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29节
还得买锅碗瓢盆,筷子勺子什么的一大堆东西,店门口还得有个柜台,总之要买的东西太多了。
没办法,赵小军只好跟高保国说了,一人又拿出两百块钱来当作开店基金。不过赵小军估计也差不多了,他是在装修上花了太多钱,不然开店根本要不了一千块钱。
赵小军给火锅店起名叫“川源”,意思是从四川来的火锅,高保国觉得没问题,于是赵小军就去找人做招牌去了,顺便还在裁缝店定做了几件员工服,还要求把点名给做在衣服的领口和衣袖上。
赵小军在店门口贴了招聘启示,招二十岁上下年轻、勤快的小伙子和小姑娘,王家庆的妈还是不愿意来城里,所以还要招两个在后厨洗碗的工人。
招聘启示说的很清楚,所有员工一年四季都有免费的工作服可以穿,一天包两餐饭,厨房帮工是四十一个月,服务员、洗碗工三十五一个月,虽然听起来条件和其他饭馆差不多,但是可以穿免费工作服这点,就让很多人心动。
李冬梅在帮忙面试那些来应聘的人,按照赵小军的要求,眼神不正的不要,衣着不干净的不要,板着脸的不要。最后招了四个男生,四个女生,还有两个洗碗的阿姨。
赵小军在新工地上干活,苏耀华带着曾老远远地看了一眼赵小军,曾老只觉得赵小军的面相看起来有些奇怪。明明看上去好像应该是儿女双全,但是又子女缘浅,但是这些面相好像慢慢在被替代,变成命中一女且缘分深厚。
而且运势也在发生改变,有两条生命线绕在一起,看不清楚,曾老捏捏眉头,让苏耀华开车回去。
回去的路上,曾老的眉头都紧紧皱着,苏耀华忍不住问,“曾叔,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曾老摇头,“没什么问题,他确实是你们的有缘人,只是缘分深浅都不好说,这得看你们的造化。我只是奇怪他的面相和运势,看起来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生命线怎么在一个人身上?到底哪个才应该是他的?”
这个苏耀华不懂,问曾老“曾叔,您说缘分深浅不好说?”
曾老点头,“是啊,缘分深浅得看你们自己,说他是有缘人只是因为他能帮君儿渡过一劫,现在君儿的劫已经过了,之后的事情怎么样,当然是看你们如何了。”
苏耀
华点点头,没再说话,他本来以为曾老的意思,有这个有缘人的话,不仅能帮助安君渡过劫难,更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助益,但是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这样?
没过多久,赵小军定做的桌子和锅都做好了,赵小军和高保国去买了配套的板凳,把东西都拉进店里。
看着干净明亮的火锅店,高保国真是有点惊讶,之前他忙着工地上的事情,装修的事情都没管过,要么来的时候就是到处乱糟糟的,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装修好了的火锅店。
整个店看起来干净大气,又带着洋气有特点,但是也不会让人特别有距离感,让人不敢进来吃。
以一个包工头来看,这地板和墙壁都做得不错,是个熟手才做得出来。“哟!你还做了防盗门!不对啊,这防盗门可不便宜,你那四百多的装修费能够?”
赵小军得意一笑“是不便宜啊,可是我只买门和锁,自己装的话,就便宜了啊。”
高保国竖起大拇指,省钱还是你会省。
单说这有防盗门的包间,他就很想请人来这吃饭,赵小军这小子脑子不错啊。
而且这玻璃门也用的好,单这两扇玻璃门,就有不少人对这家店好奇。
现在就等着招牌做好,外加一个店长就能开业了。
但是店长真是不好找,得找一个会说话、能机灵应对突发事件,有手段能管住手下的员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得会管账,得把店里的账和钱管好。
赵小军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主要是身边都是一群农民工,所以这件事情只好交给高保国来做。
高保国也没找到,都想自己上了,唉?自己上?高保国觉得可以,反正不是要把赵小军培养成二把手来着,有赵小军在,大方向是不会有问题的。
他就先干着店长,等找到合适的店长人选,他就不干了,还是当他的包工头去。
不过这个想法得到了李冬梅的强烈反对,虽然她觉得可以开火锅店,但是她绝不允许高保国把自己的工程就这么交给别人来做。
万一赵小军在中间做了什么呢?到时候他们要怎么办?工程队不要了?
