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姗姗来迟的邓先生,听闻荄州之乱、闫兆吉身亡的消息后,也叹了口气。
只怨自己出发以前没有忌嘴,因此在来路上腹泻,耽搁了到达的时间。
他本是同闫兆顺一起,从杭州府出发的,结果却比闫兆顺晚了近半个月到达,就是因为路上身体不适,才拖了时间。
闫兆顺闻言,自然出声安慰道:“这事不怪先生,谁也想不到荄州城中,居然会有晋朝的刺客!”
邓先生也是奇怪:“此事确实有些蹊跷,不过荄州原本就是晋朝的领地,或许是上次我们拿下后,城中还有晋朝残留的势力?”
闫兆顺也是这样想的,不然无法解释荄州城中的民乱,怎么如此凑巧的发生,又发展得如此迅速。
两人探讨了一下当日的情形,又议论起了现在的问题。
“三弟的遗体还在荄州,我想尽快将他弄回来。”
闫兆顺说着,双目发红道:“何征那该死的莽夫,竟然敢侮辱三弟的尸首,我迟早要将他碎尸万段!”
他此刻深悔自己当初没有听三弟的建议,将何征处死,让他找到机会逃脱。
邓先生闻言,再次叹息道:“这件事何征确实做得太过分了,但是如今我们一时片刻恐怕也难以拿回荄州。”
这个闫兆顺自然也知道,如今荄州城中的齐军几乎全军覆没,剩下他带领的人,在经过上次一战后,也有所损伤。
如今他们能动用的人马,只有不到二十万。
想要从五十万晋军手中拿回荄州城,恐怕难如登天。
不但如此,等到晋军在荄州城中安定下来后,估计他们很快连此处也呆不住了,整个荄州府要不了多久,也会都落入晋军手中。
这样一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拿回荄州城,更不知道闫兆吉的尸体,还能不能留到那个时候。
闫兆吉是闫兆顺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们母亲早逝,父亲忙着差事。后院被闫隽的宠妾掌控,闫兆吉几乎是闫兆顺亲自拉扯大的,两人感情之深,比之一般兄弟更甚。
“我一定要为三弟报仇,将荄州重新夺回来!”
邓先生看着闫兆顺目眦欲裂的样子,心中深深地叹息一声,半响才道:“想要尽快拿回荄州,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闫兆顺瞬间双眼发光,死死地盯着邓先生。
邓先生咳嗽了一声,不答反问道:“听说世子前些日子,在荄州境内收留了许多流民?”
闫兆顺不明所以地点了点头。
前段时间,时局还没有变得像如今这样糟糕。他想着今后荄州还会是自己的地盘,要是让百姓都跑走了,留下一片空地,也是无用,所以才会收留难民,派人救济。
“难道这些难民能派上用场?”
闫兆顺见邓先生突然提起这些难民,不由得猜测道。
邓先生点头,面上没有一丝表情地平静道:“战乱后,死伤过多,往往会有瘟疫流行,如果我们在退出荄州后,将患了瘟疫的难民放入荄州,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晋军就能不攻自破。”
“瘟疫?”
闫兆顺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心中知道这可能是齐军能够以最小损失,最快拿回荄州的最佳办法了。
“可是,哪里去找患了瘟疫的人呢?”
邓先生神秘笑道:“这个就不劳世子费心了。”
说完,他抬眼看着闫兆顺道:“不过此计甚毒,用与不用,还请世子谨慎抉择!”
闫兆顺面色沉重,半响没有开口。
瘟疫。
闫兆顺清楚这两个字的危害,更知道他如果下了这个决定后,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但是他们今年先失襄州,再失荄州,不说晋朝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后,会不会再入侵齐国的领地,就是父亲那边恐怕也难以交代。
他身为嫡长子,世子之位虽然不可动摇,但是他的二弟可是也一直对他们兄弟手中的兵权虎视眈眈呀!
还有他的那位新夫人,宁国的宁王殿下!
要是齐国势弱,就算是已经联姻,他也不敢保证宁国就不会再起异心。
要是因此两国联盟再破,齐国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
想到最后,闫兆顺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
“就按先生说的去做吧!”
“是!”
“务必弄得隐秘一些,不要泄漏了风声!”
“是!”
