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但是总有人不愿意服输,甚至赌上仅有的祖业,想去博个前程。王家就是这样一个人家,王家老爹没进商会,就是心里觉得自家生意小,不被约束才更灵活。
  王老爹趁着低价,从钱庄借了银子去收茶叶,想着运到临近的地方去,多交一两成的税,也能卖掉,而且因为收茶的成本低,说不定还能赚的更多些。
  结果等他去了才发现,如他一般想法的人也不少。大家都卖,这价格自然就上不去,茶叶可不是什么耐放品,久放易受潮,为了尽快脱手,他们就开始比着降价。越降价却缺难卖,好不容易卖掉这些茶叶,最后一算账,这赚回来的银子都不够还钱庄的。
  开钱庄的可不是什么大善人,三分利,利滚利。
  王老爹借了两千两白银,到如今却要还近五千两白银。王家哪有这么多银子,只能去卖田、卖宅子,这钱庄得了消息,硬是用低价收了他们家的财产,但是这要还的银子还差两千两。
  他们抢了王家的四姑娘去抵债,四姑娘人长的水灵,但是才十岁,这群天杀的东西就这么把个小姑娘给抢走了。
  王家两个兄弟,王大哥是要继承家业的,一直跟着父亲做生意,王三哥被送去读书,刚得了秀才功名。他们怎么可能看着自家小妹被人欺辱,二人去府城告状的路上,还被这钱庄的伙计给打了。
  王大哥护着弟弟,断了条腿,但是王三哥的状书也送到了临安按察司副使胡大人的手中。说来也是巧合,胡大人本人刚正不阿,更是二甲进士出身,如今眼看着顶头上司贾大人要致仕途,他想更进一步,从正四品到正三品,却还缺了点功绩。
  遇到带着一身伤来告状的王秀才,也算是想打盹有人递枕头了。不怕有冤屈,就怕没麻烦,要知道临安是个富庶地方,也正是因为老百姓日子好过,治安就好,什么都好,那他的功劳要从哪儿去体现呢?
  提刑按察使司管着一省的刑狱诉讼之事,也对地方官员有监察职责。所以王三哥告状纸是真真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王家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胡大人既然想借着这个案子体现自己的能耐,就肯定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让师爷亲自去收集证据,务必要把此案查清楚、查透彻,另外又派了衙役去把那四姑娘给救出来。
  先回来给他复命的事衙役,“大人,那王四姑娘死了。”
  十岁的女孩子被带走没几天就死了,他皱着眉问,“怎么回事儿?”
  “说是威武侯世子一时失手。”
  威武侯世子早些年太过荒唐,听说早就伤了身子不能人道,但是也没见他消停,花红酒绿的场所少不了他寻欢作乐的身影。本就是无能的功勋,反正也没什么差事,偶尔闹出些动静,他们这些当官的为了避免麻烦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他怎么会刚好参和到这案子里呢?
  “你们去仔细查查,是有人诬告,还是当真是这威武侯世子荒唐。还有,那钱庄与这威武侯到底有没有关系。”
  胡大人身边得用的庞师爷是个落地举人,查案颇有手段,可惜在读书一道总是缺了些灵气。几次会试落榜后,也就息了继续考的想法,被人介绍到胡大人手下。
  “庞师爷,这是在钱庄翻到了账本。”
  庞师爷听出这话中有话,接过账本一看,脸色都变了。
  “派人去把钱庄给围好了,绝对不许有闲杂人等靠近。”
  “属下明白。”
  庞师爷带着账本直奔胡大人府上,本以为是个功勋开钱庄逼死百姓的案子,还准备两份折子,一个给吏部的验封司,一个给宗人府。但是现在看来,这案子恐怕要直接送到内阁去了。
  胡大人是个明白实务的,看了账本也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我一会就是贾大人处,这账本?”
  “大人,恐怕是有人暗中相助。”不然这么重要的账本怎么会明晃晃地放在银库里,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
  “庞师爷,你觉得这账本里的东西可信?”
