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刘尺大大地松了口气,他可真担心公主不知农事,一定要他把地全开了。
“刘大人,这些地的话,你看要买多少头牛才合适呢?”
刘尺的算术学得还不错,闻言当场就拿笔计算起来。
“成年的壮牛,一天可以耕两亩地,农忙时节时间珍贵,就算有十天的耕种时间,牛每耕种三天还需要休息一天,这样算下来,一头牛最多可以供十八亩地使用,总的就需要……”
刘尺运笔计算,半响道:“要十六万七千头牛!”
他算的时候,剩下的人也跟着计算着,闻言大家都笑了出来。
“刘大人计算得不错,苏大人,这么多牛,能买到吗?”
苏浮生面露难色:“有些困难!”
牛在这个时候,都是农家的宝贝,轻易是不会卖出去的。
想要一口气买到这么多,确实是很困难的。
“这样吧,这件事我让蓉蓉去做,先看看,能卖到多少买多少。”
郁宁说完,想了想又道:“至于人,云姑姑你先派人去沿海一带招着,我这边再写一封信,给翠屏,看她那边能不能再召集一些人过来。”
“是!”
云姑姑刚刚算对了题,此时也难得的,有些少年人的兴奋,语气都活力了许多。
自从来了滢炆岛,公主信任她,将人事这一块都交给了她,为了不拖后腿,她日日都在学习。
今年也顺利地从学院的中级班毕业了。
如今,云姑姑已经没有再留意过,公主与以前的区别。
谁人会是一成不变的呢?
连她自己,来了滢炆岛后,也变了许多。
兴许公主也是因为出了宫,又有奇遇,所以才有如此改变吧!
她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大家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至少比以前困在皇宫中好。
等到三人退下,郁宁叫来廖蓉蓉,跟她说了买牛的事。
廖蓉蓉答应立刻传信给内陆的商人朋友,让他们先帮忙找着。
之后,郁宁吃过午饭,周氏兄弟过来求见。
“见过公主!”
两人进屋后,立刻躬身行礼,动作很是恭敬。
“起来吧,请坐!”
郁宁等两人坐下后,才开始问道:“怎么,是前面交给你们研究的东西,有进展了?”
两人含笑点头。
“公主,你交给属下的铁犁,属下已经按照图纸制作出来了,另外还有两处改善的地方。”
周堪虞先起身回答,说着递上一份图纸。
“这是属下新研制出的铁犁,来之前属下已经拿去给农人试验过,比之以前的木犁,不但省力,更加快了一倍的耕地速度。”
郁宁接过图纸,一眼看去眼睛就变亮了。
只见周堪虞竟然在原本的铁犁两旁,加了两个轮子,怪不得可以提高速度。
郁宁看着图纸,啧啧赞叹道:“哈哈,妙、妙,堪虞你这个改善,实在太妙了!”
周堪虞被赞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郁宁将图纸小心地折好后,还给了周堪虞,并吩咐道:
“你今日回去后,就将图纸拿给工部的匠人,让他们抓紧制作一批出来,刚好可以赶上后面的开荒使用。”
周堪虞直身拱手道:“是!”
“堪桦,你这边帮他调度一下工部的人手。”
周堪桦老成持重地应了一声。
“堪桦,那个水车也做出来了吗?”
周堪桦拱手道:“公主给臣的图纸,臣研究后,已经带着工匠们做出了实物,只等上报公主后,就可以在城外的农田安装了。”
郁宁大喜道:“好!”
周家兄弟不愧是巧匠之后,郁宁交给他们的这两件东西,都顺利完成了。
郁宁兴奋之下,听说水车已经可以组装,当即让周堪虞带着她一起过去,亲眼看看这水车的功效。
滢炆岛地处海上,岛上河流不少。
但是从河里运水浇灌田地,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地势低矮的地方,还可以挖勾引渠,地势高的地方,就只能用人力了。
清宁城外的土地,恰好有一半是在高处,所以郁宁才想把水车造出来。
郁宁带着人来到工部,让人将水车的各个部件带上,向城外走去。
此时田中第二季的庄稼长得正茂,农田里随处可见施肥除草的农人。
看见这一行人,带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家伙事过来,都好奇地侧目看来。
到了地头,周堪桦询问郁宁道:“公主,你看如何安装比较合适?”
