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她说完,转头对苏浮生道:“这个月的工人的工资发放时,加一层报酬,作为对大家努力工作的奖励。”
苏浮生点头应是,他身边负责财务的江初静,立刻用笔记录下来。
刘尺和周济闻言,立刻拱手致谢。
“接下来,苏大人你把房屋登记后,可以公布出售价格,让大家来都来买房吧。”
“这房子定价多少比较好?价格过高,岛上新来的人,恐怕暂时还买不起。”
苏浮生应是后,又提出来疑问。
这个倒是不难,郁宁想了想就拿出了规程。
“就按照房屋的面积算吧,一间屋五两银。买不起的,就租赁吧,一间屋五十文一个月。”
现在工人工资已经改成一月一发,每月平均差不多是六百文。
算下来,租房的花销不算大,就是买也就存个一两年的时间就够了。
苏浮生听完后,算了算也觉得挺合理,遂不再追问。
“接下来,刘尺你建三环的商铺的同时,继续在外围建工坊吧。”
郁宁说完,让翠屏把自己准备好的设计图,递给对方。
“就按照图纸上面的建造,大致和水泥工坊的要求差不多。”
具体这些工坊是做什么的,郁宁暂时还没有告诉众人,她打算等工坊建成了再公布于众。
“你们其余人,还有没有事情要汇报?”
郁宁这边安排完,又询问众人。
“回公主,岸边的码头已经完工,岛上现有的三艘船都已靠岸。”
廖蓉蓉这些时间为了赶建码头,人都住在岸边,此时脸上原本白皙的肤色,都晒得有些黑了。
郁宁听完她的汇报,脸上再次露出笑容。
“蓉蓉辛苦了,后面你先休息几天陪陪子航吧,他这段时间可常念着你呢。”
廖蓉蓉听到儿子,原本面无表情的脸上,也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第52章 大步踏进
与廖蓉蓉约定下午一起去码头视察后,郁宁解散了会议。
目前的行政处房屋虽然规划得多,但是办公的人并不多。
说是解散,其实也是在一个院子里,只是房间不同罢了。
下午的时候,郁宁带着苏浮生和翠屏,同廖蓉蓉前往了新建的码头。
草原到码头不算特别远,人走快一些,也就两三个时辰的路程。
郁宁看过地图,估计有二三十公里的样子。
不过,这一路都是荒山,走起来有些艰难。
郁宁在心中默默将修建草原到码头的路这个事,提上了日程。
心中想着杂七杂八的规划,走到两腿酸软,才总算看到了码头。
现在的海岸边,早已不是郁宁初来滢炆岛的样子。
将近两百米长,十来米宽的码头,像一个巨型广场,座立在海岸线上。
沿着码头的,还有将近二十亩的装卸货区。
这是郁宁为未来规划的,整个滢炆岛最大的码头,也将是整个大禹朝最大的码头。
这座码头,可以同时停靠十艘,七八丈长的中型海船。
现在码头的建造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清扫工作。
谢维带领的三十名队员,也跟着在水边帮忙。
谢维跟着张川练了几个月后,现在已经开始独立带队。
他的队伍中除了跟着从千湖岛出来的严琦等人外,其余的都是新招的人。
郁宁计划,以后让他专门负责训练水军。
在她的规划中,今后的海上贸易是重中之重,水军定然必不可少。
现在就开始练起,也是为了今后的海上贸易做准备。
将整个码头转了一圈,又同谢维了解了一下训练的情况,郁宁才带着人往回走。
等回到新建的房屋时,已经是亥时初刻。
洗漱完,躺在新打的床上,郁宁舒服的感叹了一声。
过了将近四个月的野人般的生活,终于有了像样的住所。
郁宁的房子是单独建的,坐落在行政院的后面。是一个两进的小院,现在就住着翠屏和郁宁两人。
云姑姑自从负责人事后,忙得脚不沾地,跟着郁宁的时间就少了。
院中的杂事,郁宁请了千湖岛的大丫在做,每天给她十五文的工钱,就负责打扫卫生什么的。
城中的这些简单活计,基本都是小孩老人,和一些体弱的妇女在做。
买来的人,大多都没有家人,所以小孩也基本都是孤儿。
为了解决这些人吃饭的问题,郁宁单独在行政中心旁边,建立了一座公共食堂。
倒是也方便了那些忙碌的工人,郁宁自己大多数时候,也是在食堂吃的。
食堂内的饭菜,基本就五到十文一餐。像大丫这种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半价优惠。
基本实现了,每人都能吃饱饭的承若。
现在城内的人,不管是先来的还是后买的,无不是对郁宁感激涕零。
能够在这种战乱年代,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收入,已经是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了。
何况这些人,原本大多都是逃难的难民。
现在听说新修的漂亮房子,他们都能租住购买后,所有人每天起床都是干劲十足,下定决心要买一处自己的住所。
这样的势头下,郁宁来滢炆岛不到半年的时间,整个城池的内城部分已经建设完成。
行政中心、居民楼、商务楼道路和内城墙,都陆续完工。
外城的工坊也建了几座,外城墙和相应的防御工事也在建设中。
郁宁今天召集众人,就是为了商量给这座城上牌匾。
“大家觉得,给这座城取个什么名字比较好?”
