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养女儿 第30节
不一会儿,厨房里剥蒜的,洗菜的,切菜的,忙做一团,赵小军还炖了一大锅骨头汤,所有食材按照一桌一盘的量先准备好了。
炭火也预备上了,就等着客人上门了。
上午十一点准时开业,这时候外面已经围了一圈人了,一部分是围着味道来的,还有一部分是奔着打折来的。
在门口放了两串鞭炮,赵小军三人一起扯下招牌上的红布,这就算开业了。
李冬梅不知道从哪拿出一个大喇叭来,“川源火锅今天正式开业,感谢大家捧场,开业前三天全场八折,欢迎大家来品尝!”
穿着统一工作服的服务员站在店门口两边,李冬梅话一说完,一起鞠躬“欢迎光临!”
这一下把外面的人都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操作?!
这统一工作服的饭馆还是第一次见,这点也吸引了不少人。
外面围着的不全是来吃饭的,只有一部分人进来了,另一部分人在观望。
但是没一会儿店里的桌子也坐满了,主要是味道太诱人,县城里还没有过这样的店。
李冬梅跟高保国两个笑呵呵地忙得团团转,推荐锅底,推荐菜品,还要介绍火锅怎么吃,像鸭肠得烫着吃,鸡爪时间得煮得长一些。还得介绍火锅店的来头,俩人嘴巴就没停下来过。
高保国就算了,平时没少出去拉活,嘴皮子利索那是必须的,李冬梅是真让人刮目相看,平时也就看着跟人聊八卦了,没想到正经时候一样不怯场。
大部分人都是点的都是鸳鸯锅,怕适应不了辣,白汤就是刚刚赵小军实实在在熬出来的大骨汤。
红锅虽然辣,但是却让人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虽然是平时都吃的东西,但是放进火锅里一煮,放进蘸料里一蘸,那味道就是不一样。
而且算下来,价格也不贵,这下子算是预订了一批回头客了。
里面的人吃得开心,加上漂出去的香味儿,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好些人。
中午一顿,最后一桌直到下午两点才走出店里。李冬梅在柜台前面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的。
赵小军端着菜出来,“来来来,都先别忙了,开饭了,去厨房端菜盛饭去,饿死了,这都两点多了。”
擦桌子扫地的一听吃饭,都赶紧放下东西来吃饭了,实在是饿狠了,都没想到能有这么多人。
十一点开始营业,到现在,至少是有三轮客人来吃饭。厨房里准备的一天的食材都快用完了,赵小军打算下午再去买一些。
李冬梅忙得水都没喝上几口,但是整个人都兴奋得不行。把算盘一晃,账本一盖锁进抽屉里,这才去吃饭。
“都打起精神来,吃饭吃饭,吃完了再去收拾,收拾完了可以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五点再来上班。”李冬梅说完端着碗就开始吃饭。
赵小军觉得自己在厨房里待了一上午,全身上下都是火锅的味道,有点嫌弃,但是何树缺只觉得好闻得不行,只觉得自己闻起来特别美味。
扒下两口饭,“李姐,这火锅闻起来太香了,咱带家里人来吃的话能打折吗?”
其他低头吃饭的人也纷纷抬起头来看着李冬梅,李冬梅点头“咱店里的人吃有员工价啊,一律八折,顺带姐还送你们一份儿嫩牛肉,怎么样?”
