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谢芳芝显然也知道这件事情,她闻言点了点头,秀眉轻蹙,“送到育幼院倒是可以,不过现在育幼院只有三名工人,要照顾五十几个孩童。再增加孩子的话,现有的人手可能会忙不过来!”
  她细细的说着,见郁宁点头,又继续道:“而且现在的小孩大多是孤儿,在育幼院中的花销,都是城内统一供给。若是城内的孩子都送过来,会不会给城里的开销造成一定负担?”
  谢芳芝显然考虑的很细致,郁宁也想过这个问题。
  不过,此时她没有立刻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反问道:“谢姐姐说的有道理,这个问题你看怎么解决比较好?”
  既然要将学院的事情交给她管理,郁宁也想考察一下谢芳芝的能力。
  谢芳芝闻言,垂眉思索了片刻。
  “属下觉得,育幼院中不能所有的孩童都接纳。像那些年岁大一些的,自己可以照顾自己,就不用都送来育幼院。”
  郁宁赞同的点点头,在郁宁鼓励的眼神中,谢芳芝继续道:“可以出个规定,育幼院只帮忙照顾五岁以下的孩童,而且每个小孩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不能全部无偿照顾。”
  “可以,谢姐姐这个提议很好。”
  郁宁先是对她的话表示了赞同,又补充道:“五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送到学院上学,有学院管理,父母也不用担心。”
  谢芳芝点头,“公主说的是,这样岛上的父母就再无忧虑了。”
  至于送去育幼院的孩子,具体怎么收费,郁宁写了个条子,让人送去给苏浮生,让他根据育幼院的花费进行拟定。
  这件事定下来,郁宁才同谢芳芝讨论起学院的事情。
  “谢姐姐听说了,城中办新学院的事情吗?我准备让你来管理这个学院,你觉得怎么样?”
  “我?”
  谢芳芝闻言,诧然不已。
  “嗯!”
  郁宁点头,语气笃定。
  “可是,可是我从没有管理过学院,我可以吗?”
  谢芳芝惊讶之下,有些慌乱,神色也变得不自信起来。
  “怎么不可以,谢姐姐的学识,在城中不说排第一,前三是能够的。何况你管理的育幼院,也从没有出过岔子,管理学院有什么不可以。”
  郁宁的语气充满赞扬和鼓励,这让谢芳芝有些慌乱的心,慢慢安定下来。
  是呀,她都能管育幼院,怎么就不可以再试试管理学院呢?
  虽没做过,可是谁人是天生就会的呢!
  “既然公主相信属下,属下愿意拼尽全力,替公主管好学院!”
  谢芳芝脸上重新露出坚定的神色,温柔的声音中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郁宁见此,欣慰的笑道:“我相信谢姐姐能够做好。”
  确定了谢芳芝的任职,郁宁让她回去计划一下学院的规划。
  等到谢芳芝告辞而去,郁宁还在想着学院的事情。
  现在岛上的人大多是难民,学院目前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识字。
  郁宁在系统内用积分换取了一套,儿童启蒙书物。
  现在她的难题是,要不要在清宁城中推行简化字和拼音。
  如果有简化字和拼音,那么识字的效率,必然大大增加。
  但是推行简化字,势必与大禹原本的文化形成冲击,她不确定这里的百姓能不能接受。
  因为自己也没有拿定主意,所以这件事她暂时没有跟谢芳芝提起。
  距离除夕还有大半个月,留给郁宁思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她纠结一阵,觉得不能自己一个人思考,遂让人叫来了苏浮生一起讨论。
  等到苏浮生到的时候,就看到郁宁正拿着一本封面特别鲜艳的书籍看着。
  “苏大人,你来了。”
  郁宁见到苏浮生进来,随意的招手,让他坐过来,将手上的书递了过去。
  相处将近一年,两人已经非常熟悉,私下里也没有那么多规矩。
  苏浮生见状,也不客气,接过书,就坐了下来。
  第66章 识字
  “公主这本书的纸是怎么做的,居然如此光滑!”
  书拿到手上,苏浮生立刻就感觉到不一样。
  他赞叹了一句,看起了书上的内容。
  这一看,他才发现自己居然不认识书上的字迹。
  “这是什么字,我怎么从未见过?”
