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退?他们难道要放弃襄州城?”
襄州可是进入中原的重要关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苏浮生不太相信闫氏会做这样的抉择。
郁宁却道:“有何不可?整个岭南加上宁国,难道还值不上一个襄州城?”
苏浮生瞬间哑然。
郁宁又叹道:“何况,就算闫氏会退兵,还有谢维在他们手中呢!”
郁宁没有说的是,既然闫氏已经起了心,就算是这一次宁国勉强设计逃脱了,难保不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其他势力,也很有可能因为对宁国的觊觎,再次提出这个借口。
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或许要先妥协一次才行。
郁宁突然开口道:“浮生,若是我将宁国交给你,你可愿意代我掌管?”
苏浮生闻言大惊:“殿下!”
郁宁安抚道:“放心,我并不是要放弃宁国,只是如今的形势,我们继续同闫氏僵持下去,对宁国并没有好处,既然闫氏要联姻,我就满足他们就是,但是到时候,究竟是闫氏吞并宁国的势力,还是宁国将闫氏吞噬掉,就要各凭手段了!”
苏浮生抬头看去,在郁宁脸上看到了几分狠色。
他此时也明白了郁宁的心思,但是心中还是有担心:“殿下真的要只身入敌吗?这样殿下会不会有危险?国中官员和百姓,会不会有其他想法?”
郁宁闻言,心中再次叹了口气,她何尝不知其中的风险,但是为了永绝后患,为了给这些企图利用联姻占领宁国的人,一个血的教训,她愿意冒一次险。
“苏大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何况齐国国内还有翠屏和王医正在,有他们的照应,我不会有事的。”
说完,郁宁不等苏浮生再次提出异议,直接道:“不过,就算如此,我们也不能直接应下闫氏,必须要让他们答应我的要求。”
苏浮生见郁宁主意已定,又不得不承认这可能是目前对宁国最好的选择,只得也随着郁宁的话,开始讨论,如何同闫氏谈判。
虽是联姻,但是郁宁并不准备让出自己的宁王之位,也不准备将宁国的政权,拱手让人*。
这点,苏浮生倒是同郁宁意见一致。
当日,郁宁写了一封给闫氏的回信,从滢炆岛寄出。
第132章 谈判结果
郁宁的信寄出后,很快送到连州城外闫氏军营之中。
“邓先生,宁王回信了,你看看。”
严兆顺将手中刚刚收到的信,递给走进军营的邓先生手中。
闫氏在连州城外包围了快半月时间,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击,宁军和闫军隔城相望,暂且相安无事。
邓先生是随着闫兆顺的大军,一起来到连州的,前面寄给郁宁的信,也是他协助着写的。
他上前接过信,细细看了起来。
“不干涉宁国内政?”
邓先生看完之后,总结出了郁宁的要求。
闫兆顺点头:“宁王这是只想来个名义上的联姻,不但宁国的内政,你看她还要求后长居滢炆岛呢!”
闫兆顺早知道要让宁国让步不是那么容易,看到信上的内容,倒是并不十分意外,可是这个要求太过苛刻,他自然是不可能同意的。
“宁王能松口联姻的事就可以了,剩下的条件倒是好谈,毕竟如今我们还占着优势。”
邓先生笑了笑,对闫兆顺安抚道。
闫兆顺并不是个冲动的人,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看向邓先生问道:“先生觉得,我们可以同意宁王的要求吗?”
邓先生取过闫兆顺桌上的朱笔,在信书上轻轻划了两道。
“这两点,是万万不能同意的,其余倒是都可以谈。”
闫兆顺顺着邓先生的落笔处看去。
他划的是郁宁写的婚后定居滢炆岛和不可动宁国内部兵权这两处。
邓先生放下笔,解释道:“宁王现在是大禹皇室最后的血脉,与宁王联姻很大原因,就是为了拉拢大禹剩余的旧朝势力,如果宁王还是居住在滢炆岛,世人都知道这场联姻名不副实,那么也就没有意义了。”
闫兆顺闻言觉得有理,点了点头。
邓先生继续道:“另外宁国的政权,目前我们可以暂且不动,甚至齐国还可以借鉴宁国的商政,发展一下我们国内的民生,但是兵权一定要对宁国进行限制,不然恐怕宁国会脱离宁王和我们的控制!”
