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白大人,下官来迟了。”
  “无妨,只是秋游,子期放轻松些。”是他来的早,而非他来的迟。
  白大人是个洒脱不羁的人,看着漫山的红色,心里充满了对自然与诗意的向往。众人到齐了以后,就往山上走去,站在高处向四周看去,一片片的红枫如烈火一般跃入眼帘。
  白大人用手中的折扇指向东北方的枫林,“秋霜枫似火,如人间锦绣。”
  王侍读接道,“霜枫尽染尘,醉红秋色里。”
  徐京墨可不想被抓去吟诗作对,他走去一旁,伸手接住随风飘落的枫叶,这艳红的枫叶像是秋之使者,传递着季节的妙意。不知他想到什么,接到一片枫叶后,复又看向地上落下的那层层叠叠的落叶。
  蹲下身,选了几片出来。
  “子期这是在做什么?”
  “秋风入土化花泥,不如分我这俗人几片做书签。”
  众人闻言大笑起来,也有几个年轻的翰林学着他的样子,挑选起了枫叶。文人爱风雅,亘古不变。翰林院最差的都是二甲进士,最不缺的就是才子,众人诗兴大发,你一言我一语,诗句如珠玉般从口中流出。
  偶有路人走过,都会不自觉地放轻脚步。一时间,枫林间回荡着儒雅的吟诵之声,与飒飒风声交织成一曲美妙乐章。
  翰林院这些书生都是日常缺乏锻炼的,所以他们只爬到南山的腰部就下山了。徐京墨觉得有些可惜,下次可以直接爬到山顶,借宿寺庙的厢房,夕阳西下之时,余晖洒在枫林间,那样的美景定是美不胜收。
  等他们到了飘香楼,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沈腾没去南山,说是家里来了亲戚,不过晚上是他请客,他必是要到的。
  果然是财大气粗的沈公子,居然包下了牡丹阁,飘香楼的包厢都是取得花名,越是名贵的花越是昂贵,像牡丹阁这种甚至是有钱也不一定能定下的地方。
  “佑凌兄,今日你没去南山,当真有些可惜。”
  “无妨,来日再去便是,你我同在京都,这霜枫美景年年有。”沈腾并不在意错过的美景,今日这宴请也是因为他父亲听说他在翰林院与同僚关系一般,要他描补一二。
  今岁,陛下可能会晋升一批年轻官员,翰林院也会外放一批人员。他父亲准备再收些门人,他前些日子行事有些张狂,得罪了不少人。沈腾虽然看不惯徐京墨,但是也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所以才有了今日这宴请。
  酒过三巡,微醺之中气氛正好,沈腾对徐京墨说道,“子期,男儿在世应该顶天立地,娶妻当娶贤。这世间总有些不知所谓的愚蠢妇人,妄图沾染权势。”
  徐京墨眸子里闪过一道寒光,这是在暗讽他妇人吗?
  沈腾又道,“妻子若是前途无益,不如休妻另娶。”
  话音落下,四周都静了下来,好些人之前就听说沈阁老正为庶女选婿,虽然是庶女,但阁老的女儿,就是配个四品官员也是妥当的。
  徐京墨已经娶妻,而且亲舅舅、老师都是阁老,所以根本没人考虑过他。然而听沈腾这话的意思是想让徐京墨做他妹夫不成?
  “沈兄,你这话是说你的母亲是愚妇、你的姐妹也是愚妇?”
  “混账。”
  徐京墨半点不在意他的暴怒,许你诋毁我妻子,就不许我说你亲族了吗?
  “在下并不觉得女子无才便是德。妻者,齐家也。没有妻子打理庶务、教养孩子,你们有谁能安心仕途?家族之兴,在于传承,孩子们没人教养,还能自己长成才不成。”
  在座的不少人想到了自己的家里,不自觉地点了点头。
  王侍读自己也是这样的,他原配妻子大字不识一个,是个刁蛮的官家小姐。以前在娘家被宠坏了,习惯了耍威风,他娶她是为了得到老丈人的帮扶。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他虽然得到了官场的一些支持,但是从来没觉得回家是件幸福的事情。他的嫡子更是被养成了个纨绔,到现在连个秀才都还没有考上。
  白大人与他正相反,他与妻子是青梅竹马,妻子本就是才女,他们的儿女开蒙人其实是妻子,大儿子更是早就得了秀才,他压了他一届,等下次再参加乡试。家里也从没出过乱子,甚至可以说家是他的避风港。
  邹有才眼睛一转,驳斥说,“妻子打理庶务本就是应该的,养育儿女更是本分。子期莫不是惧内?”
