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郁宁笑了笑,故作随意道:“不过是原来在宫中无聊时,曾看过大禹朝的堪舆,心中有些印象。”
苏浮生闻言也没再追问,车中又再次沉默了下来。
“公主到了襄阳城后有何打算?”
似乎是觉得氛围过为安静,苏浮生再次出口问道。
“我准备在襄阳城转水路,前去滢炆岛。”
郁宁对此倒是没有隐瞒,这苏浮生好歹是个新科状元,要是能顺路将他拐到自己的封地,也不失为收获一个人才。
“滢炆岛,公主的封地?”
苏浮生闻言的反应倒是没有那日的王桓和云姑姑大,脸上却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苏大人要不要随我等一同前去?”郁宁状似玩笑的邀请道。
“王兄也要去?”
苏浮生听到这话第一反应是看向旁边的王桓。
王桓见话题转移到自己头上,顿时有些紧张。
“我,我和父亲是有这个意向,只是路途遥远,还没下定决心。”
苏浮生闻言点了点头,这清宁公主是有些不一样了,不过两日时间,将王家三人的心都招揽了。
“公主去滢炆岛有何打算?”
苏浮生再次看向郁宁,眼中有些探究的神色。
“到了滢炆岛,自然是要好好治理封地,造福封地的百姓。”
这个回答规规矩矩,却让苏浮生再次沉默了许久。
“公主以为,如今的大禹朝还有救吗?”
再次出口,苏浮生的话,却显得有些大逆不道。
“苏兄!”
对着皇家人,说这样的话,可谓很是冒犯了。王桓担心郁宁生气,赶忙叫道。
郁宁摆摆手,示意众人不用在意。
她沉思片刻,才缓缓道:“如今的大禹朝,如同行将就木的老人,身体机能处处衰退,除非有令人返老还童的神药,否则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郁宁的话丝毫不客气,就差直说大禹朝已经完蛋了。
这个已知的事实,再次被人如此清楚的说出来,车内众人一时间仍旧有些沉默。
好半响,还是苏浮生打破了沉默,继续向郁宁提问道:“公主此去,是要求己安,还是百姓安?”
这个问题有些意思,郁宁看了看苏浮生,盯着对方的眼睛道:“天下不宁,何处有安乡!”
郁宁说这句话的语气很是沉重,苏浮生一时间被对方眼中异常的严肃镇住,没有再接着提问。
马车内至此陷入了安静中,直到中午休息大家都没有了交谈的欲望。
匆匆吃完饭,郁宁等人再次开始赶路。
离襄阳城越来越近,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逃难的百姓,这些百姓可能是已经走了很久,鞋子已经烂的只剩下几根布条绑着鞋底,身上的衣物也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所有的人脸上,都是满面麻木,像一具具只知道行走的傀儡。
郁宁仔细观察这些人的外表,心中有些疑惑。
“这些人同昨晚的人好像不是同一波人,更不像是从禹京过来的?”
昨日郁宁守夜时,听到外面流民的交谈,知道那些人是得知禹京城破,从附近城镇过来的。昨晚那些人虽然也是流民,但是偕老带幼、随身带着皆有行李并不像今日路上看到的这些,完完全全就是一无所有的难民。
“确实不是,这些人应该是河东的难民!”
苏浮生也坐在另外一边车窗前,他听见郁宁的疑问,才回过头来。
“河东的难民,是攻破禹京城的河东难民?”
“不是,这些人虽也是从河东出发,但同禹京城那些并不是同一伙人。”
说到这,苏浮生担心郁宁不理解,又解释了一下河东的局势。
“河东连连大旱,百姓颗粒无收,只得南下逃难。逃难的百姓一部分被河东的东关军赶到了京城,另外一部分零零散散地分散到了其他各地。”
“被赶到了京城,禹京城的难民是人故意赶过来的?”
一旁的王桓原本没有参与二人谈话,闻言却不由插话问了一句。
苏浮生点了点头,再次接了一句,“此时的禹京城,恐怕已经被东关军占领了!”
