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46节

克妻狱头的填房妻 第46节

  收拾完后,稳婆将孩子放在三娘的旁边。几人留三娘和武月在屋子里。
  一推看屋门,就见李耀祖仍旧站在院子中,稳婆向李耀祖道喜,“母子平安,恭喜恭喜!”
  李耀祖也抑制不住满腔喜悦,“同喜同喜。”说着掏出十多文钱给稳婆。这些铜钱李耀祖随身带着的,他没数直接就给稳婆了。
  李母也去厨房用粗布包了八个鸡蛋,递给稳婆。
  稳婆见孩子是男孩子之后,就明白少不了自己的东西,稳婆也不和李母、李耀祖推让,直接将他俩给自己的东西接过来,“我就拿着了。”
  稳婆也不在李耀祖家逗留,她也要回家休息休息,“洗三的时候,我再过来,你们先忙。”
  李子江家也为李母和李耀祖高兴,同李母和李耀祖讲,“这小子,一看就是壮实的,在胎里养的好,听珊月她们讲,名字是武月?”
  李耀祖一直没看到武月的样子,现在听李子江家这样一讲,心中更急切了,他去洗洗手,去屋子里,
  李母点头,“乳名是武月,之后还要正式起名字的。”
  李子江家,“武月做乳名很好的。”李子江家见没自己事情了,也向李母告辞回自己家里了。
  送走稳婆和李子江家之后,李母去熬小米粥、煮鸡蛋,这些都是三娘醒后要吃的。
  徐大娘见没自己什么事情了,也回自己那边,喊元月她们回来。徐大娘认为元月姐妹四个也很好奇武月的样子,想要见见。
  果然,元月姐妹四个听见自己有弟弟了,也很高兴,她们在村里玩耍的时候,她们也多多少少的听见过,有不修口德的人说她家绝户。她们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们现在有弟弟的,不觉自己会缺少什么,认为自己家里不会被人暗地里说是绝户了。
  姐妹四个小跑着回到家里,也要去看弟弟武月。
  李耀祖进屋子里去看武月和三娘,这时候三娘和武月都已经睡着了。李耀祖静静地看着他俩,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伸出手轻轻摸摸武月的小被子,然后元月她们就进来了。
  思月垫着脚尖,也只能瞅见武月的小被子,扯扯李耀祖的衣角,“爹,抱我,我看弟弟。”
  李耀祖将思月抱起来,压低声音,“小点声,娘和你弟弟正在睡觉。”
  思月点点头,元月她们也不再说话。
  李耀祖家里添了一个男孩子,名字是武月,随着稳婆从李耀祖家离开,在村里就传开了。
  李子江听说妻子说李耀祖添了一儿子,也很高兴,他不仅仅是为李耀祖高兴,也为自己去世的堂哥高兴,他高兴地在屋子里转圈。她比自己添了孙子还高兴,毕竟他有好几个孙子了,自己去世的堂哥也就这一个亲孙子,这物以稀为贵,人也是一样的。
  李子江家没觉得有必要这么高兴,“知道你高兴,快坐下,多大年纪了,稳重一些。”
  李子江坐下来,“我堂哥没看见孙子就走了,这都多少年了,我知道我堂哥,他从耀祖刚结婚,就盼着抱孙子,结果现在才有,我一会儿要去给我堂哥上坟,告诉他这件喜事。我李家又添丁进口了。”
  李子江家劝说道,“你别去了,元月爹肯定想自己将这好消息,告知堂哥的,知道你和堂哥的关系好,但是这件事即使你堂哥或者,我相信堂哥也愿意从元月爹口中知道,而不是你这个关系好的堂弟。再说了,你去上坟去,这不是抢了元月的事吗?元月爹肯定也愿意自己去,而不是你去,你想想是不是?’