  “大人,那钱庄的管事熬不住刑,什么都交代了,和这账本上记的东西都能对的上。”他拿到账本时,心里也在打鼓,一个小小的武将居然有胆子截取税银。
  胡大人一不小心扯断了自己的两根胡须,开钱庄最要紧的是有本钱,这钱庄的本钱偏不是他们自家的,而是该属于皇帝的。不仅如此,这些被截留下来的银子,最终更是被送去了京都某位贵人处。
  这案子怕是要捅破天,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本没有参与这夺嫡之争,如今却是由不得他了。“庞师爷,怎么看那两位爷。”
  “大人,这两位爷一位只谋私利,一位却心怀天下。”庞师爷猜这次给他们送账本的人就是那位的人,即便他们不给京都递折子,这事儿也一定会爆出去。与其到时候得个监查不力的罪名,不如照实请奏陛下。
  胡大人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喂到嘴边的功劳,难道还要畏首畏尾地不敢张口去咬吗?证据确凿,即便是被借力打力又如何,他要的是功绩,足以让他再进一步的功绩。
  再说贾大人那边,他马上就要退下来了,并不想再去折腾些事情,既然胡大人有心,那就全权托付出给他。“本官这年纪已经大了,精力有限,此事就交给你了,只一点,那位虽然没什么才干,但是手里可是管着兵的。”
  若是兴兵作乱,局面一旦失控,胡大人这功劳恐怕也得要也的打折,说不定功过相抵,白忙活一场。文官治国,首求的是个稳字。
  “多谢贾大人指教。”
  胡大人自是知道轻重的,得了贾大人的许可,他转头就去找了临安的指挥使,大家都是正四品,虽说文武之间无甚交情,但是遇到这种大事,还是可以相互帮助的,谁会嫌弃自己功劳多呢。何况武官比文官更难立功,他这可是给他送机会。
  胡大人写的折子和那账本正被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去京都。
  大理寺右少卿陈大人家的书房里,“杜家的事情,你可知情?”
  “我不受他待见,这些好事儿是不会让我沾手的,杜领兴开钱庄收租子的事我也只是知道而已。”
  杜领航现在吏部验封司任主事,虽然只是个正六品的小官,但是也算是有个实差。他娶了恩师陈启的女儿,又在六部任职,已经许多年没有回过临安了。
  虽然杜领航也是杜家人,但是只要他没参与过那些事儿,肯定可以从杜家的案子里摘出来。陈启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恨不得亲手将他父兄送进大牢,自然也不会想法子去保他们。
  “不要插手此事,护食的老虎只要发现有人妄图触碰他嘴边的食物,就会扑上去撕咬。老虎虽老,但是牙齿和爪子依旧锋利,被扑咬到的人会很痛的。”
  杜领航知道他这是说齐武帝,恐怕不止是痛,甚至是会丢了性命的。他期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要为逝去的母亲,被迫嫁给威武侯世子的姐姐报仇。
  这世上有很多的巧合不过是人为而已。
  他父亲指挥同知不知道通过什么法子搭上了三皇子,为了给他那个儿子再求个前程,就开始做这钱庄的生意。三皇子也是好本事,挑了临安周边几个富庶的县城,一边截取税银,一边通过钱庄对外放租。
  杜指挥同知手下有兵,他日常催收也是让这些兵痞去办的。这么些年,还真帮三皇子捞了不少的银子,临安有他,也有其他的人,除了临安以外说不定还有其他地方。
  杜领航的姐姐在威武侯府内也没闲着,帮他收集了不少的证据,她是想把威武侯世子直接解决了,这人虽然不能人道,但是总有些变态的嗜好。威武侯为了孙子考虑,一直护着她,但是即便如此,她依旧是一天到晚的担惊受怕。
  本来的计划是让这个没脑子的威武侯世子把钱庄的事情给宣扬出去,结果哪想到杜领兴利用美色吊住了他,可惜了那十岁的小姑娘。
  内阁收到临安按察司副使递上来的折子,也是头疼,一个皇
  子私自截取税银能是为了什么?
  被三个阁老从圣恩寺请出来的齐武帝,一脸怒色,“究竟何事?”
  秦大人回道,“三皇子伙同临安指挥同知,截取富阳县、溧阳县等七个州县的税银,然后在周边开钱庄牟利,初步可查的金额已经有九百万两了。”
  齐武帝怒道,“逆子。”
  他生气是因为朝廷没银子,各地修建圣恩寺的进展都很慢。他的好儿子却从他的口袋里贪了那么多银子出去,简直岂有此理。
  “传旨,由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一同审理此案,二十日内必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那些银子都要给朕追回来。”
  三皇子与武将串联这事也让齐武帝很不满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没给你的,你就不能伸手。
  齐武帝又传了京都都指挥使,也就是福王世子,“你去安排,把三皇子府给围了。给朕看好这个逆子,不许他与外面人联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