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乔云忻点头,但又笑道:“但不受他影响太深,未必能达到他那个高度。”
  季沧溟“嗯”了一声:“有得必有失吧!是成为蒙格利第二,还是赌一把看能不能成为超越他的大师,人总不能想成功又什么风险都不冒。”
  伯恩走过来的时候,听到的就是这三句。
  他听不懂中文,但他带来的助理能听懂,也把话翻译给了他。
  伯恩深色变幻,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不过在这一天正式结束,各方都准备离开的时候,他还是喊住了乔云忻:“乔先生,帮我和蒙格利大师道个歉。”
  乔云忻一怔,片刻后意识到之前自己和季沧溟的聊天内容被这人听到了。
  他笑了起来,却没有应下:“你为什么不自己去呢?”
  乔云忻的眼睛里带着笑:“如果不是作为想拜师的天赋卓绝的孩子,而是作为想和他交流的、已经成为一流小提琴家的晚辈,我想他不会拒绝你的。”
  乔云忻说完,背对着他招了招手,非常洒脱地上了车,全不在意身后的人是如何怔愣。
  季沧溟一直控制着自己的表情,等到车辆启动,将庄园抛在车后,他才没有放弃控制,笑意完全挂在了脸上。
  乔云忻没有找他算账,因为他自己笑得更夸张。
  被伯恩装了一下午,他总算装回来了!虽然对方不是故意他是故意,但不重要!这种事情他可不能输!
  “正事结束,我们明天继续逛?”给今天的行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乔云忻心满意足地看向季沧溟,规划起了明天的。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季沧溟思考几秒,摇了摇头:“你明天在酒店休息吧,我有点事要处理。”
  第71章
  乔云忻并不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人, 不仅不旺盛,他甚至可以说没什么好奇心——他本人就习惯伪装,特别能理解每个人都有不得已的苦衷的这种事,既然理解, 对于很多事情, 何必刨根问底呢?
  正因为此, 乔云忻一开始并没有多想, 他只是随口问了季沧溟什么事,不曾想对方回他的居然是“有点私事”。
  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 乔云忻睁大了眼, 完全没有压下自己的惊讶之情:私事?这人还有私事呢?
  惊讶之后, 乔云忻总觉得这个疑惑好像前不久也出现过,但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来着……乔云忻一时间想不起来, 干脆看向季沧溟等他的答案。
  结果季沧溟是看懂了他的惊讶, 但并没有解释的意思, 这令乔云忻顾不上思索上一个问题, 而是难得的生出了些许好奇心。
  不过他并没有往季沧溟私会他人的方向想,毕竟人在有了伴侣的情况下出轨, 要么是因为长相,要么是因为志趣相投自认为和第三者更有话说, 要么就是单纯寻求刺激。
  长相呢, 自己还是挺不错的, 志趣相投呢, 要找到差不多同龄还能被季沧溟看得上眼的,难度好像比前一个更高点,寻求刺激呢,他建议那个家伙再把自己扔大海里泡一泡, 他感觉会更加刺激。
  三个原因都不成立,那就不可能是私会他人了。
  乔云忻做出了这个结论,并忽略了他们两个并不是伴侣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他觉得不是私会的话,还是要控制一下自己好奇心的,毕竟人都有秘密。
  抱着这个念头,乔云忻把这件事抛在了脑后,他在酒店休息,向蒙格利请教新感悟导致的新困惑,在季沧溟回来后听对方说了 “钓鱼”进程有了极大的进展,他们需要提前回国……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一切都很正常,偏偏下飞机的时候,季沧溟又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是谢迁铎打来的,只是寻常普通的朋友聊天,不过在聊到那天行程的时候,季沧溟采用了一模一样的措辞——“去处理了点私事”。
  对于这个回答,谢迁铎并没有什么反应,但乔云忻的注意力再一次被引回来,原来只是“些许”的好奇心,变成了“浓烈”的好奇心。
  这是干了什么?自己不能说,谢迁铎这种损友也不能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乔云忻明白,这个问题是问不出答案了,他也没问,只是观察。