那可不行!工程队可是高保国辛辛苦苦做起来的。
李冬梅这时候提出,自己去火锅店当店长,她觉得自己可以。当然高保国立马就拒绝了,虽然李冬梅也是上过学的,管账什么的都没问题,但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她都在家里,从来没在外面工作过,更别提开店了。
再一个,他和赵小军投资开店,他媳妇去当店长,这事儿怎么听怎么感觉是在坑人家赵小军的钱,赚多少钱还不都是店长做的账说话,他不想别人说闲话,而且到时候店里有什么问题,那是算自家的问题,还是算火锅本身的问题,这些都不好说。
但是李冬梅自己却觉得这个想法是相当可以的,她念过书会算账,至于管人这点,她平时没少听高保国怎么治他手下那些人的,难不成那些人还能有工地上的人难治?
奈何不管李冬梅怎么说,高保国就是不同意。
没办法,夫妻俩讨论不出个结果来。李冬梅直接去找了赵小军毛遂自荐,只要赵小军同意了这件事,高保国就不会有意见。
她李冬梅又不会做出中饱私囊那种龌龊事,她可不怕。
赵小军听了李冬梅的话,倒是觉得没啥,但是为了两家人以后不为了这事儿闹矛盾,他提出李冬梅得和其他员工一样签协议。
“协议?什么协议?”李冬梅还不知道店里的员工都要签协议这事儿。
赵小军说“这也是为了方便员工管理,也是为了防止有人把我们店里的锅底配方偷出去。”
李冬梅问他“那协议上具体写的啥?我想看看。”
“嫂子,你别急,协议上所有的东西都会写得清清楚楚,包括我跟老高两个人投资一起开店,也会写个协议。不过,这事儿我是花钱找律师写的,他让我明天去拿,明天我拿了去你们家给你们都看看,有问题咱再改。”
李冬梅点点头,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第二天赵小军就拿着一堆东西去了高保国家里,到的时候李冬梅已经把饭菜都摆好了,为了几个人谈事情,还把高登宝送去了邻居家。
吃完饭,赵小军从文件袋里先拿出一份商标注册书,“来,老高,你看看,这是咱们的火锅店,我怕以后有人假冒咱们的牌子,特意去注册了个商标。”
高保国笑了“你未免也想得太多了吧,说得好像你的店明天就要顾客盈门了似的,还假冒,你想啥呢?”
赵小军不管他“没事儿,要是用不着,那就当是做个纪念呗,第一次开店呢是不?来,老高,这你收着,我那边人多眼杂不好放这个。”
说完又从文件袋里掏出两份协议书,一份给高保国,一份给李冬梅,“这是咱们俩的投资协议书,嫂子,这是你的店长合约,你看看。”
俩人接过来看了,高保国边看边点头,“行啊!赵小军,没想到你还有这脑子呢?!”
赵小军嘿嘿笑,“所以说嘛,我可不是玩过家家,是认认真真地在开店,来来来,碰一个。”
高保国端起酒杯和赵小军碰杯,喝完酒就直接拿笔签了字,赵小军接过来也签了字,协议书一人一份,各自保留。
刘冬梅看完了觉得没问题,写明了工资六十,年终按店里的利润给奖金,当然干不好也要扣钱就是了。
李冬梅在乙方签下自己的名字,甲方则是高保国和赵小军俩人都签了的。
而李冬梅的这份协议则是李冬梅收一份,赵小军收一份。
赵小军把其他员工要签的协议都给了李冬梅,然后端起酒杯,“老高,嫂子,我赵小军敬你们一杯,这两年多亏了你们照顾。嫂子,这火锅店以后就交给你了,以后请你多费心。”
李冬梅突然就觉得豪情万丈,本来是只想拦着高保国干店长,没想太多,现在则是能感觉到自己身上真正是担着责任的。
李冬梅端起酒杯“你放心,小军,嫂子肯定不能让这店亏了,你们就等着看吧!”
第68章
赵小军要跟高保国请两天假,说要跟李冬梅去跑市场,得找到鸭肠、鸭胗、郡肝、鸡爪、牛百叶这些内脏的货源才行。
李冬梅直接揽下这个活儿,“这事儿不用你们,我一个天天逛菜市场的人还能不知道这些东西吗?哪儿的东西便宜,哪儿的老板厚道好说话,我比你们明白多了,而且你还不会砍价,你去有啥用?”
