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久闭多时的兹於王都,也终于打开了城门。
  此时,一批特殊的人,突然来向郁宁告别。
  “哦?是前面周边其他岛国来兹於参加盛宴的人?”
  郁宁听到消息,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些人的来历。
  她抚掌笑了一声,断然回道:“不行,告诉他们,为了庆祝滢炆岛收服兹於,我也要举行一场盛宴,让他们先住在城中,等参加完宴会后,再谈离去之事。”
  说完,郁宁又对前来汇报的廖蓉蓉道:“哦,对了,如今兹於刚刚经历了战乱,城中资源匮乏,就让他们先委屈一下,同兹於投降的朝臣,共住一院吧!”
  廖蓉蓉闻言,有些惊讶地看了看郁宁,才点头道是,退下去按照郁宁的吩咐安排。
  一旁从滢炆岛赶过来,帮助料理兹於内政的苏浮生听了郁宁的安排,却有些明白过来。
  “公主,你是想趁此机会,一举将周围岛屿全都拿下?”
  郁宁闻言哈哈一笑,鼓掌道:“知我者,浮生也!”
  说完,她来到挂着大禹版图的墙边,看着地图道:“现在大禹诸路都陷入战乱之中,无人有暇来关注海外的变动,这是我们收服整个东南海域最好的时机。”
  要是等到大禹沿海的江南道、岭南道等势力缓过神,定然不会坐视他们这股势力崛起,所以郁宁必须抓紧时机,扩张自己势力。
  再说东南这一片,兹於已经是最大的国家,其余岛屿虽多,但是大多不成气候。
  滢炆岛派出的一万士兵加上兹於的降兵,如今军中已有3万多人,这些兵力训练融合一下,已经足够郁宁称霸整个东南海域。
  苏浮生自然也是想到这点,才明白郁宁安排的用意,君臣两人默契一笑,心中均充满了熊熊斗志。
  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郁宁在兹於王都召开了盛宴。
  宴会上的来宾不但包括前面被扣留的人和兹於君臣,还有周围其他岛屿,例如滨理等地派来恭贺的人。
  宴会进行到一半之时,滨理最大的李氏商行掌家人,李宗显出面对郁宁道贺后,突然跪下道:“公主,我想代表滨理投入公主治下!”
  滨理没有政权,那里的统治是以李氏商行为代表的商会掌管,作为商会最大的商行掌舵人,李宗显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
  这也并不是他突发奇想,而是郁宁廖蓉蓉与他沟通后,双方达成的共识。
  这些年,滢炆岛的发展,滨理都看在眼里。
  不少滨理人,甚至移居滢炆岛定居。
  此次能够投入滢炆岛治下,也算是顺势而为。
  但是宴会上的其余人,可不知道这些,闻言全都震惊地看向跪在中间的李宗显。
  第114章 立国
  滨理这是干什么?
  有人还在懵懂之中,有人已经反应过来。
  这滨理李氏,可真是狡猾。
  竟然在这个时候,向清宁公主效忠。
  这不是把他们其他人,架在火上烤吗?
  被迫滞留在兹於两个多月的宾客,此时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尤其是他们这段时间和兹於原本的大臣住在一起,过得可不算是什么好日子。
  此时回想起来,这分明就是清宁公主给他们的下马威!
  众人心中忿忿,但是却不得不面带笑容地,看着清宁公主和滨理李氏,君臣相融的场景。
  郁宁没有理会旁人,听到李宗显的话后,大笑着站起身,亲自走下来,扶起对方。
  “李老板愿意让滨理同滢炆岛共发展,实在是大义之举,今后还要劳烦李老板出力,同我一起发展两地之经济,带两地之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两人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后,郁宁才重新回到座位之上,向众人举杯道:“为了滢炆岛、滨理和兹於今后的繁荣、为了东南海域的百姓,大家共饮此杯!”
  众人见此,心中各怀心思,也都笑着举杯道贺。
  一时间,宴上一片和乐融融。
  郁宁喝完杯中酒,放下后,却叹息了一声。
  众人见此,不明所以。
  现在这位清宁公主,可以说是整个东南海域最大的领主了,这难道还不值得她高兴。
  宴上的议论声,渐渐停歇下来,都将目光放到了郁宁身上。
  郁宁看着下面的人,感叹道:“东南海域领域辽阔,物产丰盛,可是一直以来,却被人视为蛮夷之地,真是可惜了*!”
