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他当初的判断是绝对正确的,大宋腐朽不堪,即使得到了燕京也会很快失去。燕地的主人迟早都是女真人。
  唯有一点,他错判了。
  大宋的武德帝姬。
  可这也不怪他啊。
  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大宋的国情里,任是天纵奇才,也不可能预料到一个没长大的帝姬,会将局势变成如今这般。
  第107章 大宋军事报
  在时立爱乃至张觉眼中,韩离素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狂妄了,张觉甚至思忖这位韩相公根本不了解金人的凶残程度,所以才在大事上过于轻佻。
  这些日子,他连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警惕金军忽然进攻边境。然而,直到韩离素回到檀州城来,金军的陈兵边境依旧是陈兵边境,没有演化成大举进攻。
  当韩相公吩咐他放出自己已经回归的消息后,金人那边居然耐心的再次派人来催促会谈之事。
  张觉才恍然,必须达成和谈的不是大宋,而是金国。
  这回,韩相公终于不再嫌弃天气不够晴朗,敲定了会面时间。
  完颜兀术从一开始的暴跳如雷,已经转变成了阴霾深沉的状态,甚至在当见到这个戏耍了自己几次的宋国官员,也能心平气和地露出笑脸,“韩大人,耽搁了这么久,想必贵国的陛下都快等不及了,咱们赶快商讨出个章程来吧。”
  “我大金一向以和为贵,讲究信誉德行,当初是宋国先撕毁盟约接纳辽将张觉,才引发两国战争。战争打到今日,我们两国都没有得到利益,百姓流离失所。我国陛下心系天下百姓,特派本太子来协商停战之事,不知贵国的意向如何。”
  完颜兀术完全在睁眼说瞎话,而且脸不红气不乱,演技出神入化,仿佛他金国当真才是那个迫不得已的,忧国忧民的,占据大义的一方。
  听到自己的名讳被钉在‘战争诱发者’的位置上,大宋这边的张觉脸色瞬间漆黑,“四太子不要颠倒黑白!分明是你们在燕地屠戮百姓在先!”
  “三家奴姓的东西,不配与本太子说话。”完颜兀术做出蔑视的表情,刺激得张觉差点脑充血,刚想挽袖子骂回去,被旁边文质彬彬的韩相公按住肩膀,韩离素缓缓地说道:“女真人起于微末之时,我大宋便向你们伸出了援手。那时候,你们还是契丹人的奴才,占领的土地只有东北苦寒的一片地方,可大宋不嫌弃你们,反而与你们结为兄弟之盟。双方谈好大宋不会与辽国联手,而站在女真人这边应对辽国。”
  “我大宋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收复失地,燕云十六州。”
  “而如今又是什么情形?金军不止还霸占着燕云十六州里的奉圣州、云内州,甚至前不久还有东西两支大军在我国境内肆虐。这就是四太子口中的以和为贵、信誉德行?”
  概括一下韩离素这段话的意思就很简单:我大宋对你这么好,你还反咬一口,我们才是完美受害者!你女真人颠倒黑白真不要脸!
  完颜兀术冷笑,“所谓联盟,可有国书作证?”哼,当初赵佶以‘国主’来羞辱金国皇帝,不屑于与金国签订正式联盟国书,现在来翻旧账,他可不认。
  “本太子只记得在攻打燕云时,我国与贵国皇帝商议出的结果是,燕云十六州谁打下来就是谁的!”
  “后来我大金将其中两府十二州交给你们管理,你们非凡不感恩戴德,反而收留叛将张觉,拒不交出他。我大金被迫出兵攻宋,这个责任在你们宋人身上。”
  事实上,双方都知道,燕云是赵佶用钱赎买回来的。但双方都不提这茬。张觉的视线不自觉地转到身旁的韩相公身上,祈祷韩相公再给他驳回去,千万别哑火了啊。
  谁知韩相公仿佛被激怒了一般,原本文质彬彬的美青年,怒发冲冠站起来狠拍桌案,“你们的被迫出兵,就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金国境内一路抢掠至我大宋东京城,将两位官家和宗室们挟持至金国做牵羊礼!”
  “既然如此,咱们不必坐在这里谈判!我大宋现在也要被迫出兵,救回被你们掳走的皇室和官员百姓们!”