郁宁笑着摇了摇头,随口道:“周大人,怎么组装你看着安排吧,我对这些不太懂,就跟着看个热闹。”
周堪桦应了一声,这才下去安排。
水车安装的位置,选择在流经清宁城外的一条河流旁。
工匠们将水车的部件一一摆放好,现场开始组装起来。
周围的农民,听说是给他们免费安装水车,全都兴奋地放下手中的活计,围了过来。
地里的水稻,马上就要挂穗了,正是要大量浇水的时候,要是这水车真的能装好,可以帮他们省去好大的功夫呢!
工匠们先将车轴放好位置,依次装上二十四根辐条,再在每根辐条顶端装上刮片和水斗。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水车就已经基本成型了。
接下来,周堪桦选中水车的定位点,让人将固定桩打入地里,再将水车放置在固定桩之间,调整好位置。
不多时,一个高三丈有余的水车,就竖立在河边了。
水车随着河中流水开始转动起来之时,在场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接着放好接水的水槽,就可以将水引到需要灌溉的田地中了。
之后因为选定水槽的出水口,又折腾了一段时间,等到水顺利地流到田里,已经是夜色将近了。
但是看着缓缓转动的水车,听着哗哗的流水声,所有人都不觉身体疲惫。
回城路上,郁宁听着田里的虫鸣蛙叫,心情难得地格外平静。
她心中想着,后面可以再做几个更大的水车,这样就算是高处的山地,也能够灌溉上了。
回去后,一夜好眠,第二日,郁宁又将刘尺叫来,告诉了他新铁犁和水车之事。
让他等周家兄弟弄出来后,就即刻在农人中推行开来。
刘尺闻言自是大喜,如今他主管农业,地里的收成可是关系着他的业绩。
有可以提高耕种的工具,他自然是欣喜不已。
看到刘尺高兴的样子,郁宁又问起了新城建设的事情。
这块,目前也是刘尺带出来的人负责,问他自然是没错的。
刘尺闻言正色道:“目前,岛东和岛南的外城墙都已经建好了,城中的行政区域和道路也基本成型,现在在建居民区和商业区。”
过去的一年,清宁城中建设比较少,水泥工坊生产的水泥又基本没有再外供,加上来岛的人,做工积极,建设速度比郁宁原本计划的快很多。
郁宁点点头,赞道:“这段时间两头的事情都需要你照顾,辛苦你了!”
刘尺拱手道:“这不过是属下应该做的,公主能将这么重要的事交给属下,才是属下的荣幸。”
郁宁笑道:“那也是你争气,我才能将这些都交到你手上。”
刘尺咧嘴有几分憨厚地笑道:“多谢公主信任!”
郁宁点点头,转身对一旁的邢悠道:“你记一下,让云姑姑那里,给刘大人记上一功。”
刑悠点头,刘尺道谢。
九月的日子,就这么在忙碌中渐渐过去,十月来临后,城里的人,开始挂念起出征的将士们了。
郁宁也在同张川讨论这件事。
“张大人,现在这个时候,谢维他们应该已经找到,海盗的老窝了吧?”
张川不擅水性,所以这次出征没有安排他。
对于滢炆岛这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征,所有人都有些担忧。
不过张川倒是对自己的兵很有信心,他哈哈一笑道:“公主不必多虑,想来要不了多久,谢维那小子,就会带着匪首凯旋了!”
第102章 大军归来
又等了十来日,眼见着十月都过去大半了,还没有传来大军回归的消息,城中人都有点坐不住了。
郁宁和张川等人也开始着急起来。
虽然对自己人有信心,但是打仗这种事情,也没有个定数,万一有什么意外。
这是滢炆岛承担不起的风险。
郁宁虽然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但是也按捺不住,派人出去打探消息。
正当众人等得焦急不安之时,码头上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公主,公主,大军回来了!”
传讯的士兵,不住地喘息着,好不容易才理平气息,将话说完。
“什么?”
郁宁惊地站起身,随即回过神追问道:“是谢维带军回来了?大军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