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非是老夫拿乔,只是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
  南宫云辞受过唐家的帮助,也有心还个人情,所以只问了一句,“唐家是否牵扯其中?”
  “从未,我们几个老家伙还不想被抄家灭族,所以南边的粮商都没有参与其中。”
  “那这粮税呢?”
  “多花点银子买平安,不过我们这点肯定也是不够的。”还有些银子可能就是那些“不起眼”的钱庄给凑齐的。
  走进来的唐小六听了这话,直嚷嚷,“爹啊,做人就不能坦诚点吗。”
  南宫云辞看了唐小六一眼,什么也没说,今日她来也是想碰碰运气。
  唐家主看着丝毫不为所动的南宫云辞,不知第几次感慨,这样的女儿为什么不是他们家的。“老夫偶然得知一些往事,今日全当闲话与您聊聊。”
  几十年以前,渔阳有个穷小子,父母意外没了,他就靠着百家饭养活,但是族里的人觉得他命格不好,太硬,总觉得他父母是被他给克死的,所以对他也很不上心。
  这个穷小子很聪明,父母健在时曾送他去读书,差一点他就能参加童生试了。天无绝人之路,渔阳那边来了一户富贵人家,那家的小姐是个善心人,有了这位小姐的帮助,那穷小子得了机会去官学读书,一举考中秀才。
  隔了几年那富贵人家举家搬迁走了,穷小子留在此处继续读书,他确实有本事,一路考到了会试,拜了当朝阁老为师。算起来,这个穷小子与一位刚从京都来的大人也算师兄弟。
  故事到这儿就完了。
  南宫云辞的手指从茶杯中沾了点水,在桌上写下一个“李”字。
  唐家主点点头,却未再多言。
  “多谢,南宫粮铺一定遵守商会的规矩。”
  回到家中,南宫云辞将此事告诉徐京墨。徐京墨将所有的线索都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查出李柏然的夫人究竟是何人,一切就都清楚了。”
  李柏然也许不是突然就变了,而是一直没变。他的夫人真的只是福王的庶女长乐郡主吗,长乐郡主幼时可曾来过渔阳,一个郡主又为何要来渔阳。福王的祖籍自然是京都,若是游玩,也不会在渔阳这种小地方住上几年。
  九州这地方俨然是铁板一块,能有如此之势,绝非一日之功。福王虽是皇族,但也只是掌管过礼部;而李柏然一个户部侍郎又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本事,所以一定还有一个关键的人物没有被他们找到。
  谜团变得更多了,好在真相似乎不远了。
  转眼就到了冬季,有些凉意的微风吹过大街小巷,徐京墨觉得这日子就适合吃点烤鱼,前些日子他在集市上找到了些不辣的辣椒面儿,正适合做烤鱼。
  南宫云辞知道他一向挑口,有喜欢重口味的吃食,找这种不辣的辣椒肯定是为了他,自然也就不会拂了他的好意。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看着那盘红彤彤的烤鱼,闻着味道确实很香。
  “这又是你指点厨房做的?”徐子凌也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不会做饭,但是很会指点别人做饭,别说,大部分时候,经他指点过的吃食确实要更好吃一些。
  “母亲,快尝尝,这是儿子从书里看到的炭烤之法,别人用来烤肉,我们用来烤鱼。”他拿起筷子,从鱼腹上夹下一大块鱼肉,放进母亲碗里,又夹下另一块放到妻子碗里。
  徐子陵尝了一口,红油的香气完全渗入了鱼肉里,一点都不腥,配合其他香料别有一番滋味儿。加上这鱼烤的外酥内嫩,口感也十分惊艳。
  南宫云辞看婆
  母那满意的表情,就知道这鱼味道不错,她夹起一瓣鱼肉放入口中,刚嚼两口,就觉得有些反胃,赶忙侧脸离开。
  徐京墨被她吓了一跳,“可是吃了什么不合适的东西,要不要请府医来看看?”
  徐子凌却是注意到青染脸上一闪而过的喜色,她自己是过来人,心中有了些猜测,不过也不好立马下结论,万一不是,岂不是让辞姐儿难堪。
  “快去请府医。”
  话音刚落,青萝就快步走了进来,“小姐,我来给您请脉。”
  一时间,厅堂里安静得只能听到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所有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青萝的诊断。片刻后,青萝面露喜色,起身拱手道:“恭喜小姐、姑爷、老夫人,小姐这是有喜了!”