  说完,他不等完颜兀术等人回应,立刻拂袖而走,根本没给金国众人说话的机会,仿佛他来此的目的就是宣告这一句来的。
  “韩相公!咱们这就走了?”张觉连忙跟上,他有些犹疑,“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马上写奏疏,将韩世忠和岳飞调过来。”韩离素说。
  张觉顿时老脸一阵红一阵白。
  “你不要多想,现在才将他们调来是本官一早计划好的。”韩离素看了他的脸色一眼,思忖张觉在燕地的用途还很大,于是耐心解释道,“金人常胜,即便此次战争失利,战场却仍旧位于我大宋境内。谈判之时必定以强者姿态为主,我初时消耗了他们的势气,但也激起了他们的怒气。这时候谈判,是不可能顺利达成官家的目标的。”
  “金人如今最怕的是什么?”
  “是…韩世忠和岳飞?”张觉吸了口气,问道。
  韩离素叹息,“非也。金人现在最怕的是继续打败仗。”
  这和害怕韩世忠、岳飞有什么区别?张觉疑惑不解,在他看来,韩离素现在调动韩世忠和岳飞过来,就是因为他们俩对金作战常胜,威慑力比他张觉强得多。
  韩离素笑而不语。金国的问题已经不是害怕某一两个敌军将领,而是他们害怕任何一场败仗,就算没有韩世忠岳飞在,他们也不可能对张觉镇守的檀州边境出手。
  因为一旦出兵,带来的后果,就是在点燃大宋新一轮的怒火。到时候,别说韩世忠和岳飞,没有了西北牵制的众多西北军都能调动起来。金国在檀州必败无疑。
  到时候,无敌的女真常胜军,恐怕就要变成怨军2.0版本了。
  现在将韩世忠和岳飞调来,正好将金人早就被压下的心理底线,继续向下压迫。
  别看完颜兀术现在开口调子起得这么高,实际上的底线还不知在哪呢。就让他慢慢地探索出对方的底线位置在什么地方吧。韩离素笑而不语。
  这头韩世忠和岳飞刚被嘉奖完,将各自的家人都迁到了东京城的将军府里。韩世忠孤家寡人一个,只有亲亲娘子梁红玉在,岳飞确是母亲兄弟尚在,弟弟岳翻在燕云也得到了不少战功。但是岳飞回到东京城后,还是令他离军进入中央科学院读书去了。
  官家重视科学院,从科学院的布置也能看出来,日后大宋各方面的人才肯定也得从这里选拔出来。岳飞觉得,他一个能打仗就去打仗,弟弟在打仗上的才能不如自己,去学习如何为官家治理天下更好。便是学成后,只当一方小吏,也算是为国尽忠,不负家训不负官家。
  安排好家中的事务,两人立刻马不停蹄赶回燕云去,只不过两人心中明白,他们此去是打不上仗的。
  官家私底下召见他们,已经说的明白,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大宋要开始休养生息,岳家军、韩家军、吴家军、种家军、杨家军等建制部队,都要重新训练和配备新的装备。
  至于重新训练和配装做什么?当然是为了打回去!一雪前耻!
  赵官家暑假回来这些日子一点没闲着,拉着诸位爱将和中枢大员们,编写了一部《大宋国难》,原原本本地将几年来大宋在军事上、政策上做出的所有错误决定一一记录成册,并且附录诸位文臣武将的评论意见。
  每项政策目的是什么,执行者是谁,如何执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其中哪里出了差错,该如何改正。全部详细地书于纸上。
  同时,‘大宋军事报’、‘大宋农报’、‘大宋商报’等报社纷纷在东京科学院成立,之前被筛选进入科学院的学子们此时就派上了用途。
  各科的报纸都由科学院的院士和学生们负责编排和出版,首先对外打出名气的就是‘大宋军事报’,因为赵官家亲自牵头编纂的人生第一部著作《大宋国难》就藉于军事报开始连载!
  第一期报纸,首页印上大大的大宋国难的书名,然后署名:赵芫!
  一开始,这份八月军事报月刊报印刷出来后,先在东京城中发售,负责卖报的科学院学生背着报纸给各家有识之士送卖,结果购买的人寥寥无几。豪绅和官员们的门房一见是穷学生来卖什么报纸,听着就是垃圾书,根本不予理睬的。
  后来研究经济的学生出了个点子,先在城中各个繁华的地点,派说书先生进行宣传,重点要夸大‘国难’和‘官家人生第一本著作’两个卖点。
  一开始出去兜售报纸的学生不明所以:“我觉得官家这本书的名字起的不好,国难二字不吉利,说出去,恐怕没人敢买报纸。”
  经济学的学生瑶瑶手指,歪嘴邪笑,“不不不,国难二字要大大的喊出来!”
  后来果然应了经济学学生的话,初时说书先生们大声朗诵宣和年政治腐败政策错误时,底下人还茫然无措,不知该不该听,等说书先生活灵活现将政策错误导致宋军十万被辽军几千打得屁滚尿流时,底下听的人已经不知不觉怒发冲冠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