  李子江点头,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那我就不去了,我去武月家一趟,告诉武月爹,不要忘记上坟告诉我哥。”说着就出门了。李子江丝毫不考虑自己这种做法,算不算是多管闲事。
  李子江家在后面撇嘴,有些看不惯李子江的行为。这就是老李家的男人,武月才刚出生多一会子,李耀祖直接从元月爹变成武月爹了,可生怕别人不知道李耀祖有儿子了。
  三娘生完孩子,身体虚弱,夜间醒来喝了一些小米粥、吃了两个鸡蛋继续睡觉。因为三娘还没下来奶水,期间李耀祖喂了武月一次水。
  在武月第五天的时候,三娘已经恢复的不错了,下炕走动完全没有问题,。且别看在怀着武月前期的时候,三娘吃不了东西,可是生下来的武月却是一个胃口很好孩子,也是很省心的孩子,几乎没有哭闹的时候,若是饿了,也是“哼哼”两声。
  三娘没觉得坐月子是件难熬的事情,这天武月又像小猪似的睡着了,武月现在睡土布袋,也不用洗尿布,三娘又被李母和徐大娘不止叮嘱过一次,不能吹风、不能洗澡,好好休息。在三娘听来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喂武月,其余的一切事情也不能做。
  三娘前几天的时候,可以陪着武月一起睡觉,但是三娘恢复的很快,哪能总是在睡觉。三娘就一直考虑着要如何要李耀祖答应她也学医术的事情。
  这天晚上,李耀祖刚刚和闫利他们喝酒回来,又是醉醺醺的。和李耀祖相好不错的人们,都知道李耀祖添儿子了,怎么能放过这喝酒的机会,说什么都要拉着李耀祖喝酒。在酒桌上,闫利这些人一人一句恭喜,一人敬李耀祖一杯酒,好嘛,李耀祖本身也高兴,那是来者不拒,喝着喝着不自觉地就喝的有些多。
  李耀祖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回自己屋子里看看武月。武月是几天的孩子,第一次闻见酒味,有些不适用。武月小鼻子一皱,打喷嚏了。
  李耀祖责怪三娘,“这么大人了,看孩子都看不好。武月是着凉了吗?”
  三娘白了李耀祖一眼,现在才几天的孩子,没出过屋子,哪能着凉,很明显是被你这不靠谱的爹身上的酒味给熏得。三娘趁机说道,“我又不是大夫,哪里知道是不是着凉了。”
  李耀祖只觉得三娘在阴阳怪气地推脱责任,他站直身子,“你是当娘的,怎么能不知道?”
  三娘理直气壮,“你是当爹,不也应该知道吗?”
  李耀祖,“我又不大夫!我去喊你姑妈。”
  三娘拦住李耀祖,“你回来,大半夜的去喊姑妈过来,不把姑妈、娘,孩子们都折腾起来呀!”
  李耀祖停住脚步,武月又打一个喷嚏。三娘心疼了,也顾不上自己还想劝说李耀祖,同意自己学医术的事情,赶紧说道“你身上有酒味,武月受不了。”
  李耀祖,“男的,竟然受不住酒味,这可不行,之后得好好练练。”
  三娘不愿意搭理这个李耀祖这个酒鬼了,也不看看你家儿子才几天,“不想你儿子难受,你就出去。”
  武月是李耀祖的第一个儿子,也是老来子,哪里有不心疼的道理,“早知道我就不喝酒了,连儿子都不要我靠近。还有不早说,武月打喷嚏是受不住酒味,早说,我就早出去了。”说着走到屋门那,停下来,又看了武月一眼才出去。
  第144章
  李耀祖终于熬到旬休的日子。
  今天郭胜他们又要请他去吃酒,说是联络联络感情,李耀祖这次没去。他没去的原因很简单,他若是喝酒了,整整一天不能见武月,更恰当的说辞是武月一天不能见他。在李耀祖眼中,武月这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小婴儿,可是比吃酒有吸引力的多、也可爱的多。
  武月在炕上睡觉,李耀祖就站在炕边上,一直笑眯眯地看着武月,好像在看金元宝一样。三娘其实挺纳闷的,武月就这么好?能让李耀祖站在这一直看一刻钟,不动地方,三娘私心里也是爱武月的,但是她做到不到李耀祖这样。
  三娘看不下去了,看李耀祖一直站着,三娘感觉他应该累了,“你坐下看,这样站着,一会儿会累的。”
  李耀祖笑,仍然盯着武月,“我这样看一天都不觉得累”,然后指着武月的小脸,“你看,他是不是做梦了。”
  三娘瞅一眼武月,发现武月睡着觉,好像是在笑。三娘不知道这么大的婴儿是不是会做梦,她说道,“武月是不是感觉到你在笑,所以才笑的?”
  李耀祖感觉有些不可置信,但是很高兴,“真的吗?”
  三娘也不知道,只是随口一说,哄李耀祖的,她点点头。“元月爹,你看我现在坐月子是不是挺无聊的?”
