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等到十万两银子,整理好后,郁宁派了刑北,陪同李彦等人一起,押送这批钱回巴州。
  至于,圣旨中所说的,要留官员在宁国之事,也被郁宁推脱过去了。
  见到宁国的态度强硬,郁宁也不像想象中的好说话,那几个大禹官员,也不愿坚持留下。
  二月初五,滢炆岛的人送走了这批意外的来客后,又继续了宁国的发展,并没有将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三月初的时候,大禹内陆却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什么?巴州被攻破了?”
  郁宁读完翠屏的来信后,厅内所有被叫来的人,都震惊了。
  郁宁放下手中的信纸,面色沉重的点头。
  二月底,河东道三路联军,攻破巴州,幼帝外逃,太后娘娘在出城时,被流箭所伤,意外去世。
  大禹真的亡了!
  郁宁此刻的心情很复杂,一个是因为自己的生身母亲去世,另外一个是因为大禹国灭之后,天下必然将会更加混乱,宁国要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将是一个新的难题。
  随即她又想到,不知道前面送李彦回巴州的刑北等人,如今在何处。
  按照时间算,他们应该已经送到巴州,在回来的路上了才对,可是战乱中,郁宁却不敢保证他们能安然无恙地逃出来。
  其余人首先想到的也是刑北等人,很快就有人提出要不要派人出去接应他们。
  郁宁想了想,摇头道:“如今派人过去也晚了,我直接给翠屏回信,让她那边先确定刑北的行踪再说吧。”
  第121章 幼帝之死
  在郁宁接到巴州被攻破的消息三天后,她终于收到了刑北的消息。
  同刑北的消息一起回来的,还有郁宁的表哥李彦,亲手写的求救信。
  原来刑北去巴州送完钱,离开的时候后,李糠见巴州形势不妙,就让李彦同他一起回来。
  原本李糠的打算,是让李彦到宁国跟郁宁商量一下,看能否让幼帝迁都到泉州一带,或者到了万一的时候,能让旧朝的人,退到宁国来。
  可是让人没料到的是,刑北和李彦从巴州出来,才刚到梧州附近,就听闻了巴州城破的消息。
  如今幼帝外逃,李彦联系不上李糠等人,只得写信来向郁宁求助。
  郁宁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之中。
  良久,郁宁亲自提笔,写了两封信,一封让人秘密寄给翠屏,信上的内容除了郁宁无人知晓。
  这封信,郁宁让人连夜寄出。
  信传出去后,郁宁失眠了一整夜。
  另外一封,是郁宁发给李彦的回信,信上表示她会派人出来接应李彦等人,并让刑北带人全力辅助李彦搜救幼帝的下落。
  第二日,郁宁把这封信交给了郝小果,让他着信,连同五百士兵,去同刑北汇合。
  三月的巫州山上,开满紫色的杜鹃花。
  姹紫嫣红中,一群人快速地从林中穿行出来。
  这群人共两三百人,大多做武士装扮,被众多武士围在中间的却是一名六七岁的孩子。
  小男孩坐在一名身材高大的武士肩上,旁边还跟着一个衣着不俗的中年男子。
  很快有从前方探路回来的武士,来向中年男子汇报。
  “丞相大人,还有一百里就到渡口了,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好了船只。”
  中年男人闻言,眉色稍松,转头对小男孩道:“陛下,我已经让李彦传信给你姐姐了,现在我们赶过去同宁国的人接应上就可以安全了。”
  小男孩面带惊色,乌青的下眼帘显示着他的精神并不十分好。
  听到中年男人的话,他瞬间眼睛一亮,惊喜道:“姐姐派人来接我们了?”
  中年男人一哽,其实他并没有收到对方的回信,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想来,那人应该也不会对自己的弟弟见死不救吧!
  一行人怀揣着希望,向着远方的渡口行去。
  此时,柳州的太守府,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
  “大公子在里面吗?”
  守卫看着来人,连忙点头道:“大公子和三公子都在屋内。”
  里面的人听见动静,推门出来迎接。
  “邓先生你不是出城去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迎出来的是一个二十七八的青年男子,长得剑眉星目,一身气势很是威严,但是对门外的人却格外客气。
  邓先生看了看左右道:“大公子,进屋再说。”
  见此,闫大公子将人迎进屋内,并把门外的人赶远了一些。
  屋中还有一个年轻一些的男子,见到两人进来,也走了上前。
  “大哥,邓先生,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邓先生看见青年,也顾不上寒暄,从怀中拿出了一张信纸。
  “幼帝的下落,找到了!”