  本分?徐京墨冷笑一声,“在下与妻子琴瑟和谐,也从不觉得她要有什么本分。”
  徐京墨很明显地将女子的重要性在抬高,有些人不理解,但也不会多说什么,嘴上吹捧女子,最多是在妇人口中得到一二好评,于仕途无甚帮助。何况,女子再重要,能科举入仕吗,不能,那这天下自然还是男子说了算。
  沈腾不肯放过他,“妇人就该待在家里相夫教子,子期觉得呢?”
  “沈大人可知寻常人家,一家人一年的开销?”
  沈腾当然不知道,高高在上的他何曾低头俯视过世间的种种。他只是想让徐京墨认可他的观点,然后顺理成章地休妻,至于他庶妹,他家可没说过要将女儿嫁给他。等他休妻以后,到时候必要他斯文扫地!
  “一两银子能买两石大米,一家五口人一个月需要一石的大米,再加上油盐酱醋、柴火、蔬菜和几两猪肉,一月吃饱肚子就要一两半的银子。再算上其他生活杂项,约莫是两半银子,也就是一共要二两银子。”
  但是一个成年的壮丁一个月的月钱甚至不到一两银子,若是妻子不干活,那家里都是吃不饱的。这种情况,有谁认为女子就应该在后院呆着?
  别说寻常百姓家里了,寒门出身的许多官员,妻子也是
  会做点秀活儿贴补家用的。
  “所以子期是为了银子,才跑去给人当赘婿的?要我说,你已经考中一甲,岂能让妇人压在你头上,不若休妻另娶,若是欠了银子,我等帮你凑上一凑便是。”
  话音落下,一旁的石守信拉了拉他,这话说的太过了。周边的翰林们俱是皱着眉,今日怕不是赔罪缓和关系,而是专门找个机会羞辱徐子期的吧?
  “沈大人,南宫家于我有大恩,入赘之事是我心甘情愿,我这一生只此一妻。至于你,吾有一副对联送你: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说罢,徐京墨便起身离开还不忘扔下一张百两文银的银票。
  在场的可没笨人,这对联不就是在骂沈腾“王(忘)八无耻”吗。
  白大人看着徐京墨离开的背影,轻笑一笑,徐京墨者脾气他喜欢。“罢了,这饭本官是无福消受了,日后沈佑凌的宴请,都请忽略在下便是。”
  王侍读脸色一僵,白大人这是极其不满意沈腾了。他刚想挽回几句,沈腾已经开口说“白大人倒是看重这样的赘婿,也罢,以后不会打扰您的清净。”
  沈腾到底知道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父亲是阁老,也不会对着白大人说出这样无礼的话。他才刚进官场,就要把上官、同僚得罪个遍吗?
  白大人甚至没再多给他一个眼神,扬长而去离开这歌舞升平的销金窟。留下的人,顾着沈阁老的面子、王侍读的面子,食不知味的吃了顿饭。
  徐京墨回到家里,南宫云辞只看他一眼,就知道今儿这聚会定是不愉快的。
  “阿辞,不管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在意,你我是夫妻一体,我从没后悔过,甚至很庆幸。”比起那只知道三从四德女子,天知道他有多庆幸自己有这样的妻子。
  南宫云辞多聪明的人,她一听就将今日的事情猜了各七七八八,“我不在意,你要是在意……”
  话没说完,她就看到了徐京墨那“恶狠狠”的眼神,果断选择不再说什么。不过这一晚,徐京墨还是缠着她到了三更天。
  又开始一周的工作,徐京墨觉得自己昨天就不敢应邀,浪费了一整日的休息时间。今日再去翰林院,气氛果然有些尴尬,小岑大人低声将做日的事情告诉他,没想到白大人也走了。
  别人不知道,徐京墨可是知道,秦卓轩给齐承帝建议由白大人接任翰林院的学士一职。不知道沈阁老知道沈腾干的事情后,是否会对这个宝贝儿子失望。人可以狂,但是前提是有狂的实力。
  沈阁老终究是会退下的,遇到白大人这样的正直的上官,沈腾想要白得功劳是不可能的,没有功绩,以后又凭什么晋升呢?
  转眼就到了十二月底,《礼乐大典》总算是全部编纂好了,白大人审稿核对无误后便将这本大典交给了秦卓轩,“总算是编完了。”
  翰林院接手的编纂差事很多,但是能在任期内编完的不多,这部大典其实也是历经两朝才完成。
  第72章 再无宣平侯
  秦卓轩也不急着看,反正还要复核后才能成给陛下,他问道,“你怎么看咱们翰林院这些人?”
  “混吃等死的不说,有一些已经准备外放了,有一些舍不得这京都的荣华富贵,还盘着朋党们拉扯一把,日后换去六部任职。”白大人是觉得下次要多些人来翰林院了,不然这只出不进,恐怕人手不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