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徐京墨一愣,正准备端茶的手都顿住了,武将染指文官?
  温阁老看他这反应却是笑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专门喊你来了吧。子期,你少时艰难,一路压抑,待到朝局大变后,你如飞鱼般乘风破浪,势如破竹。可你要知道,这世道的枷锁并未完全消失。”
  他不想自己看重的学生因为轻敌受到重创。
  徐京墨听着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浮躁的心逐渐地静了下来。他这几年太顺了,顺到他有些飘,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老师是在敲醒他。
  “学生知错。老师,官员考核之制的修改,学生一定是谨慎行事的。”
  官员考核之制关乎官员的升降、调任,也就是官员的核心利益,他若是冒进只会被群起而攻之,那些个“斯文人”为了自己利益能活撕了他。
  冗官的问题必要解决,但是不能一蹴而就,牵扯了众多的利益,就要考虑“补偿”的问题。世间之事没有完全,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温阁老满意地点点头,“你能明白就好,以后的路还很长。陛下刚即位,百废待兴,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他只能一样一样来解决。”
  齐承帝是个有耐心的皇帝,他不急一时,但是执着于结果。功勋们正在文官体系中做文章,若是不管不顾的,即使年以后,这天下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他要借着处理冗官问题的同时,遏制住这种风气。
  文官、武官最好不要走的太近,更不能文武兼任。此外,还要放着朋党之祸,冗官的形成和朋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什么比许人前程更让人心动的呢。
  “老师,功勋们没有地方晋升,肯定有人家想要子侄走科举之路。”
  总不能出个章程不准功勋人家参加科举,这世道可以限制平民,绝不可能限制勋贵。
  “由武转文,自然可以,那就交出手中的兵权。”温阁老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最残忍的话,功勋的立世之本就是手中的兵权,好些功勋家族虽然从国公掉成了侯爷,但是依旧底气十足。
  齐承帝能登上大宝,和他手里的军权有直接关系,所以他比谁都想要将兵权收拢到自己手里。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徐京墨这会感觉这个差事是真的不好干了,本以为只是个写个让朝廷减负的文书,结果发现皇帝还给了个隐藏任务,“我本以为这差事两三个月就能结束,现在看来有些太乐观了。”
  功勋可不是傻子,若是自家子侄争气,与其守着天天被皇帝忌惮的兵权,不如转去文官,皇帝念着他们识趣,至少两三代人是无忧的。但是,肯定有更多的人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
  齐朝的军制是五军都督府,东西南北中军各守一方,但是功勋手上的兵权导致这五军都督不能完全掌握自己手上的兵,幸亏现在周边太平,不然一旦有了兵事,这仗要怎么打。
  “老夫估摸着明后年你就有外放的机会了,你好好想想之后去哪里。”
  徐京墨的运气是真的好,有些人在翰林院蹉跎了十几年也不见得能做出些功绩,他来了翰林院就一直有正事差事,还件件能出成绩。等他外放回来,就该进到六部了,未来的内阁也不是不能想的。
  徐京墨看老师的眉头似乎一直是皱着的,便问道,“老师,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温阁老没想到他会有此一问,沉默半饷,缓缓开口道,“子期,若是得空,帮老夫想想如何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温四郎是他嫡幼子,也是最优才气的孩子,本以为他会一生顺遂,偏被三皇子横插一脚,弄得现在成日郁郁寡欢。
  他不是个古板的人,对宋家女儿嫁到他们温家,他是双手欢迎的,那个孩子是个好孩子。可是因为三皇子,这孩子钻了牛角尖,之前宁死不屈,如今也不肯再见四郎。
  他那个傻儿子,每逢休沐就去宋家那个庄子上守着,一守就是一天,却连面都见不上一次。
  徐京墨早就知道这事儿,只是没想到这么久了居然一点进展都没有。他想到了谢长歌和花无艳,怎的越是痴心人,这婚事越多波折?
  温家小姐的心结很容易看明白,不过他们都是男子,无论他们说什么都很难让她转变心意,还是她们女子之间更好说话,打定主意以后,他说“老师,不必忧心,此事交给学生。”
  等他回到家里,就找妻子说了此事。
  南宫云辞问他,“你是想我劝温小姐?”