  李耀祖还是继续看着武月,“身在福中不知福,有些人想坐月子还做不到呢,你竟然嫌弃无聊,再说了,每天和我们武月在一起多有趣啊!怎么能无聊呢?是不是,武月?”
  不说武月在睡觉,就是武月现在醒着,也不能听懂李耀祖的话啊。现在武月已经不笑了,没给李耀祖反应,继续睡觉。
  三娘算是发现了,现在李耀祖眼中武月是最有趣的,最宝贵的,最招人疼的。她就打算拿武月做借口,看看能不能让李耀祖同意自己跟着徐大娘学医术。“可不是吗?和我们武月待在一起,可有意思了。”
  三娘自认为自己这话有些言不由衷,这小孩子吃吃睡睡的,也不能逗,能多有趣。她不认为李耀祖连续十几天和武月在一起,还能保持这么大的热情。
  但是,无奈李耀祖喜欢听啊,为了自己目的,三娘决定继续说,“我们武月可乖了,不哭不闹的,特别省心。他一笑,我就高兴的不得了。只是呢?我这是第一次真正地养孩子,我总担心我做的是不是有不对的地方。”
  李耀祖仍然继续看着武月,没看三娘一眼,“咱娘有经验,元月她们都是娘帮着养大的,或者就是娘自己带大的,你有什么事问娘就好了。”
  三娘点头,“我就是这样做的,我在养武月的时候,遇见事情都是问娘和姑妈的。”实际上,这几天武月没出现一丁点儿问题,三娘只是这样说而已。
  李耀祖才觉得自己这样站着,看武月的样子好像有些傻,坐下来,“对啊,咱娘知道养孩子的事情,你姑妈会医术,你有不懂的地方问她俩就行,她俩肯定不会骗你的。”
  三娘点头,“姑妈其实不仅仅会医治妇人的疾病,若是小孩子哪里有不舒服了,姑妈也懂些。我听姑妈说过,这疾病诊治有相通的地方的。”
  最后这句是三娘自己编的,三娘继续说,“我就想着我要是在空闲的时间,跟着姑妈学点儿皮毛,是不是能更好的照顾武月。”
  三娘决定循序渐进、慢慢来。
  李耀祖也不是小年轻的,他知道坐月子的人不能生气,若是生气,没了母乳,武月吃什么?思月从小吃羊奶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武月从小吃羊奶那就是自己的不对了。
  李耀祖仍旧不愿意三娘学习医术的,但是李耀祖也明白,若是自己不同意,也担心三娘万一生气怎么办?这已经是三娘第三次提,这次不能像上两次似的,直接说不行的,他使用“拖”字诀,“这我得好好想想。”
  三娘见李耀祖没直接拒绝,能猜测到大概的原因,不过三娘认为,只要他没直接拒绝,就比上两次要好的多,也就轻轻放过这事,又说起思月她们的事情。
  这天三娘午休醒来,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李寡妇。李寡妇是三娘生产之后,第一次来三娘家里。三娘心中警惕,暗中告诉自己,无论李寡妇说什么都不要生气。
  李寡妇在村里怎么可能现在才知道三娘生下武月了,她之前因为自己是寡妇在武月洗三的时候,避嫌没过来,现在才过来,不过是因为她对自己之前做的事情感到抱歉,想想那时候自己挺不应该的,不仅仅在言语上刺激三娘,还将捡到的信给藏了起来。
  李寡妇认为自己当时是鬼迷心窍了。她想明白之后觉得自己面对三娘的时候,心里怪怪的。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能将信拿过来啊,她担心暴露,前两天刚刚将信烧掉了。她也快离开这村里,想想自家当家的刚去世的那段日子,李家的人包括李母和李耀祖对自己都算挺不错的,很照顾自己。她就想和李家的人们告辞,包括李耀祖这一家子。
  李寡妇知道,现在的武月是李耀祖一家子的眼珠子,于是给武月做了一个大红色的肚兜,这大红色的肚兜不仅仅是给武月的礼物,也是向三娘表示歉意的物品。
  李寡妇见三娘表现很冷淡,她对三娘讲,“你见我也不用紧张,我呢,现在看开了,嗯,这是我给你家武月做的。明年夏天的时候,武月差不多就能穿了。”
  三娘见李寡妇手中的肚兜,是红色的细棉布的,针脚密实,上面绣着五毒图。看这肚兜的样子,就知道李寡妇没少费心思。
  三娘不明白为什么她好好的要过来。既然李寡妇这样温和,而且是带着礼物过来的。“来着是客”,今天李寡妇的样子也不像是恶客,三娘没必要在言语上和李寡妇过不去。
  三娘请李寡妇坐下来。
  李寡妇看看睡的正香的武月,才去椅子上坐下,担心吵醒武月,压低声音,“一看武月就是壮实的大胖小子。”
  现在的三娘很喜欢别说武月身子壮实,她现在作为一个母亲,武月丑不丑的无所谓,只要身体健康就好,“武月这孩子,每天不是吃就是睡,比刚出生的时候胖一些了。”
  李寡妇说道,“小孩子就是这样,胖乎乎的很可爱,奶水挺足的?”