众人闻言,纷纷踊跃发言。
“这座岛是滢炆岛,这个城就叫滢炆城吧!”
这是性子比较简单的王桓的提议。
这些日子他忙着研究郁宁给他的新东西,还是第一次来参加会议。
“要不叫清宁城吧,既是公主的封号,寓意也挺好的。”
这个是苏浮生的建议,他这个话显然得到了其余众人的赞同。
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听上去比滢炆城更好。
郁宁见此,也不再纠结,当即就拍板决定,今后这座城的名字就是清宁城。
由书法最好的苏浮生执笔,落匾,工人连夜打造。
第二日,挂匾之时,全城的人都参与了这次活动。
铁矿和码头处的工人,也都赶了过来。
举行完剪彩仪式,郁宁登上城楼,先对大家的工作表示了赞扬。
告诉大家,这个月额外多发一层的工资,作为对所有人的犒赏。
最后鼓励大家,今后要继续努力工作,共同将清宁城打造得更加美好。
郁宁讲完话,城楼下欢声震天,所有人的脸上都布满了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
接下来,郁宁带着大家来到公共食堂吃饭。
宽阔的大厅,容纳七百余人,也并不显得拥挤。
所有人落座后,郁宁宣布开席。
一盘盘美味的菜肴,端上桌,引得众人口水直流。
因为郁宁在场,大家还保持着自己的矜持,没有忙着动筷。
郁宁见状,站起身朗声道:“今日这顿饭,就是为了感谢大家的辛苦,大家只管放开了吃,不用拘束。”
“公主都发话了,大家只管吃吧!”
与郁宁同桌的张川,见大家还有些犹豫,跟着说了一句。
张川负责治安,经常带兵在城内各处巡逻,众人基本都都认识他。
听到这话,大家看着郁宁已经带头吃了起来,也纷纷开始动筷。
来岛上的这些日子,大家其实过得都不错。
原本面黄肌瘦的难民,经过这几个月的调养,身体也壮实起来。
他们现在吃饭也不像最初一样,拿到手就使劲往嘴里塞,生怕慢一点就没得了。
今天的饭菜虽非常丰盛,但是大家也还是保持了*一点定力,没有在桌上抢夺。
宴席结束,所有人再次各归各位。
苏浮生却找到了郁宁。
“公主,我们上次重新买的粮食,又快见底了。账上的钱,也用得差不多了!”
新增了几次人,原本买的粮食两个月前就吃完了。
后面又去泉州城采购了一次,没想到现在又吃完了。
郁宁不禁感叹,钱呀钱,她现在需要尽快赚钱。
第53章 没钱了
“翠屏你去将我库房中的东西,搬出来。”
搬进新房后,郁宁把原本放在空间中的东西,移了一部分到库房。
她原本带到岛上的金银,都交给苏浮生管理了。
现在库房中剩下的,只有那些带出来没换成钱的物件。
“苏大人,看这些东西,如果拿去换成钱,够我们支持多久?”
郁宁示意翠屏将东西放到屋中间,话是对着苏浮生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