员工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谢谢李姐。”
“行行行,以后你们以后好好干活就行,放心,姐不会亏待你们的。”李冬梅想着今天的入账,放出豪言壮语。
吃完饭,都各干各的去了。赵小军,高保国俩人让李冬梅休息,他们去买菜去了。
晚上估计人也不会少,李冬梅不休息好了晚上估计够呛,李冬梅也不矫情,从账上拿出钱给他们买菜,自己就去休息了。
到了晚上,赵小军把招牌上的彩灯打开,川源火锅几个字立马在黑夜里闪耀。
晚上进店的人一波接一波的,好真出现了排队的现象,李冬梅立马让人把准备好的小板凳,瓜子茶水摆出去,甚至还有烤火炉。
这一下子,本来看着人多要走的人也不走了,就磕着瓜子烤火排队。
晚上比中午的人还要多些,至少有四轮客人进店吃饭。
虽然可能是因为刚刚开业,大家图新鲜,再加上打折的原因,所以人多,但是这也足够让赵小军三人兴奋了。
第69章
晚上关门算账,高保国和赵小军都紧张地盯着李冬梅打算盘。
李冬梅噼里啪啦不停地打算盘,末了抓起算盘一上下一抖,把所有算珠归零。
笑望着俩人,“你们猜今天咱们店里卖了多少?”高保国递给她一杯温茶“行了,媳妇儿,别卖关子了,多少钱直接跟我们说。”
李冬梅接过杯子喝一口茶,“啧,真
是没意思。今天咱们川源火锅营业额一共是七百三十五块钱。”
高保国和赵小军瞪大眼睛,这也太多了吧,虽然只是营业额,不是纯利润,但是照这个架势来看,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回本了。
赵小军稍微冷静了一下说,“咱们不能高兴得太早,今天营业额这么多,主要还是今天新开张有不少人是来凑热闹的,而且还有咱们还打折。”
高保国点点头,“这也确实是,咱们不能被今天的营业额刺激得飘了起来,还是得踏踏实实的,小军一定得把厨房把控好,媳妇儿你要把大厅管好,服务员的服务态度一定得好。”
赵小军和李冬梅齐齐点头,今天算是开门红,只要保证味道的同时让食客有新鲜感,火锅店就能一直红火下去。
忙了一天,都累的不行了,也不多说其他的,约定好明天见面的时间就散了。
本来以为第二天,第三天的人数会慢慢减少,结果人数是慢慢增加的,第二天营业额就直接破千了。
这几天店里的盛况,不仅赵小军三人高兴,店里的员工也高兴,毕竟招人的时候就说过了,只要好好干,店里生意好就会发奖金。
所以店里的员工那是一点儿不懈怠,拿出十二分精神来接待客户,时刻谨记店长说的微笑服务。服务员的微笑服务也给火锅店加分不少。
赵小军之前本来想着不用招厨师的,蛋炒饭,玉米糊糊这些火锅店里的主食,不用厨师也能做。
但是现在看来,厨房里的人手完全不够用,现在他在这儿厨房里三个人忙得团团转,他走了估计厨房根本忙不过来。
所以就想着招一个厨师,会做小点心的就行,在菜单上再加上一些小吃,让菜单更丰富一些。
不过这三天的盛况不能代表以后的常态,所以他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
第三天晚上结束营业,三人算账的时候,高保国听了赵小军的想法,觉得厨师肯定得招一个才行,光一个丰富菜单的理由就够了。
李冬梅算出三天的营业额一共是三千四百多,别说高保国和李冬梅,就是最先想要开店的赵小军都没想到能收入这么多。
李冬梅手里噼里啪啦继续打算盘,“这三天咱们是打八折营业的,就当是薄利多销了,假设今后来吃火锅的人比这三天平均人数少四成,那咱们每天也能收入六百多!”
这么多?!
高保国拍拍胸口,默默算了算,房租已经给了一年了,每个月员工工资支出四百二十元,再扣掉店里所有的原材料支出,那一个月也能赚一万多!
跟赵小军两人平分之后,那一个月也有五千多,这也太多了吧!
李冬梅扒拉着算盘,同样也得出了利润结果,不过她更清楚所有的开支,算得也更清楚。
但是为了日后不被打脸,她聪明地没有说话,只是忍不住地咳了咳,要知道高保国一年到头也就赚两三万,现在一个月就能赚五千多。
三个人都晕晕乎乎地回去睡觉了,这刺激有点大,高保国觉得赵小军是不是傻,有这么个赚钱的路子,一个月能赚一万多,还去工地上风吹日晒地赚一百多一个月的工资?
赵小军要是知道高保国心里的疑惑,他只能说,他也不知道火锅店这么能赚钱,而且当初也想过开店,可是手里没本钱啊。
今年开店也是因缘巧合,本来是要从小摊摊做冷锅串串开始的。手里有了钱,赵小军才大胆了一回直接开店的。
赵小军自己也都晕晕乎乎地,要是按这个速度赚钱的话,那他用不了多久就能买房了,这里买一套,杭州买一套,买在大学旁边,准备着给肖萍上学用。
伴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赵小军美美地睡着了。
不打折的第一天,大家本来都还挺紧张,但是十一点一过就陆续有人来吃火锅了,这说明火锅对大家的吸引力还是足够的。
这天苏耀华一家人和曾老也来吃火锅了,本来他是不知道新开的火锅店,最近他都在忙着晋升的事情。
是刘莉莉听邻居说的,说县城里新开了一家火锅店,装修得特别漂亮,特别有心,给排队的人安板凳,送瓜子茶水,还有烤火炉,就连带孩子的妇女都考虑到了,设了母婴室。
而且这个火锅跟平时吃得锅子也不一样,有红锅,白锅,鸳鸯锅可以选,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来选,邻居建议他们选鸳鸯,辣的不辣的都能吃到。
前几天人实在太多了,刘莉莉听说是前三天打折,估计今天人应该不多了,才让苏耀华一起来吃的。
一家人选了高山流水的包间,苏安君特别兴奋,这几天他也听学校的小朋友说了,好多同学都来了说特别好吃。
苏安君小朋友作为一个乖巧懂事的小朋友,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是好奇的,今天正好星期六,刘莉莉一说要来吃火锅他就兴奋上了。
李冬梅拿着菜单来给他们点菜,看了看,直接把菜单双手递给曾老,“老爷子,您看看您想吃点儿什么?”