“先生说得有理,不过这件事是否要去宁国同宁王详谈?”
邓先生沉眉道:“去宁国国内恐生意外,去广州府吧,那里离宁国都城也近。”
闫兆顺点头:“那就麻烦先生亲自走一趟了。”
邓先生自然不会拒绝,不过他走之前,向闫兆顺要走了谢维等人。
四月十五,郁宁派苏浮生去广州同闫氏的人谈判。
双方就联姻后,宁国的独立问题拉扯许久。
最后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宁王婚后会定居杭州,但是宁国内政由宁王或者她安排的人处理,闫氏不得以任何理由插手。
第二:宁国军队退出岭南道,闫氏军队入驻岭南道,但是闫氏只负责防守,岭南道的官员,仍由宁国安排,政务和税收也归宁国管理。
第三:宁国除岭南道以外的一切事物,包括军队,闫氏都不得有任何干涉。
第四:允许宁国在闫氏的领地内设工坊、自由买卖宁国的商品,所获利润归宁国所有。
第五:宁王和闫世子的孩子,会是闫氏和宁国唯一的继承人。
两国秘密达成五条协议后,闫氏当即就送回了被其所俘的谢维等人。
一个月后,齐宁两国联姻的消息传遍天下,世人皆惊。
一片哗然中,闫世子迎亲的船只,从杭州出发。
此时宁国国内,上上下下,都已经知道这件事。
百姓们十分不舍郁宁的离去,但是却对此无能为力。
宁国的官员们,对此忧心忡忡,可是大家都知道如今宁国被人挟制,如此也是被逼无奈的选择。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闫氏不能动宁国国内的朝政,这就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宁国内部的动乱。
郁宁从双方达成协议后,就开始安排宁国内部的事务。
宁国国内的政务,由苏浮生负责监管,重大事件由苏浮生、云姑姑、张川、廖蓉蓉和谢维共同决定。
每月的政务会议记录,发到杭州由郁宁过目。
若有难决之事,也可传信给郁宁决定。
郁宁将诸事都同众人交代好后,在众人退下的时候,她将苏浮生留了下来。
“浮生,国内的事情交给你,在我离开的时候,你们要低调行事,尽量发展国内的民生和经济,军队的兵力要分散到各岛上去。”
她看向苏浮生的眼睛,直视着对方的目光道:“三年时间,最多三年时间我同闫氏之间,定然会有一个结果,这三年你替我照管好宁国!”
苏浮生对着郁宁的目光,感受到她的信任,心中沉甸甸的同时坚定地点了点头。
“殿下放心,我一定替你看好宁国。”
郁宁点头。
之后,郁宁走之前,还单独召见了王桓和谢维。
“殿下!”
王桓先来,看到郁宁,他忍不住道:“殿下,真的不要我同你一起去吗?”
郁宁摇头:“那边有你父亲在,我还要你去干什么,你这边,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呢!”
说着郁宁将这几日从系统中兑换的火绳枪和红衣大炮的制造工艺交给对方。
王桓毕竟一手组织研制了炸药,一看这两样东西,就知道不简单。
他看向郁宁道:“殿下,这,我对武器机关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擅长,交给我是不是不太合适呀?”
郁宁也明白要让王桓研究这个属实是有点难为他了,但是这东西交给其他人,她也不放心。
“这件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的,你可以分别找人研究其中不同的工艺步骤,但是行事一定要隐秘,注意人员的保密性。”
说着她又道:“滢炆岛人多杂乱,你可以后面跟着谢维去其他人少的岛上研究,人员的安全问题你也可以找他帮忙。”
王桓闻言,总算是放下了心。
随后谢维到了,郁宁也给他交代了这件事情。
王桓见郁宁同谢维还有事相商,就先退下了。
郁宁看着自从被俘回来后,再不复往日精神气的谢维,不由叹口气,走近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短短几年时间,谢维从一小小少年,成长为领军大将,在郁宁看来已经是很难得了。
可是,可能是这一路走得太顺利,这次的打击,却使得他更加难以接受。
“谢维,这次的事情,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今日的结果,有我的责任,也是形势所迫。”
“殿下!”
谢维看向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