一日之后,齐军从弛城县退兵。
半个月后,晋军一路毫无阻拦地拿下了荄州剩余诸城,齐军被逼退守洪州。
就在晋军全军欢呼之际,一名士兵突然晕倒,之后数日齐军军营之中突然出现上百名生病的士兵。
这些士兵的症状,一开始都是简单的上吐下泻,渐渐转变成高热昏迷不醒,最后甚至出现了死亡的案例。
这个现象一开始没有被人重视,直到得病的人数渐多,大家发现病人的症状基本一致的时候,才开始觉得不对。
“瘟疫!”
何征听完军中大夫的回报后,大喊道。
大夫战战兢兢地点头道:“将军,这个病症真的像是瘟疫,我们要立刻将病人隔离起来呀!”
何征简直不明白,怎么会突然出现了瘟疫。
但他纵是再胆大,也不会不知道瘟疫的恐怖,闻言只能连连点头道:“对,隔离,立刻将所有病人和接触过病人的士兵都隔离起来,军营内外禁止出入!”
下完命令之后,何征被大夫提醒,才得知这个病很有可能是从百姓传染到士兵身上的,又命人在城中查询有相关症状的病人。
不久之后,瘟疫的消息传遍了荄州,荄州府中到处能看到病倒的百姓。
其中,尤数荄州城的情况最为严重。
如今整个荄州城已经戒严,所有的人都禁止出入,生病的人,都被统一送到了城南的营地中。
可是尽管官府反应及时,也找了不少大夫进行医治,随着时间的推迟,死掉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荄州城外,焚烧尸体的烟雾,污染了半片天空。
荄州附近的洪州和襄州等地,不管是不是同一阵营,都对此做出了相同的反应。
禁止一切荄州的人员出入!
整个荄州如同与世隔绝的孤岛,与其他地方全部隔绝。
将近五个月的时间后,荄州的瘟疫才逐渐好转。
此时的荄州,不论军民,上下都对瘟疫闻之色变,所有人都饱受折磨。
荄州府的百姓,因为战乱和这场瘟疫,几乎十去其九,就连晋军军队中,原本五十万的兵力,也只剩下一半不到。
晋国朝廷封赏荄州晋军的圣旨还没送到,晋军就因为这场瘟疫自损一半,晋国朝堂中,对统帅何征的弹劾也堆积如山。
恰好此时,何征也因瘟疫一事,身体大损,一病不起,晋朝直接下达了召回他的令书。
晋朝派出的新统帅还未抵达荄州,前线已经传回齐军再次攻来的消息!
第137章 对峙
齐军的突然来袭,让还处在恢复中的晋军措手不及。
新的统帅还没有到达,何征又已经离开荄州,如今荄州城内的将领们有些不知所措。
最后还是何田主动站出,带人出战迎敌。
相比晋军受损严重,齐军这几个月时间却是养精蓄锐,士气高昂。
不过,荄州毕竟已经落入晋军手中,晋朝又派了新的援军加入,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属于何方,还犹未可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晋齐双方的这场战争,将会愈演愈烈,一时半刻间,荄州襄州等地,是难以恢复和平的了。
前线战乱之时,郁宁在杭州齐王府中的日子,过得还算是安稳。
齐王闫隽忙于政务,又有男女之别,很少见郁宁。
王府后院的陆氏和其他女人,同郁宁身份悬殊,也无人敢招惹她。
加上郁宁宣称有孕之后,一直独居院中,甚少外出,也与其他人,很少有交集。
这几个月的时间,郁宁从宁国带来的工匠,已经在杭州府修建好了几座工坊。
工坊主要是制作玻璃、水泥、纸等易于售卖的物品。
如今杭州城内,最热闹的商行就是郁宁开办的滢炆岛特供商品。
尤其是玻璃制品,在达官贵人中,甚为流行,连齐王府中,如今也将所有的窗户都换做了玻璃制的。
光明透亮的玻璃窗户,受到了所有人的热爱。
宁国的生意,在杭州府内做得火热。
郁宁每日都会抽时间,对一下齐国境内各地的账册,然后翻看从滢炆岛寄来的宁国内部事务。
这日,她处理完事情后,见到日光较好,准备叫着刑悠一起去商行逛一逛。
刚从院中出来,就见到一小孩同两个小厮打在一起。
小孩看上去不过是十三四岁,显然不是两个接近成年人的小厮的对手,脸上已经被打的鼻青脸肿,但是仍旧带着不服输的神情,咬着牙,拼命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