  这一观察,还真观察出了一个异常:季沧溟回家的时间晚了。
  本来嘛,集团董事长,又在“钓鱼”的关键节点,回家晚也很合理,但落在季沧溟身上,就是哪哪都不对劲——用被工作困扰这种理由,也太低级太影响“钓鱼”了,实在不合情理。
  乔云忻严肃地分析着,准备在手机新建一个备忘录,用于记录季沧溟回家的时间,不曾想还没付诸行动,在遥远的异国发生了一件事:伯恩在一个视频中提及了他。
  和他相似,伯恩并没有进入娱乐圈,哪怕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关注度极高,但伯恩不算完全的公众人物,记者也不会像对待明星一样对他过于的围追堵截。
  那天记者的目标也不是他,而是和他同行的一位知名演员,对方身上刚刚发生了极具采访价值的事情,一群记者蹲点,在发现时机合适后,一拥而上采访对方。
  其中一名记者的速度慢了点,没抢到好位置,眼看着出不了什么好的采访,又看到伯恩静立一旁,职业病发作,问对方“知不知道遥远的东方国度,有一名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小提琴手”。
  那名记者问完就有点后悔了,毕竟伯恩这个人几乎不在约好的采访之外回答任何问题,自己问了多费口舌不说,还会给对方带来不好的印象。
  她正准备道歉,结果伯恩居然应了:“嗯,我知道。”
  这个回答很简略,放在别人身上非常寻常,当年这个人是伯恩啊!不仅提问的记者精神一振,另外几个没抢到隔壁的最佳位置、正准备伺机而动的记者也精神一振,迅速改变了目标。
  不过对象是伯恩,他们不敢太放肆,最终还是第一名记者问了下去:“伯恩先生,请问你听过他的小提琴吗?对他的小提琴是什么印象呢?还有据说蒙格利大师特地飞去参加他的首场演奏会这件事,你又怎么看?”
  这是一串中规中矩的问题,重点在第二句和第三句。
  但就像谁都没想到伯恩会回答记者一样,也没想到他给出的答案是:“他的小提琴很厉害,我从他身上获得了一些启发,我也……感谢他在蒙格利大师问题上对我的开解。”
  这个回答普通人可能没办法第一时间发现异常,但记者不是普通人啊!他们迅速捕捉到了重点:“你们见过面了吗?”
  伯恩没有回答,可没有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就等于承认了。
  记者们精神更振,他们想追问,却没敢,只能眼看着伯恩停止回答,恢复平时对记者的漠视。
  记者们尽管遗憾,可也知道见好就收,拿到采访视频的人迅速和所属的机构沟通,视频很快发了出来,并迅速传播到了国内的网络上。
  最早在国内进行传播的是一名小提琴爱好者,她受够了一些不懂小提琴的人借着伯恩贬低乔云忻的行为。
  她的本意是想传播“他的小提琴很厉害,我从他身上获得了一些启发”这一重点,好让那些不懂小提琴的人闭嘴,怎么也没想到视频一传播,重点就歪到了“你们见过面了吗”这个问题上。
  【以伯恩的性格,肯定不可能偷偷来这边,然后见完就走,所以乔云忻出国了一趟?】
  【讲道理,404也不是偷偷摸摸去拜访同年纪的同行的性格好吗?】
  【不是说他偷偷去拜访伯恩啊!他完全可能因故出国然后刚好遇到了伯恩,但反过来可能性就不成立。】
  【说到因故出国……还有没有人记得404的首场演奏会上那些外国大师?】
  这有谁能不记得?当初名单曝光,这个论坛就热闹了好一阵子,后来确认名单属实,又热闹了好一阵子。
  当时猜测什么的都有,只是时间过去,热度降下,很少有人想起,现在旧事重提,相关信息便重新回到众人的脑海。
  而其中的重点……
  【难道乔云忻想出国发展?】
  【!!!】
  这个猜测甫一冒头,就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有人觉得不可能,但也有人信誓旦旦,反问【不可能的话他出国干什么呢】。
  乔云忻的粉丝相信他不会转行去当演员,但出国发展……粉丝很想告诉自己不会发生这种事,但仔细一想,似乎又不能完全否认可能性,一时间,只能万分紧张地等待好事分子艾特和安的结果。
  因为事情实在发展得太快,乔云忻接到赵闻电话的时候还有点懵,直到对方解释完前因后果,乔云忻才好笑地问道:“赵团,你不会也信了我要跑吧?”
  赵闻的笑声也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那没有,你要是想出国发展,也不会来我们团了,我就是跟你说一声。再说了,我又不是不知道你出国干什么。”
  乔云忻一想也对,自己报备过,一时间连几句话的解释也懒了,只让赵闻放心澄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