曾老接过菜单,习惯性看了看李冬梅的面相,这?
曾老皱着眉头没说什么,转而看起菜单,“鸭肠?鸭心?血旺?鸡爪?牛百叶?老板,你这是大杂烩啊?哟,价格还不便宜呢!”
李冬梅笑着回答,“老爷子,之前很多客人都对我们菜单上的菜有疑问,但是他们吃了之后都特别喜欢,这煮火锅里的东西和咱们平时煮出来的味道不一样,您放心点。”
曾老点点头,“那你这鸳鸯锅是什么意思?”
李冬梅继续解释“老爷子,咱们店里一共三款锅底,红锅是辣的,适合喜欢吃辣的人,白锅是骨头汤熬出来的,适合不吃辣的,这鸳鸯锅则是一半红一半白,吃不吃辣都能兼顾到。”
曾老看看苏耀华夫妻,“那咱们点鸳鸯锅?”
夫妻俩都没意见,曾老点了刚才说的那几个菜,说想试试这不一样的味道,就把菜单给苏耀华了,苏耀华和刘莉莉在李冬梅的建议下又点了些其他的菜,没要酒,就要了一壶绿茶。
之后李冬梅又端着蘸料过来,结合几个人的喜好调好了蘸料。
趁着还没上菜,苏耀华问曾老“曾叔,我刚刚看你皱眉头,这个老板的面相怎么了吗?”
曾老点点头,两只手揣在袖子里“太奇怪了,她的面相也太奇怪了,她的上半辈子衣食无忧,甚至可以说是会大富大贵,这点没变。但是下半辈子本该不多的财气,现在却隐隐看不清楚,最近怎么这么多奇怪的面相。”
苏耀华却觉得没什么,“曾叔,说不定她也遇上了有缘人呢。曾老您不是说君儿的面相现在也变了吗,这都是因为有缘人救了他。”
曾老豁然开朗,是啊,人这一生,做的每个决定都在改变今后的命运,君儿可以通过有缘人渡过一劫而改变命运,那别人同样也可以因为一个决定改变命运。
于是曾老便不再纠结,摇摇头说,“枉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没你看得透彻。”
苏耀华忙说不敢,“曾叔您别这么说,我不过是因为君儿的事情才有所感悟罢了。您也是接连遇见两个不同寻常的面相觉得奇怪绕进去了而已。”
包间里聊着天,没一会儿李冬梅就敲门带着三四个人进来了,上炭火,架锅,摆菜盘子,各忙各的,完成任务后就不多话地直接出去了。
李冬梅指着放菜盘子的架子说,“各位,菜都已经上齐了,等锅里的汤开了就可以下菜进去了。”
“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往蘸料里加锅里的原汤或是香油都可以,还有这个鸭肠和牛百叶都是烫着吃的,这吃牛百叶有一个七上八下的说法.........”
李冬梅跟之前的客人一样,细细讲了菜的吃法,还给要加白汤的刘莉莉和苏安君加了汤才出去。
现在店里的人越来越多,本以为生意会下降的火锅店因为周六的原因,门外又排起了长队。
李冬梅志气昂洋气,喝下一口茶水,继续招待下一桌客人。
包间里苏耀华几人开始吃火锅了,按照李冬梅的卓大王,七上八下吃了牛百叶,不得不说,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牛百叶吃法,真的没得说,瞬间就征服了四个人。
对比了白锅和红锅,虽然红锅辣,但是牛百叶在红锅里烫过更好吃。
当然了,苏安君小朋友没有吃红锅的权利,作为之前不怎么吃辣的北京人,几人都不敢让他吃辣,只让他吃白锅。
虽然闻着红锅霸道的香味却没有吃上,但是苏安君小朋友也特别开心,原来鸡爪这么好吃,比鸡腿好吃多了,原来不好吃的豆腐也能这么好吃。