此言一出,车中所有人均震惊不已。
郁宁此前心中已经有所怀疑,眼下倒是没有这么惊讶。
早在看到皇帝被人追杀的时候,她就知道禹京城城破不单单是难民导致的。
要真的是难民,也不会这么快就派人来追杀皇帝了。
第18章 紧闭的城门
大家都是禹京出来的,对于禹京的局势本就关心,苏浮生的猜测使得众人心情更加沉重。
禹京被难民占领,过一段时间朝廷勤王军到来,难民不堪一击自然就能收复。可要是被东关军占领,那大禹朝恐怕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可是,天下大势并不会由众人的关心而转变,无用的担忧终究起不了任何作用。
郁宁猜测皇帝如此果断弃城而逃,恐怕也更多是因为东关军的原因吧。
既然东关军已经占领禹京,那么其他各地诸侯恐怕很快也将纷纷以各种名义起事,这种时候不知道皇帝会逃向哪里?
是向西去关内道的京都长安还是南下前往富饶的淮南道、江南道抑或是易守难攻的山南道?
郁宁将大禹朝的地图在脑中调了出来,揣摩着皇帝的打算。
皇帝的去处并不会影响她前往滢炆岛的决定,但是天下大势却会随此而变,也可能会无形中影响他们前往滢炆岛的难易程度。
关内道虽然离禹京最近,旧都却早已荒废,何况离禹京太近在此时对皇帝来说恐怕并不是一件好事,郁宁思考片刻就首先排除了这个选项。
淮南道与河东道之间只隔了一个河南道,也是河东难民重点逃难的地方,皇帝会去的可能性也较小。
江南道离禹京最远,虽然物产富饶但此地早已被军阀闫氏把持,闫氏骄横跋扈,皇帝去了恐怕不会得到善待,显然只要祯文帝和他身边的人还有一点脑子,都不会选择江南道。
这样算下来,就只剩下山南道了。
山南道前有汉水后有长江,中间还有一大片的成都平原,有险可据又有人有粮,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南道并没有大的军阀,现任山南刺史徐邦安忠君爱国,只是不知禹京城破后,他的忠心是否足以让他接受这些禹京来的贵人。
马车内众人心思各异,车行的速度却在众人不注意间渐渐减缓。
“小姐,前面好像出现了状况。”
张川马车停下来之前,翠屏策马来到了车旁,对着郁宁禀报道。
郁宁闻言终于收回思绪,无论如何,这些对于现在的她来说都太过遥远,眼前最重要的还是赶路。
打开车帘,郁宁和车内其他人都注意到了翠屏所说的不对劲。
“怎么这么多人?”王桓因在车中无聊,又见众人都不说话,自己看起了医书,此时手中的医书因为太过惊讶掉落,他却并未注意。
眼前的情景确实有些吓人,马车前方百十米的地方,密密麻麻地聚满了逃难来的难民,远方的襄阳城被人群围住,只剩下一个模模糊糊的城墙影子,让人看不真切。
郁宁看着这一幕,想到前世电影中丧尸围城的情景。
“这,襄阳城被难民围攻了?”
靠坐在最后边的云姑姑也不知不觉往前凑了凑,语气中带着惊魂未定的恐惧。
别说,这恐怕还真的与几日前的禹京城有些相似。
“我们还要进城吗,襄阳城会被难民攻破吗?”
王桓想起禹京城被破的情形,心中的恐惧也被唤醒。他询问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不确定。
“现在恐怕不是我们想不想进城的事了,此时的襄阳城恐怕已经是城门紧锁了吧!”
郁宁的话音落下,苏浮生就赞同的点了点头。
“难民既然还在城外,城门想必早已关闭。何况襄阳城是中原重要关隘,城中驻守着十万大军,襄阳太守何征这些年厉兵秣马恐怕不是区区难民能攻破的。”
此言一出,众人心中不知是何感想,禹京城在难民的围攻中不堪一击,襄阳城要是能守下来自然是好的。可是,此时守下来的襄阳城,还会是大禹朝的襄阳城吗?
“城门紧闭,那么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
王桓一向醉心医术,并不关心朝政之事,此时也没有想得那么长远,只是为自己等人接下来的处境感到为难。
郁宁看了看被难民围住的襄阳城,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既然襄阳城进不去了,我准备直接去城外汉水码头,看能不能找到南下的船只,直接向南而去。”
说完,郁宁转头看向马车中的其他人,询问道:“你们呢,要不要先坐船去南方?”
原本王桓一家人计划的是到了襄阳后,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随郁宁前往滢炆岛,但是此时襄阳城是进不去了,也是时候决定今后的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