了,时间长了,两家会累积疙瘩的。但是李耀伯家也觉得直接说三娘不用来参加丧礼,就好像不承认三娘是一家子人似的。
  李耀伯家也担心自己一会儿事情多,将三娘的事情忘记了,就和李母说,“婶子,元月娘的身子如何?”
  李母回答道,“孕吐严重,身子单薄,我刚出来的时候,又吐了,这会子我就叫她在家休息休息。”
  李耀伯家,“咱们家里都是疼爱子孙后辈的,元月娘应该在家里休息的时候,就在家里休息,尽孝的事情,有我们这么妯娌们呢!”
  李母,“如果能过来,还是要她过来的。”
  李耀伯家也就没再说别的,对李母和李子江家说,“婶子,你们多帮我掌掌眼,我们有什么疏忽的地方,还得你们提醒。”
  李母,“你去那屋吧,这里有我们,还有你弟妹她们,不用担心。”
  这天晚上,李耀伯的父亲终于走了。
  三娘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元月姐妹四个需要穿白的,也需要到场,李母回家领元月姐妹四个的时候,告诉三娘不用过去了。
  这时候就显示徐大娘在李家的好处了,徐大娘要三娘躺炕上去,“我去熬些药。”
  三娘不想装病,尤其是拿孩子装病,有些不情愿,“姑妈,能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徐大娘,“怎么了,不然好端端地你不去丧礼,即使都知道孕妇和白事犯冲,咱也不能做的很明显,装装样子怎么了?”
  三娘摸摸肚子,向徐大娘解释,“我不想装病,总觉得现在装病像诅咒自己和自己肚子中的娃娃似的。”
  徐大娘,“三娘,我怎么感觉你怀孕之后,比之前傻了呢?”
  三娘不理解徐大娘的话,“姑妈,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你叫我躺床上,还要去熬药,不就是要我装病吗?”
  徐大娘,“你躺床上,和我在家里熬药是两回事。我熬药是我给病人的,你躺在床上是休息。我只是不想从白事上回来的人直接来找你,带来不好的东西,到时候我说你休息,家里又有药味,人家很自认的会脑补的,不会特意问咱是怎么回事?”
  三娘,“村里有些人说话可是有些不讲究的,你怎么说的如此肯定?”
  徐大娘叹口气,“都知道孕妇忌讳的东西,聪明人知道是如何一回事?不聪明的人注意力都在丧礼上,谁会注意你,特意来问你的身体如何了。如果你身体不好了,有交情的还要来看你,人情往来的,肯定要和家里人商量的,这一大家子总有一个明白人的,肯定会知道咱是怎么回事,咱这样只是做个样子。”
  三娘,“按照你的说法,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徐大娘,“你就是越来越傻了,怎么就不记得,这世上是有公开的秘密的。”
  三娘点点头,“好吧。”
  李耀伯父亲的丧礼终于办完了,李母是同辈分的人,还会轻松一些,李耀祖作为子侄辈时时刻刻几乎都得守着,一刻也不得闲,现在终于能休息了。
  对于李耀伯父亲的去世,很多人都是不伤心,他岁数大了,可以说是喜丧了。同样的作为其他房的侄子,李耀祖完事之后就更不伤心了。
  这天晚上,三娘想起徐大娘屋子的事情还没动静,就问李耀祖,“已经开春这么长时间了,怎么姑妈屋子的事情还没动静?你是不是忘记了?”
  李耀祖将鞋脱下来,钻进被窝,“正办着呢?这事不好办?”
  三娘心想自己户籍的事情,都能办出来,怎么徐大娘想要批一块宅基地盖屋子,就是难办的事情呢?三娘不认为李耀祖是故意这么说的,现在徐大娘和自己的关系是实打实地好,又在教授尔月她们医术,李耀祖肯定会尽心尽力为徐大娘办事的。
  三娘问,“可是有人故意刁难?”
  李耀祖躺下来,和三娘挨着,“不是。没有故意刁难,这事说来话长。”
  李耀祖吊起了三娘的好奇心,三娘问,“你说说是怎么回事?”
  李耀祖,“你也知道咱这附近的情况,不少刚进京的穷官在咱们周围的租屋子住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在这里弄一块地,盖上屋子合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