  而不是劝温四郎吗,花无艳的出身低微,但也是完璧之身,当年的种种何尝不是为了逼迫谢长歌。女人更懂女人,她自始至终都知道花无艳从来没打算与谢长歌一别两宽各自安好。
  温家小姐被三皇子夺了身子,这是满京都知晓,她怕他在意,也怕四处的流言蜚语。温四郎,真的能接受这一切吗,这是正妻,而非妾室。
  “阿辞,我从不觉得女子失身后就会低人一等。”何况,该觉得脏的是已经入土的三皇子,而非世上的宋小姐。
  “好。”南宫云辞知道他与旁人不同,但是有时候却又忍不住想要再确认一下,他是不是真的那样不同。
  “你与唐家的合作怎么样了,需不需要我帮忙?”
  “筹备的差不多了,下个月南宫粮铺就会陆续开起来。若是我所料不错,通商商会会主动上门请我加入他们商会。”她开粮铺明摆着就是和本地的粮商对上了,通商商会这群人可不会想和她对上,所以最好的法子就是拉拢她。
  大家利益一致时,就不会互相下绊子。
  徐京墨看着妻子轻笑一声,“他们倒是害怕你。”
  “商人无非逐利,若是明显不敌,自然会选择和气生财。”
  趁着她现在还有空,赶紧先去见见宋小姐才好。宋家祖上也是出过阁老的,宋小姐的父亲乃是刑部尚书,嫡亲兄长任户部漕运司郎中,这个大概是六部里面最受欢迎的正五品官职之一。
  翌日,南宫云辞换上一套淡蓝色的裙子去了宋家在城外的庄子。青影和青染跟着她一起出门,青染来了京都,只跟着她去过徐府和江家,还没见过外面的样子,一路上都有些兴奋。
  这几个人都是从小跟着她的,她已经成婚,也该为她们打算一二,“你们可有心仪之人?”
  被问两人一愣,青姓的侍女都是南宫家的家生子,自幼培养出来的,她们从没考虑过自己,只知道要跟着小姐,照顾/保护好小姐。
  “小姐,我不想嫁人,我一直守着您,等以后我寻个好苗子培养起来,让她继续保护您,也顺便给我送终就成。”青影早就打算好了,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说出来。
  青染比南宫云辞要大几岁,南宫云辞出阁前,江晚清曾问过她,她自己选择跟着小姐,“我也是,换了别人我可不放心。”
  “婚嫁之事若是遇到合适,就告诉我,就算你们成婚了也可以继续在南宫家。”
  两人坚决地摇摇头。
  南宫云辞无奈,也不想逼她们什么,等日后遇到心仪之人再说吧。
  京都很大,一行人走了小半日才赶到宋家的庄子。青染下车去递上拜帖,其实她有些担心宋小姐会不会不见他们,毕竟大家非亲非故的。
  没想到,隔了一会儿他们就被请了进去。
  来迎他们的人是一个嬷嬷,她笑着开口,“南宫小姐,小姐请您一人入内。”
  青影往前站了一步,不待她动作,南宫云辞拍了拍她的肩膀,“无妨,你们在此处等我。”
  拍肩膀意味着等半个时辰,青影还是有些不愿意,但是看着小姐的表情,她知道她只能遵从,“劳烦嬷嬷照顾我家小姐。”
  南宫云辞本以为会被请去佛堂,结果发现只是一间空空荡荡的书房。
  一旁的茶歇处,一位妙龄女子跪坐在蒲团上。南宫云辞看她一身白衣,头上也只有一根碧玉簪子,只是这人也太消瘦了些。
  “南宫小姐,可是受人之托?”
  南宫云辞跪坐到她对面,“是也不是,温阁老是我丈夫的老师,于他于我都有大恩。然今日来此,盖因在苏家书铺寻到一本《女工传》。”
  宋思思一愣,没想到她居然会看到这本书。
  当年她扮做男儿,随父兄出门,看到有些女子在劳作,便起了好奇心。知道百姓家里,许多女子不仅要操持家务,还是劳作挣银子时,她是很佩服的。所以她花了大功夫,编写了这本《女工传》,与其说这是书,不如说这是一本
  记录。
  记录了女子可以从事的事情,这书实在教女子谋生,可惜能识字的女子大多不愁生计,不识字的女子也看不懂这些。
  第74章 南宫云辞的手……
  “那年我十四岁,还很天真,父兄为全我心愿,自己掏钱印了这书,我猜实际上是一本都没有卖出去。”
  “不,至少有一本,我手中这本便是。”
  宋思思看着眼前这位清冷的女子,怎么也没想到她会一本正经地说出这样有趣的话,“那就多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