  在座诸位都是东南这片海域上生活的人,闻言均是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
  在世人眼中,尤其是旁边的大禹人眼中,东南人确实只是蛮夷之人。
  连这些东南人自己,对这个根深蒂固的看法,都已经习以为常,默认了这个说法。
  也自觉,自己比不上中原之地的大禹正统,视大禹为天朝上族。
  可是,他们心中并不是没有不平过,只是习俗成此,个人之力,难以推翻世俗之见而已。
  此时,听到郁宁这位来自大禹的公主,说出这样的话,众人心中难免有所触动。
  郁宁见此接着道:“吾以为,这并不是因为东南海域真的比其他地方差,也并不是东南人真的就低别人一等!”
  她的语气十分坚定,所有人的注意都集中在了她的话上。
  “可是为什么几千年来,东南海域从来没有超过中原之地呢?”
  是呀,为什么?
  东南海域物产丰富,粮食甚至可以一年成熟三季。
  为什么,说到东南,从来都不觉得这是个富裕的地方呢?
  同样地处东南的大禹江南道等地,怎么就能成为整个大禹最富裕的州府呢?
  众人听着郁宁的话,以往心中原本没有深思的疑问,都冒了出来。
  郁宁看着众人沉思的模样,微微勾唇,端起酒杯,轻抿了一口,给了众人足够的思考时间。
  终于有人忍不住,追问出声。
  “清宁公主,您对此有什么看法,难道东南海域也能发展得像大禹中原那样吗?”
  郁宁闻言,哈哈一笑道:“当然!”
  她放下酒杯,站起身,挥袖道:“我认为东南海域不但可以发展成为大禹中原之地那样,还可以远超中原,成为普天之下最富裕的地方!”
  这话一出,现场瞬间一片嗡嗡之声。
  众人议论纷纷,大多觉得郁宁这是大放厥词。
  但是不少人心中,联想到滢炆岛从一片荒原发展成为现今的模样,正是出自这位清宁公主之手。
  心中忍不住开始猜测,难道这清宁公主,真的有什么特殊的致富方法。
  不过,也有人开始警惕起来。
  这场宴席,先是滨理投靠滢炆岛,然后这位清宁公主又开始大谈东南海域的发展,这位公主的野心看来不小呀!
  郁宁见此,丝毫不在意众人各异的心思,接着道:“不过,要想发展好东南海域,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众人一心,将整个东南海域拧成一根绳,共同发展,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理想!”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郁宁的心思了。
  不等其他人反应,李宗显率先道:“公主英明,如果东南海域能够上下一心,并有公主这样的明主领导,何愁不能超过大禹诸州!”
  兹於的旧臣也反应过来,跟着开始称赞郁宁,并断言兹於之后在郁宁手中,定然能发展得更好。
  周围宾客见状,面色各异。
  兹於原本的属国,淇湣的王子,突然站起身道:“清宁公主,淇湣今后,也愿追随公主,共同发展东南海域!”
  这话一出,原本几个兹於的附属岛屿和同滨理一样没有主政权的岛屿代表人,也纷纷向郁宁投诚。
  接二连三的表示,愿意追随郁宁,一起发展东南海域。
  这一波过后,剩下的人,面色就很难看了。
  郁宁看着东南海域另外一个仅次于兹於的大国——浑越的使臣笑道:“怎样,浑越国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发展东南海域吗?”
  浑越和兹於关系一般,前来道贺的也只是国内的普通大臣,闻言他擦了擦额上的汗,推脱道:“此事关系重大,下臣不敢擅自做主!”
  郁宁闻言并不恼怒,只笑了笑道:“哦,那大人你可以尽快传信回去,问问你家国王的意思,看他对我的这个提议是否感兴趣。”
  使臣闻言,连连点头,表示宴后回去就立马写信。
  郁宁点头,看向剩下两个国家和四五个岛屿的代表人,问道:“你们呢?”
  那几人见到郁宁对浑越使臣的拒绝,没有说什么,也跟着用同样的借口推脱。
  郁宁见此,也仍旧没有说什么。
  宴会结束后,滢炆岛的旧臣聚集到一起。
  “公主,剩下不愿归顺的要怎么处理?要派兵攻打吗?”
  谢维这些天忙着整理军务,今天看到有不愿臣服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带兵攻打。
  苏浮生闻言,却不赞同道:“如今我们刚刚收服众多岛屿,还要花时间将这些地方逐步消化,臣觉得此时不是出兵的时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