  三娘点点头。三娘也不知道和李寡妇讲什么,继续说孩子,李寡妇自己是没有孩子的,李寡妇应该也不会愿意听,但是说其他的,三娘和李寡妇的交集很少,也不好说其他人家的事情。三娘干脆没言语。
  李寡妇顿了顿,才向三娘讲,“我还有半个月就离开这个村子了,在这里生活了好几年了,其实心里很不舍的。你家大娘是个好人,很热心肠的,我这不快走了嘛!和你们道个别。”
  三娘听李寡妇的意思是要搬走了,之前听徐大娘说过,李寡妇娘家人给李寡妇重新找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个鳏夫,家中排行老二,已经和父母分家,他是贩粮食的,家中小有积蓄,家中两个女儿。对方想找的是能撑起家的女人,觉得他出门的时候,不至于太过担心家中。
  现在徐大娘的消息比三娘更加灵通。村中谁家妇女有不舒服的地方,都喜欢找徐大娘问问,徐大娘也不收诊金,很快就打入到这村中妇人中间了。更何况三娘在坐月子,消息更加不如徐大娘灵通了。
  三娘没想到李寡妇要和自己说这件事情,三娘颔首,“我听说了。”
  李寡妇看着三娘,眼神有些迷茫,“我心里其实很忐忑的,我也不知道,走的这一步是不是对的,也不知道之后会不会后悔?”
  李寡妇的男人给她留下的有屋子、地,若是不改嫁,在族人里过继一个儿子,也是有人能养老送终的,但是李寡妇的娘家人舍不得她年纪轻轻的一直这么熬着。李寡妇现在二十多岁了,再找头婚的男子,要不然是家里穷的过不下去,要不然就是身体有残疾,远不如这个贩粮食的男人,这男人只有两个闺女,闺女没几年就会出嫁了。
  三娘看的出来李寡妇真地对未来有很大的确定性。
  三娘很理解李寡妇的,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如何的,尤其是再嫁远远不如初嫁简单。再嫁之后有自己的孩子会好一些,若是没有,永远是半路夫妻。
  按李寡妇和三娘的交情,李寡妇不应该向三娘说这些,但是李寡妇认为自己和三娘的境遇是相似的,才和三娘讲的这些。
  李寡妇也不需要三娘评价自己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她继续说,“我呢,想想咱村里人的处境,只有你和我是类似的,我就想问问你,你平时是怎么和这些孩子、婆婆相处的,来和你取取经。”
  三娘只能说,“人和人相处都是日久见人心的,你真心为孩子们、家人们好,时日久了,她们肯定能感受的到。”
  三娘认为自己和元月的相处方式,是不适合李寡妇的,其实自己和元月更多地像师徒相处。再就是自己的底气应该也不会有李寡妇足,李寡妇是本乡本土的人,娘家还有依仗。
  三娘想想又说,“别太委屈自己,也别委屈孩子。你这样想,她们闺女在家待能待几年,我的想法就是闺女在家也就松快这么几年,没必要将关系搞僵,还有别忘了你也是她们的母亲。”
  第145章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终于到了三娘坐月子的最后一天。这天三娘舒舒服服地洗了头发、热了水澡,感觉自己浑身舒坦轻松了很多。
  李耀祖今天的心情也很美好,自己哼着小曲,走进屋子里,见武月仍然在睡觉,看见三娘披头散发的样子,向三娘问道,“洗头发了?”
  三娘的头发未完全干,她点点头。
  李耀祖问三娘,“不是明天才出月子吗?怎么今天就洗头发了?”
  三娘解释说,“徐大娘说今天可以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