  不过是月份浅,才不怎么显。她再三确认,绝对不会有错。
  徐京墨闻言登时变成了个二愣子,他们到了九州以后,就没有再避开日子,一切都是顺子自然。虽然早就知道迟早会有孩子,但是真到这时候,他还是有些反应不过来。
  徐子凌拍了他一下,“别愣着,感觉扶辞姐儿去一边休息一下。”
  然后她又吩咐厨房重新去做些清淡的饮食,额外点了份蛋羹给儿媳。青萝的本事她是知道的,所以也不瞎指挥什么,只是看着儿子说,“你媳妇儿怀孕了,你该干什么总是拎得清的吧?”
  徐京墨一脸茫然,他媳妇儿怀孕,他不就是该照顾媳妇儿吗?等等,又青染、青萝、青影在,还需要他吗?
  徐子凌深深吸了一口气,“自己去书房睡,不准影响辞姐儿。”
  徐京墨这下反应过来了,一张俊脸憋得通红,“母亲,儿子直到轻重,不会乱来的,不分房,我好照顾阿辞。”
  这话说完,轮到南宫云辞脸红了。
  虽然月份还浅,但是徐京墨还是给岳父岳母去了信,他们一直想着孩子,早点告诉他们,也好让他们早点安心。
  暮春时节,暖风吹进了镇国公府的朱门高墙。镇国公府内,一片静谧祥和,花园中繁花似锦,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春日的柔情。
  镇国公夫人林氏,正慵懒地坐在亭中,手中的团扇轻轻晃动,扇面上绘着的牡丹栩栩如生。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海棠花纹,云鬓轻挽,斜插一支碧玉簪,整个人散发着温婉的气息。
  “夫人,您慢些起身。”贴身丫鬟碧荷连忙上前搀扶,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林氏微微颔首,嘴角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不妨事,只是这几日总觉得身子有些乏累。”
  夜里,徐京墨让南宫云辞靠在自己身上,轻轻握住她的手:“阿辞,辛苦你了。”
  南宫云辞淡淡地笑着,她其实也有些不真实的感觉。拨弄着他的手指,这人的手指像是竹节一样,笔挺但又纤细。
  “不辛苦,我们的孩子。你说这孩子是男是女?”
  徐京墨熬不犹豫地回道,“不管是男是女,都是我们的心头宝。也不知道这孩子是喜欢经商还是喜欢读书。”
  “万一喜欢舞刀弄棍呢?”
  徐京墨低头看着她,“那可不行,虽然不打算管他(她)一辈子,但是也不能让我们为他(她)担心一辈子。给我老老实实地读书、学经商。”
  “要是女儿,也喜欢读书呢?”
  “喜欢就读。眼下女子不能参加科举,日后未必一直如此。再者,就算不能参加科举,也没人说就不能读书了。说不定咱们女儿还能成个当世大儒。”
  南宫云辞听他越说越离谱,忍不住拍了一下他的腿,“你可要在孩子出生前把名字想好了。”
  “放心,我一定给咱们孩子取个好名字。”
  徐京墨其实既想南宫云辞怀孕,又害怕她怀孕,生育一事总是有危险的,何况在这医疗条件落后的朝代。
  “阿辞,你每日少食多餐,如果可以的话,就每天吃个鸡蛋、喝点牛奶,不要听那些坊间传言使劲吃。不然胎儿太大,不易生产。”
  感觉他的紧张,她乖巧地点点头,“我知道的,有青萝在,你放心吧。”
  从这以后,整个府里都开始为这个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忙碌起来。青染每天换着花样安排南宫云辞的吃食,青萝更是每三日来请脉一次,青羽自觉的接过去更多的账目,青影寸步不离地陪着南宫云辞。
  “小姐,这是刚炖好的燕窝,您趁热喝。”青染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燕窝走了进来。
  南宫云辞吃不下有味道的东西,但是不能缺了营养,所以燕窝粥成了近日的热门食铺。徐京墨怕她血糖太高,还专门吩咐了尽量不放糖。
  日子一天天过去,南宫云辞的孕期反应也越来越大。时常会觉得恶心呕吐,越发的吃不下东西。徐京墨愁的不行,到处打听有什么东西是孕妇乐意吃的。
  张茂等人知道后,特别善解人意的送上了许多吃食的方子。他们倒是识趣,没有送吃的,只是送了方子。
  徐京墨拿着那堆方子去找青萝,“这里面可有你家小姐能吃的?”
  青萝一目十行,很快选了几个方子出来,“这几个可以试试,但是究竟能不能吃下还不好说。”
  南宫云辞吃不下东西,是因为害喜的反应大,并不是身体不妥。所以青萝直接将调理的药方剔除了,是药三分毒,没必要多吃这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