  苏浮生惊讶之下,又发现这书上的字不但陌生,还非常细小整齐,一看就不是人抄写的。
  “这是用刻版印刷的书籍?”
  以前郁宁也经常拿些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出来,苏浮生对此一般都保持着旁观的态度。
  可是今日看到的是书籍,身为读书人的苏浮生,不禁抑制不住好奇。
  郁宁之前拿出的书籍类的东西,都是自己纸笔抄写过的。
  今天要说的内容太多,她也懒得再掩饰了。没有理苏浮生的疑惑,郁宁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苏大人也知道我要在城内办学院的事情,你觉得想让城中所有人都学会识字,需要多久?”
  苏浮生闻言,也暂且抛开了好奇,开始思考起来。
  他是读过书的,可是聪明人读书和普通人读书显然不能混为一谈。
  而且一般人识字都是从童年开始,现在郁宁的意思,显然不仅仅指城内的孩童。
  “公主是想让他们学到什么程度呢,会背千字文,还是能读会写?”
  “自然是又能读又能写最好,不过识的字也不必多,常用的会了就行。”
  郁宁也不要求人人都能成为大文豪,只要不是文盲,会看契书,会算工资就行。
  苏浮生闻言,点点头,“如此的话,倒是不算难,岛上的人五天学一次,一次认十个字,一两年也就学完了千字文。”
  “一两年!”
  郁宁闻言,立刻摇头,“不行,这个时间太久了,以后岛上的人势必越来越多,如果每个人学字都要花这么多时间,那么学院的负担就太重了。”
  这还只是学识字的时间,郁宁原本计划的算学的学习还没有算进去。
  她原本设想的是,最好一个人能在三个月或者半年内学会常用字和百以内的加减法及乘法表。
  苏浮生听到郁宁原本的计划后,也是一脸的不认同。
  “这不可能,半年的时间,一个人就算每次休息都去上学,也就学了三十天,别说常用字,就是千字文恐怕都还没认全。”
  “如果,我们教的是更加简单的字体呢?”
  郁宁说着,指了指苏浮生手上的书籍。
  苏浮生闻言一脸愕然。
  郁宁见状,只得亲力亲为,教他学习拼音和简化字。
  苏浮生有识字的基础,学了一会儿,就发现简化字与他自己认识的字也有些相似之处,有些不用郁宁教他就认了出来。
  他记忆力又好,一个下午就掌握了拼音的读法。
  当晚离去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凭借拼音和自己的猜测,基本认完一本书了。
  第二日,郁宁再次见到苏浮生的时候,就看到对方眼下挂了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怎么样?”
  郁宁递给对方一杯茶,询问道。
  苏浮生昨日回去后,又挑灯夜战大半宿,终于能够熟练的使用拼音。
  他喝了一口茶,揉了揉太阳穴,点头道:“公主这个识字的方法确实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尤其是拼音,学会后,就算不认识字,只要标注了拼音基本也能猜出大致的意思。”
  郁宁对此并不意外,接着问道:“你觉得在清宁城中推行拼音和简化字,可以吗?”
  苏*浮生闻言,却短暂的沉默了片刻。
  “拼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简化字如果推行开,恐怕会有一些其他的问题。”
  “嗯?怎么说?”
  苏浮生对上郁宁看过来的目光,敛容正色道:“公主以后定然不会屈居一隅,如果回到了大禹,到时势必要接触大禹的读书人,这些人恐怕不会轻易接受简化字。”
  郁宁沉吟片刻,缓缓道:“如果我们识字的人足够多,不用在意其余读书的人意愿呢?”
  闻弦音而知雅意,苏浮生立刻明白了郁宁的意思。
  他惊诧道:“公主要废除科举制度?”
  郁宁对于他的敏锐很满意,闻言眼中透出一丝傲意。
  “科举制度不用完全废除,但是科举考的内容,选人的标准,我们却完全可以抛弃大禹那一套四书五经的方法。”
  苏浮生听了,一时有些沉默。
  作为参加科举制度的佼佼者,苏浮生自然知道大禹现今的人才选拔制度的优劣。
  郁宁见他沉默,继续将自己心中的规划一一道出。
  包括以后考试的科目,职位制度的变革等,她说完后,苏浮生已经彻底惊呆在了原地。
  他一直知道郁宁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他决心辅佐她,一是看到了她的潜力,二也是顺势而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