  他压低声音说完,将手中的信纸递了上去。
  闫大公子和闫三公子对视一眼,伸手接过信纸,相互看完后,闫大公子闫兆顺才沉声道:“消息可靠吗?”
  邓先生点头:“这是我们的人,从李糠儿子李彦的手中截下来的消息,应该可靠。”
  闫兆顺闻言有些惊讶:“李彦,他怎么在外面?”
  邓先生捻须笑道:“李糠那老小子,听到自己侄女在海外发展甚好,年后就巴巴地派儿子贴上去了,现在巴州城破,应该是想找那位新封的宁王殿下求救了!”
  “李彦人呢?”
  闫三公子眼神闪烁,插口问道。
  “被我们的人监视着呢,他此时还藏在广州府那边。”
  闫大公子看了自己弟弟一眼,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转头又对邓先生道:“先生,我们此时要怎么办,要去将幼帝接到江南道来吗?”
  邓先生闻言,低头沉思了起来。
  半响,他才抬起头道:“这要看大公子你的意思了!”
  说完,他不等对方生怒,就继续道:“幼帝是大禹朝真正的正统,如果将他接到江南道,那么江南道就是正统所向,定然会增加江南道的声势,也能对河东道等各路形成威慑,将来不论是想发兵何处,都能师出有名。”
  闫三公子一听,瞬间道:“那还犹豫什么,我这就带兵去将那幼帝抢过来。”
  闫大公子拦住他,缓声道:“不急,先听先生说完。”
  邓先生点头,继续道:“幼帝是个优势,也是个掣肘。不说别的,只要幼帝现身江南道,河东道定然率先攻打过来,而且只要有幼帝在一日,天下终究是郁氏的天下,长期来看,对主公的计划并不十分有利。”
  闻言,闫氏兄弟二人沉默下来。
  闫家的野心,父亲的打算,他们二人都心知肚明。
  半响闫大公子才抬眼看向邓先生道:“无论如何,定然不能放任这位幼帝,逃到滢炆岛。”
  邓先生点头:“这件事我们不便出手,得让其他人去做。”
  “先生的意思是?”闫大公子迟疑着问道。
  邓先生捻须一笑,然后抬手指了指西边。
  闫大公子看着他指的方向,立刻明白地点了下头。
  闫三公子没看懂,西边,不是岭南道的地盘吗?
  不过,这事有他大哥和邓先生操心,他也懒得再管了。
  三月十五,一艘船悄无声息地在,韶州渡口靠了岸。
  李糠拉着幼帝的手,从船上走了下来。
  幼帝左右张望,并没有看到来迎接的人,不由疑惑道:“姐姐派的人还没有到吗?”
  李糠闻言,笑着将侄子抱起来,拍了拍他的头道:“快了,你姐姐的人已经同李彦他们汇合,此时已经向这里赶来了。”
  幼帝闻言,稚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可是没等他高兴更久,一支冷箭,突然从旁边的芦苇丛中射出。
  紧接着,接二连三的箭矢,在下船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纷纷射了出来。
  一个浓眉大眼的武士,立刻上前将愣在原地的李糠两人扑倒,并高喊道:“有刺客,保护陛下!”
  身边的武士也纷纷拿出武器,格挡四面八方射来的箭矢。
  见到敌人开始汹汹,身边的武士不时中箭倒下,张洪锋不得不对李糠道:“丞相大人,这样下去我们的人坚持不了多久,我带人断后,你们先退。”
  说完,张洪锋就带着人向敌人藏身的地方打去。
  李糠则带着幼帝,在武士们的保护下,向大道上跑去。
  身后的追兵被张洪锋带人拖住,李糠等人见到追兵变少,渐渐放松几分。
  正当此时,前方却又突然出现了一路人,对方二话不说,直接持刀砍了过来。
  护着李糠和幼帝的武士,反应不及,不过片刻,就被杀了个七零八落。
  幼帝和李糠落入对方手中,幼帝吓得瑟瑟发抖,李糠也不停地求救,对方的人却丝毫不理。
  李糠只得寄希望于张洪锋快点过来救援,倒是今日他注定会失望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