赵小军一噎,还真是,没啥用。
于是这件事情就落到李冬梅身上,李冬梅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别说,李冬梅还真不是开玩笑的,她在这儿两三年了,菜市场绝对是她最熟悉的地方,不就是批量买些动物内脏嘛,小事儿。
从这天晚上开始,赵小军每天下工都来高保国这里商量开店的事情。包括菜单定价,蘸料的种类,开业时间,员工的培训,开业前的宣传,食材采购这些都是等着要做的事情。
还有最重要的是得要买个冰箱,现在是冬天还好,不用冰箱也没事,但是天气慢慢热起来了,就不行了。
不开店不知道,真正开始做才知道,原来开个店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做。为了加大宣传力度,几人商量着做了宣传单,印上“川源火锅,开业大酬宾,开业前三天,全场八折的字样”给钱找了几个小孩子来发。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火锅店在三个臭皮匠的努力下终于要迎来开业了。李冬梅解决了动物内脏的采购问题,员工培训也进入了尾声。
赵小军已经拿到了招牌,在开业前一天装了上去,还像后世一样,在招牌上用小彩灯把店名绕了两圈,晚上开了灯店名就会很醒目。
开业前一天,赵小军紧张得不行,两辈子第一次开店,他拿了张纸,一条条把应该做的事情列出来,一条条跟李冬梅对,对一条勾一条。
店铺碗筷准备√
锅底材料准备√
采购安排√
酒水准备√
瓜子茶水√
鞭炮√
...........
确定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三个人都舒了一口气,赵小军早早走了,他想去店门口看看。
这个时候街上的人不多,
赵小军就靠门坐在地上,细细想着自己醒过来之后的事情,现在依然觉得是一场梦一般,也不知道那个世界娇娇醒过来没有,博尔又该怎么办。
第二天赵小军请了假没有去工地,穿戴整齐地去了火锅店。八点多还没有员工来上班,赵小军直接拿着钥匙开门进去了,一路直奔厨房。
没一会儿李冬梅和高保国也来了,今天李冬梅穿了一件羊毛大衣,穿了一双小皮靴,高跟鞋在路上发出噔噔噔的声音。
“小军,你这么早就来啦?我在包间又放了些摆件进去,你是不是还没看,你和老高去看看。对了,我选了一个小伙子专门做锅底,待会儿来了我带给你看看。还有菜,我也叫人去买了,估计一会儿就回来了。”李冬梅现在完全不是以前那个家庭妇女了,虽然接手火锅店只有几天,但是做事井井有条,俨然有转变成职场女强人的趋势。
赵小军和高保国对视一眼,都笑了,跟着走过去,“老高,你挺有福气啊,你看看嫂子这完全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开店都能干得井井有条的。”
高保国忍着得意,“怎么?你这是嫌弃自己媳妇不好?”
赵小军眼睛一瞪“老高,你瞎说啥?我觉得我媳妇特好,赶紧走赶紧走。”这天真是没法儿聊了。
李冬梅给每个包间还取了名字贴上去,然后根据包间名字的不同,做了不同风格的装饰。
一共是四个包间,名字分别叫高山流水、颜如玉、学海无涯、合家欢,嗯,确实是这个年代的风格。
看完了几个包间,赵小军给李冬梅竖起大拇指,“嫂子,我觉得你就该干这个,你看看,你这来立马就不一样了,我们没想到的你全想到了。”
李冬梅憋笑,故作云淡风轻的样子“咳,我带你们去看看其他的地方吧,我按你的说法,专门做了个柜子放调料。对了,你说的母婴室我也隔出来了.....”
等赵小军和高保国把李冬梅改造的地方看完,陆陆续续就有员工来了。
李冬梅选的这个人叫何树,十八岁,一米八的大个头,看起来憨憨的,李冬梅看他模样老实就留下了。看他不太会说话,李冬梅就把他安排进了厨房。
何树一进来,李冬梅招呼他“何树,这是赵小军,他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个要教你炒火锅底料的那个人,算是你的半个师傅了。”
何树立马笑着叫了一声“赵哥好,我是何树。”赵小军笑着点头,“咱们去厨房看看吧,今天中午就开业了,咱们得赶紧准备起来。”
赵小军和何树去了厨房,厨房里放好了赵小军要求买的所有东西,赵小军拿出一个盆,里面是他刚刚配好的料,然后教何树怎么熬底料。
没一会儿,香辣诱人的味道就弥漫了整个店。
店里的人还没闻到过这个味道,纷纷议论起来,“这也太香了吧,我听李姐说咱这是火锅店,我只吃过锅子,没吃过这个火锅,好香啊!”
“是啊,我也没闻过这个味道,唉,你们说,咱要是在这吃火锅能便宜吗?”
“不知道,咱找时间去问问李姐去,唉唉,菜回来了,走走走,帮忙搬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